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36章

我要做皇帝-第1136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军费到装备,都要去竞争。

    而唯一能在这竞争之中起到作用的就是武勋和战绩了。

    当年,天子想拨给护濊军一千胸甲,结果满朝的将军们都跳了起来,大声嚷嚷,大家都觉得,这胸甲给了护濊军纯粹是浪费。

    直到护濊军在高阙之战时,击败了匈奴右贤王的大军,有了战绩,这些声音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批胸甲也顺利的拨付给了护濊军,护濊军的人甚至可以理直气壮的来朝堂上抢军费、抢编制、抢武苑的名额了。

    要换高阙之战之前,他们有这个胆子吗?

    每次来长安,都是战战兢兢,一副生怕说错了话的模样。

    况且,如今,人人皆知,当今天子,志向远大,他的眼睛,从来都不曾只盯着匈奴,只看着草原。

    他的胸中,有着宏图大志。

    不仅仅要灭亡匈奴,征服整个已知世界。

    更要向遥远陌生的西域以及数万里之外,迄今为止依然笼罩在传说和神秘之中的身毒。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平和太平的时间不会太多。

    少则一年,多则五载,战争的号角就会再次响起,汉军的战旗将再次出发。

    这一次,铁蹄将要踏破浚稽山,深入河西,越过高山和原野,深入大漠与沼泽。

    这一次,西域将迎来王师的解放,世界将被天子的圣德所泽被。

    汉军要去穆天子曾经到过的昆仑山上看一看,西王母到底还在不在?

    还要去拯救,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异族的铁蹄之下挣扎的大夏同胞。

    飞狐军和句注军上上下下,数万将佐,没有一个人会想希望看到自己在这个伟大的战争,在这场伟大的征途上落伍。

    前方,还有无数功勋,无数荣誉和无数的伟业在等待着大丈夫们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现实又是新兵蛋子们,实在没有一个实战的机会,来磨砺和锻炼他们。

    怎么办?

    想来想去,大家的目光,就都投注到了幕南。

    仔细一想,幕南各部还真是最好的练手目标啊!

    首先,他们肯定会反抗!

    不反抗的话,那些贵族就要等死!

    其次,他们的战斗力很弱,几乎不可能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汉军构成什么威胁。

    简直就是最完美的目标。

    家里养的猫,有时候都会故意抓住一只老鼠,将只咬伤,然后丢给自己的孩子去练习捕猎技巧呢?

    山林之中虎豹,同样也会将一些鹿啊羊啊咬个半死,然后丢给自己的幼崽,让幼崽们练习。

    只是,这种事情,很难光明正大的奏报给天子。

    仁德的圣天子,更是绝对不可能批准这样的奏疏的。

    所以,飞狐军和句注军,只能来找郅都打擦边球。

    只要郅都同意了,那么,句注军和飞狐军就可以打起支援友军、膺惩贼军的旗号来到草原拉练了。

    说不定,还可以轮番的过来拉练。

    更妙的是,这幕南草原的环境,可以完美的再现未来汉军要面临的重重考验。

    如此一来,等到天子再次吹响出征的号角,句注军和飞狐军就可以以最佳状态,出发远征了。

    郅都听完郭卫的话,却是为飞狐军和句注军的大胆而诧异。

    凭良心说,飞狐军和句注军的策划很不错。

    换了他郅都,大约也会用这个法子。

    但问题是……

    “足下当知,没有天子虎符之策命,一兵一卒,也无法调动……”郅都冷静的道:“欺君之事,鄙人是不会做的……”

    他郅都可是天子苍鹰,国之爪牙。

    想要他背着天子,去跟其他人达成什么协议,这是痴心妄想。

    他只会忠诚于自己的君王。

    而非其他任何人或者事务。

    “将军请放心……”郭卫连忙道:“在来之前,末将已经在太原恳请了东成候义公,拜托义公回京之时,面呈天子,请求天子准许的要求,义公已经答应了……”

    “如今就看将军的意见了……”

    “若是天子许可了,有虎符为凭,本将自然不会阻拦……”郅都想了想,就点头说道。

    只要天子同意,那他当然乐得帮这个忙。

    让句注军和飞狐军的新兵来草原上历练历练,见见血也不错。

    若是可行的话……

    “灞上军、棘门军,也可以来草原历练历练嘛……”郅都在心里想着:“大家轮着来,一起锻炼,恢复战斗力……”

    有好处,郅都当然不会忘记自己曾经的老部下了。

    郭卫闻言,大喜,拜道:“末将谨代表飞狐军、句注军同仁,多谢将军!”

