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11章

我要做皇帝-第81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时间问题了。

    河套平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无论是畜牧还是农耕,当地的潜力都非常大。

    更何况,当地的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都非常富饶。

    于是,怎么开发当地,就成为了刘彻心里面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历史上,武帝举全国之力,开发河套,屯田朔方,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和心血。

    当然,效果也是惊人的。

    河套从此为中国所有,直至东晋,子孙不肖,才失去了当地。

    但,带来的问题也是触目惊心的。

    不提过度开发,导致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被破坏,造成风沙肆虐,沙漠蔓延的恶果。

    单单就是因为朔方屯田投资巨大,却见效缓慢,使得汉室经济背上重担,就让刘彻不得不考虑武帝之策的优劣。

    毕竟,世人大都没有什么为了百年之计,吃苦忍耐的觉悟。

    对多数芸芸众生而言,皇帝开发远方,导致我们要加税?

    皇帝你他妈在搞什么飞机?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大兴基建,造福子孙后代,遗泽让后世享受两千年,但秦帝国二世而亡。

    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修大运河,伐高句丽,也都是造福子孙,着眼千年的大策。

    大运河之利,就不必多说,后世苏杭能成为人间天堂,就是仰仗大运河的便利。

    而高句丽,则是为诸夏剪除了一个威胁自己的敌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唐王朝继起继续攻伐高句丽就是证明!

    但他们都跪了!

    独独那些只考虑眼前蝇头小利的家伙,却公侯万代,享国十余世。

    譬如宋太祖、宋太宗,为了自家江山的稳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崇文抑武,极力打压武人和尚武精神,甚至出现了在前线为国厮杀的英雄,不及在家读书的纨绔子万分之一的谬论。

    以至于以两宋之富庶和经济的发达,竟然被北方异族吊着打。

    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王朝最大的耻辱!

    在宋之前,还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被北方游牧民从头吊打至尾。

    甚至,即使是诸夏自身四分五裂的时候,都曾经有藩镇,以一州之地,追亡逐北,吊打草原。

    但宋却是狭诸夏举国之力,不仅仅要跪契丹,特么连西夏也要跪!

    真正是丢光了诸夏的脸面!

    但,赵家的江山,却是稳如泰山。

    以至于延绵数百年,直到蒙元出世,才被灭亡。

    也不得不说,这特么真是个笑话!

    但事实就是如此。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

    自然,刘彻也是不敢逆这历史大势,更不敢得罪天下人。

    不过好在,身为穿越者,刘彻倒是明白,为何秦隋二世而亡,而赵宋却能享国数百年的缘故。

    这是因为利益啊。

    对中国人来说,有好处的事情,拼了命也会去做。

    倘若没有好处的事情,自然是谁傻谁做。

    就如同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真真是诸夏的地理大发现。

    庞大的舰队,越过万里海疆,直抵非洲好望角,甚至有传言,郑和舰队曾经抵达美洲。

    即使只是好望角,这个发现也足够惊人了!

    因为,他证明了这个世界很大。

    但是,明朝是怎么做的?

    朱棣为了摆阔,拿着大批的资源,跟外域之国,做起了平等贸易。

    甚至,有国家进贡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就能从明朝哪里换走几乎是数十倍乃至于百倍的财富!

    这样的行为,固然是让西洋诸国都是欢天喜地的来到北京,恭问陛下圣安。

    但是呢,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简直就是病!

    拿着自己的资源,去养外人。

    通俗点来说,就是外忍内残。

    这就跟后世的男人,拿着老婆的钱去养小蜜一样,一旦被老婆知道,肯定是天崩地裂。

    所以,明朝文官一把大火,将郑和舰队烧的干干净净,连片纸都不曾留下。

    这是因为那些文官****吗?

    或许吧!

    但是,假如郑和舰队下西洋,带去的不是问候和馈赠,而是杀戮和征服。

    出海的舰队,每年都运载数之不尽的黄金白银,回归母港。

    举国上下,都因为郑和舰队的存在,而受益匪浅。

    谁敢烧?谁又能烧?

    怕是就是动一下舢板,都会被人吊起来打!

    赵普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但在刘彻看来,治大国,其实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利益分配。

    就像此次打下河套。

    正常的想法,如同武帝那样,当然是设立郡县,实行国家开发。

    但问题是——国家开发,就要将压力和负担转嫁给天下人。

    而且,在这个其中,官僚们上下其手,轻轻松松就将负担加重几倍甚至十几倍。

    如此一来,自然是民不聊生。

    老百姓的生活都被影响了,那谁还****一样的去支持皇帝开疆拓土呢?

