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784章

我要做皇帝-第784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稒阳啊……”郅都抬起头望着天空。

    稒阳的由来,郅都是非常清楚的。

    战国前中期,强大无比的魏国横压天下,制霸寰宇。

    魏国霸业在魏惠王统治前期达到巅峰。

    拳打齐国,脚踢韩赵。那个时候,秦国算个屁?

    商君都还在艰苦的跟着秦的旧贵族们做着斗争和博弈。

    也是在那个时候,魏惠王派兵出代,在这河间之地,建立了稒阳城。

    郅都与稒阳城还有着渊源,其先祖曾经有人出任过稒阳令。

    不过可惜,历史跟魏人开了一个大玩笑。

    在稒阳城筑城后,魏国霸业就像遇到了阳光的冰雪一般,迅速消融。

    稒阳城筑成的当年,强大的魏武卒,败在了孙膑之手,魏国不仅仅没有实现自己灭赵的战略,反而搭上了文候和武侯的霸业。

    自那以后,魏国就一蹶不振。

    相继败于齐、秦。

    这稒阳自然也就守不住了,变成了赵国的城市。

    之后,稒阳辗转落入秦庭手中。

    想着这些往事,郅都就叹了口气,沧海桑田,两百年前,他的先祖曾经出仕的地方,现在,却早已经被深埋进草地之中。

    稒阳城据说已经只剩下了两面残垣断壁……

    而稒阳,城如其名,在大河之南。

    过稒阳,继续向前,就是临沃,过了临沃,才能看到秦赵九原城的遗址。

    以义纵所部的行军速度,最起码,也要四天之后,才能抵达九原故城,与自己的军队相互呼应,并为自己解围。

    但问题是——

    “我还能再撑四天吗?”郅都喃喃自语,看着千里镜中呈现的景象,他感觉有些毛骨悚然。

    千里镜之中,远方的草原深处,影影绰绰的全是人影。

    这些人影是如此的多,以至于一眼望不到头。

    这个情况,昨天郅都就注意到了。

    还派出了轻骑前去侦查,为了得到情报,足足有一百多名骑兵,折损在了侦查的过程中。

    但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因为,根据侦查情况,匈奴人驱赶来了一大批的奴隶。

    据报告,至少有两三万的奴隶,被匈奴人拿着皮鞭驱赶着,集中在一起。

    匈奴人打算干什么?

    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驱赶手无寸铁的百姓,让他们作为炮灰,去填敌人的壕沟和护城河。

    秦末战乱,类似的场面,曾经不止上演过一次。

    而比较讽刺的是,这一招,通常很有效果。

    手无寸铁的百姓在前面,军队在其后面,一旦前方的百姓冲破了敌阵,大军立刻杀进去。

    即使这些百姓无法冲破敌阵。

    那对进攻方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左右不过是死了一堆炮灰罢了!

    而对匈奴人来说,这就更无所谓了。

    匈奴的炮灰,在目前来说,是非常充足的。

    根据情报显示,他们去年攻灭大宛,抓回了数十万的奴隶。

    哪怕将其中十分之一放到战场上充当前导,郅都都感觉压力山大!

    更别提匈奴本身也拥有数量庞大的牧奴以及附庸仆从。

    若给匈奴人时间,调集十万以上的炮灰来充当肉盾,是轻而易举的。

    而在事实上,不需要十万炮灰,哪怕是两三万炮灰,郅都都感觉吃不消了。

    毕竟,就算是两万头猪被人赶着冲过来。

    在理论上,也是可以冲进汉军的营垒之中的。

    而假若可以用几万炮灰,匈奴人就可以吃掉自己的军队。

    那么,郅都相信,匈奴人是绝对不会心疼的!

    所以,郅都明白,决不能让匈奴人看到可以用炮灰前冲的战术成功的任何可能性。

    不然的话,无数的炮灰,就将前仆后继的冲过来。

    想到这里,郅都就对身旁的忠勇军的都尉韩则问道:“上郡和太原的援军,还要多久才能增援我军?”

