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68章

我要做皇帝-第86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除了那些投机分子以及想靠着墨家混军功的贵族外,其他人都对墨家敌视无比。

    特别是在关东,墨家都快被黑成天下头号大坏蛋和一切罪恶的化身了。

    墨家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就需要一个可靠而得力的盟友,为他解释,为他发声——不求为自己唱赞歌,只求实事求是的将墨家的思想和诉求,告诉天下人。

    于是,公羊学派与墨家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儒墨虽然敌对几百年,但是,却是诸子百家之中,彼此最了解和最熟悉的人。

    毕竟,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但一定是你的敌人!

    因为,敌人要攻击你,就必须找到你的漏洞和缺点!

    儒墨就是这样一对相爱相杀数百年的冤家对头。

    但同时也是互补性最强的两个学派。

    儒墨的和解,让这次的石渠阁之会,将充满了亮点。

    刘彻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石渠阁之会,其他巨头们发现这个事实时的尴尬表情!

    ……………………

    威信工种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啊啊啊啊~

    另外,本章所说的儒墨和解,其实只是主角自己的看法~

    嗯,以后会说这个问题的,但我怕有人误解~~~~~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节 应变

    想到石渠阁之会,刘彻就坐下来,拿起一张表格。

    这张表格上列的都是已经被刘彻发出了邀请,确定可以参与这次石渠阁之会的诸子百家的巨头名单。

    石渠阁的会场,目前也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

    大约,最终,会成为一个类似后世的人民大会堂那样的环形会议场。

    因为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所以,该会场可以容纳的人数也大大增加了——至少可以容纳超过千人同时与会。

    当然,这指的是包括哪些跟随诸子百家的巨头以及贵卿大臣共同出席的小弟们。

    在事实上,整个石渠阁,只会有五百五十五张席位。

    这是特地设计出来的,为的是符合刘氏崇尚五这个数字的国策。

    而这五百五十五个位置,刘彻和他的妃嫔以及东宫两位太后的随从亲信,包括薄窦外戚,就一口气占去了五十之数。

    而且还是最重要最好的五十个位置。

    而剩下的位置,三公九卿列侯将军,毫不客气的占走了一百零八个席位。

    此外,还有诸侯王将要来观礼。

    梁王刘武,江都王刘阏、代王刘登、中山王刘非,都将列席这次盛会。

    他们和他们的随从将占走一百个位置。

    除此之外,四夷使者或者国王,也可能出现在观礼台上。

    至少南越王赵胡,已经确认,将会来到长安。

    这是他即位后第一次,也是南越王国在内附后首次朝觐天子。

    毋庸置疑,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刘彻都得给他安排一个好位置,更需要安排他和他的随从们。

    这就又是至少二三十个席位不见了。

    实际上,留给诸子百家的位置,可能也就两百六七十个左右。

    与如今天下的诸子学派而言,这就是真正的僧多粥少!

    注定了不可能让所有学派的所有巨头都能够列席其中。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因为,决定谁参加,谁不能参加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刘彻手里。

    刘彻若是想要让谁参加,那么,他就算是阿猫阿狗,也可以参加。

    若不想让人谁与会。

    那么,此人即便是孔孟复生,墨子在世,有韩非、李斯之才能,也不可以参加!

    这个权力,无疑是很重要的。

    甚至可以决定诸子百家的生死存亡。

    因为,假如皇帝不让某个学派参加,那等于告诉天下人——这是朕不喜欢的,大家尽管可以放心大胆的sm!

    这个学派,无疑就要悲剧……

    好在,刘彻还是很讲吃相的。

    不会因为不喜欢某个学派,就将他完全踢出局。

    更不会因为喜欢某个学派,就强行提升他的地位。

    比起个人喜好,刘彻还是很相信科学的。

    毕竟,君王的个人意志假如强加于学术思想之上,这其实很容易做坏事。

    这就好比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看上去很好,皇帝省心——最起码不用再去面对学术界的纷纷扰扰,天下也可以安宁一点。

    但其实呢?

    罢黩百家的后果,就是抹杀掉了学术和思想的多样性。

    自然界,生态系统失去多样性的后果,人人都知道——那会是个灾难!

