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79章

我要做皇帝-第57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人虽然从未与周亚夫跟他的细柳营交过手。

    但只看最近十几年,那汉军的句注军跟飞狐军,都心甘情愿的让细柳营当老大。

    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知道,这个敌人与他的那支细柳营可怕到什么地步了。

    “现在还不能确定……”尹稚斜摇摇头道:“但以本王看来,十之八九,大抵是这样了!”

    在尹稚斜看来,汉朝现在已经确实是提前进行了动员和作战部署。

    不然,马邑城后面的飞狐军跟句注军。还有那个疑似攻占了武州塞的细柳营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既然是这样,那周亚夫和他的细柳营,就只能是在武州塞了。

    除了那支王牌外,尹稚斜想不到。汉朝还有什么军队,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忽然出现在自己的身后,夺下武州塞,并且还有信心守住那个通向草原的要塞。

    这也怪不得尹稚斜和匈奴人这么去想。

    此时,技术的变革和战术的发展。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

    从车兵为王,到骑兵为王,中国走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

    直到现在,很多地方的郡国,都还有车兵的编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匈奴人思维和思考方式,依旧还停留在五年前,尹稚斜他爹率军南下时在汉朝看到的事务。

    却殊不知,五年的时间,在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五年间,汉室的战马数量,从不足十万匹,变成了现在的拥有战马接近三十万匹,翻了三倍。

    五年间,汉室的骑兵数量,从不足三万,到现在,变成了拥有包括轻骑兵,弓骑兵和胸甲骑兵在内的多个兵种。总数高达十五万的在编骑兵。

    世界因此面目全非,而匈奴人却依旧停留在过去的印象里。

    他们依旧还活在‘劳资控弦四十万,独步天下’的美梦之中。

    即使其国内,有聪明人看到或者发现了某些事情。

    也被固有的印象和既定的思维方式束缚住了。

    这就好比后世很多国人一提起霓虹。第一反应就是侵华战争时的八格牙路。

    却不知道,霓虹国内,昭和男儿早已经死光光,凋零的干干净净了。

    平成死宅大行其道,自卫队打卡上班,救灾依靠黑社会和老头子。

    哪怕是311后。事实将霓虹的皮扒的干干净净,也有无数人大喊:这不是真的,这一定是幻觉,夏令营里的霓虹男子汉哪里去了!

    现在也是一样,哪怕直到此刻,明明很多匈奴人都亲眼看到了汉军的飞狐军和句注军编制内的庞大骑兵集群。

    他们得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却依旧还停留在五年前的时代。

    依旧在心里默认了汉军会用严整的步兵方阵,在野外层层施压,然后用几十万的大军,逐步蚕食。

    与他们打一场耗时半年甚至一年的消耗战。

    在这种思维的误导下,哪怕是尹稚斜,虽然在心里感觉有些不对,但还是凭着感觉,对众人道:“本王已经请折兰王,率领折兰全族,前往武州,若能冲开道路,那也就算了!若是不能……”尹稚斜冷笑着道:“那我们就在这马邑城外的两百多里,跟汉朝军队好好玩一玩!”

    虽然他已经有了鱼死网破的预案,但尹稚斜很清楚,那是不能说的。

    有些话,跟折兰王说,没有关系。

    那个疯子才不在乎最后是个什么结果呢!

    他满脑子都是杀人、抢掠、征服。

    但白羊部族跟楼烦部族就不一样了。

    与折兰部族相比,他们是最纯正的草原游牧部族。

    只要是游牧部族,那在他们的字典里,就必然有着投降这个选项。

    对草原上的部族来说,打不过你了,只要能活命,投降算神马?哪怕是做牛做马,被当成奴隶和附庸,使劲压榨,也不会有人说话。

    草原人很理智,也很清醒。

    在生存还是灭亡之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草原民族,都会选择生存。

    哪怕是最卑微最苟且的活着,也比死了强!

    过去的东胡,月氏,都遵循了这个法则。

    甚至,哪怕是看上去疯狂无比的折兰部族,其实也是这个法则的遵守者。

    不然,他们当年怎么会臣服在冒顿大单于的马鞭之下?恭恭敬敬的给匈奴帝国卖命至今?

    所以,尹稚斜很明白,他若是跟这些家伙说了他的最终计划。

    恐怕,汉军都不用来打。

    匈奴自己就内讧了。

    甚至,就是他的本部万骑里,也未必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去跟汉朝人同归于尽。

    然而,尹稚斜同样明白,所有人都能降。

    独独他这个右贤王的孽种,挛鞮氏的宗种,匈奴的右贤王,降不得!

