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97章

我要做皇帝-第99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到不服的,直接干死就可以了。

    当然,必要的制约还是要有。

    所以这折冲府的丞令,就得由长安派遣。

    这既可以加强中央权力,还可以增加就业。

    当然,主要是增加就业。

    毕竟,在长城附近还好,若是离长城几千里甚至上万里。

    那就真的是山高皇帝远,一般的事情,难以约束了。

    只要不是捅了篓子,闹出了乱子,长安就算想管,也有心无力。

    大臣们,自也知道这个。

    所以,听到这里,他们都纷纷点头。

    甚至有人开始琢磨着未来去西域大展身手了!

    “有关折冲府的结构和具体的组织,朕已经命尚书令拟好了草案……”刘彻笑着道:“诸卿若有兴趣,散朝后,可去兰台领一卷草案回去仔细看,有问题,就提出来,朕会在明岁大朝议上,与天下公侯共商此案,作为定律!”

    这也正常,毕竟,这个事情,这样重大的政策变化,肯定不可能是三公九卿朝堂大臣和皇帝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就可以决定的。

    必须经过大朝议这样的有着天下士大夫、公侯贵族、地方两千石甚至诸侯王们共同参与的大会才能定下基调,才能让天下人服气。

    不然,未来出了问题,谁来担责任?

    “诺!”群臣听了,立刻拜道。

    “朕与诸卿,再来说一说这荒服之地的分封吧……”刘彻望着地图,面带笑容。

    倘若,葱岭以东,刘彻的打算是在未来,用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将它们本土化。

    那么,这葱岭以西的世界,在刘彻眼里,至少在现在,就是殖民地!

    殖民地跟本土,是完全不同的。

    假如,在葱岭以东,刘彻还会温情脉脉,还会软硬兼施,还会做好各种规划。

    那么,在葱岭以西,刘彻的态度就是——谁占有,就是谁的。

    只要给朝廷交税,给足了钱,朕才懒得去管你们在那里是杀人放火还是敲骨吸髓呢?

    这也是刘彻现在最直观的想法。

    这个地图代表他现在对世界的认知。

    长城之内是核心,是第一世界,是世界的核心和国家的根本。

    长城之外,葱岭以东,是第二世界,是将来拱卫中国的边疆,也是未来百年要全力经营和同化的地区,最终,将当地完全汉化。

    而那葱岭以西,就是第三世界了。

    第三世界,是刘彻定义的远方,是现在汉军暂时无法影响的地方,也是未来作为殖民地来经营的地区。

    可以参考后世欧陆殖民者对其殖民地的态度。

    刘彻不在乎他们,是不是用中国制度,中国文字,也不在乎他们信仰的是什么。

    只要他们跪下来,认可中国天子的威权,岁岁纳贡,将他们的资源、财富和人力,全部送上来就可以了。

    为此,刘彻不会去破山伐庙,也不会去动摇当地的秩序和制度。

    不管他们信仰的是佛教,还是印度教,仰或者拜火教、希腊的奥斯匹林诸神。

    全都无所谓!

    他们就是中国的血袋。

    剥削和压迫的地方。

    当然,也是可以分封的。

    望着地图,刘彻轻声道:“将来,若有列侯封君,愿意去此处开拓者,可以得其五倍封国食邑土地,还可以免除一切贡税!”

    此话一出,立刻就让无数人心潮澎湃。

    这才是列侯贵族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开宗做祖,启一世代之新!

    就如同春秋战国的那些诸侯一般,真正的主宰一国命运,执掌一国大权。

    不同的只是,头上多了一个天子而已。

    不过,无所谓了!

