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龙三国 >

第381章

青龙三国-第381章

小说: 青龙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除了鲁肃之外,其他人却也只是皱眉思量,显然还是在考虑贾诩的火攻之策,能有怎么样的效果。

    “水火无情,人命自是不可轻视,只是如今曹操顽固不化,若是吾军强攻,亦是要损坏不知多少性命!子敬,文和先生之策亦是为了吾军所想,不过,诸位可否再思量一二,或可给曹军留一线生机,若是曹军有命自可逃生,若是曹军自寻死路,那亦是其命也!”

    朱卫听贾诩说出了他的心意,当然是不会反对了,只是鲁肃这样的话语,倒也让朱卫必须考虑影响,要知道当年白起活埋二十万赵军,凶名也算是流传千古了,可见用残酷手段一下子杀人太多,也是会损坏名声的。

    所以朱卫便在大致定下贾诩火攻之计的同时,又希望能有人想出一些方法,可以减少曹军在火焰中的死伤。

    “主公放心,吾军只需在城内留下主道,以供曹军逃离,自然可两全齐美也!”

    贾诩似乎已经想到了放火后的可能性,故而他便又开口说着,随后他详细说了如何放火,如何可以留出安全通道,可以让曹军兵卒从火场逃生。

    当然了,朱卫军也会在逃生通道外摆下阵势,自然能轻易让这些逃脱的曹军兵卒安心受缚。

    听了贾诩的话语,鲁肃也是无话再说了,毕竟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朱卫军强攻曹操布下的死守之阵,也能给曹军数万兵卒留下一线生机,自然是攻取濮阳城最好的方法了。

    同时曹操为了减少城内的粮草物资消耗,避免城内指挥调运上的滞涩,早先将城内普通百姓驱离的策略,也让朱卫军不用担心这样的火攻之策会伤及无辜,自然能让放火的计策更容易被人接受。

    于是朱卫军对于濮阳城最后的战术,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二日朱卫军自然是派人测算了风向,又查看了天象,确定近日不会有雨,于是就开始了放火前的准备。

    朱卫军的诸多霹雳投石车被运送到了各处城墙之上,届时这些投石车会向城内抛投油罐、柴草,也就省去了朱卫军兵卒上去引火的弊端。

    另外各种增加火势的准备也进行着,自然可以在城内火起之后,让火势越烧越旺,不过朱卫军已然占据了濮阳城的外围城墙,如此据高临下的面对濮阳城内各处街区,很多事情做起来也方便不少。

    这样准备了一日之后,放火的前期手段都已经弄好了。

    不过朱卫倒也没有马上放火,而是派人给曹操送去了最后的劝降书,同时让人在四处城墙上呼喊话语,让曹军普通兵卒早早投降。

    朱卫还是给了曹操一个最后的机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820、事已至此,大势去也

    (全本小说网,。)

    “曹军听了,快快投降,否则大火烧之,皆为灰烬也!”

    “曹军听了,出首投降,方可活命,大火之下,人皆灰烬!”

    “曹军听了……”

    一时间朱卫的十数万大军在濮阳城的城墙上,齐声向城内的曹军呼喊着,那声浪仿佛化成了实质的气浪,顿时在整座濮阳城内四下传荡。

    此刻至少有五、六万的曹军兵卒散在濮阳城各处街区的堡垒之内,听了朱卫军兵卒的喊话,曹军兵卒都不免惊慌了起来,很多人议论纷纷,又探出头脑向四周观望着。

    其中一些聪明之人看着四周的木质楼房建筑,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还有人看着堡垒内的曹军将校,也是神色复杂,考虑着是不是要杀了这些将校,逃出去活命。

    “曹军听了,大火将在午时烧起,尔等还有一个时辰可以逃命,往东城而去,束手便可活命!曹军听了,……”

    随后朱卫军仿佛最后通牒般的呼喊,再次传遍濮阳城,很多曹军兵卒也是在心头记住了最后的时限,此时其实别说是普通曹军兵卒了,便是不少曹军将校心头也有些发慌。

    他们当然相信朱卫军绝不是吓唬人的,真要是四下火起,他们真能安然幸存吗?

    同时朱卫送给曹操的最后通牒也是送到了曹操的案前,至于送信之人早已走了,在最后通牒之上也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曹公若降,卫自欢迎,如若不然,午时三刻,大火焚之,全城皆灭!”

    曹操看着书写了最后通牒的竹简,神色也是复杂多变,此刻他自然也听到了四周传来的如浪如潮呼喊,他很清楚朱卫这个最后通牒,还真是最后的通牒了。

    此刻在曹操身前也是站立着所有的文武臣属,可以说除了派在外面统领街区上曹军兵卒以及在内城领兵的曹军武将外,剩余的所有人也是聚集在了这里。

    “诸公,事已至此,大势去也,只怪某天运不足,方才落得如此境遇!今日某在此恳求诸公,还请保全性命,去寻朱卫吧!”

