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12章

我要做皇帝-第412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动员了少府技术水平最高的东园寺,几百名当今世界最顶级。最灵巧的工匠,用了半年时间,在少府和墨苑的无数专业人士的智慧帮助下,花费无数金钱。最终才制造出三具拖网。

    仅仅为这三具拖网,不计人工,单单是材料上,少府就支出了起码六七百万钱的巨额资金。

    平均每具拖网,仅仅是它本身,哪怕是就地分解。也能值钱百万。

    而且,要维护和保养这种苎麻编织成的拖网的成本也非常高。

    仅仅是为了保证拖网能正常工作,少府就派来了一个高达一百人的修葺团队!

    换句话说,假如,这些拖网不能达到它设计时的捕鱼效率:一网捕鱼数千石,那它就是亏本的。

    因为苎麻在水中浸泡的太久的话,是很容易就会发生侵蚀和腐烂的。

    以民间的经验来看,同样以苎麻编织的渔网,使用寿命,常常不过一年。

    这还是渔民经常会晾晒和保养的情况下。

    而一旦拖网在实践中证明不能完成其设计目标,那么,天子固然要丢脸,但是,具体实际负责和指挥操作的薄世和徐偃会是个什么下场?

    主辱臣死,天子丢脸,臣子丢官甚至丢脑袋都是正常的事情!

    但反过来说,假如,拖网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那么——显然易见,这就是政绩!

    甭管拖网是谁设计、制造的,又是谁力主推动的。

    军功章里起码得分一半给具体负责操作的臣子。

    更何况,这个事情,一旦成功,薄世跟徐偃的名字,马上就能进入未央宫天子的视线。

    立刻就是简在帝心!

    仕途从此当然就是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了。

    更何况,这次拖网实践,还极有可能名留青史!

    假如其果真能实现其设计目标,那么,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汉室政权找到了一个全新的食物来源——用苎麻来换鱼肉,哪怕对等交换,一千斤苎麻换一千斤鱼,对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来说,这不啻于多了一个粮食来源,等于凭空的扩大了耕地面积。

    因而,薄世与徐偃的呼吸,都开始浓重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决定他们命运的转折时刻到了。

    未来,是鲤鱼跃龙门,从此海阔天空,还是泯然众人,沉寂在越来越多新兴的人才海洋之中,就看这一次了。

    “灌口二郎保佑,今次渔获,一定要丰收!若果,今岁祭祀,某愿奉三牲血食!”薄世在心中暗暗祷告起来,哪怕他不信蜀人的灌口二郎神,也不妨碍他这会临时抱佛脚,更何况,几日前,他刚刚祭祀过灌口二郎。

    反正,灌口二郎的义务范围内,就有保佑渔获丰收这一个业务。

    相信看在数日前的那次血食供奉的面上,灌口二郎,应该能满足他的愿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零三节 鱼海!鱼海!(3)

    随着楼船停止前进,巨大的船帆从桅杆上降下来。

    十几名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大力士,光着膀子,站到了那个滑轮组之前,这些大力士,全部都是从少府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能拉开大黄弩的能力。

    这些力士,哼哧哼哧的拉动被缠绕在滑轮组上的绳索,一点一点的慢慢的将沉入河底的拖网拉拽起来。

    随着网具被一点一点的拉出水面,江面上顿时出现了让人血脉偾张的一幕。

    在长达百丈,宽约十余丈的江心。

    无数的浪花飞溅起来。

    那是成千上万的大鱼在察觉到危机后在拼死挣扎。

    然而,它们的举动,注定是徒劳的。

    当滑轮组开始拉拽后,网口就已经高出水面。

    除了有几条幸运的大鱼,借着那转瞬而逝的机会,逃脱了人类的陷阱外,其他鱼群,注定在劫难逃。

    看着巨网中在不断翻滚和跳跃的大鱼。

    薄世跟徐偃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无比的神色!

    “丰收啊!”徐偃笑呵呵的对薄世拱手恭贺:“子仁兄,恭喜了!”

    “同喜,同喜!”薄世笑的两只眼睛都咪到一起了。

    因为薄世知道,这不仅仅是政绩,更是泼天的财富!

    从此以后,只要他还是新化令兼任护濊都尉,眼前这条黑水河里的鱼,就得有一部分姓薄!