    这种不能上廷议,只能私底下悄悄商量的事情,当然必须得到郅都这个主人的同意和许可,不然就是天子同意了,也是不行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五百三十节 刷经验(2)

    两天后,一只信鸽降落到了顺德的单于宫之中,信鸽腿上绑着的象征着皇帝命令的绛色龙纹,让负责接收信鸽的官吏不敢怠慢,立刻将之送到了设在单于宫之中的护匈奴将军行辕。

    “陛下诏命!”一看到那裹着龙纹的密封信笺,郅都立刻就带着全体行辕官吏,恭恭敬敬的焚香跪接,然后才打开了被密封的信,将之交给一位急匆匆赶来的军法官,道:“请阁下立刻翻译圣命!”

    自从信鸽开始被应用到汉室的情报信息传递系统,这种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立刻就被人发现存在许多安全漏洞。

    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信鸽本身及其脆弱。

    它在传递信息和情报的过程里,很可能发生无数意外。

    譬如,遇到天敌或者被熊孩子射杀。

    所以,一般情报都是由两只信鸽同时传递,以防止出现意外,而重要情报甚至可能出现五只甚至更多信鸽传递,以保障及时有效安全的将情报传递出去。

    但,这样的做法,自然也加大泄密的可能。

    所以,为了防止泄密。

    由少府和丞相府牵头,汉室在元德六年初就建立起了一套简单但完整的密码系统。

    从那以后,所有的重要情报,就全部经过了加密。

    这种加密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加密方法——所有的情报,全部用铭文写成。

    这样,除了熟知铭文的人,其他人根本就看不懂。

    这种加密方法,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确实很有效。

    在这个文盲率高达百分七十以上,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的时代,数百年前,被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几人能看懂?

    更何况,丞相府和少府,还自己发明了许多新的铭文。

    这样,就确保了哪怕这些信鸽落到敌人手里,敌人也无法看懂这上面的内容。

    这是明摆着在欺负汉室的对手,用文明来羞辱他们!

    没多久,信中的内容就被翻译了出来。

    将信上内容看完,郅都也是长叹一口气,道:“圣明无过陛下啊……”

    招降幕南各部,给他们一条出路,这个事情,郅都自然已经想过。但郅都并不想这样做,幕南各部加起来,人口几近百万,甚至可能多达百五十万。

    倘若没有经过雷霆洗礼,用铁与火震慑,郅都深深觉得,这些人就算归附了,恐怕将来也难以安稳。

    汉室要的是一个永固的疆土,而不是收一群隔三差五就要闹事的刁民。

    对于郅都来说,夷狄畏威而不怀德,确实真理!

    但问题是——他只是臣子而已。

    臣子以侍奉天子为己任,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如今天子诏命既下,那他自然当遵诏而行。

    不过……

    “立刻命人传缴幕南,宣明天子恩泽!”郅都下令:“倘能遵诏而行,率部归附,则可获赏!”

    “诺!”立刻有官吏领命而去。

    “做好作战准备!”郅都反身对着其他人道:“传本将之令:楼烦军、忠勇军,即刻进入战争状态!”

    “诺!”众人轰然应诺,情绪高涨。

    能打仗,人人都是欢喜的。

    只是……

    “陛下网开一面,然将军却命我等立刻准备作战……”不少人在心里面嘀咕:“难道不是应该等上一段时间,等到各部都得知了天子之命,做出了抉择之后再行动吗?”

    但他们哪里知道,郅都根本就不愿意给幕南各部太多考虑的时间。

    在郅都眼里,诸部接到了圣天子的恩诏之后,假如果是忠臣,心慕王化,那自然立刻就会感激涕零,屁颠屁颠的跑来抱大腿。

    见了恩诏,还犹豫不决,朝秦暮楚甚至于蛇鼠两端的渣渣,不要也罢!

    ……………………………………

    长安城,东成候侯府,此刻正是歌舞喧哗,酒杯交盏之际。

    作为主人翁,义纵高居上首。

    左右两侧,一位位战将安坐,一尊尊猛将林立。

    这些人都是义纵曾经的老部下,或者是他现在的心腹、家臣。

    今天是义纵幼子的周岁生辰,义纵没有宣扬,只是在家中设宴,款待这些老部下和亲信、家臣们。

    一是联络感情,加强联系,二则是商议一下未来的事情。

    毕竟,作为一个军事利益集团,今日的义氏外戚,虽然已经是繁荣昌盛,如烈火烹油。

    但越是如此,义纵就越发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他甚至都已经想好了,从此若非必要,不再领兵出征。

    这既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他的姐姐,他的外甥着想。

    毕竟,即使当今天子信得过他,但别人呢?

