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99章

我要做皇帝-第39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亚夫是惭愧,而很多人则是心虚。

    实际上,汉室政府一直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百姓破产,饥饿,乃至于不得不卖儿卖女。

    但既得利益强大的力量,迫使汉室统治者,只能小修小补。尽力用其他办法,如打压豪强,迁徙大户等政策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却一直不敢对这些人开战。

    哪怕是刘彻现在,也不敢冒着全国政局动荡的风险,跟这些家伙撕破脸。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氏就会放弃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扶持和保护中产阶级的国策。

    历史上,哪怕是小猪,在忙着修仙和炼丹的时候,也没放松给良家子和中小地主的保护。

    这从小猪的诏书中。都能看到很清晰的执政思路。

    说起来,刘彻还要感谢小猪。

    正是小猪的一些政策的失败教训和经验,让刘彻清楚的知道:不能指望喊口号和嘴炮来治理国家,关键还是在行动。

    譬如小猪统治初期,只顾嘴炮,结果被人不断忽悠,到了其晚年,放弃了嘴炮,脚踏实地的推行惠民政策,结果天下短短几年。就恢复了活力,从而为昭宣之治,底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

    所以,嘴炮放到这里。刘彻也明知的选择了收手。

    目前,汉室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向,还不是打击官僚,惩治苛捐杂税——这个工作规模太大,工程量太大,没有足够多的人手。就贸然干这个事情,很可能事情没干好,反倒陷入无休止的政治倾轧,新旧党争。

    所以,刘彻选择的是,先把蛋糕做大,让天下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亩产增加。

    但要做这个工作,就要先震慑住官僚们。

    最起码,让他们的爪子收敛一些,心肠不要那么黑,让他们有所顾忌,有所底线。

    不然,蛋糕做大了,但百姓却吃不到,照样要悲剧!

    今天的这个开场嘴炮,就是为了吓唬一下官僚们。

    目前来看,应该是有些效果的,但,单纯的恐吓还不够,因为只是恐吓的话,大家可能就是会稍微注意几天,用不了多久,就故态萌发。

    所以,还是要有血淋淋的例子来佐证这个嘴炮不是吓人的,就像杀鸡骇猴,立几个典型出来。

    “此中大义,朕不能明其中,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列侯、两千石下朝后,好好讨论讨论,博士们也不要闲着,仔细考虑考虑,各上书陈奏,朕将亲览,有能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凡有害民者,也不要忌讳,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查一到底,律法有缪,那就修改律法,政策有误,那就检讨政策!”

    这杀气腾腾的话语,让不少人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刘彻却走回御座,拿着天子剑,抵着地面,道:“朕的训话完了,下面,开始讨论屯垦移民政策!”

    许多人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想起了今天是朔望朝会,要讨论的是屯垦移民政策。

    本来,许多人还打算着,利用这个屯垦政策,给自己捞好处——移民开垦的土地,将是以百万亩为单位计算的。

    哪怕辽东和新化那边产出不如中国腹心膏腴之地,但最起码,也能抵个下田什么的吧。

    自己从里面捞个几百顷甚至千把顷,不是问题吧?

    但此刻,大家都没有了这个心思了。

    土地虽好,也要命来拿!

    倒是列侯们稳坐钓鱼台,屯垦移民政策的补充部分,就是列侯们的将在新的疆土,新化地区获得一块对等封邑的封国。

    这样,列侯们就不会参与也没那个心思去搞那些花招了——有那个功夫和精力,还不如将自己即将获得的新封邑开发好呢。

    这样,即不用承担风险,也不会有亏名节,还能赚上一笔。

    这也是刘彻早就计划好的政策,拉列侯功勋阶级,打压文官官僚集团,反过来又利用文官官僚阶级,监督列侯功勋阶级,拉一派打一派。刘彻玩的不亦乐乎。

    “汲黯,宣读一下朕拟定的屯垦政策!”刘彻命令着。

    有了之前的嘴炮,不管是列侯还是朝臣或者是最善于嘴炮的博士官们,都只能纷纷跪下来。恭听圣谕。

    若在以往,他们肯定要出来说点话的。

    但如今,却统统当了缩头乌龟,像个好好学生一样,竖着耳朵。乖乖的听着汲黯宣读政策。

    汲黯恭敬的捧着一册帛书,走到御阶前,先朝刘彻一拜,再对朝臣一拜,然后,摊开帛书,念起来:“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民之大事,在食与货。民饱食则天下安,货足则社稷固,昔者吴子曰:江山在德不在险,朕意嘉之,心有所与!今朕受命于天,兴王师,伐不臣,收朝鲜之地,出义师,助忠臣。得沧海君之附,拓土三千里,收东北之地,东北之地。虽苦寒无人烟,然,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实天赐也,乃令天下无地之民。迁之于辽东、新化、朝鲜,以守土、固疆、开发也。朕思民无有保,众无所庇,恐其难活,乃命有司议定,屯垦军管之政,今久得众智,集朝野之贤,得条文若干,今公之于众,定之于法!”

