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07章

我要做皇帝-第110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泊周围,甚至可以进行农业活动。

    毫无疑问,每一个湖泊群,都可以辐射和控制周围数百里的草原,垄断和主宰附近部族的命运。

    依湖为城,就可以在草原上建立一个个节点。

    再由这些节点,连接成一个网络。

    从而彻底控制这片广袤富饶的草原!

    自然,这些战略重点,刘彻只会交给自己人。

    幕南诸部之中,除非出现那种绝对忠心,且汉化程度足够高的部族,不然,刘彻是不会轻易的准许他们接触和控制草原的。

    但……

    刘彻虽然想着,想把好东西,都留给自己人。

    然而,列侯却未必愿意接受这片好意。

    毕竟,草原,一直以来就是贫瘠和苦寒的同义词。

    到现在为止,汉室也没有什么贵族和富豪是通过畜牧致富的。

    既然没钱,还没有什么好处,环境也恶劣,自然而然的,没有什么人愿意主动请缨了。

    刘彻自也明白这些渣渣的想法,就像当年安东的加恩封国,这些家伙就是拿了封国,就丢给了自己的庶子,随便塞了点钱和资源,让他们自己去自谋生路。

    结果哪成想,安东的资源忽然爆炸,局势瞬间逆转,于是,许多家族立刻上演了一出出好戏。

    那些嫡子嫡孙们,忽然之间就都跳了出来,要去安东‘为国出力’,人人都想着摘桃子。

    只能说,人心就是如此。

    这一次,也是一样,列侯们没有人愿意去塞外吃沙子,去艰苦奋斗,人人都想着躺在祖宗的功劳簿和家里的黄金上逍遥自在。

    没有办法,刘彻只能是点名了。

    “汁方候……桃候……复阳候……舞阳侯……”一开始,刘彻就直接点名自己门下的四大金刚,根本不给他们异议的机会,直接说道:“四位爱卿,做好准备,移封幕南吧……”

    “看中那块地盘了,就来跟朕说……”

    “陛下……”桃候刘舍‘感动’的都快要哭了,但,他很清楚,假如自己拒绝,会是个什么下场?他只能是‘感激涕零’的拜道:“臣谢陛下隆恩……”

    其他三人,也是都拜道:“臣等谨奉诏……”

    但心里面,却都在打着拖延的准备。

    四人的封国,哪怕是最差的汁方候侯国,那也是地处中原膏腴之地的。

    如今,却要被拿去与塞外幕南的一个不毛之地对换!

    这叫他们如何甘心?

    刘彻自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直截了当的道:“卿等在明年春三月之前,必须移封!”

    虽然没有说超过这个期限,还没有移封,会是个什么下场。

    但大家也不傻,用屁股都能猜到,最起码,也是要被直接开除出‘四大金刚’的行列。

    没有了四大金刚的身份来当护身符,这几个渣渣自然猜得到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

    是以,他们不得不跪下来,恭身拜道:“臣等谨奉诏!”

    但心里面,已经在哭泣了。

    将这四个渣渣料理完毕,刘彻就看向丞相周亚夫,问道:“丞相,负天下之望,受社稷之重,今朕拓幕南之土,请丞相为天下先!”

    这就是让周亚夫做个榜样了。

    老刘家也一直有让丞相当榜样的惯例。

    譬如历史上,太宗皇帝就是通过一个‘请丞相做榜样’的借口,把时任丞相,元老重臣,手握兵权的故太尉绛候周勃赶回家种田了。

    所以,周亚夫虽然闻言,微微有些尴尬,但还是服从了命令,拜道:“臣谨奉诏!”

    有了丞相带头,再加四大金刚开路,刘彻觉得,他已经向天下证明了,他必定会经营和控制幕南,绝不会撒手的决心。

    至于其他人要不要跟上,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总之,幕南虽大,但是膏腴之地和最好的牧场,就那么几个。

    先到先得,晚了的人,刘彻可不会管他们!

    毕竟,做皇帝的机会已经给你们了,你们还不跟上,那怪谁?

    至于畜牧业,有没有搞头,有没有利益?

    刘彻心里清楚,何止是有搞头啊!简直就是大有可为!

    未来的汉室,要想建立起一套轻工业体系,就离不开畜牧业的加持。

    而在后世,那些新西兰、北美和澳洲的庄园主,哪个是穷人?