    一刻钟后,在滑轮组与力士们的共同努力下,水中的渔网,开始缓缓的离开水面。

    薄世与徐偃肩并肩的站在甲板上,看着出水的渔网。

    从他们两人的角度看过去,那张已经有部分出水的巨网,就仿佛是神话传说中的饕餮之口。

    巨大的渔网之中,数不清的大鱼在其中挣扎、蹦跶。

    这个时候,两艘原本分别拖拽拖网的楼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紧密的并排行驶在一起。

    这两艘巨舰,将那张巨网包围在中间。

    随着滑轮组与力士们的拖拽,将水中的巨网网口提了起来。

    “开始捞鱼吧!”徐偃挥手下令。

    数十位早就拿着捞网和鱼叉等工具的士卒立刻一拥而上。在下层的甲板上,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用着各种各样的办法,从巨网中捞出来,丢到甲板上。甲板上的士卒们则将这些丢上来的鱼,全部收集到一个位于下层甲板上的几个舱室中。

    “好肥的鱼啊!”薄世看着那些被人从网里面一条条抓上来的大鱼,赞叹着。

    这些被捞上来的鱼,显然,大多数都是同一种类。

    在今天以前,薄世也见过这些鱼。

    它们体表都覆盖着细小的鳞片,肉肥腻鲜美,用来做鱼脍相当完美!

    更妙的是,这些鱼的雌鱼腹中,都带着满满一肚子的鲜红鲜红的鱼籽。

    中国制作鱼子酱和肉酱的历史。能追溯到殷商时期,称之为醢。

    发展至如今,醢已成为贵族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佐料。

    而那些鱼籽,以薄世看来,确是可以成为非常好的醢酱原料。

    薄世唯一的疑惑就是,这些鱼,是哪里来的?

    以薄世所知,这种大鱼,在中国的大河大江之中,都没有发现过。

    甚至就是在这黑水河中。也是夏四月后开始零星出现,至夏六月,开始成群结队的出现在黑水之中,向着上游前进。不计生死,不顾险阻。

    至七八九三月,达至巅峰。

    俱濊人所言,渔海渔汛最高峰时,某些河段,濊人甚至可以踩着鱼背过河。

    濊人过去。哪怕是用手抓,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每个成年男女都能抓到上千尾的鱼。

    但九月一过,冬天还没来,这种鱼就迅速消失了。

    如同他们来时一般。

    濊人将这种鱼称为‘虎鱼’。

    濊人故老相传,这种虎鱼来自遥远的大海。

    但它们究竟为何要在每年的夏秋两季,不顾生死和险阻,顺着黑水,直到上游的黑水发源地,它们去那里干什么?

    没有人知道。

    对这个问题,薄世很有探究的兴趣。

    他决定,派遣一支精干的小队,承上一艘斗舰,朔源而上,去这黑水河的源头看一看,或许能找打答案。

    薄世正胡思乱想的时候,下层甲板上的捕鱼工作,已经进行到了高潮阶段。

    渔网之中的鱼,多的数不清楚。

    哪怕是两艘楼船,各自派出了数十人协同捞取,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就将渔网中的鱼群全部捞上来。

    至于用滑轮组吊起渔网,拖到楼船甲板上这个选项,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这具太贵了,没有人敢冒着损坏的风险。

    于是,有些士卒可能觉得,靠这样站在甲板上捞鱼,可能要捞到天黑。

    于是,纷纷跳进网中,抓起鱼就往甲板上扔。

    有些聪明的家伙,更是招呼同伴,将楼船上配备的几个类似背篓一样的竹制器皿丢下去。

    然后,这货就在水中,将一条条肥大的鱼儿,抓进背篓里,当装满整整一背篓后,他才跟几个伙伴一起将背篓举起来,送上甲板。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有些不和谐的画面。

    因为,这些被拖网捕获的鱼群,非常的生猛,还长了一口锋利的牙齿,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咬到,甚至咬出血来。

    不过,在食物面前,中国人从来不畏惧一切挑战。

    别说食物长了一口利齿了。

    就是丫满嘴的毒牙,为了吃,中国人都能想办法,让它乖乖的滚到餐桌上。

    长江里的河豚就是很好的证明。

    而在甲板上,楼船的厨师已经在准备今天的晚餐了。

    吃鱼,自古以来就是诸夏的特长和天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货们甚至已经将饮食上升到了文化和哲学层面。

    而生鱼片,本来就是齐鲁的名菜。

    楼船上的士卒和水手,基本都是来自齐鲁地区。

    所以,楼船上的厨师,做起生鱼片和全鱼宴来,简直不要太熟练。

    一条条鲜活的大鱼,被迅速的杀死,放血,掏出内脏,除了鱼仔外,其他的内脏都丢到河中。

    然后,将之熟练的切成一块块薄薄的鱼片,佐上酱料,放点茱萸,就能让人胃口大开。

    这些生鱼片做好以后,被迅速端到划桨的水手和拉动滑轮组的力士面前,给他们填肚子,补充体力。

    薄世与徐偃这里,自然也被送来了一份。

    用手捻起一块鱼片,放到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鲜美的鱼肉与微辣的茱萸就在味蕾上绽放开来。

