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00章

我要做皇帝-第800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匈奴人的命,才能换一个汉军士兵的命!

    从纯战略角度来说,这样的交换比,对汉室而言,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郅都看着那些在远方观望的匈奴骑兵,他一挥手,下达了命令:“传令,发起总攻,消灭当面之敌!”

    于是,战鼓声再次响起。

    汉军的陌刀军阵,缓缓前进,在骑兵的掩护下,压向已经是残破不堪,完全没有了组织和纪律的当屠骑兵。

    …………………………………………

    在汉军再次进攻后。

    当屠氏族的骑兵们,战战兢兢的望着缓缓压来的汉军军阵。

    当屠骑兵虽然看上去还有大概两三千骑的模样。

    但,这个万骑,这个匈奴的精锐,其实已经完全的彻底的丧失了战斗力了。

    两三千人里,还能囫囵的站起来的,只有不过千人。

    剩下的人里,不是身上少个零件,就是已经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重伤员。

    哪怕是能站着的人里,残疾者也是数不胜数。

    这要归功于陌刀的可怕杀伤力。

    一刀下去,只要那个人躲闪不及时,立刻就是一具碎尸。

    哪怕那个人反应灵敏,但只要挨着碰着了,立刻就会带走他身体的一部分。

    当屠氏族的骑兵,曾经想过无数办法。

    让人在正面冲击,吸引汉军主意,两支游骑从侧翼忽然撞过去。

    又或者趁着汉军陌刀前进的时候,不惜代价的冲杀进去。

    但无论用那个办法,付出怎样可怕的代价。

    这些人的下场,都只有一个:不是被陌刀斩碎,就是被汉军的弓弩兵拿着刀剑砍成肉泥!

    更可怕的是,汉军的陌刀兵,不仅仅防御,他们还在进攻!

    一排排高举着陌刀的士兵,无畏的走向匈奴骑兵。

    根本不给匈奴骑兵任何喘息的机会。

    这场战斗打到现在,残余的当屠骑兵,都已经被打崩溃了,打麻木了。

    他们再也不敢举刀相向。

    看到汉军再次进攻,甚至有人调转马头就想跑。

    但,他们哪里跑的掉?

    先前残酷而激烈的战斗,使得无数战马,都已经筋疲力尽。

    就是骑手自己也有很多人连拉缰绳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疲惫和无力,心灵上的疲惫和绝望,更加可怕!

    所以,在汉军进攻后,很多匈奴骑兵纷纷丢下了自己的武器,跪到了地上。

    而其他人纷纷选择逃离战场。

    但他们没跑多远,就被汉军的骑兵追上,杀死。

    这些无组织无纪律无勇气甚至无抵抗心的骑兵,根本就没有给汉军带来什么麻烦。

    ………………………………

    郅都一直看着远处的那支匈奴援兵的举动。

    他知道,对面的那支残余力量,已经不足为惧了。

    现在,汉军真正的敌人,就是那些正在围过来的匈奴骑兵。

    郅都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对面的匈奴骑兵冲过来。

    他甚至将几乎所有的陌刀兵,都放到了对这些匈奴人戒备上,只派出了那些拿着陌刀的弓弩兵去完成最后的清剿工作。

    “来吧,来吧……”郅都在心里呼唤着。

    只要再消灭,甚至哪怕只是击败这支匈奴援军。

    那么,他和他的这支偏师的使命就完成了。

    在正面吸引匈奴主力,同时重创、歼灭匈奴人最精锐的三个万骑。

    这对于郅都和他的军队来说,完全超额完成了战前的任务。

    “只要在此重创,乃至于消灭这三个万骑,那么……”郅都的心脏都有些忍不住砰砰砰的挑动起来。

    根据刚刚得到的信鸽送来的军情报告。

    车骑将军义纵统帅汉军主力,已经依照了上次郅都的要求,在九原转向,向宜梁进发了。

    而在另外一个战场上,程不识统帅的另外一支偏师,也在前天渡过了南河,兵临北河南岸的鸿鹄塞。

    这样,一张巨大的包围网,已经成型。

    只要程不识所部占领鸿鹄塞,就可以切断高阙跟河阴之间的联系。

    而义纵主力只要能在明天占领宜梁。

    那么,河阴之敌就会面临后路被断,粮草被绝的绝境!

    到那个时候,包围圈内的匈奴人,是圆是扁,可就由汉军说了算了!

    甚至,说不定可以兵不血刃,就占领高阙。

    高阙城再坚固,没有人守,跟一座小山丘有何区别?

    说不定,连阴山都是如此!

