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37章

我要做皇帝-第103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做好了准备,要从贵处抱走美人喽!”

    秦远看着这个家伙,这个‘邻居’,脸颊抽搐了一下,没好气的道:“贵客远来,好酒好菜,早已经预备了……”

    言下之意,自然是让他吃完喝完,赶紧滚蛋!

    赵蒙似乎没有听懂对方的意思,他哈哈大笑,就带着自己的部下,走到了校场一侧。

    一千多名楼烦军的屯垦团成员,虽然从昨天到现在,一路跋涉了一百多里,走了几乎一天,但依然斗志昂扬,士气饱满,人人昂首挺胸,直视前方。

    “圣天子开恩,怜悯吾等屯垦团之士,特令宋子侯,自天下遴选未婚小娘,来此与吾等相会……楼烦军的勇士们,拿出你们的能耐和本事来!”

    赵蒙的声音,传入包括邵荣在内的许多人心中,人人都是怒目以对。

    抢新娘子,抢到自家门口了!

    谁能忍?

    何况,这北方边郡,历代都有抢新娘的传统。

    没有人,肯将到手的新娘子,让给他人!

    这一刻,整个忠勇军屯垦团同仇敌忾。

    …………………………………………

    此刻,在远方的长安城之中,如今在安东和河套各地的屯垦团以及军队里,人气很高的宋子侯许九,却正在自己的官邸之中,挠头搔首的看着一份份卷宗。

    很快,就是新年了。

    他这个如今负责给汉军之中的单身汉拉红线的列侯,自然是忙的上跳下蹿,没有半点闲暇的时间。

    不过,他却非常满足甚至沉醉于这样的繁忙之中。

    原因很简单,他从这些任务里,收获到了远比九卿还要大的权柄和声望。

    如今,这天下,谁不知道,想要自己的女儿嫁一个金龟婿,找宋子侯,准没错。

    细柳营、飞狐军、句注军……乃至于南军、北军、羽林卫、虎贲卫……甚至是安东的护濊军!

    所有大汉排的上号,叫的出名堂的军队里的那些年轻有为,至今未婚的俊杰,在他这里,都能找到记录,甚至可以查到此人的功勋和未来的上升空间!

    是以,每到年关,不仅仅有列侯、两千石士大夫的家人会送来拜帖,邀请宋子侯过府一聚。

    甚至,就连民间的大贾、巨贾和豪强,也会找上门来。

    甚至有人直接提着黄金,想要他给自己的女儿,选一个有前途的金龟婿。

    毫无疑问,这些人的逢迎和巴结,让他许九,在短短数年之间,就成为了大汉列侯集团里最受人瞩目的一位。

    这些年中,许九做的最漂亮的一次拉红线,莫过于前年,他给舞阳侯樊市人的侄女找到一个当时只是区区棘门军司马的年轻人。

    结果,去年的高阙会战中,这个年轻人屡立战功,表现出色,如今居然已经成为了封君,还晋升为校尉!

    可以预见,将来他必定可以封为列侯!

    而此事,也让许九声名鹊起。

    整个长安的列侯贵族,都为他而疯狂。

    但现在,许九却遇到麻烦了。

    “唉!”许九望着眼前的卷宗,叹了口气。

    天子已经下诏,召回了燕蓟战役里的有功军官。

    其中,包括了五位校尉和十几位司马,这些都是汉军之中的钻石王老五。

    毫无疑问,前途,自然无量。

    旁的不说,这一次回京的所有人,连士兵在内,每一个都已经获准可以去武苑深造!

    至于校尉、司马这样的高级军官里,更是有人可能会在年会,就被天子封为列侯!

    如今,整个长安的列侯贵族士大夫,甚至是各地的诸侯王们,都是眼巴巴的盯着这些钻石王老五。

    许九已经听到风声了。

    有某位诸侯王的翁主,直接放话:“我非豪杰不嫁!”

    更有万户侯的嫡女,私下对其闺蜜说道:“我闻汉有良将,可为良配!”

    甚至于,还有先帝的公主。

    那几位至今没有嫁人的公主。

    譬如说,程姬的幼女,被封为‘阳夏主’的刘芸以及贾姬之女,宣阳主姐妹,都已经在虎视眈眈了。

    传闻,东宫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可能也打算插手进来,给楚王一系的宗女,选一个良婿!

    旁的不说,这几日,章元君刘太夫人,每日都被召入东宫就是明证!

    众所周知——当年,哭庙事件,导致楚王一系诸子皆不得嗣,太皇太后更是被迫避居东厢。

    此事之后,天子正式独揽大权。

    而太皇太后,则一直感觉对楚王一系有愧。

    这一次,给章元君的几个未婚或者守寡的女儿,选一个乘龙快婿做补偿,天经地义,也很符合刘氏的做派!

