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42章

我要做皇帝-第642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

    在灌何心里,他有更大的野望——换世子。

    他现在的世子灌贤,名字里虽然有贤,但一点也不贤。

    相反,就是个纨绔子弟,成天只知道斗鸡走狗,现在二三十岁的人了,连马都不会骑!

    真是丢光了他老爹和他的脸面!

    与之相比,他的庶子行,能力更好,也更与他灌家的家风相似。

    只是奈何汉家制度,列侯世子必嫡长子。

    一般人别说想换个庶子来当世子了,就是嫡子也不太可能。

    因为汉家有制度,列侯世子,肯定会录名讳,告于太庙,报高帝和太宗、仁宗批示。

    历代先帝们冥冥垂视,将他们的意思通过龟甲表达出来。

    走完这个程序后,嫡长子的世子地位就获得了先帝们的认可。

    想换?

    呵呵呵,先帝们的脸往哪里放?

    所以,汉室才会发生许多奇怪的事情。

    譬如,四年前,长沙王挂点,但他明明还有儿子,但刘氏天子却宣布:长沙绝嗣,废为郡县。

    又如,当朝丞相周亚夫,他父亲的封号是绛候,他哥哥作为世子,继承了其父绛候之爵位。

    但等他哥哥犯罪被诛后,他被太宗批准,嗣绛候之爵,但封号却变成了条候。

    这都是这个制度在作祟。

    在理论上来说,灌何几乎不可能更换世子——除非他得到天子的特诏,然后由天子向列祖列宗报告:颍阴候世子贤有疾,不能奉宗庙,册其庶子行为世子。

    然后先帝们再通过龟甲做出批准。

    这是唯一可以绕开‘置后律’的限制,顺利更换继承人的方法。

    然而,这样的特例,在汉室六十年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一次。

    对于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刘氏而言,挑战先帝们批准的事情,等于自己抽自己嘴巴子。

    灌何很清楚,他想要换个继承人,免得自己和自己的父亲被自己那个不成器的世子拖累。

    唯一的办法,就是立下大功,然后用此功劳去请求天子答应特许换人。

    即使如此,哪怕成功,他的颍阴候封国,也至少要付出两千户食邑被削的代价——这是制度,置后律所规定的代价:列侯继承人倘若换人,那就要递减爵位或者食邑户数。

    这就是为什么,汉室列侯们,那些名将,那些英杰,哪怕明知道自己的嫡长子是个草包,也要捏着鼻子认可的原因——换继承人很难,更重要的是,即使成功,也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一般,假如不是实在对自己的儿子没信心,没有人会选择换马。

    而灌何也是没有办法了。

    他清楚,他假如不能换掉那个纨绔子弟,等他一死,他与他爹,就可能会被拖累。

    若颍阴候爵位被废黜,那他与他爹在九泉之下,就要吃不到香火血食,得不到祭祀。

    这是汉人士大夫贵族最恐惧的身后之世。

    死了还要挨饿,太可怕了!

    所以,此刻灌何简直仿佛回到了二十岁的青春岁月,他意气风发,精神抖索的看着自己眼前的那个楼烦候,然后,他拱手道:“楼烦候,鄙人颍阴灌何……”

    楼烦王,哦不,现在已经是汉室的楼烦候闻言,嘴角一抽搐。

    在将近三十年前,颍阴候就是汉朝在匈奴最响亮的称呼。

    那位汉朝丞相,带着大军,将匈奴逆推回草原,解除匈奴骑兵对长安的威胁,然后还从匈奴人嘴里抢到了一部分的河套平原,在那里设置云中郡。

    即使当时,匈奴是后院起火,月氏人开始捣乱,匈奴主力被迫全部西征,去与月氏人捉迷藏。

    但当时的汉朝,几乎全是步卒,骑兵加上车兵,勉强才有个几千人。

    带着这样一支军队,这位汉朝丞相,取得那样的胜利,足以让匈奴人刮目相看。

    老上单于甚至感慨:此虎将也!

    而对他而言,颍阴候这三个字的含义更大。

    作为楼烦王,他当然有所耳闻,汉朝的颍阴候与汉朝的楼烦军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人必会给我找茬……”楼烦候在心里想着,这个概率应该是很大的。

    于是楼烦候将视线看向那位笑眯眯的汉朝的皇帝。

    他很清楚,自己如今的富贵甚至生死,全系于汉朝皇帝的一念之间。

    所以,他必须拼命巴结、跪舔。

    而且要比从前跪舔和臣服匈奴人更彻底!

    不然,汉朝皇帝肯定不乎帮他!

    深深吸了口气,楼烦候跪下来,拜道:“陛下明鉴,臣本北狄酋长,粗鄙不识王化,狂妄自大,幸蒙陛下不弃,用大义感召,使臣知中国王化,陛下之德,令臣感激涕零!臣必万死以报陛下大恩!”