    而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同样如此。

    很多东西,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

    但在危机时刻,在关键时刻,却是可以表现出来。

    宋明的悲剧,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的体制僵硬,缺乏变通。

    而这正是缺乏多样性,多种选择的弊端。

    在刘彻看来,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即使是鲁儒,也有优点,也有他们的长处。

    所以,刘彻就让尚书们搞了个公式,根据诸子百家各派系的影响力、弟子门徒的人数以及贡献(这其实为了扶持墨家而设计的),综合做了一个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剩下的这些席位应该怎么分配。

    当然了,那些真正的巨头,像是法家的张恢,公羊派的胡毋生、董仲舒,韩诗派的韩婴以及楚诗派的申公等都是可以直接受邀的——哪怕他们所在的派系影响力为零。

    而最终,得出的这张表格,让刘彻看了好几次,都依然难以平静。

    假如不是亲眼所见,而且,尚书们引用的数据和情报,都源自于丞相府以及绣衣卫的报告。

    刘彻几乎都有点不敢相信这表格上的数字。

    儒家虽然依然是天下第一大派系。

    但是,儒家在这种表格上却只占了大约四成的份额……

    这在数年前,简直无法想象!

    要知道,当年考举,儒家一次性占据了入选士子的七成名额,进而引发了轩然大波。

    东宫太皇太后差点暴走!

    要不是刘彻和周亚夫几经周转和劝解,儒家自己也知情识趣的吐出了三成名额出来。

    不然,那一次,说不定,儒家就要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了。

    即使如此,儒家的声势之大,也是让人记忆犹新。

    但,不过四五年时间,儒家就从七成,退到了四成。

    这意味着,这个世界的话语权,从此再也不可能由某一个学派,某一个派系把持了。

    儒家虽强,但也强的有限。

    至少,其他学派,也可以在规则内跟儒家玩游戏了。

    再也不需要打不过就喊爸爸,叫皇权下场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而紧随儒家的是法家。

    法家素来就是汉室显学,想升官,而且火箭一般升官,汉兴以来,选法家总没有错!

    拿着地主豪强和恶霸的人头,当成自己的升官踏脚石。

    无数法家巨头,曾经为此实践过。

    但排名在法家之后的,却非是黄老学派。

    而是来自安东的杂家!

    这就让刘彻有些蛋疼了。

    “黄老学派也真是太不争气了!”刘彻叹息着摇着头。

    讲道理的话,其实,黄老派掌握的资源是诸子百家之中最多的,他们的所面临的环境也是最好的。

    但奈何,黄老学派清静无为,其思想和学问都太深奥,一般人没有个二三十年的研究,根本不敢谈入门。

    想要学好黄老,通常都需要四五十年的钻研,才能做出些成绩。

    而且,黄老学本身的名宿,也都不爱教育。

    他们就像过去一样,挑挑拣拣……

    但世界,早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世界了。

    所以,他们悲剧了……

    排名垫底!

    就连困局一地的墨家,综合得分都比黄老高!

    没有办法,刘彻只好提起笔,将本该属于杂家的名额,划拉到黄老派和墨家头上。

    其中,黄老拿大头,墨家拿小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若真的按照这个表格去分配名额,那黄老派立刻就要跳脚,两位太后恐怕也会生气。

    最重要的是——杂家立刻就要面临当年儒家的局面。

    要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吕不韦的思想和学问,还是需要继续发酵,继续发展。

    …………………………

    威信工种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求点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节 卫青的消息

    在经过了差不多半个月的熙熙攘攘之后,元德六年的三月朔望朝,终于来临。

    这一天,三公九卿,全都早早的聚集在了北阙城楼之下,一辆辆华贵的马车之中,一位位华服羽冠的大人物们窃窃私语。

    “听说,考工室的剥离已成定局了……”有人叹息着:“少府的地位,恐怕要大不如前!”

    考工室,庞大的利益链条,数十年来维系着少府的威权。

    旁的不说,如今的铸币权,就属于考工室。

    而考工室的剥离,不仅仅意味着少府权柄的削弱,更意味着东方诸侯王国和豪强铸币权的彻底剥夺!

    可以预见,当今天子不会再允许地方拥有铸币权了。

    不过,却也有人不以为意。

    “少府卿都没担忧什么,吾等去烦恼此事为何?”

    谁不知道,这些天,少府卿刘舍和少府六丞都是不发一言吗?

