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30章

我要做皇帝-第430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子不傻的都知道。

    真要被天子玩成功了,那以后自己家里的草包子弟,糊涂亲戚,还怎么当官,还怎么鱼肉乡里?

    更恐怖的是——假如以后四百石以上的升迁任免,都要去那个所谓的甘棠里走一趟,学习几个月,然后才能准许上岗。

    那还要列侯、勋贵做咩?

    这才是列侯们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原因所在。

    “据说陛下将此诏与加恩令绑在一起……”角落里有人在窃窃私语。

    “可不是吗?”

    “哎呀,这该如何是好啊……”无数人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加恩令,大家虽然从未见过其庐山真面目,但是,有关这个针对列侯功臣阶级的全新福利大礼包的内容,却早就传到人尽皆知了。

    以列侯现有食邑户数为基准,在辽东新化朝鲜之地,重新分封一块土地,赐予列侯作为褒奖功臣的赏赐。

    时至如今,长安的列侯们对新化的印象已经迅速从‘不毛之地’‘寒苦穷困之恶地’变成了塞外蜀郡,东北膏腴。

    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新化城开始向长安输送晒干的鱼干后。

    列侯们都快疯掉了!

    进入八月后,新化城平均每天由海路向秦皇岛输送至少一百石晒干的鱼干。

    最近半个月,其鱼干输送量更是达到了令人膛目结舌的三百石每日。

    一石鱼干,目前市价至少千钱。

    换句话说,新化现在每天都在不断的产出黄橙橙的小可爱,而且,越产越多。

    来自楼船将军衙门的奏疏。更是让无数人眼睛都红了。

    其奏报的有关黑水河洄游鱼群的盛况,让列侯们恨不能马上在自己身上插个翅膀飞过去一睹风光。

    这么大一块肥肉,都到了嘴边了。

    想要让列侯们忍着不吃,那是不可能的。

    但想要吃下肚子。就得通过甘棠诏——现在已经有人这么称呼这个诏令了。

    “要不,我等先观望观望?”有人提议说:“反正,天塌下来,也还有个高的顶着!”

    是的,官宦士大夫阶级。恐怕也不会待见那甘棠诏。

    况且,丞相周亚夫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值得商榷。

    在座的列侯都觉得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就不要上去凑热闹,免得被天子记恨了吧。

    于是,众人纷纷点头赞道:“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前不久郅都挥舞大棒,将列侯们吓坏了。

    没有人愿意,再去触怒天子。

    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被精神病不是?

    ………………………………………………

    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

    周亚夫就已经穿戴整齐了。

    提着宽大的绶带。周亚夫回头看了一眼侍立在旁的长子周韬,吩咐道:“今天韬儿与我一同去上朝罢!”

    周韬闻言,大喜过望,忙不迭的点头道:“诺!”

    周亚夫却是面无表情的望着远处弥漫在浓雾中的街道闾里,问着自己的长子:“你可知道,今日,为父为何要带你上朝?”

    周韬一愣,低头沉默不语。

    周亚夫见此,摇了摇头,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平日里为父叫你多读书。多读书,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真不知,有朝一日,为父百年之后。这偌大的周氏,你该怎么维系!”

    周韬却低着头道:“父亲大人定能长命百岁,儿子只求日夜承欢膝下……”

    见着长子一脸诚恳真挚的样子,周亚夫也只能叹息一声。

    周亚夫深知,自己的长子老实木讷,个性单纯。未来很难有什么政治前途。

    所以,周亚夫一直都没有按照传统,将自己的长子带在身边,一同上朝,培养其政治兴趣和前途。

    如今看来,当初的那个决定是正确的。

    以周韬的性格,他若去当官,肯定会被上级跟下级坑的泪流满面,五体投地,还要给他们背锅。

    对周亚夫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是,他找了个不错的女婿。

    东成候义纵。

    对义纵,周亚夫的期望值非常高,甚至,将之视为自己的政治衣钵传人。

    只是,女婿再怎么样,也是外人。

    唯有儿子,才是将来承继香火,供养宗庙祖宗的人啊。

    “今日上朝,主要是议两个事情,其一是甘棠之策,这个你不用管,也不该由你管,为父自会陈说,但其二,那加恩令,韬儿就必须出面,向天子恳请,准许将加恩于为父的条候封邑之土,转赠给你的堂兄和仲父,你可明白了?”周亚夫语重心长的对着儿子说道。

    家族越大,事情就越麻烦。

    尤其是周亚夫现在身上挂着条候和长平侯这两个爵位,就更是棘手无比。

    其中长平侯的爵位,毋庸置疑将来会给长子。

    但条候的爵位就未必了。

    大哥的儿子,老二跟他的儿子们,可都眼巴巴的盯着呢!

