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04章

我要做皇帝-第1104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他们可以像在中国一样生活、起居,甚至可以如同中国贵族一般饮茶、品酒乃至于读书。

    匈奴人费劲了心思,在这些屋舍里都搞了书房,放了许多书籍。

    当然,都是些很常见的书籍。

    譬如论语、尚书、诗经、春秋。

    再想要其他书籍,那就是没有了。

    匈奴人今年派人去龙城,费尽心思,花费无数代价和心血,才搞来了几套法家著作和一本残缺版本的《孙子兵法》。

    单于句犁湖得之,视若珍宝,将之放在自己的床头,据说除了句犁湖之外,没有人可以接触到这些书。

    阳罔走进自己的书房,挥手退散那几个匈奴人安排服侍他,实则是监视他的西域侍女,然后,拿起一本放在书架上的论语,躺在床榻上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阳罔就站起身来,斜着眼睛,瞥了一眼那门口的那个鬼鬼祟祟的西域女子,嘴角冷笑了一声。

    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匈奴人,对于如何拉拢和笼络汉人已经发展的非常熟练了。

    美女、黄金、地位,想要什么给什么!

    就像给他的这些女人,每一个都是从西域诸国之中精心挑选和训练的女人,无论是身段、样貌还是性格,都是完全符合中国士大夫的审美观和爱好的。

    阳罔甚至听说了,句犁湖手下有一个元德四年在马邑之战后逃亡匈奴的落魄文人。

    此人据说,出身于鲁儒派,只是一直不得志,连考举都考不过。

    在长安蹉跎数年,一无所得,索性横下心来逃来匈奴。

    这人在匈奴混了数年,也一直不能出头,直到燕蓟一战,匈奴惨败,大量原本在匈奴的汉人逃回中国,他才得以冒出头来。

    而就是这么一个在中国连考举都无法通过的渣渣文人,在匈奴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而由于他有龙阳之好,所以,句犁湖为了笼络他,居然让楼兰王献上美男子三人,供他亵玩。

    至于类似他这样在汉朝都属于精英的高级知识分子,那就只能说来到了天堂,但有所求,几乎无所不应。

    要女人,西域三十六国,乃至于大夏、康居的美女,任由他挑选。

    即使他看上了单于的妃子、左贤王的女人,对方也肯割爱!

    左贤王狐鹿涉,就曾经亲自告诉他——我的女人,先生无论看上谁,都可以拿走!

    若要钱权,那就更好说了。

    狐鹿涉曾经对他保证,只要他尽心辅佐,那么必封他为王!

    如此优厚和不计成本的拉拢,使得很多逃亡来到匈奴的士大夫文人,都是感激涕零,发誓为匈奴人效忠。

    不少人为了匈奴人的强盛和复习,甚至呕心沥血。

    可惜……

    “吾乃是诸夏衣冠,怎可能为了区区女子、财帛,而背弃祖宗宗庙?”阳罔在心里说道。

    更何况,天子对他不薄,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他,他自然不会辜负天子的信任和信重。

    阳罔故意捧着论语,走到门口,将门打开。

    那个女人,如同受惊的小鹿,一下子就躲了起来。

    阳罔懒得去管他,捧着这本书,走到自己的院子里,坐在一个秋千上继续阅读,一边读他还一边高声朗诵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段话,他一连读了七次。

    似乎非常得意和喜欢这些孔子的言论。

    但在所有人都不曾注意和察知的一个角落里,一个穿着兽衣,面相丑陋的矮个子奴隶,一边拖着一个扫把,一边在心里面强行记下来这些语句和阳罔所背诵的次数。

    一个时辰后,这些情报落到了一个匈奴贵族之手。

    此人随手将这些内容交给了自己的一个亲信。

    三天后,一张写在羊皮上的情报,被送到了一个位于浚稽山深处的部族。

    一个潜伏于此的绣衣卫密探得到这些情报。

    他随即翻开自己随身携带的论语与一本小小的簿册,先找到论语中的这些文字的出处,然后对照簿册上的文字进行翻译,片刻后,一条有关匈奴高层动向和战略的情报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匈奴已经做好了西征的全部准备,单于发十三部族,七万骑西进!

    这个密探看到这些文字,立刻重视起来,对左右说道:“马上以飞鸽传书,告知榆林塞!”

    ………………………………………………

    匈奴人确实已经做好了西征前的全部准备。

    在天山脚下,这个过去乌孙人的圣山周围,匈奴集结了它现在所可以集结和调动的全部机动兵力。

    总计是十三个部族的万骑,七万骑兵!