    所以,有知道内情的笑道:“少府如今哪里还需要依靠考工室呢?”

    “如今少府,恐怕恨不得快点剥离考工室和东园令!”

    “又没什么政绩,还成天要往里面烧钱,稍有差错,还要掉脑袋……”少府六丞之一的司马安,甚至就对自己的家臣们说道:“这考工室,留之无益,不如去之!”

    这话呢,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考工室干系着军方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

    稍有点问题,丘八们就直接告御状。

    而因为物勒工名的制度,这状一旦告下来,一条线上的所有人都要吃挂落。

    司马安本人就已经因为考工室生产的兵器质量问题,而被叫到天子面前,训斥过好几次了。

    而他下面的人,这几年掉的脑袋,都快可以垒成一座小山了。

    只是……

    考工室虽然干系大,投入大,但……

    掌握了考工室,就等于掌握了大汉军备的命脉。

    不说油水,单单是借此可以与军方巨头们建立交情,有所往来,就已经很值了!

    更别提,考工室的机构是如此巨大。

    仅仅是它本身的人事权,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若有可能,少府是死都不肯撒手的。

    但没办法,这是天子既定的政策。

    不仅仅考工室要剥离,东园令也要剥离。

    未来,连东西织令衙门,估计也会剥掉掉。

    加上已经剥离的上林苑,未来的少府,将会失去它一半以上的权柄和雇员。

    从一个庞大的令人生畏的官僚机构,转变成一个专心服务皇室,同时顺便收税的衙门。

    这是少府的未来。

    已经确定的未来。

    对少府来说,与其螳臂当车,去跟天子顶牛,不如专心致志,好好考虑考虑,怎么保住盐铁事业的权柄,怎么保住与墨家的合作关系。

    而少府的事情,其实还只是一个小事情。

    皇帝劳资要改革少府,没有人能阻拦。

    因为少府实际上就是皇室的管家衙门,专门处理与皇室相关的事务的官僚机构。

    但在另外一个事情上面,无数人都在等着看好戏。

    御史中丞张寄则完全无视了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对汉室的御史中丞而言,驳回皇帝的诏书,这是他的天赋权利。

    谁都没有办法阻止。

    皇帝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接受,第二说服。

    并不存在第三个选项。

    甚至,就连换人都不可能。

    因为新上任的御史中丞,极有可能会选择跟他的前任一般,否决皇帝的诏书。

    而万一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就太尴尬了。

    反倒是特进元老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聚集在一起,旁若无人的眉飞色舞的商量着事情。

    “榆林塞既下,那就已经趁胜拿下龙城啊!”弓高候韩颓当几乎就是大声的说道:“到嘴的肉,没道理不吃!”

    韩颓当去过龙城,再没有比他更清楚龙城防御是何等空虚的汉家大臣了。

    匈奴人在龙城附近,撑死了只有不过两个万骑的兵力。

    汉家出一万骑,足可拿下龙城,将冒顿和老上的棺椁从地下挖出来。

    到时候是挫骨扬灰还是鞭尸,就随汉家的兴趣了。

    而拿下龙城,将对匈奴的统治予以沉重打击。

    至少,足可瓦解匈奴在漠南的统治!

    “我以为,应该拿下居延泽……”曲周候郦寄则有不同意见:“居延泽乃河西第一大湖泊,水土丰盛,根据俘虏的匈奴贵族所言,当地还非常适合屯垦,匈奴人就常常在迁徙之时,在居延泽附近的土地上撒点麦种或者粟米,待到秋天就可以收获,这样都能种出粮食!我中国善耕者,必可在该地扎根!”

    “更何况,控制了居延泽,我军就可以前出至河西,威胁匈奴统治的根本之地!”

    两人的争论,也代表了目前汉室军方对于汉家下一步进军的态度。

    保守派如韩颓当,只想先把地盘稳固,顺便吃掉周围可以吃掉的匈奴势力。

    而以郦寄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战争不能拖,要乘胜追击,尽早的打垮和消灭匈奴主力。

    总的来说,目前,保守派稍占上风。

    因为,汉军在马邑和高阙胜的有点太快。

    中国人出于本能,不相信太过迅速的胜利。

    在小农思维的驱使下,他们下意识的选择了先稳固局势,看看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