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259章

主宰江山-第259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大南门的守军也逃了,他们兄弟,还有营中的一杆铁杆们,也赶紧逃了才是。保住小命比什么都重要。战场上被俘的清军,不管是官,是兵,是绿营还是民勇,只要被复汉军抓到了,都要劳动改造的。谁他么想去当苦力啊?

    复汉军攻势如潮,拿下大东门后迅速又攻取了禺山。增海只得连续从各处抽调兵力填补进番山这个无底洞,可是这才多长点时间?复汉军的大炮竟然都进城了。他们可不知道刚才的爆炸是火箭弹造成的,还以为是复汉军的炮群进来了呢。

    南大门所剩不多的标营弹压不住十倍还多的绿营民勇,卫家兄弟也趁机溜之大吉。

    等到巴延三急匆匆带着两营督标赶到大南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城门大开的大南门,还有打这里撤退的两三千旗人尸横遍野的惨状。

    巴延三后悔莫及,早知道就也让这些旗人从更西面的归德门撤退了。只是贪图快捷,分开撤退行动会更快么,就让他们遭此大难。

    而对于趁机逃散一空的绿营民勇,巴延三恨得更是想把剩余的几百绿营民丁全砍了。

    拱北楼,广州城内的一处军事重地。如果打整个广州地图来看,包括南面的外城,拱北楼位于整个广州城的最中央位置。

    此楼建于唐末,从唐宋以后,该楼一直作为军事岗哨作用,打元代起又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安放着一座“铜壶滴漏”计时器,有专人负责打更报时。

    在番山失守在即的时候,拱北楼紧挨着广州满城【位于广州城西南】东北角,自然就成为了拱护广州满城的一道重要屏障。

    但增海、巴延三肯定想不到的是,此刻的拱北楼内,一场有着不小烈度的争吵正在进行着。

    广西提督许成麟看着贵州提督拜凌阿眼睛直喷火,“拜凌阿,你的兵是人,老子的兵就不是人啦?你的贵州兵负责防守,却叫老子的人马打反击,你到底安得什么心?”

    “许军门。”拜凌阿眼睛蔑视的打量着,冷声着道:“眼下是非常时期。说话可要小心一点。什么叫你的兵我的兵,这都是大青果的兵,都是圣上的兵。拜凌阿乃大清贵州提督,可不是目无朝纲的乱臣贼子。”

    许成麟气的辫子都要竖起来了,这个时候了拜凌阿还来挑他言辞上的毛病,他‘呸’!

    “你他娘的少给老子放屁找茬。徐某人对大清赤胆忠心,对万岁爷忠心耿耿,这是众人皆知有目共睹的。不是你拜凌阿说上几句就能黑白颠倒的。我现在就告诉你了,打反击可以,咱们各出两营兵马。想让我广西兵丁给你们贵州佬当替死鬼?那是没门。”

    拜凌阿是满人么,许成麟是汉人,所以往日里许成麟都让着拜凌阿三分。可是做人不能欺人太甚,拜凌阿竟然想把增海下令的‘反击’任务全推给广西兵这里,这让许成麟如何能忍?这要都忍下了,他还怎么去见广西兵将?

    许成麟这一刻半点也看不住往日在拜凌阿面前矮一头的样子。指着拜凌阿的鼻子,差点就要骂人了。

    “许军门,许军门,不要那么激动,千万别激动。有话好好说。”贵州古州镇总兵李煦脾气却是很好的,他心理面也觉得拜凌阿是真正的欺人太甚了。但他要在拜凌阿手下混饭吃,才不敢说出来自找死路呢。何况这事儿成了也是贵州兵占便宜。

    番山的清军要顶不住了,大军撤回满城,这就要有接应的部队。而现下的广州城,论及地理位置优越,再没有比拱北楼这里的清军更位置好的了。而且这里也是清军的兵力布置重地。

    小两万人的广西、贵州兵马,三分之一布置在了这里。

    从这里发兵可以直接威胁打番山杀下来的复汉军侧翼。但显然这样的出击危险性也是极高。李煦只能在许成麟和拜凌阿中间搅浆糊。同时他也对增海的命令很不满意。这不是让他们来给番山的败兵当替死鬼么?