    但问题是——这些公主、翁主、宗女以及万户侯的嫡女,太多了!

    仅仅是许九所知,就有十几位有这样的意向了。

    而她们要嫁,自然是选校尉。

    而且得是年轻有为,相貌俊朗的校尉。

    天可见怜!

    这次回京的五位校尉之中,只有三人是三十岁以下的。

    而且,只有两位之前从未婚配。

    至于那十几位司马里,大约也就四五位能够得上年轻有为,俊朗不凡的标准。

    很显然,此次,很可能会发生数位公主、翁主、宗女,同抢一夫的可怕场景!

    而他宋子侯许九,则像一个夹心饼干,成为了各方纠缠的对象。

    帮了某某诸侯王,就很可能得罪某位太妃甚至被东宫所恨。

    总之,就是左右为难。

    思前想后,许九觉得,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要是真的卷入这场涉及到了太妃、诸侯王甚至东宫的风波里,恐怕要被人打成渣渣。

    一念及此,许九立刻唤来下人,说道:“为我备车,吾要去求见天子!”

    当今之计,只能去找天子寻求庇护!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节 变迁

    临到年关,刘彻的生活,变得格外忙碌。

    积压的公文和奏疏,甚至堆满了整个案几。

    通常,旧的还没有处理完,新的就已经堆起了一尺多高。

    幸好,现在的汉室公文和奏疏,都已经白纸化,不然的话,刘彻恐怕将要突破秦始皇曾经创造的那个记录——一日批阅奏折数百斤!

    这还是有着兰台数百位尚书郎和侍中们帮忙先过滤了一遍的结果。

    那些不需要刘彻亲自关注或者说优先级不够的事情,在兰台就已经被处理掉了。

    能够来到刘彻面前的,必然是至少影响一郡的事情或者敏感之事。

    伸了个懒腰,刘彻有些无奈的望着自己眼前越堆越高的奏疏,叹了口气。

    但没有办法,这些事情,都是不可以假手他人的事情。

    就像他刚刚批阅完的那个报告——下邳郡请求在郡中建造一条沟渠,引泗水灌溉农田。

    这种事情,别人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来决定。

    必定要他这个皇帝来做裁决。

    而刘彻做出的裁决也很简单——他将这奏疏转给丞相府、大农,要求丞相府和大农牵头,派出一个联合工作组,前往下邳实地考察,并且邀请地方士绅工商,最终再出一个相关的报告给他这个皇帝。

    简单的来说,就是先进行工程论证。

    看一看,这下邳郡是否符合修建这样一条渠道的条件。

    然后还要看成本和代价。

    这才能决定,最终要不要修这条渠道。

    这也是比较科学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避免浪费资源。

    望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奏折,刘彻站起身来,打算出门走一走,活动一下筋骨。

    至于这些事情——虱子多了,债不愁。

    左右离正旦的大朝议,还有半个月时间,还可以慢慢处理。

    实在不行,还可以将那些不是太重要的事情,直接丢给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去处置。

    总之,想要刘彻去学秦始皇,最终搞出过劳死,那是做梦!

    刚刚走出宫门,立刻就有尚书来禀报:“陛下,廷尉刚刚来报,已经收押了无盐氏的全部族人,请陛下示下……”

    刘彻闻言,抿了抿嘴唇,笑着道:“告诉廷尉,必当秉公执法,排除一切干扰,还天下一个公平!”

    无盐氏,曾经叱咤长安,威震天下的顶级高利贷商人,西元前最成功的民营金融家,终于还是走到了他的末路。

    没办法,皇帝想要他死,他还能活吗?

    更何况,无盐氏屁股下面一堆翔,根本不需要罗织罪名,只要统治者想,那他就活不了,而且,必定会死的很惨!

    而廷尉搂草打兔子,在处置无盐氏的过程里,顺手将其他几个同样玩高利贷的子钱商人家族也给捋了。

    一时间,整个槐市和花街柳巷,一片鸡飞狗跳。

    许多享誉中外的销魂窟,基本上都被官府查封。

    在一个月内,曾经繁花似锦的花街柳巷,瞬间衰败了下来。

    绅士们如丧妣考,士大夫们更是哭天抢地,几有几分快播案的风采。

    不过,不要紧,刘彻相信,等到明年春天,自然会有接盘侠,继续花街柳巷的事业。

    倒是这次拿下无盐氏和相关的子钱商人,让刘彻真是吃了一个饱啊!