    曹操心头转变了几个心思念头,最终还是看着这边的荀彧、荀攸、程昱、毛玠等等文臣谋士,以及夏侯惇为首的一众残余武将,说出了这般话语。

    “主公,某愿拼死随主公冲杀出去!”

    夏侯惇作为曹操身边最后的宗亲大将,第一个出面开口了,他是最不可能接受投降局面的,他也听出曹操并不准备投降,所以他愿意陪曹操战死在战场上。

    一时间这边残余的夏侯氏、曹氏宗亲武将也是纷纷向曹操行礼,表示他们愿意跟着曹操和朱卫军做最后一搏。

    在这样的氛围下,其他一些非宗亲的武将中倒也有不少人或是真心,或是假意的也向曹操伏身行礼,表示他们愿意和曹操一同赴死。

    而文臣这边,荀彧、荀攸等人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眼那边伏身的武将们,便由荀彧出面开口道,“主公,事已至此,其实主公不妨暂且俯首以待时机啊!”

    这倒也不是荀彧真的为了活命而借口让曹操投降,只是现在的形式确实是逼得曹操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们自然不希望曹操白白送死,至少暂时投降朱卫,那还是能寻到机会不是,死了可就一了百了,什么都无法挽回了。

    “文若,某是知汝的,知晓如方才之言,乃是为了某好,可某又怎能对一竖子小儿俯首,想某起兵之时,那朱卫小子还不过是浑浑噩噩一孺子,今日既然战败,又有何可想,不过是一死尔!天命不在某,某自当顺命回天!那竖子不是常说,吾等皆是应天顺命下世之天人乎,如今不过是先回天庭而已!哈哈!”

    曹操看了眼荀彧,那眼神中闪过一丝异彩,可最终却没有爆发出什么,显然他也知道荀彧此言并不是为了自己求活,真可能是为了他而好。

    但曹操如今又怎么可能拉下脸面去投降朱卫,故而只是挥手笑了笑,对于朱卫这边宣扬的什么天命之说,曹操自然也是通过细作探知一二,如今也算是自我宽慰了。

    不过曹操说到了这里,便又对荀彧等一众文臣道,“文若,公达,还有诸位,尔等皆是当世大才,今日操败于天命,自当应命赴死,不过尔等却不可轻易浪费了满腹才学,只要尔等愿意转奉朱卫,至少也能用尔等之才学,用于当世,或可再复大汉盛世!”

    “曹公,那朱卫又岂会再让汉室重立,如今其已然是自诩明王,日后只怕便是明皇了!吾等皆是大汉臣子,又岂能为贰臣乎!”

    荀彧听闻曹操之话,神色却也是一正,仿佛也是不愿听曹操这样的话语。

    不过荀彧的话语却也让后方一些文臣神色各异,还是有些人其实并不愿意一同赴死的,他们方才想让荀彧劝说曹操投降,便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小心思。

    “哈哈,文若果是不忘本心啊!也罢,也罢,那吾等今日便在此同赴死也!传令,凡吾军中上下,皆可赴朱卫处求活,某必不会怪责!若是还有剩余,便可随某一同赴死,将军死于阵前,文臣亡于国终,吾等同死以祭汉室四百载天下!”

    曹操见荀彧这样的表态,却也是笑了起来,可以说此时曹操眼前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大汉中央朝廷官员了,只是很多人是曹操私臣,挂了大汉中央朝廷的官员名头罢了。

    所以今日曹操一败,便也可算是大汉中央朝廷败在朱卫手中,也算是被朱卫灭国了,这样曹操自然可以说汉室四百载天下亡于今日。

    不过此刻曹操看着荀彧的心情也有些复杂,他其实早知晓荀彧心怀汉室,之前荀彧虽然出仕在他帐下,也是因为他以为自己是最有可能恢复汉室天下之英雄,若是自己日后却是反汉谋逆,只怕这荀彧也会和自己为敌的。

    其实曹操也是不知道自己内心究竟是如何想的,如若不是今日这般局面,如若他日一统天下,他掌控了大汉朝堂,他能继续做一个霍光麽?

    曹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现在也已经没什么可以去考虑的了,反正今日便做一个汉室忠臣,赴死就是了。

    随着曹操的号令传下,一时间曹军上下也是人心哄乱,不少曹军兵卒便弃了所守之地,快步往濮阳东城方向过去,显然为了性命,他们可不愿意死在大火之中。

    而在曹操所在的厅堂中,也有一些文臣、武将小心翼翼的往后退去,等出了厅堂哪怕是未能穿好鞋子,就急奔着逃命,生怕曹操会反悔擒拿他们。

    但曹操似乎真的放下了心怀,并没有对此做任何阻拦,如此随着时间过去,在曹操这边留下的文臣武将也只有寥寥之数了。

    同时曹操手下的兵卒也是散了九成,最终也只有一些曹氏、夏侯氏出身的亲卫以及少数约三、四千兵卒依旧留了下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821、亡于今日也!