    这个数字,在匈奴的全盛时期,自然不值一提。

    但在如今,却是匈奴人砸锅卖铁,使劲拼凑出来的最后一点老婆本和棺材本了。

    燕蓟之战的惨败和随后且渠且雕难的背弃,让匈奴帝国失去了它一半的土地,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牲畜。

    尤其是本部的青壮,几乎在战争中损失殆尽。

    这还是句犁湖和狐鹿涉逃得快,止损及时的缘故。

    不然,匈奴人恐怕连这么点兵力也拼凑不起来。

    即使如此,为了拼凑出这样一支大军,匈奴人也是用尽了几乎所有的办法。

    为了组成一支这样规模的军队,匈奴人甚至第一次容许了非本部的骑兵,超过本部的骑兵的数量。

    乃至于,破例给一万多康居、大夏、大宛战俘以匈奴人身份。

    准许他们以‘归化’的方式,为匈奴尽忠和作战。

    这一招,是匈奴从汉朝学来的。

    很好用!

    那些大宛、康居、大夏战俘以及西域奴隶,得知自己居然可以有机会成为一个高贵的匈奴人,为了大单于而战,纷纷感激涕零,发誓要给匈奴人效死。

    当然,匈奴人并不承认,这是从汉朝抄袭来的。

    所以,他们给了归化制度改了个名字,叫做‘抬举’。

    除此之外,为了给这支军队准备足够多的武器和粮食补给。

    匈奴人在过去五个月,砸锅卖铁,想尽一切办法生产和制造武器,同时不惜用大量奴隶,从幕南的龙城的汉朝商人那里大量购买军械。

    短短两个月时间,匈奴人就将超过八万名男女奴隶,卖给了龙城的商人,换回来了他们在马邑、高阙和燕蓟之战里失去的数万件各类武器以及数十万支箭矢。

    通过这种种办法,匈奴人终于赶在冬天之前,做好了西征的准备。

    此番西征由句犁湖单于亲自挂帅、指挥,而幕北的王庭以及留下的军队、部族,全部委托给左贤王狐鹿涉管辖和指挥。

    从这一点来看,匈奴高层,至少在现在来说,依然是团结和亲密无间的。

    单于句犁湖多次公开和私下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将单于之位传给他的儿子,必定会传给左贤王狐鹿涉——即使狐鹿涉身死,单于宝座也属于狐鹿涉的子孙。

    而他的使命,则在于振兴和团结匈奴各部。

    带领大匈奴重新复兴,恢复故土!

    不得不承认,句犁湖的这些举动和行为,极大的团结了匈奴各部。

    匈奴人甚至从未像今天这样团结。

    单于与左贤王之间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

    狐鹿涉甚至可以否决句犁湖的决定和命令!

    句犁湖甚至连西征的准备工作这样的大事,也全权委托给狐鹿涉负责,由统一指挥和筹划。

    狐鹿涉更是尽职尽责,没有半分推诿和埋怨。

    这样的匈奴高层,显然是不符合汉室的利益的。

    走在一片喧哗之中的匈奴部族内,阳罔内心无数个念头纷至沓来。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就不信,匈奴人能真的大公无私……”周公尚且有恐惧流言之日,匈奴人必定不可能一直这样团结的。

    “我就等着西征结束,匈奴矛盾爆发的那个点吧……”带着这样的想法,阳罔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之中。

    在表面上来看,他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匈奴决策者。

    他提出种种建议,种种想法,然后在匈奴各部之中推行,改善和完善了匈奴的组织。

    但在悄然之间,他已经悄悄的在这些部族里,埋下一个个定时炸弹。

    譬如,那‘抬举’之制,就是他首倡的。

    看上去,似乎是为匈奴解决了兵力不足和战斗力不足的问题,极大的缓解了压力。

    但实则,却是打开了地狱的大门。

    匈奴本部,在历次与汉室的战争之中,损失惨重,人口凋零。

    一旦这些西域的奴隶和康居人、大夏人,开始在匈奴部族之中占据地位,那就是动荡的时刻。

    阳罔就不信了,这些不是匈奴人的异族,会跟匈奴人一条心?

    即使有人想这么做,他也会千方百计的挑拨。

    在长安的时候,他就已经接受了相关的针对性训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节 手中的牌

    “真是急不可耐呀……”抓着手里的那张刚刚从榆林塞发回来的情报,刘彻嘴角微微一弯,露出一丝冷笑:“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古人诚不欺我!”