    总计超过数万万的财富,被充实到了本来已经开始拮据的国库里,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纷纷表示:伏唯陛下能作威作福。

    然后,就欢天喜地的拿着这笔钱去搞他们早就想做的一些事情了。

    譬如,周亚夫就大手一挥,宣布将修建一条从绛县到雒阳的轨道。

    嗯,周亚夫毕竟不是什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境界并不高,他的家乡情愫特别重,做了丞相,不给家乡谋福利?玩毛!

    特别是,当家乡父老们,组团来长安,三番五次的上血书恳求时。

    周亚夫根本招架不住。

    至于晁错,则是立刻挥舞起钞票,开始大量扩充廷尉和御史大夫衙门的人员。

    首先是持书御史们,一下子就从二十人扩张到了三十六人,廷尉各司曹的副官,也都增加了两三位。

    法家笑的嘴都合不拢。

    更多的官员,更多的编制,意味着更大的权柄和更强的执行力。

    当然,也意味着官僚系统进一步臃肿。

    好在,至少将来三十年内,汉室都还不需要担心什么亢员的事情。

    目前来说,各级衙门,假如真的想做事情的话,那就只会缺人。

    而这些子钱商人的垮台,让刘彻也趁机再次刷了一波声望,收买了一波人心——他让廷尉学习后世的做法,将那些从子钱商人家里查抄的各类借条,统统拿出来,在长安的直市上,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整个关中,瞬间感恩戴德。

    就连地痞无赖们,现在也沐浴到了皇恩。

    至于以无盐氏为首的子钱商人,在这一次,无疑成为了最大输家。

    但谁会管他们?

    当然,刘彻很清楚,弄死一个无盐氏,未来,必定会有有盐氏、空盐氏出现,继续无盐氏的事业,历史就是这样,不断的螺旋式上升。

    不过,暂时来说,长安和关中的子钱商人势力,都被清扫一空了。

    这就有利于,刘彻自己来搞金融业。

    而在这两个月里,另外一个大事也发生了。

    根据情报,北归的匈奴句犁湖单于在回到了狼居胥山后,立刻就召集了诸部落头人和贵族,然后,在这场会议上,这位新晋的句犁湖单于,宣布了他的三个政策。

    第一,他封自己的堂弟,匈奴左谷蠡王狐鹿涉为左贤王,并且对天盟誓,自己死后,不会传位给子嗣,狐鹿涉必为下一任单于。

    且他宣布,他不会娶妻生子。

    他将把自己的一生和全部所有都奉献给匈奴。

    这位句犁湖单于此举,瞬间就稳定了人心,祢和了摇摇欲坠和处在分裂之中的北匈奴各部族。

    这真是让刘彻和汉室臣子们,大为失望。

    匈奴人不内讧?

    这不科学!

    好在,刘彻有着前世经历,他知道,在目前来说,想靠着这几场战争,就让匈奴低头臣服,这几乎不可能。

    因为,匈奴虽然被打疼了。

    但是,它还有希望,还有血袋。

    西域三十六国,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和南亚,可以为它源源不断的输血。

    是以,其实,即使没有句犁湖,狐鹿涉也可能承担起类似的责任。

    这在千年来的游牧民族历史上,屡见不鲜。

    要想彻底消灭一个游牧民族或者让他跪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大漠,攻击他们的草场、部落,使其不断失血,并且找不到补血的地方。

    历史上,昭宣时期,匈奴的臣服,就是因为汉军进入了西域,联合乌孙,将匈奴势力赶了出去。

    匈奴人打又不打不过,退也退不了。

    只能跪下来喊爸爸。

    唐太宗击败突厥,也是如此。

    甚至,朱棣北伐蒙元也是如此。

    总之,在漫长的历史上,刘彻从未见过有哪个王朝,没有深入大漠,经营西域,而使游牧民们跪下来喊天可汗爸爸的。

    但,这个句犁湖单于的第二个政策,就让刘彻提高警惕了。

    他宣布,匈奴将会重赏任何带汉学者、工匠、书籍到匈奴的人。

    且,他必定说到做到。

    这意味着什么?

    刘彻很清楚!

    匈奴人要玩耶律阿保机式的改革了!

    假如匈奴人能下定决心,深入推进汉化,那么,它的国力必定会增强!

    这是毫无疑问的!

    现在的汉匈,虽然在装备和国力甚至技战术上拉开了代差。

    但终究,冷兵器时代的代差,也就那么一回事。

    刘彻可没有忘记,非洲黑叔叔,曾经用大刀长矛和弓箭教英国龙虾兵做人的事情。

    事实上,其实,哪怕到了后世,重金打造,各种狂霸酷炫拽的美军,也被rpg和ak47搞的不胜其烦。

    造价数千万的战斧导弹,在阿富汗山区,几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