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68章

我要做皇帝-第26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苏武在北海牧羊,几乎就是过着野人的生活。

    但作为穿越者,刘彻深知那块可能几百年内都只能是冰雪之国,了无人烟的辽阔世界假如成为中国领土,将会在未来给国人带来怎样的财富。

    丰富的矿产、石油以及各种自然资源,足够子孙们享有无数年。

    而辽阔肥沃的冻土,只要技术跟上来了,足可养活上亿乃至数亿百姓。

    当然,在目前来说,北海那个地方,属于鸟不生蛋的不毛之地。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被匈奴人拿来当陪嫁品吧!

    没有错!

    匈奴单于大手一挥,将整个贝尔加湖及其附近统属的广阔世界,全部作为了北海阏氏的领地。

    换句话说,当那位汉名夏胭脂的匈奴公主嫁给刘彻的同时,整个西伯利亚,就成为了汉室的领土。

    当然了,隔着几万里,刘彻也没办法向西伯利亚派遣一兵一卒。

    现在的北海,还是掌握在匈奴人手中,只不过,名义上是北海阏氏的陪嫁,在理论上,刘彻可以通过嫁过来的夏胭脂对西伯利亚宣称主权。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刘彻却还是很高兴!

    地图开疆,还是一次性拓土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

    就算是空一格,也没有如此厉害过!

    没有皇帝会嫌自己的国土面积太小!

    “以后没有什么西伯利亚了,它就是北海,中国人的北海!汉人的北海!”刘彻在心中对自己说。

    当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能不能将北海永远留在中国疆域内,能不能守住这块土地,还要看后世子孙给不给力。

    他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力在有生之年,维系住蓬勃向上的帝国。

    若是万一子孙不孝,他除了在坟墓里打滚,还能怎样?

    想到此处,刘彻就有些钦佩后世明朝的统治者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的气节与骨气,确实是历朝历代都罕有的。

    但那又怎样,子孙不孝,统治阶级自乱阵脚,自己内讧,结果白白便宜了满清。

    想要避免陷入历史周期律,唯一的办法,刘彻觉得只能是工业革命。

    而且百年之内,必须启动!

    只是……

    想要发动工业革命,就必须有足够的理科生。

    化学、物理以及数学,都需要发展。

    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科生治国,理工科治国,那要等到天朝崛起。

    刘彻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这根深蒂固的观念,移风易俗,他自己也觉得,实在是艰难无比。

    因此,他需要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利益集团来帮助他推动此事。

    只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找到能帮助他完成这个事情的人或者势力。

    “但愿随着考举中数学占分比例的不断提高,能培养出这样一个政治势力来……”刘彻在心中祈祷着,他也只能祈祷。

    这时候,王道回来复命:“陛下,太常已经准备好了!”

    “传令,朕临轩章德殿!”刘彻回过神来,按照既定的程序道。

    所谓临轩,是汉室独有的一个词汇,与后世君王御驾临幸某地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一般,只会用在皇帝在重大政治场合中的用语。

    “陛下,此乃太常拟定的礼仪程序……”王道奉上一张帛书。

    刘彻接过来,看了看。

    这次匈奴公主嫁过来,匈奴人在程序上做的极为郑重。

    仅仅是陪嫁过来的奴隶就有五千人之多,陪嫁卫队总计三千人,牛羊等牲畜各十万头,来自西域的珍奇特产无数。

    真可谓是大手笔!

    就连刘彻都颇为惊讶!

    但,刘彻知道,这是匈奴的传统,作为游牧民族,匈奴人习惯在嫁女的同时陪嫁大批嫁妆以及军事力量,以保障嫁过去的女儿能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军事产生足够的影响。

    西域诸国中,乌孙、康居、楼兰等国,都是被匈奴人用这种手段间接控制了起来。

    史书上记载,乌孙人被匈奴人用这一招玩的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几度陷入内战的边缘。

    至于其他国家,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几乎全部成为了匈奴人的操线木偶。

    他们现在想故技重施,在汉室面前玩这一招,刘彻只有一个想法:这是送礼吧!

    论起消化和同化异族的能力,中国人确实是全球独步!