    周韬只是木讷,却一点也不傻。

    他立刻就反应过来了,连忙恭身拜道:“诺,儿子知道了!”

    封国食邑与爵位,是家族的根本,不会有列侯愿意拱手让出,哪怕,让渡的人是自己的亲戚。

    更何况,条候的爵位,岂是那么轻易能让的?

    条候可是绛候改封而来的爵位。

    是代表周氏嫡系的象征,无论是周亚夫还是周韬,都会誓死捍卫条候的光荣。

    对于这个时代的贵族来说,谁是主干,谁是枝干,这不仅仅是一个面子问题,更是事关家族兴衰,子孙后代的大事。

    所以,周亚夫宁愿放弃唾手而来的加恩食邑,也不想在未来,因此而打官司。

    因为一旦打起官司来了,那,周家就已经失败了。

    周亚夫刚刚乘上丞相的马车,出门不久,就迎面遇上了早在路口等候的太仆袁盎。

    “丞相!”袁盎笑呵呵的迎上前来,恭身行礼。

    “太仆安好!”周亚夫也连忙下车回礼。

    周韬也立刻跟上来,对着袁盎大礼拜道:“小子拜见丝公!”

    袁盎见了周韬也穿着朝服,笑着道:“大郎已是丈夫矣!”

    寒暄一阵后,袁盎走到周亚夫身前,低声问道:“今日朝议,陛下欲行‘甘棠之政’,丞相以为,此事能成还是不能成?”

    周亚夫看着袁盎。

    作为丞相,周亚夫知道很多别人都无法知道的事情内幕。

    来自天下郡国的监察御史和丞相府下派的采风、采诗团,都源源不断的将天下郡国的现状情报传递到周亚夫案前。

    是以,周亚夫已经不像三年前那样,单纯的以为袁盎的‘知己遍天下’,是因其人格魅力所致。

    四年前,晁错弹劾袁盎受贿,与吴王刘濞私通,并最终将袁盎逐出政坛,几乎打落尘埃不得翻身。

    虽然目前大都都以为袁盎是被冤枉的。

    但实际上呢?

    谁知道?

    “大概晁错、先帝还有袁盎自己清楚……”周亚夫心里想着。

    空穴未必无风,汉家政坛上贿赂成风。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周亚夫自己也曾经给人说过情,行过方便,当然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

    所以,周亚夫也没有对袁盎有任何成见。

    毕竟,在周亚夫眼中看来,袁盎虽然可能有些缺点。

    但总的来说,跟他一样,都是希望这个国家,这个王朝能更加强盛,强大。

    看着袁盎的眼睛,周亚夫笑着道:“太仆早知道结果,何必再来问某?”

    当今天子的优势太大了!

    朝廷内部已经没有能制衡他的人存在了。

    即使是群臣全部反对,但假如天子一意孤行,也照样能推动。

    且老刘家的秉性,向来吃软不吃硬,认准了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况且,周亚夫觉得这个甘棠之政很好。

    虽然不大清楚,这所谓的甘棠之校如何运作,对入读的官员会不会有倘若不合格就惩罚的规定。

    但毋庸置疑,它将改写游戏规则,将大量的滥竽充数的草包和纨绔甄别出来,更能强化中央威权,加强对国家的控制。

    这样的好事,周亚夫当然支持。

    事实上,三公九卿里就没有不支持的。

    但周亚夫很清楚,廷议上通过,不代表就能落实。

    真正的阻力,将来自地方和地方上的列侯、官宦家族。

    在过去,他们把持着全国除关中和河南、蜀郡外的几乎所有基层官职,将之私相授受,视作自己天赋的权力。

    想要他们认同并支持这个政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假如只有中央甘棠,而无郡国甘棠的话。

    那这个政策就等于是失败了一半。

    ps:  妈蛋呀~这老天爷玩我呢,昨天说好今天一万字的,但尼玛,早上起来就感冒了,一直在咳嗽,胸膛里感觉怪怪的,难受的紧,再加上吃了药,脑子有些不清楚,思维混乱。  就只写了这么点~  真是抱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二十九节 温言在口(4)【第一更】