    “二位军门,慢慢说,有话慢慢说,没有解不开的误会么。”

    拜凌阿当然也是一副暴脾气,如果换到三五年前,有哪个汉将敢指着他鼻子,他早就爆发了。这两年大清国势日下,他再面对汉将汉员的时候脾气也就要好了很多,涵养不得不厚很多。这个时候仍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尽量平心静气的解释说:“许大人,本将可没有借刀杀人的意思。而是黔兵器械匮乏,出省的小万余将士配有自来火枪者不足千人,并且多是新兵。要是叫他们冲在前头,万一被陈逆一下打的崩溃,反卷拱北楼阵地,局势岂不更危。

    到时咱们可谁也跑不了。”贵州兵、广西兵,守在拱北楼这块广州城中心重地上,那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出事了谁也逃不脱恶果。

    而两省绿营清兵,论及双方武器和军兵的素质,广西到底要比贵州强上一些。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许成麟却根本不听这个,“同是为国效力,只凭忠义二字,何论他由”拜凌阿即使说的天花乱坠,他也不能从。

    拜凌阿听这话立刻怒了,眼睛圆睁,对着许成麟就握紧了拳头,两个人眼看着就要真的顶起牛来,一边的李煦却都要哭了。“二位军门,二位大人,番山都要失守啦。赶快点兵才是最重要的啊……”就要招呼亲兵拉开他们两人。

    可就在李煦的话音刚落下,拱北楼顶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铜锣声,“番山失守啦,番山失守啦……”

    刚刚还跟乌鸡眼一样怒目而视的许成麟和拜凌阿脸色同时一变,他们谁也没料到番山失守的速度会这么快。

    增海额头上缠裹着白纱,被放在一块卸下的门板上,紧急送往后方。刚不久,一枚火箭弹十分凑巧的落到了他身边不远处,冲击波掀的增海一头撞在了石头上,人当场就昏了过去。同时他的大旗也被爆炸折断。前头的清军看到后方将军大旗没有了,增海所处的位置还一阵人荒马乱,仅剩的一点军心斗志也分崩瓦解,很快就在复汉军的一次进攻下全线崩溃……

    戈什哈抬着增海急忙向着满城奔去。后头的清军也完全像撒开了缰绳的马群一样,彻底没有了组织和建制。

    拜凌阿急红了眼。

    “李煦,快去调兵,快去——”

    另一边的许成麟也不敢再多说一句鲜花,直接抓来自己的提标副将。

    “军门放心。卑职明白!”

    出击的部队也不再是四个营,许成麟五营标兵去了三个,李勋带着古州镇来粤的全部人马,足足超过两千人。

    ……

    此刻广州城外,陈鸣一脸带笑的接待着自己的‘老朋友’。

    罗伯特在发现大量的旗人从广州城内出逃之后,就知道清政府军已经没有坚守广州的意志和决心了。复汉军或许很快就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迅速联系了法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弗朗索瓦·菲利·佩里埃,加上澳门沙丹耶,然后英法葡荷瑞等国的代表,就衣帽整齐的来到了广州城东门外的复汉军营地,求见这片流淌着无尽财富的土地未来的主人!

    “尊敬的大公阁下,这是一份小小的礼物,仅以代表大不列颠王国东印度公司对您和您勇敢无畏的军队,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国梦

    【感谢‘花败人未回’1000币打赏】

    夜色渐渐散去,东方的天际渐渐浮现出了一抹鱼肚白。黎明的曙光正在云层后酝酿。

    北京城里,余则成伸了伸懒腰,起身走到房间一角的水盆前,捧起水来哗啦到脸上。冰凉的冷水寒的有些刺骨,十月的北京已经挺冷了,可不是还穿着单衣的岭南。冰凉把余则成一夜未睡的困意驱散的干干净净。

    新的一天到来了。余则成的困扰则还没有半点头绪。

    但他的烦恼挡不住北京城的苏醒。一家家店铺开张营业,城里大街小巷的人烟由稀疏到繁多。

    余则成的脸色并不好看,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在板着脸。周边的伙计、管事不知道他真正身份的,当老板生气,自己主动地就少出现在余则成眼前;那些真正的嫡系,则明白自己boss是为了什么而愁眉不展的?也乖觉的少在他面前晃悠。

    余则成想的脑子都想疼了,可就现有的资料看,他真的是找不到答案啊。

    满清连续派出精锐八旗和旗民丁壮折回关东,真的是为了在关外种粮食,以济京津之缺粮吗?

    可若只是如此,那派去的人马是不是太多了啊?而且满清还加大了天津的守备,大量的火炮从北京运抵天津,宣称要做岸防炮的。然天津暗营有报,天津大沽口的炮台上并没有增添这么多的大炮。反而是天津水师更换了一批大炮。满清在整顿水师吗?

    这怎么可能。满清虽确实该整顿一下水师,但这个微妙时候不是炮台更保险更安全么?他们南国水师尽灭,天津水师即使再整顿,要投入多大人力物力和相应的资金、时间,才能把天津水师打造成广东水师的规模啊?而那般规模的广东水师不也是一战而亡了吗?

    余则成脑子都糊成一团浆了,自觉告诉他这中间有古怪。可他就是无法从关外的情报、京津的情报,来综合分析出满清的真实用意。

    “看来这次又要挨批了。”

    余则成摸了摸有点热的额头,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用脑过度,还是因为连续几天熬夜。

    “唉……”长长叹一口气。他很为现在的自己感到苦逼。谁没事喜欢挨批评啊?当初余则成受命渗透三炮厂,都过小两年时间了也一事无成,被上头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到现在北京站站长的头衔前也有一个‘代’字。如今这要再来一个批评,那真不知道他北京站站长的职务还能不能保得住?