    (全本小说网,。)

    曹操让人统计了一下剩余的人数,随即手持着他已经很少用的钢槊,带着人便走出了厅堂。

    此时所有依旧残留的兵卒也是聚集在了厅堂外的空地上,一个个神色悲戚而坚毅,只是握紧了刀兵看向了走出来的曹操。

    “今日,吾等一同赴死,皆是汉室忠臣,大汉四百载,便是亡于今日也!诸公,且提兵驾马,赴死乎!”

    曹操几步走到了他的战马前,翻身上马,手中槊枪对着东门方向一指,一时间倒也是意气风发,仿佛是带兵出征、冲驰敌阵般。

    “喏!”、“愿随曹公赴死!”、“今日乃是汉臣撒血之时!”

    这边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都握上了兵器,随即也是纷纷骑上了战马,其他的普通兵卒也是纷纷骑上了战马,如今曹操残余之四、五千兵卒几乎都转职成了骑兵,便是准备冲向朱卫军控制的濮阳城东门。

    如今距离朱卫军焚城的最后通牒已然没多少时间了,在濮阳城内直通东城方向的主道上,数万准备去投降的曹军兵卒,也是急急的寻求着生路。

    不少曹兵仿佛为了给自己放下一些心理负担,大多也是脱去了衣甲,只是穿着内中布衣,赤手空拳的往东城跑着,这一刻他们已然不是军卒,只是普通的农户、民户,只是普通的庶民百姓了。

    而在濮阳城的东城门这边,朱卫军特别设置了东门瓮城作为一个缓冲,让所有来投降的曹军兵卒和低级官吏在瓮城的内城门这边加以甄别之后,便让普通兵卒和军侯以下的小军官放下了衣甲兵器排队进入瓮城,然后再通过瓮城而到城外,继续前往朱卫军准备好的看押之所。

    在东城的城墙上和城下两翼,也都有着全副武装的朱卫军兵卒严阵以待着,以免有曹军兵卒鱼目混珠的意图借机突围。

    正对着主街道的瓮城门楼上,至少有两千弩手端着手中弩机对向下面,弩机中的弩箭也是随时能发射下去。

    不过,整的来说来投降的曹军兵卒还算是稳定,在朱卫军这边的招呼下,快速的弃械弃甲,随后按照原本的行伍列队通过瓮城的门户出去。

    如此一些意图掩饰身份的曹军文臣、武将,很容易就被区分出来。

    这些人虽然从曹操那边离开了,可一时间确实也没什么脸面直接投向朱卫,故而有些人便想掩饰了身份逃亡回家。

    只是他们却没想到朱卫军在这边居然还有甄别,一些聪明人见状便主动表明了身份,一些人还抱着万一,结果大多被甄别出来之后,反而有些脸面不好看了。

    这些人以及那些军侯级的军官,大多也是被带去了其他地方暂时看押起来,他们毕竟不是普通人,不可能随意让他们离去的。

    而此时朱卫、贾诩等不少朱卫军的上层人物,也是继续栖身在东城的门楼剑阁之内,遥遥观望着城内的状况。

    “报,主公,时辰差不多了,可要下令起火!”

    很快有传令官前来通报,朱卫军给出的最后时限就要到来,很快便是午时三刻了,只待朱卫一声令下,各处便会点火焚城。

    “仲谋,曹军来降之军,可曾统计数额!”

    朱卫没有直接给出什么点火的军令,只是向在外围方向的年轻孙权问了一声。

    现在曹军兵卒这么多数量的来投降,几乎可算是曹军总军力的七、八成以上了,若是如此朱卫自然也未必需要焚城了。

    反正曹军兵力已然都降,剩余那点人直接出兵剿灭,也就可以了。

    这样也能保存下濮阳城的建筑,毕竟一座城池用火烧成灰烬,日后重建也是要花费很多人力、钱财的,就像是之前江东丹阳城,便是被孙策一把火烧空了,直到现在丹阳城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再说战争也是希望能得到收获的,现在曹操将大量的物资存储在濮阳城内,若是一把火全给烧了,那城内的粮草以及其他物资也是白白浪费了。

    而曹军的数万降卒也都是要吃饭的,若是都由朱卫这边提供粮草,那对于朱卫而言也是一笔很大的损耗。

    “主公,如今已有降卒四万,看外面的规模,至少还有两、三万降卒,主公,看来那曹操之兵心已散,剩下兵力已然不多,倒是无需焚城了!”

    孙权对朱卫回报着,当然几万人这样的投降也是一个大工程,更何况还要在其中加以甄别,故而到现在还要很多人依旧聚集在东城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