    现在,郅都深深的感到了己身兵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毕竟,他这一路,原本只是偏师,只是吸引匈奴注意力,让云中出塞的汉军主力能顺利拿下梓岭,兵临高阙而出的奇兵。

    但现在,奇兵变成了正面的主力。

    原先的一切计划全部作废。

    匈奴人在河阴和河阴背后的宜梁,猬集了至少四五万的主力。

    原本,这些匈奴人此刻应该是在鸿鹄塞跟汉军主力作战的。

    但现在,他们全都像疯子一般,围住了郅都所部。

    郅都就算有三头六臂,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很难施展开来。

    所以,他现在无比期盼着太原和上郡的援军能够迅速赶来。

    这两个地区,可能骑兵来不了多少。

    但是弓弩兵和材官,凑个一两万,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这些援军能够赶到增山关,那么,忠勇军就能解放了。

    那些郡兵,虽然可能无法跟郅都统帅的精锐一般,能够以一当二的跟匈奴人正面硬刚,但维持补给线,保护汉军的退路安全,却是绰绰有余。

    “将军,上郡的援军六千余人,最迟今天下午就可以抵达增山关,明天就可以出塞了……”韩则低头说道:“但太原的援军,最起码也还要三天……”

    郅都听完,长叹一口气。

    他知道,在短期来看,他只能指望这上郡和太原的援军了。

    至于义纵的主力?

    能过了临沃再说吧!

    匈奴人必定会在临沃一带,拼死拦截义纵的大军!

    换句话说义纵的军队,其实与他的军队的距离,非常遥远。

    想到这里,郅都再次举起千里镜,看向西北方向的那个小树林。

    他盯上那里,已经很久很久了。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郅都确实发现了,那里是一个陷阱。

    但,郅都更确定了,自己必须要拿下该地的决心!

    如今,匈奴人随时可能用炮灰来冲阵。

    而汉军却只能龟缩在这河阴一隅,从战略上来说,是很不利的。

    郅都清楚,自己想要看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天,胜利的那一天,他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和自己的部下,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土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五十七节 呼衍当屠的觉悟

    郅都忧心的时候。

    呼衍当屠也很忧心。

    因为,休屠部族和浑邪部族的万骑是来了。

    而且还带了他们部族的奴隶,足足有两三万人之多。

    更向他献策,驱赶奴隶,去攻击汉军的营寨。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

    所以,呼衍当屠也就勉为其难的原谅了他们迟到。

    然而,休屠部族和浑邪部族到来的同时,也将一个糟糕至极的消息带来了——汉朝的车骑将军义纵,也就是那个在马邑一战成名的汉朝外戚,带着他的主力,穿过了新咸阳,直逼稒阳。

    防守稒阳的一个万骑,不战而逃,将稒阳拱手让给了汉朝人。

    于是,高阙的东大门,面对汉军敞开。

    更可怕的是,这些汉朝军队,正在南河架设浮桥,打算渡河,前往临沃。

    从临沃到九原,哪怕是汉朝人这样拖家带口的速度,也仅仅只需三天。

    三天后,假如不能阻滞这支汉军的话,他们就会占据九原。

    然后,就会跟现在在河阴的汉军,形成一个犄角。

    到时候,就不是他包围汉军了,而是汉军要包围他了!

    所以,他必须抢在汉朝的主力靠过来之前,吃掉眼前的这支汉军。

    “明天,先试试看看,奴隶们能不能冲开汉朝人的营垒……”呼衍当屠在心里盘算着,虽然这并不现实。

    这几天,他指挥匈奴骑兵,也不止一次冲过汉朝的那个看上去很简单的营垒,虽然都只是试探性的,纯粹只是疲惫和麻痹汉军,骚扰汉军,让汉军无法正常吃饭、睡觉的动作。

    但也能通过这些细节,发觉对面的汉军的一些虚实。

    现在,呼衍当屠,已经能明确三点。

    第一,眼前的这支汉军,火力凶猛,箭矢攻击非常猛!

    一个不小心,靠的太近,就立刻要招致狂猛的箭矢覆盖打击。

    仅仅是这样的箭矢覆盖打击,过去两天,他就损失了至少三百多骑。

    第二,汉军有一支披着皮甲和一种怪异长兵器的步兵。

    这支步兵,虽然看上去,人数不过三千。

    但,却天生就是匈奴骑兵的克星。

    从最开始的丘林氏族,到现在,至少有一千骑死在了那些可怕的长兵器手里。

    唯一的好消息是——汉朝人的那种步兵,终究是步兵。

    只能固守在营盘里,靠着本方的弓弩手的掩护和骑兵的保护。

    若在旷野上,呼衍当屠还是能够找到对付他们的办法的。

    这第三,就是这支汉朝军队里,居然有着折兰人、楼烦人和白羊人以及过去尹稚斜的兵马!

    这些该死的叛徒,背叛了匈奴,转身给汉朝人卖命!

    这让呼衍当屠真是怒不可遏!

    他恨不得将这些叛徒全部抓起来,送到碲林大会上,让萨满祭司们将他们全部献祭给天神!