    所以这件事上余则成努力了,很努力。只是努力没有得到回报,见到效果。

    此刻什刹海边的刘府。

    老而不死的刘统勋正在细览着海兰察递上来的折子,这是清军即将对朝鲜展开进攻的战略汇总。

    海兰察决定沿着当年后金打朝鲜的线路,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定州、安州,再占平壤,至中和驻营,遣使到汉城致书迫降。

    至于满清征朝鲜的借口——也很简单,后者祭祀前明帝王,久蓄异志。

    几十年前,朝鲜肃宗李焞为了报答壬辰倭乱时派大军援助朝鲜的明神宗的“再造之恩”,遂于明朝灭亡60周年之际下旨在汉城(今韩国首尔)昌德宫的后苑修建大报坛,俗称皇坛,以祭祀朱明皇帝。现在在位的李昑,也就是后世棒子口中所谓的英祖大王,大报坛的祭祀对象更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

    满清之前对朝鲜不怎么看在眼里,后来乾隆穷的一逼,急红了眼,把朝鲜对满清的国贡恢复到了顺治时代的标准,也就是每年(元旦、万寿、冬至)的常贡条例:银500两、绵绸200匹、布200匹、苎布60匹、貂皮10张、水獭皮30张、青鼠皮15张、鹿皮7张、花席20张、大纸100卷、小纸50卷、顺刀2口、小刀10把、被褥一副、靴袜各一双、鞍马一匹、空马一匹。

    乾隆之前都是给朝鲜减半的。可这么做更像是歇斯底里。

    而且今年乾隆又把朝鲜的常贡提升到顺治初年的水准:岁贡布400匹、苏木200斤、茶1000包、各色绵绸1000匹、各色细布5000匹、布1000匹、粗布5000匹、刀10把,贡米1000包。

    这点东西对于偌大的大青果杯水车薪。最终来自圣人故里的刘统勋的一道密奏,为乾隆皇帝推开了新的窗户。他觉得刘统勋说的对:

    “命都没了,还要脸干嘛?”

    况且依照关外的规矩,那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自己在东面吃亏了,那就在西边补回来。

    乾隆皇帝咬了咬牙,最终决定就这么的干了。并且为了进一步探明朝鲜的军备,派出粘杆处前往细查。结果查出了好多他想都想不到的东西来,比如那个大报坛。

    朝鲜王宫里的大报坛祭祀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大祭,朝鲜肃宗以后,国王几乎年年都亲自参与,是朝鲜国宫廷内最隆重的祭祀典礼,充分表达了朝鲜对前明的感恩与思念。大报坛建成后,肃宗更明确要求至此以后,大报坛“年年祭享,自当与国同存矣”。

    乾隆被粘杆处查到的朝鲜密情气的都吐了血。

    小小一个朝鲜也敢如此欺蒙他这位盛世明君?李氏该死。

    粘杆处的汇报中包裹了朝鲜王室大臣对朱明的追崇怀念,还有朝鲜民间用崇祯年号者甚众的事实,他们从朝鲜回来的时候就带回了十几本朝鲜的书籍,里头用的一水儿是崇祯纪元。

    复汉军起义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朝鲜,朝鲜上下对此欣喜若狂,官也好,民也好,就没一个说复汉军祸国殃民的。

    如此乾隆对征伐朝鲜是再也没有半点的不忍了。

    而此次粘杆处朝鲜之行的目的,他们也做了细致的探察——朝鲜武备松懈,不堪一击。“彼处百年不知兵戈,兵懦将庸,不堪一击。”

    【以后有空了写一章粘杆处朝鲜游记,嘻嘻……】

    不仅是陆路上的海兰察,天津口整军备战的水师,可不是针对浪在山东的复汉军水师队伍,针对的而是朝鲜。他们将会跟海兰察一起进军,直击江华岛。

    后者与陆地间隔只有短短的两三里,在朝鲜政权多次危难之时,成为王公重臣和王室的避难所。后金时候的满清,攻伐朝鲜,李棕【朝鲜国王】一面派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以行缓兵之计;另一面就把王妃、王子及大臣妻子再次送往江华岛暂避。

    乾隆这次是要把朝鲜干净拿下。

    金银布匹奴隶,还有很重要很重要的粮食,这些都将成为满清的十全大补丸。

    刘统勋对战争并不怎么在行,他是一个很纯正的文人。也因此他对海兰察的这道奏报看的就更仔细。只是年已七十的刘统勋,身子骨到底是不行了,他昨天一宿都没有谁,今天也不用进宫当值,窝在炕上看折子,手边还摆着厚厚一摞关于朝鲜地理、历史的书籍,人却不知不觉的睡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