    将这个事情暂时放到一边,刘彻看着地图上的其他区域,说道:“幕南之地,除了我汉家列侯封国之外,还有着广袤的草原地区,这些地方,如今一片混乱,各部各自为政,长此以往,必然生出祸患来!”

    “卿等皆朕肱骨,明于古今之事,如何控制和消弭幕南之患,还请卿等畅所欲言!”

    其实说老实话,刘彻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办法了。

    主要是从辽金和满清控制草原的政策的得失之中,总结而来的办法。

    在历史上,辽金与满清,都先后控制过草原,其中,尤以满清的政策最为成功。

    满清的政策,无非就是两条腿走路,用利益和联姻,拉拢蒙古上层贵族,再辅以喇嘛教精神麻醉,减丁政策控制草原人口。

    这样一来,蒙古的上层,全是爱新觉罗的亲戚,只会为了大清而战,根本不会去反抗,而下层则被喇嘛忽悠的找不着北,加上减丁政策控制了人口,使得草原各部的人口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对草原生态和环境造成严重负担。

    各部上层沉迷于纸醉金迷,下层沉迷于封建迷信。

    人口又被控制住,一般不会有饥荒。

    于是,终满清之治,草原始终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

    特别是康麻子打掉了所谓的黄金家族后,更是统治稳定,从无反抗。

    但满清的做法,现在却是难以复制的。

    汉室固然可以拉拢幕南各部上层,给他们高屋大宅,身份地位。

    但却没有一个喇嘛教来帮忙,麻醉其下层。

    当然了,没有喇嘛教可以制造喇嘛教,但问题是——刘彻不愿意。

    因为宗教是一把双刃剑,君不见,满清皇帝固然是利用了喇嘛,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喇嘛也未尝没有洗脑满清皇帝!

    毕竟,你想要游牧民信仰一个宗教,你自己得先信了那个宗教才行。

    所以,满清的政策已经被pass了。

    至于辽金的政策,更是不可取!

    辽金控制草原,靠的是高压和剥削。

    而高压和剥削,只能稳固一时,无法稳固一世。

    况且,这幕南并非什么殖民地,刘彻是打算当做本土来经营的。

    高压统治和残酷剥削,只会制造敌人。

    但无论如何,这三者的成败,都给了刘彻一些思路与灵感。

    首先,还是那句话——要先分辨敌友。

    把敌人和朋友分清楚了,就知道要拉拢谁,打压谁了。

    只要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再复杂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起来!

    草原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资源分配不公!

    而对于汉室来说,要稳固和加强幕南统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答案是那些掌握了部族资源的贵族和首领!

    一个大部族,可以拥有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头牲畜,有数万人口。

    部族的高层,可以随意的鞭笞和凌辱,乃至于决定牧民的生死、自由。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刘彻觉得,那些底层牧民,必然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牲畜,自己的穹庐,自己的家庭,并且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的权力的。

    但部族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不敢异议。

    而这些大部族,又是裹胁着这些无知牧民,来获得力量。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解放牧奴和肢解大部族。

    简单的来说,就是分畜到户和包产到邑落。

    将大部族,肢解成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牧民。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幕南的统治,就稳如泰山了。

    毕竟,一个大部族,还可能反抗并且拥有反抗的力量。

    但一个无依无靠,最多有些邻居帮忙的小牧民,凭什么对官府和汉室说不?

    而这个政策,刘彻觉得,幕南各部的牧民,必定会欢迎的,必定会接受的。

    这就跟在中国,刘彻要授田一样。

    那个农民不支持?那个农民不拥护?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政策,还符合汉室国策——大汉国策和祖制——豪强大族必须死!

    自刘邦以来,历代天子都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肢解和拆散地方的大家族和大家庭。

    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才是理想的社会模式。

    具体到草原上,刘彻觉得改两个字就可以了——一夫狭五口而牧百畜。

    只是,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刘彻感觉,恐怕要大动干戈不可!

    说不定,还得调集大量野战军进入幕南清场和清洗。

    不服的,敢反抗的,不听命令的,全部敲死!

    同时,还必须拥有一支精明能干,高效率的文官团队来协作和协调,在幕南各地建立定居点,对牧民编户齐民,登记造册,并建立起可靠而稳定的基层组织。

    ……………………………………

    刘彻的想法和念头,群臣自然是猜不到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揣摩刘彻的意思。

    大鸿胪公孙昆邪首先奏道:“陛下,臣以为,或可以用怀柔之策,敕封各部头人,荣之以爵,贵之以财帛,授之以女子……”

    这是老套路了,也是被历史证明过的昏招。

    刘彻只是一听就否决了,摇头道:“若以怀柔,敕封各部,以列侯封君而封之,朕有何面目去见天下有功士卒及浴血奋战之大汉英灵?”