    至少,在汉人王朝的强盛时期,不管中国的王朝吃进去多少异族,最后都能将他们变成勤勉忠诚的汉人。

    只是,匈奴人玩的这么大,汉室君臣,自然也不能小气了。

    这位匈奴公主一嫁过来,立马就能享有夫人的地位。

    除此之外,汉室本身的回礼,也很重。

    一万匹丝绸,三千斤茶叶、精美青铜器具数千件,黄金器具上百件,除此之外,特许再开互市集市五个。

    在刘彻看来,这其实是汉室君臣的面子在作祟。

    不过,回礼如此重,却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消化掉那些陪嫁的奴隶、军队了。

    阏氏的陪嫁卫队,还没进长安,就已经被解除武装了。

    所有奴隶和军人全部被少府接管。

    虽然名义上他们还是匈奴公主的人,但实际上,却会被打散重遍。

    少府有的是地方安置这些‘不稳定的力量’。

    而等这些人在汉室定居下来,习惯了汉人的生活方式,匈奴单于庭想隔着几万里,指挥他们?

    做梦吧!

    一代人以后,刘彻相信,这些人的后代,就将成为忠诚的汉室臣民,可以为帝国纳税服役了。

    就如同历史上霍去病俘虏的匈奴部族以及投降过来的匈奴军民。

    当然,面子工程还是做的,至少,得让匈奴人觉得,他们的这个买卖做的还不错,他们的公主在汉室得到了礼遇。

    那些私底下的小手段和办法,要等到匈奴的送嫁使团回国后才会开始。

    刘彻保证,匈奴人很快就会知道,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惜了,这个招数大概只能用一次……”刘彻在心里不无叹息。

    匈奴又不傻!

    一旦他们发现,联姻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估计,死都不会干第二次这样的买卖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六节 匈奴公主(3)

    太阳的余晖渐渐消散在天际,晚霞染红了大半个天空。

    刘彻面北而坐,端坐在章德殿的御榻之上,象征着汉室天子法统威权的高皇帝斩白蛇剑,系在他的腰间,那枚在后世被传的神乎其神的传国玉玺,此刻与那柄刘邦的佩剑一同挂在他的腰间,天子十二旒珠从额前垂下来,黑色的天子衮服庄重而肃穆。

    御阶之下,太常南皮候窦彭祖捧着一纸帛书,念着:“伏维陛下履乾则坤,动合阴阳,群臣大小以长秋宫未定,遵旧依典,章表仍闻,历时乃听。易云:受兹介祉,诗曰:千禄百福,子孙千亿。方今幸甚,陛下即位,四海升平,海清河晏,独长秋宫未定,群臣妾无得上寿,蚕室之献,无人主持……”

    刘彻端坐在龙座上听着,心里头却是翻江倒海的翻滚了起来。

    这窦彭祖,这是在逼宫啊!

    今日的议程,本来只该是册立匈奴嫁过来的夏胭脂为妃嫔,可没包括立后!

    想来,能把事情办得如此急躁,而且吃相如此难看的,除了那位馆陶太长公主外,没有别人了!

    当然,窦氏自己内部那些沉不住气的二代三代们,可能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来,刘彻已经与太皇太后谈妥了立后的协议,明年夏秋之交,正式册立陈阿娇为后。

    但是,现在看来,窦氏等不了一年这么久了。

    他们想现在就定下基调,所以,就趁着今天这个机会来了个忽然袭击。

    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时机选的很好!

    以汉室的政治传统来说,长秋宫淑房殿的主人,一般都会在皇帝即位后两到三个月决定,然后册立。

    这是因为,汉室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这祭祀祖宗神灵,是汉室政治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在汉室的祭祀活动中,天子率领文武百官列侯勋臣向祖宗宗庙奉上酌金。皇后率领群臣的夫人,向祖宗宗庙奉献蚕帛,这都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政治活动。

    在理论上,假如没有皇后。那就没有人能带领群臣百官的妻子,向宗庙奉献。

    而在汉室,这种每年岁首必然要举行的祭祀活动,可以说是与后世天朝每年召开的两会同等重要的政治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皇帝能再次重申自己君权天授的神圣性。

    更重要的是。这还是汉室用来打击和削弱列侯势力的一个手段。

    后世历史上,小猪朝大名鼎鼎的酌金罢候事件的借口就是列侯们奉献的酌金成色不足,因此被小猪抓住借口,一口子撸掉了一百多个列侯的爵位和封国。

    但,以酌金为借口罢爵废国,却不是小猪原创。

    汉室历史上,因此倒霉的倒霉鬼也不是一两个了。

    曾经甚至有列侯,仅仅因为奉献给宗庙祭祀的酌金只比规定的数量少了四两,就被太宗孝文皇帝揪住,废除了封国。贬为庶民。

    在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汉室。

    给祖宗奉献的酌金,数量不足,成色不足,都意味着不孝!