    因为,皇帝打下的土地越多,自己的负担就越重。

    聪明人自然会知道怎么选择。

    而刘彻想要改变这个死循环。

    公家的东西,自然不会有人珍惜,但自家的东西,却一定会拼死爱惜!

    屯垦团的制度,是时候,再次扩张了。

    与之并举的,当然还有加恩封国。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几年前了。

    所以,这加恩封国的政策,就得改一改了。

    想到这里,刘彻就站起身来,举着酒樽,笑眯眯的看向群臣,说道:“赖社稷之灵,祖宗庇护,将士用力,再获马邑之胜!今朕与诸君,共聚一堂,为前线将士之胜而欢庆!”

    微微顿了顿,刘彻向前一步,接着道:“朕自受命于先帝,获保宗庙,六年以来,夙兴夜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朕之不德,而羞先帝遗德!今赖天之福,社稷之灵,祖宗庇佑,将士用力,遂有马邑、河阴之胜!”

    “然朕不敏,常畏过行……”刘彻拖长了声调,话锋一转,略带忧伤的道:“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当此胜利之日,朕却怜悯马邑、河阴之战中,为国捐躯将士遗孤!”

    “忠臣义士,国之栋梁也,若忠臣义士遗孤尚且不能安生,忠臣义士之父母兄弟昆仲姊妹不能安度余生,朕有面目见天下人?毋为也!”

    “尚书录诏!”刘彻看向汲黯。

    后者立刻跪到刘彻面前,马上有人将笔墨纸砚,端到他面前。

    然后汲黯恭身拜道:“臣黯恭听圣命!”

    “朕闻之,自古圣王用政赏功罚罪也!今朕悯天下忠臣义士子弟遗孤或匮于衣食,或困于财务,以至老父不能安享晚年,幼童不能进学向上,兄弟昆仲姊妹,困于财帛,而不得不委身为奴!此朕之过也!其诏:以河间地八百里为天下忠臣义士遗孤亲属之食邑!所划地域,历年产出之财税,皆入少府,为天下忠臣义士遗孤父母进学、养老、安生之费!命少府卿、大农卿并主爵都尉,主责此事!如有不逮,则以内库钱出之!”

    这个命令一下,群臣都是目瞪口呆,唯有汲黯在奋笔疾书。

    无数人都为刘彻的这个大手笔而震惊。

    直接划出一个方圆八百里的庞大地域为阵亡将士遗孤和父母的食邑之地?

    这可是亘古未有之事!

    有了这么一个保障,今后战死军人的子孙后代和父母,都可以由国家负责赡养了!

    当然,刘彻以前就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大家也都有耳闻,甚至目睹,所以这不奇怪。

    大家也就只当当今天子又开始败家了。

    但这与大家何干?

    刘家皇帝要败家,谁还敢拦着?

    但他们哪里知道,跟在这道命令后面的会是一个巨大的,连贯的政策。

    更是一次战争红利分配的开始。

    而怎么分配战争红利最合适?

    当然是贵族和庶民,都要分配。

    其中,国家吃肉,贵族喝汤而百姓能有骨头啃。

    这种次序和分配方法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很多王朝,都是因为分配不均,主次失衡,而导致灭亡的。

    刘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接着道:“又诏:宗正及大鸿胪,请令诸曹,既以出塞各军之列侯、封君为基准,为朕备以加恩再封之事!”

    这句简单的命令,立刻就激起了千层浪!

    加恩封国!!!

    时隔四年,再次出现!!

    许多列侯目瞪口呆,无数人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吾早该想到,早该想到了!”许多列侯哭丧着一张脸。

    当年,汉室全取朝鲜之地,再拓怀化之土,当今天子既以安东、怀化之地,加恩列侯。

    每一家都得到一块等同于自己食邑户数规模的新封国土地。

    许多人在那次分配中赚的盘满钵满。

    即使是运气不好的家伙,没有赚到什么财富的,也至少多了一个可以传给子孙的财产。

    而那只是安东而已。

    地处东夷之地,苦寒难耐。

    多数列侯都不愿意去,只打发了自己家族的庶子前往。

    而这河间地,可不是安东那个一年四季都冷的人死的苦寒之地!

    别人不知道,列侯们还不清楚吗?

