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69章

我要做皇帝-第46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此令者,除谋反、乱伦等不赦之罪外,无论犯下何种罪行,皆可赎死一次!”

    对网瘾少年来说,能无忧无虑,无限制的玩lol,估计就是天堂了。

    而对纨绔子弟来说,若能肆无忌惮,想干嘛干嘛,不用担心被廷尉叫过去喝茶聊天谈人生,这也是天堂!

    况且,刘彻给出的条件是‘便宜决断’‘不拘手段’。

    这就让陈须和陈蟜感觉肾上腺素分泌加快,血液沸腾。

    列侯中的废柴,一定是纨绔子弟,但纨绔子弟,却并非是废柴。

    他们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甚至屡屡挑战社会道德和秩序的底线,其实并非他们想这样。

    而是他们觉得这样子很威风,逼格高。

    就好比某个时间段的天朝学生,喜欢成立个什么十三鹰,十三太保啊,在手上纹个身啊,耳朵上钻个洞啊,学人古惑仔。张口哥们,闭口兄弟,以进局子和被人害怕为荣。

    他们是真的喜欢和认可这样吗?

    恐怕多数人,仅仅是觉得这样逼格高。能引人注目,更能泡妹子,耍威风。

    同样的道理,用在纨绔和混世魔王身上是一样的。

    对陈须兄弟来说,出风头和逼格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听到这里,两兄弟就已经怦然心动了。

    刘彻趁热打铁,继续道:“另外,朕还打算将乌恒与鲜卑这两个夷狄之族的羁绊任务交给两位爱卿,两位爱卿,各自选一个吧,或者抽签也成……”

    陈须兄弟的眼神,顿时就亮了起来。

    这似乎是个很爽的任务啊!

    决定一国命运,甚至操其全族上下生死,这可是无数纨绔做梦都想要的金手指啊。

    比起这个。在长安,跟其他列侯子侄斗富,简直是太逊了!

    玩女人,调戏婢女,更是完全没有爽感。

    于是两兄弟再不犹豫,立刻叩首拜道:“陛下隆恩,臣等奉诏!”

    也不管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能力,先去试试再说。

    反正,他们姓陈,有个外婆是太后。有个妹夫是皇帝,即使天塌下来,也有个高的顶着。

    刘彻看着这两兄弟,眼神却有些像科学家看待自己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小白鼠什么的。

    从来不是重点。重点是试验的相关数据。

    对刘彻来说,陈须兄弟去新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会做出些什么决定和选择。

    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未来汉室殖民地中的那些分封诸侯的的状态的窗口。

    至于乌恒与鲜卑?

    无论陈须兄弟是收复他们还是将这两个部族搞的变成汉室敌人。

    都不重要。

    收复他们,让他们变成走狗。自然很好。

    但逼反他们,也是不错。

    刘彻正愁没有一个练兵磨刀的地方呢!

    在远东这个世界边缘的一角,远离主舞台的地方,进行一场类似两山轮战的实兵实弹演习,有助于帮助汉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陈须兄弟却没想这么多,他们两个立刻喜滋滋的交头窃耳,商议了一会,然后就道:“回禀陛下,臣等已经选好了!”

    陈须道:“臣选鲜卑!”

    陈蟜道:“臣选乌恒!”

    这两个家伙虽然从来都不知道鲜卑跟乌恒在哪里,是什么,有多少人?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一个新玩具。

    在他们兄弟想来,区区夷狄,又不是匈奴那样的大敌,在他们这样的天潢贵胄,汉家外戚面前,难道还能翻得起什么浪花来不成?

    还不是得乖乖的跪下来,跪舔自己。

    然后,合举族之力,来取悦自己一人。

    这可比在长安,玩斗鸡走狗以及博戏蹴鞠有意思多了。

    陈须甚至觉得,应该带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新化那边耍一耍。

    “善!”刘彻见了点点头。

    他一点也不担心,这两个混世魔王去了新化乱来,搞乱目前新化的河蟹局面。

    原因很简单,他们两个家伙,根本插手不了护濊军以及屯垦团的事情。

    别说是他们,就是他们的老妈,馆陶也插不了手!

    新化令兼护濊都尉薄世也非是什么善茬。

    人家背后也有薄太后这尊大神,并不虚他们两个。

    但想了想,刘彻还是给这两个家伙提了个醒:“去新化后,凡护濊军及新化郡郡守的事务,你们都不要插手!”