    而不孝是死罪!

    反过来说,列侯们都因为奉献的酌金成色不足,数量不足,而被施以酷法。

    这向宗庙祖宗奉献蚕帛的仪式,要是因为没有皇后,无法举行,这皇帝又该当何罪?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立后对于刘彻,确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现在是七月,三个月后,就是岁首。

    而立后的程序。没有一两个月是走不完的。

    也就是说,刘彻现在不马上决定立后的话,那么,很可能皇后就没办法在新年到来前入主长秋宫淑房殿,母仪天下了。

    只是……

    刘彻的余光扫着窦彭祖的身子。

    刘彻当然知道,这是窦氏外戚集团的一次试探。

    长乐宫和未央宫的武装力量被刘彻这个皇帝牢牢掌握住了。

    而关中地方上的各种衙门。在这次考举后,也会被刘彻牢牢掌握。

    照这么发展下去,刘彻的权柄将会一天比一天强,一天比一天稳固。

    很可能半年以后,刘彻就可以撕毁先前与馆陶达成的协议,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皇后。

    虽然说,只要太皇太后还在,作为天子,刘彻不可能忤逆太皇太后的意见。

    但是,凡事就怕万一。

    万一太皇太后跟薄太后一样呢?

    到那个时候,天子还会不会遵守承诺,那就是两码事了。

    对于窦氏的想法,刘彻心里跟镜子一样敞亮。

    他更加知道,虽然窦家人玩的这个把戏,吃相太过难看。

    但他不能表现出任何不满,相反,窦氏的要求,他应该全盘答应下来。

    因为,在目前来说,刘彻深知自己羽翼还没有丰满,许多问题,他也需要借助东宫和窦氏外戚的力量,来对朝堂中的其他派系施加影响。

    更重要的是,随着考举的进行,以后每年都有几千的官员通过考举的渠道进入政坛。

    这些人的力量,会越来越强,最终,将取代现有的一切政治力量,他们必然会独霸政坛。

    而这是刘彻所不希望看到的。

    一个纯文官的政府,会干出些什么操蛋事情,这用屁股都能猜到!

    看看两宋,就能知道,文官们可是军队的死敌!

    假如让文官政治主导了未来汉室的政治,那么,刘彻毫不怀疑,这些家伙对军队造成的伤害会超过所有敌人对汉室军队的伤害!

    后世不是有个笑话吗?

    米帝的元老院所击坠的战机与战舰的数量是米帝在所有战争中损失的全部战机战舰的平方。

    所以,刘彻必须扶持起一个能与文官官僚系统抗衡的政治力量。

    汉室传统,一直都是以外戚来牵制列侯勋臣,然后用列侯勋臣牵制文官,以文官对付外戚。

    但这个脆弱的平衡,在考举大行其道,开始占据主要官员来源的渠道后,将会彻底破裂。

    作为皇帝,刘彻必须未雨绸缪,为文官官僚体系,找到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

    而这个对手,必须也只能是代表了扩张、侵略、杀戮、征服的暴力机器——军队。

    但是,军队这玩意,自古以来就是一头桀骜不驯的怪兽。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它反噬。

    譬如唐朝,就是在它最辉煌的时刻,被军队藩镇给咬成半身不遂。

    因此,在扶持军方之前,刘彻得先改造一下目前得军队系统和指挥系统。

    而这个事情,需要窦氏的全力配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七节 匈奴公主(4)

    ps:看《我要做皇帝》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刘彻心中百转千回,其实不过刹那。

    而台下的窦彭祖却已经将自己的表章念到了尾声,他匍匐在地,道:“臣彭祖、臣广国、臣不疑、臣广、臣叔、臣昆邪等愚暗不达大义,诚惶诚恐,顿首死罪,稽首再拜以闻!”

    刘彻听着,心里也是一颤。

    这个逼宫阵容还真是豪华啊!

    几乎将丞相、御史大夫以外的所有在京两千石大臣一网打尽。

    看来,东宫在事情上面也是出力了!

    当然,刘彻也明白,像这种请求立后、册立太子一类的事情。

    在汉室属于政治正确的活,向来都是大臣们都是打破了头也要抢着干的。

    原因很简单,利益巨大!

    就以皇后来说,一般联名请立皇后的大臣们,在皇后被册立后,皇后肯定要投桃报李,承下这份人情。

    等将来皇后成了太后,坐镇东宫,这臣子万一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