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59章

我要做皇帝-第95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怎么能忍?

    必须杀了军臣,然后立一个愿意带着全匈奴军队在幕南和汉朝继续死磕的单于!

    “我已经联络了左大都尉须卜当屠和右大当户兰折野,还派人去告诉了左谷蠡王……”渠落说道:“只要我们这边一发动,成功了,立刻就请左谷蠡王,既单于位!”

    左谷蠡王狐鹿涉,乃匈奴四柱之一,虽然不是宗种,但至少拥有单于继承权。

    杀了军臣之后,当然,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左大都尉须卜当屠和右大当户兰折野,则分别掌握着部分王庭的卫兵,有他们的配合,政变的成功可能性立刻大大增加!

    …………………………

    但,跟渠落王以及雕毗等人不同,另外一些幕南贵族,既受够了军臣,也受够了匈奴。

    “我已经派出了使者,前去汉朝的渔阳塞和蓟城,与汉朝的贵族谈判……”黑暗中,一个粗矮的人影低声说道:“一旦汉朝愿意接纳,我就会率部反正……”

    “你们怎么选?”这人望着自己身周几个贵族。

    这些人与他一般,都不是匈奴本部,甚至不需要别部。

    从前,匈奴人强盛,他们当然愿意给匈奴当狗。

    但现在,匈奴人倾巢而出,却奈何不得汉朝一条残破的防线,顿兵城下,足足一个月,却无法突破和前进半步。

    这样的匈奴帝国,在他们的眼中,再不可靠了。

    在这艘船沉没之前,大家当然要找个新主子了。

    还有谁比现在的汉朝更好的主人呢?

    况且,这些贵族,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跟汉朝眉来眼去。

    汉朝的变化,也瞒不过他们。

    造阳的楼烦人的日子过的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既然汉朝可以解决大家的衣食问题,又是如此强大,那么,怎么选,还用想吗?

    其他几位贵族,相互看了一眼,都点头道:“我等自然是愿意归顺伟大的汉天子的!”

    甚至还有人骄傲的道:“我在数年前,就已经在为汉天子服务了……我为天子立过功……”说着他还拿出了一个本本,这是汉家绣衣卫颁发的证明,证明此人,曾经帮助过绣衣卫。

    但此人没高兴多久,其他人就笑着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在手里扬了扬:“可不是只有你才有此物……”

    “我们也都有……”

    “嘿嘿嘿……”

    事实上就是,这两三年来,诸部族,谁没有跟汉朝私底下接触过?

    汉朝的绣衣卫,甚至在某些部族的领地内公开活动,也没有人去管!

    而前两年,汉朝大规模的赎回自己的臣民,这些人也是出力了的。

    当然,那个时候,他们是看在黄金和丝绸的面子上帮忙,而之后,则慢慢的开始将为汉朝服务和通风报信,当成了一条退路。

    而在现在,他们终于对匈奴彻底失望!

    …………………………………………

    祁连山,匈奴的圣山,没有之一!

    这里是匈奴的河西走廊地盘的核心,也是匈奴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对于匈奴人来说,这个世界,再没有任何地方,比祁连山更重要的了。

    祁连山的冰川和山脚下的牧场,是他们赖以为在此生存和繁衍的最重要的资源。

    但在此时,这个过去的匈奴圣山,却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提着屠刀,且渠且雕难亢奋的走在祁连山的一条山路上,折兰骑兵在他的两翼护卫着他。

    在山路的尽头,几十个绝望的匈奴贵族,拿着刀,呐喊着冲杀过来。

    “杀光他们!”且渠且雕难冷漠的下达命令,然后折兰骑兵一拥而上,将这些最后的忠于军臣的贵族砍成了肉泥。

    而且渠且雕难则舔了一口自己刀尖上的鲜血,然后走到山坡前,一个被人团团包围的匈奴少年面前,跪下来说道:“伟大的左贤王,这些可耻的叛逆和不轨的阴谋者,已经被斩杀干净,奴才,请您即刻即位为单于!”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节 运动战(1)

    那个被人团团包围的匈奴少年,望着眼前的一切,只能木然的点点头,说道:“一切唯且渠王之命……”

    而他望着整个祁连山,眼泪却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在三天前,本来被他的本部和忠诚于单于庭的贵族以及折兰人共同保护的他。