    “好吃!”徐偃竖起大拇指赞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零四节 鱼海!鱼海!(4)

    当黄昏的余晖出现在天际时,整个新化城附近,已经挤满了超过三万人的围观群众。

    无数的濊人贵族,更是跟在已经决定改金姓的沧海君身后,伸长了脖子,看着在渔海之中撒了欢的捕捞鱼群的汉人。

    作为渔猎民族,濊人上上下下,从君王到奴隶,都依赖于渔海中的渔获。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鱼代表着什么。

    那是生命维系的必须,种族存亡的关键。

    在过去的岁月中,濊人不止一次品尝过渔获不足带来的痛苦。

    最近一次,发生在七年前。

    在场的濊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奴隶、野濊,都清清楚楚的记得当时的灾难。

    那一年,从四月开始,鱼海的洄游鱼群就变得格外的稀少。

    很多时候,许多人拿着鱼叉,蹲在河边一整天,也没能见到一个洄游的鱼群的踪影。

    甚至,本该是洄游季高峰期的八月和九月,濊人的收获,也少得可怜。

    很多部族,一天下来,也只能猎获百余条鱼。

    在这样的可怕灾难中,饥饿立刻席卷整个远东地区。

    大量的人口因为饥饿死去。

    其中,婴儿和未成年的孩子,占了多少。

    当年,整个濊人部族的所有部落中,只有一百多个十岁以下的孩子活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没有孩子,就没有未来。

    濊人不是没有尝试过从其他方向获得食物来源。

    但,当鱼海的鱼群数量减少后,整个地区的生物链,立刻就崩塌了。

    同样依赖洄游鱼群来增加体重的熊类,漫山遍野的疯了一样的吞吃一切能下肚的东西。

    青草、树叶、鸟蛋乃至于袭击人畜。

    鱼海中的河狸和水獭,成群的死去,腐烂的尸体,飘荡在河面上。

    而完全依赖于河中鱼群的各种鸟类,更是几乎死绝。

    这等于断绝了濊人通过贸易来获得救命的粮食的可能——在当时。濊人可不知道有个汉朝爸爸的金大腿可以抱,更不知道,自己家的林子里那些埋在地下的人参,能值大钱。

    当时。濊人唯一能对外贸易的硬通货就是皮毛。

    可惜,随着生态链崩溃,皮毛的来源几乎断绝。

    至于那些原本的可怜的储备,在当时的情况下,又能弄到多少粮食呢?

    当时可不是现在。来自汉朝的商旅,沿着直道和海路,络绎不绝的前来新化城。

    在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鼓动下,商人们前仆后继,带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和特产,蜂拥而来。

    在当时,每年来到濊人地盘交易的商队,都少得可怜。

    他们带来的东西,更不是粮食,而是丝绸和青铜这样的奢侈品。

    至于卫氏朝鲜?

    卫家要是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了!

    所以,当时的濊人上下,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族人在饥饿挣扎、死去。

    甚至某些部族出现了人吃人的悲剧。

    这也是为什么,当南宫信(金信)归附汉室后,目前,整个濊人部族,上上下下,都铁了心的跟着汉朝爸爸,甚至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认祖归宗运动。

    原因很简单,归附以后。濊人的贵族都过上了奢靡的生活。

    他们领地内出产的皮毛、人参,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财富。

    而下层的部族民众,也从中分润了不少好处。

    最起码,来自汉朝的海量粮食和补给物资。让濊人在去年冬天,没有发生一个饿死、冻死的悲剧。

    这就够了!

    还能奢望更多吗?

    但在今天,汉朝人用自己的文明和技术,好好的给所有濊人贵族上了一堂启蒙课。

    当那张巨大的拖网,将河中的鱼群,毫不费力的拖到一起时。

    所有濊人贵族。都只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什么利器,狠狠的刺了一刀。

    汉人用两艘大船,加一张网,在半天时间内,就从河中捕捞到了濊人过去无法想象的渔获。

    “至少有上万条大鱼被抓了……”沧海君身旁一位年长的濊人巫师用着颤动着的话语说道。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只要看看,汉人的大船上的甲板上,那个肉眼可见的,且还在不断蹦跶的鱼山,所有人都知道,到现在为止,一万条渔获,可能只是保守估计。

    而汉人只不过是用那张巨网,在鱼海中随意的拖行了三次而已。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