    但在另外一个方面,呼衍当屠却也不得不承认。

    汉朝人似乎会魔法。

    他们居然将折兰人、白羊人和匈奴本部的人,编组成一支军队。

    还让他们拥有了战斗力。

    这在匈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或许,兰陀辛说的对……”呼衍当屠看着对面的汉军营盘,在心里想道:“匈奴应该向汉朝学习!学习他们强大的地方!”

    局势发展到现在。

    当他亲眼看到,一支不足两万的汉军,居然能顶住数倍的匈奴军队,还能进行反击,还能让他几乎找不到下口的地方。

    汉朝人用事实证明了,他们确实比匈奴强!

    对于懦夫来说,面对强者,膝盖自动就会软下去。

    但对呼衍当屠来说,这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甚至感觉,唯有击败这样的敌人,他的这一生,才不算白费!

    而且,随着与汉军对峙的时间越来越长,呼衍当屠就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汉朝体制的优点。

    在汉朝,天子至高无上,掌管一切,控制一切。

    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任何势力,能与天子的威权抗衡。

    这使得汉朝人可以集中他们的全部力量来做事情。

    无论是组建军队,还是发动战争。

    汉朝皇帝拍板后,全国都要执行。

    几千万人的意志,变成一个思想,涌向一个方向。

    这使得汉朝军队,一天比一天强大。

    七年前,对付一万匈奴骑兵,汉朝起码需要动员数万大军。

    五年前,一万匈奴骑兵,足可袭扰汉朝边塞的一整个郡,让汉人不得安生。

    但在两年前,马邑城下,汉朝仅仅用了大约是尹稚斜兵力的两倍,就彻底围歼了尹稚斜的本部以及白羊、楼烦和折兰三大部族的主力。

    到了今年,不过一支汉军偏师,总兵力不过两万,而且,他们还要分兵去照顾自己的粮道,巩固自己的营盘。

    但他们却无比顽强的,钉在了河阴的那一小片区域。

    而且还积极的向周围扩张。

    他们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努力的将自己的营盘向外延伸!

    这样的敌人,呼衍当屠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

    而汉朝军力和国力成长的这么快,这么迅速。

    让呼衍当屠明白了一个真理——汉朝的体制,比匈奴的体制先进无数倍!

    不然,无法解释这些年发生的这一切。

    要知道二十年前,汉朝全国的骑兵,哪怕算上那些骑着驽马的骑兵,加起来也就撑死了三万多。

    但二十年后的今天。

    汉朝人不仅仅在技战术上,在装备上碾压了匈奴。

    以呼衍当屠所见,他们甚至在数量上,也迟早会赶超匈奴!

    假如不能向汉人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模仿汉朝,建立起自己的相似体制,并且迅速的落实下去。

    那么,呼衍当屠觉得,不出十年。

    匈奴可能就要在强大的汉朝面前溃败,然后跟东胡人消失。

    为了不让匈奴变成第二个东胡,呼衍当屠知道,自己必须竭尽全力的获取这个会战的胜利。

    “最好,能够生擒到那些汉朝的高级官员……”

    “譬如说那位汉朝的执金吾……”

    “大匈奴,现在确实需要一个熟悉汉朝制度,知道汉朝强大原因的人来辅佐!”

    “等大单于回来,我一定向他献策,不吝封王,不惜一切,招降和招抚汉朝的高级将领和大臣!”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五十八节 大铁矿

    稒阳,哪怕是在这样的冬天,景色也依然秀美。

    巍巍阳山,从稒阳南方穿过,繁茂的森林,犹如一块屏障,遮蔽住了来自幕北的风沙。

    所以,当汉军抵达这里时,许多士卒感觉空气一下子的清新了起来,连人都有精神了。

    而冰封的南河,则让汉军将士可以徒步走过。

    厚厚的冰层,甚至可以让汉军的重装备也能安全通过。

    义纵此刻就站在稒阳的一道山峦上,望着前方正在通过南河的大军。

    不过,他的注意力,完全被另外一个事物所吸引了。

    在南河的一侧山岗之上,是一片树林。

    但这片树林有些奇怪——这片树林里,有很多树木,居然是无头之树!

    似乎有什么特殊的力量,让这些树木永远无法长高。

    但相邻的两个山坡上的树木,却是长势良好。

    所谓,事有反常必有妖!

    随军行动的墨苑墨者们,对这个现象充满了好奇。

    一大早就在一队汉骑的保护下,前往了那片树林察看和研究。

    他们还带走了一队隧营的士兵,据说要去取样。

    从早上到现在,墨苑的十几位墨者,一直蹲在该地,没有离开。

    这让义纵知道,他们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