    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背叛。

    一直以来忠心耿耿,给匈奴做牛做马的折兰人,忽然反水了。

    这些曾经他的忠诚卫兵,忽然将他挟持。

    然后,就是且渠且雕难,带着兵马,杀到了祁连山,攻击那些企图解救他的忠诚部族。

    三天来,祁连山下,血流成河,由于且渠且雕难挟持了他,他的本部和忠诚于他的很多部族,都是被迫不战而降,结果很多贵族惨遭杀戮。

    而那些不愿意的投降,则面临了更惨的下场。

    他们被逐个杀死,剥下头皮,将脑袋插到木桩上。

    于单虽然年幼,但,目睹了这一切后,他清楚,且渠且雕难这个奴才,既然敢做这个事情,那就一定有把握和底气。

    “好!”且渠且雕难看到于单如此乖顺,满意的点点头,他大马金刀的对着左右吩咐着:“快去准备单于即位所需要的物品!”

    于是,半天之后,在鲜血和尸骸之中,匈奴左贤王于单,在祁连山脚下,被且渠且雕难拥戴,立为单于。

    因其是在匈奴的西部,所以又称为西匈奴。

    西匈奴政权建立后,第一件事情,且渠且雕难宣布,自己成为单于的左大将。

    而且,由于单于年少,不能执政,所以,他得到授权,独揽全国军国大事。

    消息传出去,整个河西走廊震动。

    西域诸国,更是莫名其妙,人人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目前这个局面?

    讲道理的话,左贤王于单,确实是合法的单于继承人。

    但……

    且渠且雕难这个家伙如此行径,分明就是挟单于以号令诸侯。

    西域诸国驻扎的匈奴部族以及幕北的贵族,当然没有一个服气的!

    且渠且雕难,他算哪根葱?

    一个卑贱的奴隶,也敢骑在孪鞮氏脑袋上拉翔屙尿,这还有没有王法?

    更何况,如今单于还在,左贤王凭什么成为单于?

    即使是该立,也该由孪鞮氏和三大氏族来决定!

    于是,短短时间之内,在河西走廊之中,就立刻出现了一个反且渠且雕难联盟。

    许多忠于单于庭的部族,纷纷集合兵力,另外,西域的骑田万骑和幕北地区的贵族,也开始动员起来。

    匈奴内战,几乎一触即发。

    为了应付这个局面,且渠且雕难,派人到处散播谣言,说军臣已经战死,他立于单,是为了匈奴考虑。

    一时间,河西局势激荡不已。

    而在听说了这些谣言后,幕北和西域的部族,也都是将信将疑。

    很快,有人将右谷蠡王亦石战死的消息,带到了浚稽山。

    听说了这个事情后,幕北和西域的贵族们震动不已。

    人人人心惶惶,大家开始真的担心,单于阵亡,王庭主力全军覆没。

    甚至有贵族提出,必须从孪鞮氏内部,选择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来继承单于之位,方便领导大家,与且渠且雕难这个卑鄙的奴才战斗,同时与汉朝周旋。

    ……………………………………

    渔水之上,一座座浮桥,横跨两岸。

    飞狐军和细柳营的骑兵,快速的从这些浮桥上通过。

    义纵拿着地图,审视和确定着自己的军队所在的方位。

    “我军现在应该正在渔阳塞以北三百里处……”义纵说道:“与匈奴大营相隔大约一百五十里,匈奴人的主力应该在我军的侧翼……”

    这虽然不是一件很容易判断的事情。

    但好在,这些年来,特别是马邑之战后,汉军的测绘技术突飞猛进。

    经历了高阙之战的洗礼后,甚至已经有人发明了新的测距法。

    这也是近代汉室几何理论发展的结果。

    自从春秋时期,中国的数学家发现了勾股定律以来,中国的几何学,停滞了数百年。

    直到当今天子开始重视数学和几何,并且在考举中大量使用。

    于是,自然,有无数人开始钻研数学和几何。

    儒家的荀子学派中,有一个叫张远的学者,在经过两年的反复论证和研究后,在元德四年,公布了他的成果。

    他宣布,自己取得了一个重要的发现——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方和等于其斜边的方(平方古称方)。

    而这个公式的发现,立刻就如同勾股定律一般,立刻就影响到了天下的各个方面。

    这个公式发现后,汉室的测绘技术立刻突飞猛进。

    墨家甚至开始想利用这个方法测绘大地,乃至于完成其祖师爷墨翟的梦想,丈量天地!

    作为汉军之中的数学高才,义纵当然也会与时俱进的跟进最新的数学成就。

    于是,他把这个公式搬进了军队里,丈量天地什么的,义纵没兴趣。

    但拿来测距,却是很好用。

    他将地图说起来,下达命令:“全军快速前进,我军在今天下午,必须全部通过渔水,两天之内,必须抵达要阳!到匈奴人的屁股后面去,堵住匈奴主力北逃的道路!”