    且不说他老爹跟汉朝的恩恩怨怨了。

    单单就是去年他耍了汉朝皇帝,就足以让他在被押到长安后,被汉朝人献给他们的祖先和神明,作为汉朝夸耀自己武功的证据。

    即使退一万步,汉朝人不追究他老爹的所作所为,汉朝皇帝也愿意留他一命。

    但是,他也依旧逃不开,被人关在笼子里,当成吉祥物的命运。

    尹稚斜,可不想要这样的下场!

    “只要我们能在这武州塞内坚持一个月,单于庭就必然会发现不对!”尹稚斜看着众人,鼓舞着士气,道:“到第二个月,单于的援军就会南下!”

    “若卢、卢候、狐射、休屠、昆邪……甚至是单于庭的本部万骑以及西方的金阳、呼揭、姑夕等部族都将来援!”尹稚斜兴奋的说道:“介时,我大匈奴以我等为中军,在这马邑城下,甚至可以反包围和歼灭汉军的主力!”

    “若能如此,饮马大河,兵临太原,也未可知!”

    许多的匈奴贵族听了,纷纷点头。

    在他们看来,此时的大匈奴,真真是世界第一强国。

    单于庭控弦四十万,虎视狼顾,全世界范围,都不存在能抵挡这样强大的匈奴帝国的力量。

    汉朝人缩在长城里,或许还可以依靠坚城和内线作战的优势,与匈奴消耗。

    但出了长城的汉军,还需要害怕吗?

    在这雁门关外的土地上,汉朝人能维持一个数十万的大兵团,持续作战数个月吗?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嘛!

    而匈奴,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只要能在这马邑城下,拖住汉朝的主力,等到援军到来,那,这些汉军精锐,一个都别想跑!

    然后,接下来,匈奴军队,每攻破一个城市,都能强大一分。

    虽然不大可能因此灭亡汉朝,但是,重现冒顿大单于的辉煌,占领汉朝富饶的长城以北的代上陇右,去太原城里过年,也不是不可能。

    若果真如此,那大家就能一次抢个痛快了。

    这汉朝的人口、财富、金属和那些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和铜钱、黄金,统统都要成为大家兜里的宝贝!

    许多人被尹稚斜这么一鼓舞,顿时就感觉,前途光明无比,世界一片美好。

    但却浑然不知,汉军悄然的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举起了镰刀,准备收割生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一十节 王牌对王牌(1)

    武州塞外二十里,阳光灿烂,微风拂过山岗,发出阵阵呜咽之声。

    一匹又一匹的战马,打着响鼻,排着整齐的队列。

    马上的骑士,有人背着弓箭,手里拿着青铜铤。

    这是一种非常原始但致命的武器。

    它可以用于短兵交战格斗,也能作为远距离的投掷武器使用。

    也有骑兵,头戴着典型的匈奴产青铜头盔。

    这种头盔的典型标志,就是佩戴者根本不需要分前后。

    随便怎么戴都可以。

    虽然粗糙的做工和简单的工艺,让每一个汉朝的工匠都能对此鄙视。

    但,这种头盔,对于匈奴骑兵的防护作用非常明显。

    它可以有效抵御草原上的大多数远距离武器的攻击。

    但青铜在匈奴的产量非常少,所以能有资格佩戴这种头盔的骑兵极少。

    大抵总数绝不超过三千。

    这些人,也是折兰部族真正的精锐和骨干。

    他们的身体更强壮,身上的武器装备,也比其他人更多。

    多数人的腰间还插着一支狼牙短棒或者流星锤这样的武器。

    毫无疑问,他们已经随时准备好了,跟自己的敌人,在地上厮杀。

    折兰王让自己的亲兵,升起折兰部族的大纛。

    看着那只巨大的神雕,高高飘扬在空中。

    所有的折兰骑兵,都拔出武器,仰天长啸。

    “做好战斗准备!”折兰王吹响自己的鸣镝,扬起马鞭,策马从己方的战阵前掠过。

    迎接他的是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而在他们的正对面的地平线上。

    阵阵烟尘,滚滚自北而来。

    一面张牙舞爪的黑龙旗,出现在了折兰人的视线中。

    “黑龙旗?”折兰王微微停顿了一下。

    以龙为旗,不论是匈奴还是汉朝,都只代表了一个意思——这是隶属于皇室(王族)的精锐。

    “汉朝的禁军吗?”折兰王挥起马鞭,冷笑起来:“胆子不错。居然敢弃城出战?看本王将你们撕成碎片!”