    北匈奴选择在此时开启西征,在刘彻眼里看来,这其实是妄图孤注一掷,做最后的赌博。

    赌赢了,匈奴帝国还可以苟延残喘,甚至是卷土重来。

    而一旦赌输,匈奴人的所有一切,都将葬送。

    站在汉室的立场来说,刘彻自然希望,匈奴人不要赢。

    可惜……

    “炸弹拍脸,大夏人和月氏人怎么玩啊……”刘彻一点都不看好广大中亚人民反抗匈奴帝国侵略的伟大事业。

    因为,这些年来,汉室俘虏了大量的匈奴西征贵族、士卒以及大批的被匈奴人俘虏的大夏、康居、月氏战俘、奴隶,甚至还有着贵族。

    无数的证据都表明,无论是大夏还是月氏或者是康居。

    在匈奴骑兵面前,都跟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

    尤其是大夏王国,甚至曾经被一千匈奴骑兵连续击破了三个军团的方阵!

    与经过了汉匈战争洗礼的匈奴军队相比,中亚各国,不仅仅在战斗力上孱弱,就连装备、技战术以及组织、部署上,统统被匈奴人甩了几十条街。

    大夏的希腊军团,到现在还活在两三百年前的亚历山大时代。

    他们浑然不知,哪怕是在他们的故土欧陆,新的罗马军团方阵早就完全淘汰了马其顿步兵方阵。

    而大夏人却依旧在用着老朽缓慢的马其顿步兵方阵。

    其臃肿的方阵,在匈奴骑兵面前,简直就是一个个活靶子。

    至于月氏和康居的军队,看上去人数不少。

    但实则,也就是大夏的军团方阵要好一点,在匈奴人面前还可以选择逃命和崩溃。

    但也就是如此了。

    匈奴骑兵在过去的两次西征之中,摧枯拉朽一般的击溃了所有拦路的敌人,攻克了大夏重镇,然后带着数不清的奴隶和财富东返。

    如今,匈奴人虽然在燕蓟一战,遭受重创,其绝大部分主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但只需要凑出一支作为骨干的精锐骑兵,就完全可以在中亚如入无人之境。

    除非,汉军能够不远万里,前去支援……

    但这是不可能的。

    汉军到现在为止,根本就不具备跨越上万里的地域远征的能力。

    甚至,直到目前为止,汉家连幕南地区也没有完全掌握。

    实际控制区域,到昨天为止,只不过是长城之外的数百里土地以及散落在广袤草原上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水源。

    剩下的地图依然是全黑。

    许多部族,只是明面上说效忠龙城,朝拜长安,实则就是个土皇帝。

    汉室料理和控制幕南,都已经忙不过来,哪来什么精力去关心匈奴人对中亚地区的征服?

    但,若是就这样让匈奴人这么愉快的西征吸血,刘彻怎么都觉得有些不爽。

    为了让自己的念头通达一些,刘彻想了想,下令道:“尚书录诏,传诏忠勇军、归义单于及楼烦军,命令其等于今岁秋八月至秋九月,进军至浚稽山一带,展开骑兵演练……”

    浚稽山是目前汉室与西匈奴、北匈奴之间势力交叉的地盘。

    三家没有一个能完全控制此地,也不会有人愿意放弃此地。

    一旦汉军在浚稽山周围集结重兵,恐怕无论是西匈奴还是北匈奴,都要坐卧不安,反侧难眠了。

    特别是北匈奴的句犁湖,他若是不想自己西征后,被汉军从浚稽山放一条黄鳝进自己的菊花,那就得在幕北留下重兵防备汉军的突袭。

    毕竟,汉军没有跨越大漠的远征能力是一回事情,汉军要不要跨越大漠去远征,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面对两三万的汉骑集结,匈奴人敢不加强戒备?

    要是万一汉军真的顺着浚稽山突袭,那一路可是能够捅穿弓卢水,甚至捅到狼居胥山的单于庭的!

    不要多,只需一个汉军骑兵,登上狼居胥山,匈奴帝国的仅存的余威和威信,都将荡然无存。

    到时候就是——莫道汉骑千余人,挑动西域天下反。

    整个西域都会开始摆脱匈奴控制。

    所以,北匈奴不敢不留下一支重兵来防备从浚稽山方向北上的汉骑。

    当然,这种做法,其实也就是只能恶心恶心匈奴人。

    浪费他们一点精力和资源罢了。

    匈奴的西征,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

    能够派出军队,象征性的牵制一下匈奴的力量,刘彻觉得,自己已经很对得起广大中亚人民了。

    对中亚人民来说,这次的匈奴西征,很可能只是一个灾难的开始。

    对他们来说,艰苦的岁月,已经开始了。

    匈奴人必定会不断的通过西征,来获得人口、财富,以维系其存在和统治。

    因此,刘彻在心里给中亚王国默哀了一秒钟,然后他就站起身来吩咐道:“马上去通知所有在京两千石,两个时辰后到宣室殿,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