    “只是……”他匍匐在地上,说道:“臣本北狄,生来无有姓氏,唯有以部族为号,今为陛下臣妾,沐王化而更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臣之粗鄙,冒犯陛下之圣德,故此,臣请陛下嘉大惠,赐姓氏名讳与臣……”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了。

    通过向汉朝皇帝要赐名,从而将自己的地位,拔高到‘天子奴婢’的地位上。

    这是他与他那几个幕僚商议后的结果。

    甚至,这些说辞,也都是幕僚们帮他想好,然后教他背熟了的。

    只要他能成功获得赐名,那么,就等于获得一个保障。

    刘彻闻言,呵呵一笑。

    取名字什么的,他最喜欢了,尤其是给归降的夷狄取名字。

    他沉吟片刻,然后说道:“卿既然沐中国王化,不如就以王为姓氏,以忠为名!”

    楼烦候闻言大喜,立刻拜道:“陛下嘉大惠于粗鄙之臣,使臣能有姓氏名讳,不再为夷狄之人,臣铭感五内,必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为陛下鹰犬,做社稷爪牙,以报陛下之恩!”

    “爱卿知道就好……”刘彻善意的点点头,然后道:“朕已决意,将卿及卿的部曲,北迁至造阳县……”

    他拍拍手掌,很快就有宦官抬着一副巨大的地图,来到他的面前。

    刘彻拿着天子剑,在地图上那条蜿蜒的长城上一指,将造阳县所在的位置指给楼烦候王忠和颍阴候灌婴,道:“造阳,去右北平以北三百余里,为汉家预警之地!”

    此地,与马邑一般,是汉匈数十年战争的产物。

    但它比马邑更危险。

    因为它与长城距离更远,而且,身后没有雁门这样的雄关。

    在历史上,武帝时期,此地曾经反复易手,汉匈在此屡次争夺。

    若在以前,此地无所谓了。

    丢了就丢了,无关大局。

    但现在,随着安东都护府重要性越来越高。

    此地,就已经不容有失了。

    因为此地,在刘彻看来,大抵应该是后世的北京门户,宣化。

    丢了它,右北平和上谷郡都有危险。

    而且,匈奴人还可能继续深入,攻击燕蓟,切断中国与安东都护府的陆路联系。

    而这是刘彻所不容许发生的情况。

    但,临时抽调一支过万的骑兵北上,既不经济也不现实。

    倒是楼烦部族大有可为!

    历史上,霍去病就在吊打了匈奴后,驯化了乌恒人,然后将乌恒放到辽西与右北平之间的草原,作为缓冲和预警。

    此举虽然在霍去病死后给汉室造成了一些麻烦。

    但总的来说,改善了右北平上谷郡和燕蓟的国防,匈奴人从此不再可能在没有击败乌恒前,就南下去袭扰其身后的右北平等地。

    如今,刘彻此举也算是抄袭霍去病故智。

    不过,相对于霍去病将自己的狗丢到那里,连链子也不栓就不管了。

    刘彻无疑考虑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造阳县附近,此时的地势也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只有少数的丘陵地区。

    虽然比不得河套,但也算一个优秀牧场了。

    至少,汉室就在哪里养了大概两三千匹战马。

    将楼烦人安置至此,用上谷郡和右北平的军队监视和监管。

    这样就不怕楼烦人尾大不掉,更可通过当地的百姓与汉军,渐渐的同化楼烦部族。

    而且,又因为此地远离中国腹心,就算出了问题,也好解决,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八十二节 富裕的大宛

    草原上的初冬,开始变得寒冷起来。

    牲畜们都已经被圈养了起来。

    青草日渐减少,许多部族的骑兵,已经西归。

    如今,单于庭所在的地域,已经只有三四万骑兵了。

    剩下的,不是跟着呼揭王去了南池,就是已经西返。

    军臣站在王帐之中,看着刚刚被送到他面前的一副地图以及几个被捆绑着的奴隶,还有一袋金币。

    这些,都是西方的卢候王在深入大宛国后,袭击了一个村落带回来的战利品之一。

    “这些大宛人真是奇怪……”军臣抚摸着一个金币,笑着说道。

    这种金币,与军臣过去所见的所有钱币都不相同。

    金币上雕刻着一个裸露的男性形象他似乎拿着一根棒子状的东西,坐在一个奴隶身上,金币两侧,有着不知名的字母。

    而在金币的反面,则是同样的一个裸体男子,拿着同样的器皿,不过,他这次换了个坐法,似乎是坐在一个奴隶的头上?