    “诺!”陈须兄弟顿首一拜,答应的非常爽快。

    …………………………………………………………

    出了长乐宫。

    陈须和陈蟜对视一眼。

    “大兄,我打算邀请灌蒙、韩则一同前往……”陈蟜咬着嘴唇,对自己的哥哥说道。

    灌蒙是大将军魏其候的脑残粉代国内史灌夫的次子,而韩则是特进元老弓高候韩颓当的长子。

    这两人都是长安纨绔圈子里跟陈蟜走的比较近的人。

    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能力,在纨绔们中属于比较出类拔萃的类型。

    韩则,陈蟜还没有什么把握说服,毕竟,人家是弓高候世子,完全不需要跪舔陈蟜,但灌蒙就不一样了,向来就是围绕在陈蟜身边打转的小伙伴。

    陈须闻言,没有说什么。

    两人虽然混账,但却一点也不傻。

    向来,老刘家最善于挖坑埋亲戚。

    太宗就埋了淮南厉王、枳候、南皮候跟章武候。

    先帝也坑的梁王泪流满面。

    今上这个妹夫能是什么善茬吗?

    真会这么好心?

    陈须甚至都不用去想就知道,这个甜蜜的任务背后是一个天大的陷阱,能不能爬出来坑来,是个未知数。

    但这是天子的命令,连皇祖母都不站在他们这边,他们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而且,跟所有少年人一样。

    谁说纨绔,就没有理想和志愿了?

    作为一个男人,谁没有想过建功立业,布武天下?

    更何况,事情要是办成了,那可是有一枚‘赎死令’的奖赏。

    更能让整个天下,整个朝野,都对自己刮目相看,想必,就是母亲,以后也不能再随意的羞辱和打击自己了。

    所以,陈须笑了笑,道:“为兄打算去请甘泉宫卫尉周卫周兄长了!”

    “周卫……”陈蟜眼珠子一瞪,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哥哥,仿佛从来都不认识似的。

    要知道,周卫可不是什么善茬。

    人家是故太尉绛候周勃的世子的嫡子,他的母亲是太宗公主,他的外祖母是窦太后当年的侍女之一,论关系和在东宫的地位,比他们两兄弟加起来还要高。

    陈蟜在今天以前,压根不知道,自己亲爱的兄长什么时候跟此人有了联系和关系。

    但陈须既然这么说,那就肯定有一定的把握了。

    这让陈蟜感觉很惶恐。

    若陈须真能请动这位东宫老太太的爱将出山辅佐。

    那么,毫无疑问,东宫的资源就会向自己的哥哥倾斜。

    而且,最近因为丞相将他的加恩食邑封地分给周卫等几个侄子,使得绛候家族一团和气,兄友弟恭之像羡煞旁人。

    到时候,自己兄长,要政策有政策,要权力有权力,甚至还能从丞相府那边借力。

    自己拿什么去跟他斗?

    咬了咬牙,陈蟜一跺脚,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去墨苑。

    陈蟜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的小伙伴又有几斤几两。

    他清楚,若是以自身的力量,根本没法子与陈须加周卫的组合斗。

    没办法,陈蟜只能将主意打到墨苑身上。

    至于为什么,长安勋贵圈最臭名昭著的纨绔会想到去跟一向走下层路线的墨苑联系到了一起?

    答案很简单——潮流啊!

    对纨绔来说,什么东西最吸引他们?

    当然是时髦时尚和潮流了。

    而墨苑的墨者,虽然奉行简朴,提倡节用,好像跟纨绔子们的世界差了一万八千里。

    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交汇非常多。

    对闲的蛋疼而且无聊的蛋疼的纨绔们来说,墨家这个神秘的学派和提倡的种种说法,就好比后世披头士之于欧米一样。

    有事没事,学一下,s一下,感觉还是棒棒哒。

    想当年,巴黎的学生,还曾经高举天朝太祖的旗帜和红宝书,誓要推翻腐朽堕落不民煮的资本主义政府,霓虹的中二们,也干过组织赤军,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活计。

    ps:  明天去丈母娘家拜年,没有网络,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更新~so,所以,假如没有无更,别奇怪~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七十四节 暖冬