    可惜……

    远方的匈奴骑兵,似乎踌躇了起来。

    他们远远的观望了一会后,居然一勒战马,掉头撤退了!

    这让郅都看了,有些气急,但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匈奴骑兵要走,除非他现在手里有一支两万骑的骑兵,不然就只能干瞪眼!

    甚至,哪怕有两万骑兵,估计也很难留下他们。

    没有人能拍着胸脯保证,可以在这开阔的草原上,留下一支打定了主意要走的骑兵。

    …………………………

    哲哥带着自己的部曲,调转马头,连看都不想再看已经没救了的当屠氏族。

    有人颇为疑惑,问道:“大人!您为何不救当屠氏族?难道您不害怕左大将降罪?”

    当屠氏族是左大将的氏族,是他拉起来的队伍,也是他的根本之一。

    当屠氏族被汉朝人全歼,左大将肯定要暴跳如雷!

    甚至,难保不会有人说他哲哥‘居心叵测’。

    哲哥却是微微一笑道:“左大将会理解我的苦衷的!当屠氏族已经不可救了!”

    “就算救出来,我也带不回他们!”

    如今的战场形势,哲哥非常清楚,带着须卜氏族的两千多拖油瓶,本身就已经严重拖慢了他的速度。

    倘若再去救当屠氏族,且不说能不能救出来,即使救出来了,也肯定会将自己的速度降到最低!

    那等于告诉汉朝的援兵:快来打我吧!

    一支没有了速度的骑兵,还要分心去保护一群被打没了精气神,甚至只懂喊疼的残兵败将。

    这是作死!

    更何况……

    哲哥看向远方的汉军营垒。

    在那一排排营帐之中,出没的人影,让他感到有些危险。

    那些人是汉朝的民夫、后勤兵员还有粮草的押运官员。

    数量足足有三四千!

    哲哥跟其他单于庭的贵族不同,他的父亲,他的祖父,都曾经追随过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入侵过汉境。

    所以,他很清楚,汉朝的民夫和杂役,也是可以随时拿着武器,上阵杀敌的!

    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家伙比汉朝的正规军还要难缠。

    特别是在现在的情况下,那些眼睛里只有军功的家伙,极有可能,将他和他的骑兵,完全拖住。

    乱拳也能打死老师傅!

    何况,这些汉朝民夫和杂役中,不乏有着汉朝国内的强人!

    哲哥在看过了须卜氏族的战场,观察了被围的当屠氏族后,就已经明白,这场战斗,匈奴已经没有胜利的成算。

    在汉朝援军随时可能抵达战场的现在,他要做的不是跟赌徒一样去赌命,而是将匈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当然,这也是因为哲哥的身份很特殊,他才敢这么做。

    因为,他是呼衍氏族当代的宗种,未来的氏族族长,左大将呼衍当屠的同产弟弟。

    换了其他人,肯定是不敢这么做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八十四节 匈奴最后的指望

    天色渐渐灰暗,北风在山岗之间呼啸而过。

    乘着战车,郅都走在汉军的战场上。

    一具具英雄的遗体被抬起来,由马车运到后方的营垒中。

    但战死者是如此之多。

    以至于汉军哪怕连民夫的板车和小推车也调用了,也根本不够。

    “将军,张都尉的遗骸找到了……”一个军官策马来到郅都身边说道。

    “带我过去……”郅都深深吸了一口气,灞上军骑都尉张威,是这次战斗汉军方面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张威出生名门,他的祖父即是大名鼎鼎的赵王张敖。

    张敖的父亲,即是张耳!

    张氏家族是秦末义军中最为瞩目的家族之一。

    汉室鼎立后,因为张耳的缘故,张敖得以承袭赵王爵位。

    并且因为张耳跟刘邦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秦末起义以前,刘邦与张耳就已经惺惺相惜或者说臭味相投了,有野史说,高皇帝微贱之时,曾经滞留张耳家中长达数月,至于两人到底干了些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是——高皇帝将自己的爱女,鲁元长公主下嫁给了张敖,并且安排了鲁元长公主之女张嫣和惠帝刘盈之间的婚事。

    并且,哪怕张敖后来卷入了贯高的谋逆案之中,也得到了准许辩解和洗清自己的机会。

    而不是跟韩信啊英布啊韩王信啊彭越一般,直接宣布谋逆处死。

    更重要的即使是如此,张敖也仅仅被贬为宣平侯!

    由此可见这个家族与高帝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君臣关系。

    更像家人一些。

    高帝驾崩后,吕后执政,宣平侯家族盛极一时!