    “其一曰:屯垦军管,各以军制而定,或曰某部,或曰某军,皆以汉军各部各军之名而命之,各部各军,各出士官,以为各屯垦团之校尉、司马,辅佐百姓,开垦土地,少府、大农、有司各道,佐以技术、物资支援!”

    这一条念完,周亚夫为首的武将集团和元老勋臣们纷纷叩首,拜道:“谨遵圣意!”

    表示他们和军队完全支持和拥护天子的决定,坚决支持天子的举措。

    而实际上,这一条对军方非常有利,等于,各个山头,从此都能在辽东、新化和朝鲜获得他们的铁杆支持者。

    想想看,譬如细柳营这样的精锐,一旦跟一个有着一万人甚至数万人的屯垦团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那么,这个屯垦团日后的兵源和青壮,肯定会优先选择进入细柳营服役,而细柳营也能借助在该团的人员,培养起符合他们要求的兵源。

    这对一支部队来说,非常重要。

    就像二战前,霓虹的师团一样,当一支部队的兵源固定从一个地方获得后,这支部队,也就有了属于他们独有的作战风格和精神面貌。

    这一点,三国时代,也有很明显的例子。

    虎豹骑、陷阵营、白马义从,基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地方获得兵源,训练出来的。

    这也是刘彻为汉军量身打造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

    至于山头啊军阀啊什么的,不用担心,因为有后续安排。

    “其二曰:各屯垦团,皆受命于天子,各授军旗,各屯垦团校尉、司马,早晚两次,需带众于军旗之下,宣誓效忠天子,效忠汉律!”

    “诺!”周亚夫等人再拜受命。

    这是很正常的安排,屯垦团与军队的关系,固然紧密,但他们与天子的关系,应当更加接近。

    “其三曰:各屯垦团,置一丞令,谓之屯丞,以文官充之,秩比四百石,掌各屯垦团之财务、支出、诉讼纠纷,公室告等职!”

    “诺!”群臣再拜。

    这一条例,也是朝野各方在撕逼无数次后很难得取得的一致意见之一。

    屯垦团的军方背景太多了,文官集团必然想要将之民政化,最起码,不能让之完全脱离文官系统。

    而军政分离,也是刘彻努力的方向。

    “其四曰:屯垦团,以汉律为准绳,除其民兵外,余者诉讼犯法,皆以汉律治之!”

    这也是一条有广泛共识的条例。

    很简单,让民众以军事化聚集和管理,这是为了初期的开垦和保护,但若以军法作为其内部法律依据,那就要出大事。

    总不能老百姓们稍微偷个懒,犯点事,就要掉脑袋吧!

    当然,作为准军事化组织,屯垦团,必然有着预备役的民兵,甚至是武装军队保护,这些人,就得以军法来管理了。

    “其五曰:屯垦团初期所需之粮食种子耕牛农具,由少府并丞相府贷之。其明年收获后,以粮食冲抵所贷物资,有司各道不得收取子息,此条。张于露布,告之天下,使黎庶明知朕意,有敢推诿、加征、摊派者,御史大夫并廷尉。严惩之,以死罪论!”

    众臣再次叩首,这一条的提出,是原本朝会上各方争论不休的焦点。

    在过去几次的朔望朝讨论上,各方都觉得,应该收取一定的利息,来作为朝廷付出的收益。

    区别只在于,是收取商业利息还是正常利息。

    但很明显,天子对此非常不满,做出他的最终决定。

    这让不少人心里暗自惋惜。

    利息这个东西。可是大杀器!