    汉朝的南北两军,折兰部族虽然没有接触过,但却听说过。

    这是汉朝皇帝的心肝宝贝和长安贵族士大夫的手心肉。

    这两支拱卫汉都的军队里,超过七成以上的军官和四成以上的士卒。都是来自其核心关中。

    大量的贵族子弟,在这两支军队里任职。

    所以,他们的装备豪华的让人瞠目结舌。

    哪怕是一个小卒子,也是甲胄齐备,弓弩俱全。

    折兰王于是高声说道:“我的勇士们。我们的敌人是——汉朝最富裕的禁军!”

    “杀一个这样的汉兵,能抵十个其他汉兵!”他高声宣布:“先祖和神明,也最喜欢享有这样的祭品!勇士们,将对面的汉人撕碎,斩断他们的四肢,砍下他们的脑袋,拔光他们的装备!”

    “我以先祖和神明的名义起誓:所有在此战中战死的勇士,无论他的地位之前是什么,必将为先祖接引到天神的殿堂,享受无数神女的侍奉;无论他以前的身份是什么。他的儿子,都将获得成为本王侍卫的机会!”

    “万岁!”无数的折兰骑兵,在听到他们的首领的许诺后,纷纷兴奋的大喊起来。

    他们感觉,自己的血液已经沸腾了起来。

    哪怕是那些只是骑了一匹劣马,跟在军阵最后的奴隶兵,也都握紧了自己手里的那个石挺,抓紧了腰间的那个石制的流星锤。

    “天神啊,请保佑我能杀死一个汉朝人吧……”一个奴隶兵在马上祈祷着:“只要能杀死一个汉朝人,哪怕立刻死了。被秃鹫啄食,野狗啃噬,我也愿意!”

    更有奴隶兵跑到自己的主人身边,跪下来说道:“伟大的主人。请准许我首先冲锋,为您而死!”

    这些奴隶,都是折兰人在过去的战争中,从西域,从鲜卑乌恒,月氏乌孙甚至汉朝掠走的人口。

    折兰人对奴隶非常挑剔。

    除了女性外。所有高过车轮的男子,不是会被杀掉就是会被卖掉。

    他们只会留下健康顺从和乖巧的孩子。

    从小鞭笞和折磨他们,灌输给他们为折兰而战,为大匈奴而战的理念。

    久而久之,这些奴隶就会被扭曲成为折兰人需要的炮灰。

    当然,也有聪明人。

    但是,这些聪明人,通常活不了多久。

    折兰人很清楚,他们需要的奴隶是听话的顺从和认命的。

    那些心思多,想法多,而且还不肯将自己的主人,视为一切,愿意为主人死战的奴隶,常常会被杀死或者投入最严酷的环境里去剥削。

    这样一来,进一步刺激了剩下的奴隶,拼命的在主人面前表现自己。

    折兰人或许不知道,什么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但他们确确实实的用折磨和偶尔的善意,将多数的奴隶,变成了他们想要的炮灰。

    跟他们一样的疯狂嗜血,而且,每一个人都从心底愿意,死在冲锋路上。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灵魂才能被救赎,被认可,他们的后代,也才可以因此转正,从折兰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变成能够管理奴隶的奴隶。

    此番出征,折兰人按照惯例,带来了三千左右的奴隶兵。

    本来,这些奴隶是将要承担起从马邑城里,向草原搬运物资和押运人口,还要给主人们清理马驷,打扫卫生等任务。

    但现在,为了冲开武州塞,折兰王将这些奴隶也征调了起来。

    因为,他需要集中每一分的力量,将它投入到拳头上。

    看着这些奴隶的模样,折兰王在心里点了点头,赞道:“这些都是好奴隶啊,我若能回到草原,一定去给他们抓一些女奴,让他们生育后代……”

    在草原上,奴隶没有一切权力。

    包括生育权在内。

    只有主人准许,他们才可以与其他女奴生下后代。

    但在其他部族里。各个部族都是鼓励奴隶生育的。

    因为奴隶的后代也会是奴隶。

    但在折兰却不一样。

    折兰人剥夺了奴隶生育的权力,用皮鞭和刀剑,严格管制。

    只有那些表现好的人,才有去与女奴生育后代的权力。

    通过下半身的约束。折兰人,更进一步的加强对奴隶们的洗脑。

    使得他们为了获得生育许可,而不得不拼命巴结和顺从自己的主人。

    虽然这样做的后果是——折兰部族的奴隶,长期入不敷出,只能靠着不断的对外掠夺和单于庭的补充。才能勉强维持规模。

    但好处也非常明显。

    那就是折兰的奴隶,跟其他部族的奴隶,是两个物种。

    他们中的大部分,甚至在战场上表现比起那些部族里的骨干和中坚还要优秀。

    折兰王将视线从奴隶们身上收回,看向远方的地平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