    他若继续领兵作战,难保会出现各种阴阳怪气的声音。

    但,义氏外戚军事集团,却必须继续保持活力和实力。

    不然,同样无法自保。

    旁的不说,那些义纵的敌人和对手,就不会放过他。

    酒熟饭饱之际,义纵趁势举杯道:“诸君,承蒙厚爱,来为犬子道贺,纵谨以浊酒谢之……”

    “不敢!”众人连忙举杯起身。

    在场的人,几乎全是义纵这些年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

    其中不少人,就是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甚至有人曾经还是罪犯和刑徒。

    他们全是靠了义纵赏识,从人群之中发掘了他们。

    他们才能有今天。

    过去八年,义纵一手带出了十八位列侯,三十五位封君,同时还向朝堂举荐了数十位年轻俊杰,这些人中如今已经有人官至郡守。

    由是,义氏外戚集团,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横跨军政两界的庞然大物。

    声势甚至还在薄窦之上。

    但也因此树大招风,得罪了不少人。

    尤其是那些觉得,被义纵挡了路,或者坏了好事的人。

    “诸君……”义纵放下酒樽,坐下来,道:“吾今天晚上,将入宫与陛下对奏……”

    义纵是刚刚从太原回到长安的,安北都护府的筹备诸事,在过去一年,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让他显得有些疲惫。

    没办法,安北都护府下面下辖的全部是怪物!

    陇右郡和北地郡是汉室目前骑兵兵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胸甲骑兵,这两个郡贡献了汉室各军超过三成的胸甲兵源。

    陇右和北地当地的北地骑士家族,更是深耕地方,枝繁叶茂的军功家族。

    仅仅是协调和摆平以及降服这两郡的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就已经让义纵疲于奔命了。

    他毕竟太年轻,而且之前一直是武将,没有地方经验。

    更别提,安北都护府下面还有着太原、上郡和云中这样的重镇。

    作为都护府都督,义纵不得不经常奔波于各地,协调各方的矛盾,让都护府能够拧成一条绳子。

    义纵静静的道:“在回京之前,飞狐军的郭都尉、句注军的苏都尉,都来找过吾,他们打算在幕南留下几个部族,作为练兵的场地……”

    “吾答应了……”

    “不过吾以为,这飞狐军和句注军的这两个都尉,格局还是太小了一些……”

    “幕南诸部,能练个什么兵?”义纵笑着道:“能练出什么好兵来?”

    “此番回京,吾准备面呈天子,在河西练兵!”

    众人一听,都是精神一振。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可能和平就是幸福。

    但对于已经习惯了铁马金戈的军人来说,和平,就是折磨。

    没有硝烟的生活,让他们浑身难受,看不到敌人的他们,只能在酒桌和床榻之上发泄多余的精力。

    再这么下去,不少人觉得自己就要废掉了。

    但,养精蓄锐,休养生息,这是天子和朝堂定下来的国策,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汉室连年征战,百姓和民生,确实需要时间来休息,来恢复。

    内政也需要重整,各地的基础设施也都需要翻修。

    新兵更需要训练。

    所以,哪怕不愿意,将军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但现在,义纵说要在河西挑事。

    大家都是精神亢奋,振奋不已。

    闲散了一年多,现在大家伙们也不挑挑拣拣了,只要有仗打,不管多小,大家伙也愿意。

    只是……

    天子会同意吗?

    朝堂会通过吗?

    大家心里面都没底,国库和国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人人都心知肚明。

    今年冬十月的大朝议上,少府卿和大农卿,可都是在哭穷。

    少府卿刘舍更是撒泼打滚,表示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谁要谁拿走。

    但运河和水利设施却不修不行。

    最后,在晁错为首的法家大臣的联合下,黄老派不得不做出让步和妥协,同意了临时增加车船税、矿税和市税的法令。

    即使如此,国库还是缺钱。

    最后没办法,还是天子拍板,从内库之中拿出黄金五万金,铸成金五铢,划拨给国库作为用度,才算了解了这个元德八年的财政问题。

    连天子都不得不从他那个向来只进不出的黄金储备里拿黄金出来救急,国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