    打发走陈须兄弟后,刘彻的心情也很不错,于是,决定去御花园散散心。

    但谁知道,来到御花园后,刘彻的脸色就变了。

    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

    走到御花园中的一个花圃前,刘彻蹲下身子凝视着那些已然悄悄抽出些嫩芽的草木。

    头顶上艳阳高照,仿佛让人以为如今已是孟春之月,万物复苏之时。

    但,现在却依然是冬天。

    “今天是几号?”刘彻问着旁边的一个小宦官。

    “回禀陛下,今日是十三日,辛卯日!”那个小宦官答道。

    “十二月十三啊……”刘彻掰了掰手指头。

    现行的颛顼历,是夏历,而非后世的农历。

    两者的差别,刘彻感觉大的有些像农历跟西历之间的差别。

    然而,即使如此,现在的气温,也有些暖的过了头了。

    刘彻站起身来,眼睛看向远方,心里的危机感不断攀升。

    “这样的暖日,已经几天了?”刘彻又问道。

    “回禀陛下,大概四五日了……”那个小宦官继续答道。

    “暖冬啊!”刘彻站起身来,长出了一口气,沉淀在记忆里的某些回忆浮上心头。

    对于暖冬,汉室一点也不陌生。

    在十几年前的太宗孝文皇帝六年,曾经出现过一个异常温暖的冬天。

    史书记载:六年冬,桃李华。

    当时,在严冬季节,关中的桃树和李树却反常的开花。

    可见当年冬天,关中气候暖到了什么程度。

    在封建时代,暖冬只会带来一个后果——灾难!

    气温在冬季的诡异上升,会融化南北极的冰山,冰山融化的冰水,将在未来数天甚至数十天,全方位影响全球气候。

    而急剧的气候变化。是目前汉室农业的致命威胁。

    尤其是,目前,汉室在关中大力推广了冬小麦的种植。

    现在,保守估计。关中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数万顷。

    这意味着,假如国家应对不当,将有数十万人要饿肚子。

    而且是数十万刘氏的铁杆。

    刘彻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灾难假如发生,会导致怎样恶劣的后果。

    “冬十二月。雷,霖雨……”刘彻想着自己记忆深处前世对这场灾难的描述。

    在他的前世,这个时候,他正在河间沉迷于女人的温柔乡里,对长安的事情,装作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来保全自己。

    因此,他所知道的,也仅仅就是这么一句简短的描述。

    而且,彼时,这个暖冬之后的气候忽然变化。对关中和天下农业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但现在……

    不谈忽然由暖转寒的气温急剧变化,单单就是霖雨这个事情,就足以摧毁大半个关中的冬小麦麦苗。

    这可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啊。

    在前世,因为关中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种植习惯,小麦只是杂粮,所以这场气候的急剧变化,没有影响半点正常的社会秩序,顶多就是让人抱怨几声,然后赶紧给老天爷上柱香,请他老人家收了神通。

    但如今。由于冬小麦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已从杂粮,变成了主粮之一。

    所以,反倒现在汉室将要在这场灾难里付出代价。

    “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刘彻在心中叹了口气。

    在很早以前。刘彻就已经知道,历史将要面目全非,所有那些记忆里熟悉的故事与事情,都可能不会再发生了,而且还将有许多事情因为改变,变得更加糟糕或者更好。

    但当这个糟糕的改变来临时。刘彻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若非是今天朕忽然想来御花园散心,估计都还想不到这个事情……”叹息之余,刘彻还有些欣慰。

    至少,事情不会变得更糟糕,至少,还有能挽救的时间。

    “传召大农令及少府令立刻入宫见朕!”刘彻站起来下达了命令。

    周围的侍从的脸色,立刻就变得严肃起来。

    因为,在汉室,大农令和少府令一般不会在非朝会时期被同时召见。

    道理很简单,在汉代连刚刚启蒙的孩童都知道——司农,少府,国之渊(急就篇)。

    《汉官仪》之中更是明确规定:大用以司农,小用以少府……田租刍藁以给经用,凶年,山泽鱼盐市税,少府以给私用。

    这充分说明了,在秦汉两代,大司农及其前身治粟内史与少府共同掌握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入以及各项支出的分配工作。

    由大农令来负责国家开支,少府保障宫廷开销。

    虽然在刘彻上台后,这个规矩貌似翻了过来,少府多次出皇帝的小金库补贴国家工程建设和军费支出。

    但基本的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皇帝假如同时召见大农和少府。

    就跟天朝boss忽然把发改委和计委的头头喊过来开会一样。

    必然是有一个重大政策或者命令将要下达。

    命令迅速的就被传达下去。

    而且,因为少府和大农衙门,其实都在未央宫的宫墙旁甚至就是在未央宫宫内。

    所以,大农直不疑与少府刘舍来到的速度非常快。

    “臣等叩见陛下,未知陛下急令臣等面圣,可有圣命吩咐?”两人一见到刘彻立刻就恭身行礼。

    “免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