    列侯将军们一听,也都不干了。

    纷纷对着公孙昆邪,怒目而视。

    毕竟,他们可是把脑袋系在腰上,拼死拼活才拼到如今的地位,现在,一群夷狄还是过去的敌人,啥功劳都没有就可以封侯拜将。

    这谁受得了?

    岂不就成了打仗的不如投降的了?

    军队方面,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

    哪怕是文官士大夫也不同意这个方法!

    道理很简单:在高傲的士大夫眼中,夷狄的酋长算个毛?也敢骑在他们脑袋上耀武扬威?

    更别提,这些渣渣,不过是一群连匈奴人都鄙视的杂牌部族!

    公孙昆邪一看情况不对,立刻缩卵,跪在地上,说道:“臣愚昧不谙大义,失口妄言,还请陛下赎罪!”

    宗正刘敬也出列拜道:“陛下,臣愚以为,莫不如用分而治之之策……”

    这就是典型的官僚思维了——这个事情如此麻烦,不如先搁置着,让各部自己去打,汉室先旁观,然后慢慢去想解决之策。

    所以,刘彻没有让他说完,就打断他的话,道:“宗正所说,颇为不妥!朕既做天下王,为六合之主,安可坐视如此?”

    宗正刘敬一听,也缩了,赶紧磕头道:“臣愚昧,臣愚钝……”

    之后,郅都、晁错也都提了一些办法,但全部被刘彻所否决,到了这个时候,傻子也知道,天子自己有想法。

    于是,群臣集体拜道:“臣等愚昧,才具不足陛下万一,还请陛下明示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节 委派

    “丞相,我汉家祖制可是强本弱末?”刘彻扭头问道。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周亚夫毫不犹豫的回答:“自建信候献策高帝以来,我汉家历经三代数十载,此策不曾动摇半分!强本弱末,实乃社稷之策!”

    无论士大夫地主们怎么讨厌和反对刘氏对地主豪强大族的打压和拆散、肢解国策,数十年来,在枪杆子的依托下,刘氏君王和大臣们,矢志不渝的积极肢解、迁徙和消灭地方豪强。

    特别是刘彻登基后,对地方豪强的打压力度,更是加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地方郡守们,纷纷拿着自己地盘里的豪强人头刷政绩。

    张汤、郅都、宁成,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些年的限制和打压,持续至今,效果是惊人的!

    最起码,国家的威权得到了足够的维护,汉室天下,没有任何地方豪强,敢于和官府拍桌子、较量。

    法家和黄老派,都拿着这个事情,当做自己的政绩,到处吹嘘。

    就连儒家,也不得不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敢还嘴。

    “幕南岂非中国邪?非朕之土邪?”刘彻缓缓的问道。

    “幕南自是陛下之土,中国之地……”周亚夫自然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异议。

    在事实上来说,在理论上,别说幕南了,就是美洲和欧陆,在中国人眼里,那也是属于中国天子治下的地区。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就是这么个理,霸道,绝对而无比高傲。

    “这就是了!”刘彻微笑着抽出自己腰间的佩剑,指着地图上那一个个林立的部族,那一个个占地为王的部落,问道:“今幕南大族林立,各部酋长,口是心非,其中颇有不服朕者!卿等谁可为朕削之?”

    杀人这种事情,郅都最喜欢了。

    他几乎都没有思考,就出列拜道:“臣执金吾都,愿为陛下金吾之木!”

    执金吾,本就是执棒打人的暴力官职。

    在今年的改制后,更是手握着天下缉盗和捕盗,对内肃清土匪强盗和占山为王的不服势力的急先锋。

    而且,郅都的能力,毋庸置疑!

    他是汉室如今罕见的文武双全,无论民政还是军事都是顶尖的官员。

    “善!”刘彻一看郅都主动请缨,立刻点头,说道:“朕便命卿以执金吾兼护匈奴将军,假飞狐、句注、楼烦、忠勇各部全权,代朕牧行幕南各地,所过之处,宣朕之命于各部曰:皇帝命臣郅都为护匈奴将军,行慰幕南各部;皇帝心念幕南各部之民,旦有愿自立者,皆许之,各部当给其牲畜、穹庐,有司当为之编户齐民……”

    郅都闻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