    注视着金币上的那个明显头发简短,胡须茂盛的男人,军臣鼻孔哼了一声,然后,他抓起那个袋子里的金币,让它们哗啦啦的掉下来,叮当叮当的响个不停。

    “此国黄金很多啊……”军臣笑着说:“正是我大匈奴发财的好地方!”

    “伟大的撑犁孤涂,此国不仅仅黄金多……”一个匈奴贵族弓着身子笑着道:“而且粮食和美酒也有许多,卢候王不过攻破了三四个村落,就抓到了上千的奴隶,其中女奴四五百之多,另外,粮食与美酒,数都不数不清楚,勇士们搬都搬不完,就只好喝掉……结果许多人醉了整整一天一夜……”

    整个大帐之中,许多贵族顿时就不断的咽起了口水。

    黄金,粮食,奴隶,美酒。

    这四样,都是匈奴人向往的。

    许多人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那个叫大宛的国家好好抢一回了。

    在这长城脚下,跟汉朝人大眼瞪小眼,一无所获的枯燥时间,简直让人无法呼吸!

    “他们的作战能力如何?有多少骑兵?”军臣问道。

    “大单于,以奴才所见,此国,基本都以步军为主,偶有骑兵,战马高大而神俊,如同神马!”那贵族答道:“只是……这作战能力嘛……”

    这个贵族嘿嘿一笑,拿脚踢了踢那几个被五花大绑的战俘,这些战俘立刻就吓得屁滚尿流,嘴里哇啦哇啦的叫着,看上去似乎是在求饶。

    “大单于,这几人,就是那大宛国的贵族官吏!”这贵族笑着道:“看他们这怂样……”

    “卢候王只用了一个冲锋,就将他们率领的数百人全歼,斩首五十余后,剩下的全都投降了……”他大笑着拧起其中一个贵族的头发,那是一头漂亮的卷发,看得出来的,它的主人极为宝爱它,哪怕是身陷囫囵,也对它爱护有加,发丝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灰尘。

    在过去,这头漂亮的卷发,让许多的贵妇着迷,疯狂。

    但如今,它却被匈奴人蛮横的揪着,像摆弄草皮一般。

    “大单于,可知,此人在被俘后,告诉卢候王,求饶说,他的父亲能拿出一百袋金币来赎他!”那贵族拍着这个贵族漂亮的脸颊,哈哈大笑:“不过,卢候王觉得,将他献给先祖,更有价值!”

    “一百袋金币?”军臣瞪大了眼睛,其他匈奴贵族也都不可思议的将眼睛瞪得直直的。

    甚至有人不断的舔着嘴唇。

    “是的,大单于!”那贵族道:“一百袋金币,每一袋都有五十枚!”

    军臣拿起一个金币,在手里掂量了一下。

    这种金币重的很!

    重量几乎是汉朝的铜钱的五倍!

    而黄金比铜钱贵多了,至少要贵一百倍!

    换句话说,就这么一个男人,能值一个汉朝的县城的财富?

    军臣与他的臣子们面面相觑。

    但那个贵族却不打算这么放弃了。

    他拿出一袋钱币,将它摊开在军臣面前说道:“大单于,除了金币,奴才们还找到了这种钱币……”

    这些钱币一暴露在阳光中,立刻就反射出银白色的光泽。

    它们刚刚出现,立刻就吸引了军臣和其他人的全部注意力。

    就连黄金的色泽,也被这种小可爱的光辉所覆盖。

    “这是银币?”军臣不可思议的如获至宝的将这些钱币捧起来,放在手心,如宝贝一般呵护起来。

    白银可比黄金精贵多了!

    尤其是在汉朝,一斤白银价值超过三斤黄金。

    而且汉朝的商人和官员,对白银趋之若虞。

    他们会竭尽所能的搜刮他们所能遇到的一切白银,然后将这些白银制成精美的器皿,作为给自己祖先和神明的供奉。

    “这些银币,在大宛比金币还要多!”那贵族官员揪着那个哭哭啼啼的大宛贵族说道:“奴才问过了此人,此人告诉奴才,若是白银,此人的父亲愿意用他等重的白银来赎!”

    军臣闻言,顿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黄金,白银……

    这大宛居然如此富裕!

    “本单于早就该去抢西边了……”军臣在心里懊悔不已,对自己去年的鲁莽决定深感痛心。

    抢南边,若抢得到的话,当然好了。

    可问题南边从前是个刺猬,如今干脆成了猛虎。

    几十年来的事实,告诉匈奴人,抢南边,得不偿失!

    现在,更是要血本无归,巨亏到底!

    其他贵族也都是一个个呼吸急促,纷纷说道:“大单于,请准许我等返回西部……”

    几乎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那个叫大宛的国家,好好的抢一回,杀一回,好好的发泄发泄他们在南方的长城脚下的憋屈和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