    鲁元长公主的威名,谁不忌惮?

    连齐王刘肥都要跪舔!

    那个时候的宣平张氏,真真是骄傲无比!

    张敖之子张偃,甚至得封鲁元王!

    但吕后一死,诸吕一灭,宣平侯家族也就风吹雨打去。

    鲁元王张偃被贬为南宫侯,这还是看在他姐姐惠帝皇后张嫣的面子上。

    其他张氏子弟,则是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前两年,当今天子觉得现任南宫侯是个废物,找了个借口,连南宫侯的爵位也罢黩了。

    转而将南宫县封给了先帝的第七女,长沙王的妹妹,唐姬的女儿为汤沐之地。

    但是,不得不说,张氏的祖宗余萌是非常深厚的。

    张敖的第三子信都候张侈,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托付给了其父的老臣,故汉中太守田叔。

    本意是希望,田叔能照看一二。

    但谁知道,今上即位后,非常尊崇和尊敬包括田叔在内的老臣。

    于是,张侈的两个儿子,因此得以准许参军。

    长子张威甚至被放到灞上军之中,而次子张武,则成为了当今天子的贴身侍卫之一。

    但现在,张威却静静的躺在了血海之中。

    郅都走下战车,看着连尸身都有些破碎的张威,感叹了一声,道:“好汉子啊!”

    张威的身上,至少十七处伤口,全部都在正面!

    他已经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世人,他没有辱没自己的祖先的威名,也没有让田叔失望。

    只是……

    郅都转过身来,看着左右,道:“传我的将令,从今往后,禁止校尉以上军官冲锋陷阵!”

    张威本来根本是不可能死的。

    但是,他依仗自己八尺身高和一身强壮的力气,每次冲锋都冲在前面。

    于是,他成了匈奴人眼里的眼中钉。

    被上百人舍生忘死的围攻!

    这才是他战死的真正原因!

    像他这样的行为,值得尊敬,但不能提倡!

    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都尉容易吗?

    就像张威,他在田叔门下学习二十年,然后入伍,从一个队率做起,做到灞上军的骑都尉,秩比千石的高级武将。

    假如他没有战死在此,那么,未来,未尝不能独领一军,独当一面。

    但他死了。

    田叔公二三十年的教育和栽培,都白费了。

    国家更是损失一位大将!

    而这原本是不必要的!

    此番灞上军和棘门军,队率以上军官,战死接近一半,就是活着的,残疾者也接近了三分之一,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有伤在身。

    棘门军骑都尉王勇,跟是身被十余创。

    就算恢复了,估计也不能再上阵杀敌了。

    郅都是很反对这样子的。

    高级将领,太宝贵!

    尤其是经历这样一场大战的高级将领的经验,尤为珍贵。

    但现在,灞上军和棘门军的两个骑都尉一死一伤。

    队率以上军官,损失惨重。

    甚至可以说,灞上军和棘门军的骑兵建制已经不复存在。

    最少需要三年才能恢复过来。

    而倘若那些军官能活下来,要不了半年,灞上军和棘门军就又能活蹦乱跳的走上战场了。

    “今天,诸君将我军战死者的遗骸尽量清理出来……”郅都对左右的官员吩咐:“明日,吾将亲帅全军将佐,为阵亡将士入殓!吾将亲自上书陛下,请将诸将士遗骸,葬入茂陵!”

    这些英雄值得陪葬帝陵,与天子同在,永享祭祀的荣誉!

    在过去,陪葬帝陵,这是只有高级贵族和两千石以上大臣才有的资格。

    但今上即位后,修改了这条规则。

    今上,准许了大量的义士、英雄,陪葬霸陵和阳陵。

    特别是吴楚之乱中死王事的官吏、士兵,都被准许陪葬阳陵。

    还特地在阳陵之南,背阴之地,为这些官吏、士兵,单独建立了一个陵园。

    这是现在汉家天下百姓心里的最高荣誉。

    陪葬帝陵,不仅仅意味着可以得到国家祭祀,更意味着自己的先人在九泉之下依旧能得到先帝的庇佑!

    更是一种拉近刘氏和天下官吏、百姓之间距离的办法。

    毕竟,皇帝高高在上,寻常人连见都见不得。

    在以往,哪怕你对皇帝再忠心,皇帝也不知道啊。

    而且,对中国的贵族士大夫以及百姓来说,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

    社稷是刘氏的社稷,与多数人,还真是没有什么关系。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但,假如某人的先人,葬在帝陵。

    这就不同了。

    这意味着此人的祖先与先帝同在,这意味着此人既是皇帝的家臣,家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