    哪怕是低息,譬如一分息这样的,都能在最后给大家伙带来无数收益。

    唬弄百姓可比唬弄天子要容易得多了,很多地方能把一个人头税收上五次,就是明证。

    可惜啊,天子毅然断绝了大家的念想。

    大家都是摇摇头,无可奈何。

    许多人本来是想着,这个事情,天子要是不让俺们捞好处,那俺们就下绊子。扯后腿。

    但如今,随着前面四条的宣布,这个扯后腿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军队方面,根本不会鸟文官集团的唧唧歪歪。

    或许。各屯垦团的丞令方面能做些文章?有人心里想着。

    官僚们就是这样的,统治者们要是不让他们胡作非为,那他们就会想办法,无所不为。

    坑皇帝,本来就是文官集团的本能和天赋。

    可惜,随后公布的规定。让他们的这个梦想彻底破灭。

    “其六曰:屯垦团每岁所获之产出,三成归公,三成上缴,余者四成,各团百姓以其所耕土地产出多寡而分之,归公之三成所得,一为备饥荒灾厄之储备,一为供给军方各部之补给,上缴者,一半充入国库,一半归于内库,以充赋税之失!”

    这条规定,让军方的各个山头,都会无比重视屯垦团。

    因为,这等于将屯垦团跟军队捆绑了起来。

    屯垦团发展的越好,产出越多,军队获得的利益就越多,他们的军费也就越多。

    所有人都知道,军队方面是绝对不会让官僚集团来拖他们的后腿的。

    谁要敢拖他们后腿,那群丘八绝对敢打上门来。

    汉室如今,武人的权力和力量,是远超文官集团的。

    文官集团敢坑皇帝,但绝对不敢坑掌握了枪杆子的武将集团。

    丘八发起愣来,不管规矩,不要脸面了,谁挡得住?

    许多人都只觉得嘴巴有些发苦。

    当今天子,对文官的不信任,可见一斑了。

    从之前的地方亭长、游缴、廧夫以退役士卒优先到如今的屯垦团政策,武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可以预计,未来,九卿之中,武将将继续占到一个大的比例。

    “真是斯文到底,让我等饱学之士,情何以堪……”博士官们更是羡慕嫉妒恨。

    但没办法,汉室政权,目前的属性就是以列侯军功贵族集团为主体的军国主义政权。

    这一点,从丞相只能从列侯中产生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列侯,除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外戚宗室外,只能在军功贵族的佼佼者中产生。

    当然,刘彻也自知,这个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当军队发现,他们能通过屯垦政策获得利益后,出于人类的本能和政治势力的天性,他们必然想要将屯垦团,变大变强,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而当屯垦团变大变强后,他们又会想要更大更多的屯垦团。

    这样,再加上军队本身的属性,军方必然会变成一个鹰派和扩张派的集中营,假以时日,武将集团恐怕,会连一个鸽派都不存在,全是一帮满脑子用汉室的剑为汉室的犁获得更多土地的中二愤青。

    这将迫使和激励汉室,不停的对外扩张。

    恐怕,要等他们将已知世界的所有能耕种的土地和所有能击败的敌人,统统收入怀中,踩到脚下,他们才会寻思接下来怎么办这个问题。

    就像当年的秦帝国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一样。

    准确的来说,屯垦军管,本身就是刘彻基于秦的耕战政策的一个变种。

    这是一个纯粹为了扩张和侵略而推出来的政策。

    只要有这个政策在,屯垦团继续存在,汉军就停不下来。也没人能让他们停下来。

    军队通过对屯垦团的支持,获得荣誉、资源、兵源和利益,而屯垦团的民众依赖军队的扩张,获得土地和安全保障。军队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利益,民众也不会满足,自己就这么点土地。

    他们将变成一个恐怖的怪兽。

    刘彻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拉住缰绳,让他们安静和冷静。

    但刘彻将来要是不在了。这头怪兽就没人能制服了。

    不过,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了。

    怎么栓绳子,制服这头怪兽的问题,还是等到汉室打败了匈奴这个大敌,获得东亚霸主之后再考虑吧。

    现在,一切都得为战争让路,为扩张让路。

    刘彻很清楚,只有击败匈奴,殖民西域、印度。学习大英帝国,从异族身上吸血,进而获得足够的养分,为汉文明的进化打好基础。

    到那个时候,才是思考以后的问题的时候。

    而且,目前的情况就是,中国的耕地就这么多,而人口却日益增长。

    不想办法多弄点土地来耕种,多弄点资源来喂饱嗷嗷待哺的民众。

    那汉政权就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所以,在犹豫了之后。刘彻还是选择放出这头怪兽。

    起码,它现在还不可能反噬汉政权自己。

    秦的耕战体系,也是到了它统一天下,无欲无求后才开始腐朽和崩溃的。

    而汉室现在能种田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东北的朝鲜、新化、辽东、辽西,南方的三越,西南夷,未来二十年,都能容纳至少五百万人口。

    等到这些地方种满了田,汉室也该击败匈奴。拿到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