    河间地,在秦代被秦人称为‘新秦中’,其地富饶,其土肥沃,其气候温暖,其地方广阔,其山川险峻,其河流密布。

    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甚至,只要稍加开发和利用,就足以比之中国三河!

    但,这样一个好地方,宝地,却要跟自己说拜拜了。

    无数人真是心如刀绞。

    原本,很多人都是无所谓的。

    甚至有人觉得,堂堂列侯,居然穿着甲胄,跟着大军出征,真是自讨苦吃!

    留在长安,花天酒地,岂非更妙?

    但现在,大家都是痛心疾首啊!

    一些人更是跟死了爹妈一样,耷拉着一张脸。

    但有人失意,也有人高兴不已。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人出征的家伙,跟过年一样,喜气洋洋,纷纷跪下来,三呼万岁。

    那河间地,可不仅仅能够耕作啊,更是一个天然的牧场!

    而牧养牲畜,转卖中国,可谓是暴利!

    但却殊不知,其实刘彻已经准备将最大的那块蛋糕,自己吃下去。

    看了一眼,已经进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列侯勋贵们,刘彻冷笑了一声。

    等这次战争打完,汉家的列侯集团,就要洗牌了。

    对于某些家伙,刘彻已经是忍无可忍了。

    捞好处的时候,争着抢着,等到需要他贡献的时候,就跑了个没影。

    这种臣子,这种贵族,刘彻不需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九十九节 军臣回师

    长安城,正在欢庆之时。

    越过西域,越过葱岭,遥远的中亚,此刻已经是浓烟滚滚,尸横遍野。

    曾经的中亚明珠,亚历山大大帝建造的‘极东之亚历山大城’已经陷入了地狱。

    匈奴骑兵残忍的将一切他们所能见到的男人杀死,女人****。

    而城市内外,到处倒毙着一个个希腊战士、月氏骑兵和康居骑兵。

    军臣在上万匈奴骑兵的簇拥下,进入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之中。

    数十名投降的希腊贵族,跪在军臣的面前,让军臣踩着他们的身体,迈步走进那个曾经亚历山大大帝和胜利王都曾经驻足过的市政厅。

    市政厅两侧的墙壁上,雕刻着一副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浮雕。

    军臣望着这些浮雕,哈哈大笑。

    左右的贵族也都是得意不已。

    一箱箱黄金被搬到军臣面前,一个个箱盖打开,黄橙橙的光芒,顿时映得无数人心花怒放。

    但军臣早已经见惯不惯了。

    越过葱岭后,匈奴骑兵进入了广袤富饶的中亚。

    此时的中亚,非常富庶。

    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以及塞人文明和安息文明,在此交织,交融,熔炼出一个辉煌的世界。

    匈奴人来到这里,就跟老虎进了羊圈一样,简直是如鱼得水。

    当地的一切军队和势力,对于匈奴人来说,简直太弱了!

    汉匈数十年的战争和攻伐,早就使得匈奴骑兵的技战术和战术素养,超越了中亚的居民们。

    哪怕他们联起手来,塞人、月氏人、希腊人和康居人,加在一起,组成的五万联军,也在这个曾经名为‘极东之亚历山大城’之下遭遇了雪崩一样的失败。

    希腊人的军团,月氏人的骑兵,康居人和塞人的弓手,被匈奴骑兵冲的支离破碎。

    装备了马鞍、马镫和马刀的匈奴骑兵,宰割这些孱弱的对手,简直跟屠宰牲畜一样简单。

    “这个城市,从今以后,就改名‘俱战提’……”军臣骄傲而自豪的说道。

    匈奴骑兵攻破这个城市后,就已经与月氏人的王庭相距不远了。

    再有最多三个月,在夏天之前,匈奴骑兵就可以将兵锋推到月氏人现在的老巢面前。

    在军臣眼中,这些老鼠,已经死期将至!

    等灭亡月氏,军臣决定,一定要写一封国书给汉朝皇帝,好好夸耀一下自己和自己的骑兵的无敌。

    警告一下这个不安分的女婿,要规矩一些!

    想到这里,军臣就将热切的目光,看向一个跪在他面前的希腊贵族,踩着他的脑袋问道:“这城里的工匠和学者,都给本单于找来!”

    对军臣而言,打过葱岭,不在于劫掠了多少黄金,抢到了多少粮食和人口。

    而在于得到了多少工匠和学者。

    这些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工匠,可以为匈奴帝国制造继续征战和劫掠的武器。

    而学者,则可以为他充当智囊或者为他教育匈奴的贵族后代。

    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