    “这可能是一场血战,让军官们告诉士兵们,做好准备!”

    所谓困兽犹斗,更何况匈奴人?

    义纵相信,一旦自己的军队,越过潮山,出现在要阳,截断匈奴的退路。

    那么,匈奴人一定会发疯的!

    不过不要紧,这正是义纵需要的。

    正如他陛辞前与天子商议的战略,此战,就是要跟匈奴人打运动战,调动匈奴人,迫使他们露出软肋和破绽,从而在运动中一点一点消灭敌人。

    毕竟,匈奴主力,可不是一万两万,甚至不是四万五万,而是空前的十二万以上骑兵!

    这样可怕和恐怖的力量,假如不分散,不调动,想要在正面吃掉。

    即使汉军再强,再厉害,战斗力再牛逼,正常情况下,不做好牺牲五万以上士兵的准备,根本不可能!

    而战死五万将士,这对汉室来说,代价太大了!

    ………………………………

    明天是作者君的新房乔迁之日。

    感恩各位读者老爷,各位衣食父母,谢谢大家,要离带着全家感谢。

    没有诸位,要离别说住新房了,恐怕早就饿死了!

    所以,后天开始会爆发三天,感谢各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节 运动战(2)

    当晨曦照耀到渔阳塞城头时,这座城市,甚至已经没有了城市的模样了。

    几乎整个城墙,都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城楼上,更是血迹斑斑,随处可以见到曾经发生在这些地方的血战留下的痕迹。

    过去二十多天,匈奴人的攻击,如同飓风一般,狂猛而可怕,蛮不讲理。

    拿着千里镜,薄世远眺城外的匈奴军营和那些到处是硝烟和破碎的箭楼的大地。

    这二十多天的战争,匈奴人在渔阳塞城下,陈尸数千。

    但渔阳军民,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至少有四千人战死,另外有数千人重伤,而带伤者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即使是薄世,也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右手的两根指头。

    他的亲卫队,更是只剩下了不足一百人。

    而在战前,整个渔阳塞,哪怕算上老弱妇孺,恐怕人口也不足五千。

    由此可见,这场战争的可怕和烈度之高。

    匈奴人最疯狂的时候,曾经一昼夜之间,对渔阳发起了上百次的攻击波。

    那些疯狂的夷狄,在其贵族的指挥下,不要命的扑向渔阳各段城墙。

    蚁附而上、掘墙挖土,甚至将一个个巨型的箭楼和攻城塔,推到渔阳塞下,与守军对射,掩护其军队突袭。

    战斗最危险的时候,渔阳的多处城墙崩塌,匈奴人一涌而进。

    守军几乎难以抵挡。

    就连薄世都以为,这座城市要守不住了。

    但关键时刻,一支千人左右的燕国游侠组成的突击队,舍生忘死的扑向了匈奴人。

    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身躯,硬生生的将匈奴人赶了出去。

    充分诠释了,什么叫燕人!

    燕人,就是雕悍!

    而这些游侠,却也因此几乎全军覆没。

    不过,现在,渔阳塞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现在,在沿着渔阳塞一直向东,延伸到李广把守的虒奚…犷平一带的长城上,汉军云集。

    从燕国,从赵国,赶来的援军数量,到今天上午,已经突破了二十万之多。

    解决了上谷之敌后,车骑将军义纵统帅的汉军主力骑兵,也已经渡过渔水,向着潮水和濡水、要水之间穿插。

    一个空前的包围圈,正在向入侵的敌人展开。

    汉军,从今天,将从战略防守,转向全面的战略进攻。

    “燕王什么时候到?”薄世转过头,问着自己的副将张未央。

    这也是他的第四个副将,前面三个,都已经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燕王应该快到了……”张未央的额头上,绑了纱布,在这场战争中,他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眼睛。

    但他却根本没有休息,只是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就再次登上了城头。

    这场战争,整个护濊军都打疯了。

    虽然损失惨重,尤其是军官,阵亡和重伤了一半以上的队率和三分之一的司马,来援的五个校尉里,有三个战死,剩下的两个,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势。

    在最危险的时候,甚至连都护府的文职军官、参谋和那几个平素张未央很不喜欢的儒生,也拿着武器,站上了城头,有人喋血于此,长眠此地。

    但,护濊军上下,没有人后悔,也没有人退缩。

    因为,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