    沉重的朱黄色宫门嘎吱嘎吱的缓缓打开。

    列侯大臣自北阙鱼贯而入。

    若无意外,今天这次朝会,将会是今年最重要的一个朝会了。

    它很可能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

    当丞相周亚夫与太仆袁盎联袂走到宣室殿前的台阶下时,宣室殿前的通道已经挤满了朝臣和他的副手、随从们。

    “丞相!”周亚夫一到,群臣自动避开道路,纷纷作揖问好。

    周亚夫一一微笑点头回应,然后带着自己的儿子,站到群臣的前方,闭目养神,安静的等待宫门打开。

    一些大臣似乎想凑过来,跟周亚夫打听口风,但当他们看到周亚夫闭眼的时候,纷纷识趣的走开。

    倒是周韬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的打量着这宫闱的景物与那些满脸严肃的列侯公卿。

    这还是他第一次上朝。

    自然很好奇。

    “丞相闭目在思考何事?”冷不丁的,周韬就看到一个笑呵呵的官员,走到离自己父亲三步远的地方,停下脚步,微微笑着问道。

    周韬甚至都不需要看这个人的脸,就知道,他是御史大夫晁错。

    因为,只有御史大夫才是有资格佩戴银印青绶。

    “仆在想……”周亚夫睁开眼睛,盯着晁错的脸,微微笑着回应:“天子欲复召公之政,这甘棠山长或者说甘棠令……”

    周亚夫忽然挺直了腰杆,盯着晁错的眼睛,说道:“不知该是何人为之?”

    晁错呵呵的笑了一声,这笑声,让周韬感觉有些毛骨悚然。

    “昔者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主东,召公主西。丞相百官之首,统管大局,协和万国。日理万机,恐怕会没什么时间履历甘棠罢!”

    周韬听了,却是心中一惊。

    这朝会还没开,结果还没确定。这晁错就急不可耐的来找自己父亲,讨论事后分梨吃的事情。

    这……

    这也太……

    周亚夫却是呵呵一笑,正面回击晁错的挑衅:“仆自受命先帝以来,夙兴夜寐,辅佐天子。矢志致君尧舜上,为此,不惮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的,现在虽然还没开朝会,但甘棠的建立是一定的。

    尤其是中央甘棠的成立,百分百能在朝会后建立。

    这个全新的甘棠令或者说甘棠山长,只且只能在晁错和周亚夫两人之间产生。

    无论周亚夫还是晁错,都不会放弃争夺这个职位的机会。

    因为,这干系着。各自权柄的大小,以及将来青史之上的评论。

    虽然看上去,身为丞相,周亚夫优势很大。

    但不要忘了,晁错是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当年召公就是周公的副手。

    这在法理上,先天性的具备了御史大夫兼任甘棠令的优势。

    晁错却是干笑了两声。

    当了三年御史大夫后,晁错就已经深深发觉了自己先天的不利和劣势。

    他非是权贵列侯出身。

    没有家族羽翼,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

    手下的得力干将。基本都是当年在先帝潜邸时培养起来的。

    所以,每每想要推动一个政策时,都是举步维艰,甚至孤立无援。

    也就只有跟廷尉赵禹结盟后。他的处境才有所改善。

    但,那还远远不够!

    这个时候,天子一道甘棠诏,让晁错看到了希望。

    既然四百石以上官员升迁任免,都要到甘棠里走一趟。

    且中央甘棠铁定会成为千石以上官员必经之路,尤其是那些实职的郡守、郡尉。

    这样。假如他是中央甘棠令的话,那么,他就能通过甘棠,跟这些人建立联系,能知道他们的喜好与诉求,更重要的是,能培育和扶持起倾向法家思想的官员。

    虽然,天子的甘棠诏,只说官员升迁任免,要来甘棠学习,没有也不可能给甘棠任免和派遣官员的能力。

    但,身为御史大夫,晁错能用的盘外招数太多了。

    选择性的过滤掉一些不符合其喜好的官员,不要太简单了。

    毫不夸张的说,谁是未来的甘棠令,谁就掌握了未来政治斗争的大杀器。

    晁错岂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周亚夫同样也不会。

    “父亲,那个甘棠令真的如此重要?”等晁错走开,周韬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要知道,虽然有史以来,御史大夫跟丞相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但最起码,表面上还是要维系将相和的局面。像今天这样,御史大夫大摇大摆的来找丞相摊牌,这在过去,极为罕见,即便将来也未必能出现多少次。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民之大事,在食与货!”周亚夫淡淡的说出这句先下已经广为人知,耳熟能详的名言,然后反问道:“官之大事是什么呢?”

    “迁与免,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了!”周亚夫意味深长的道:“当初北平文候行以考计科最,其威权甚至一度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