    现在,天子的这个承诺,等于向他们打开了整个葱岭以西的世界,并且将这些地方全部送给他们。

    随他们取用。

    甚至有聪明的列侯,已经在心里打起了算盘。

    譬如,桃候刘舍。

    刘舍的脑子里面,现在全是各种数字。

    他数学本来就很好,近些年来为跟上形势,数学自然也变得更好了。

    这个出了名的刘氏马屁精,现在开动了他的全部脑细胞,紧张的运算了起来。

    桃候侯国始封之时,仅有一千余户,这几十年来历代天子的加封和他拍马屁拍的好得到的恩封加起来有两千户,使得他的侯国食邑户数达到了三千户。

    但别急,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他的儿子,已经改名为姓项的鲁国公也有三千户食邑。

    这鲁国公的食邑,当然不好动。

    这是要给项羽血食的,也是天子的脸面。

    但没关系,儿子肯定有儿子。

    嫡子袭位,而其他庶子,依照当今天子的推恩令,可以分得部分的家产甚至包括食邑。

    刘舍不傻,他自然知道,只要自己运作一二,那么自然,就至少可以分出五个食邑两百户以上的封君。

    这些封君不比列侯,不需要老爹挂了才能分封。

    他们现在就可以顶着封君的名头出来闯荡。

    这样,等于他的家族就多出了五个封君。

    而且,是可以充当开路先锋和中坚力量的封君!

    你要知道,鲁国公,作为当今天子给项羽选的嗣子,隔代的后人。

    在江东吴楚地区,有的是脑残粉。

    尤其是那些自诩为项王遗老,楚国心腹的地主豪强和文人以及游侠,数不数胜。

    而他的孙子们,只要打起项羽后人的旗号,悄悄一声张,再有鲁国公配合,轻轻松松,就可以拉来上千甚至上万的江东豪杰为己所用!

    这可了不得啊!

    更何况,刘舍一共有六个儿子。

    长子给了项羽当儿子,还剩下五个。

    嫡子刘哲,未来会继承他的家业。

    而剩下的四个儿子,完全可以在今后想办法送上战场去镀金。

    只要混到军功,就又可以为家族的兴盛添砖加瓦。

    若运气好,有一子能为列侯,桃候家族就要大兴!

    整一个一万户候,去要服占一个千里之地,称王称霸,甚至在未来,前往那身毒、大夏之地,开国家,建社稷,再造大楚!

    这样想着,刘舍就跟猫抓了一样,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去找家人商议。

    刘舍如此,其他列侯里的聪明人,当然也不少。

    大家都开始摩拳擦掌。

    现在,人人都知道,只要燕蓟之战结束,匈奴帝国再败,虽然立刻灭亡不大可能,但这陷入亡国之局,却是必定了。

    匈奴灭亡不灭亡,什么时候灭亡?

    大家不在乎。

    大家在乎的是,在匈奴败亡之后,他们让出来的那些土地。

    整个幕南,三千里山川草原,再加上那河西的两千里峡谷山川绿洲,都将成为汉室的口中之物。

    而这些地方,适宜定居的地方有不少。

    最起码,从居延泽到祁连山一带,完全可以开垦出百万顷良田,再造一个八百里秦川。

    但这些地方,却得早些准备,早些活动。

    不然,就会被其他人抢了,自家就只能等汉军未来再进军西域才能捞到封国了。

    当然,也有心思更加机灵的人,在心里面悄悄的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力量后,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恐怕也拿到不到什么好地方当封国。

    与其如此,倒不如退而求其次。

    譬如……

    去找一个水草富饶之地,建立起自己的畜牧王国!

    若在从前,没有人会去这么思考。

    但在现在,却是不同。

    天子在造阳地搞的青储窖和定居实验,使得定居畜牧成为可能。

    只要拿一块水草富饶的地方。

    譬如说,类似于匈奴右贤王驻地南池那样的绝好牧场,还怕家族不能起飞吗?

    甚至,还有着五千户以上的顶级列侯,也在思考要不要对牧场下手!

    毕竟,养马和养牛,那可是比耕地,在土里刨食还要赚钱的啊!

    一匹好马,动辄就是数万钱,若是宝马,更是无价!

    而且,国家和贵族封君们,也肯定会需要大量大量的牲畜的。

    甚至,很可能在未来,对马匹和耕牛的需求量会大的超乎想象!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侍中从外面急匆匆的跑到殿中,拜道:“陛下,大捷!大捷!车骑将军已经全歼了匈奴胥纰军、逼落军、黑鸦军,斩首上万,捕虏无算!”

    大臣们听了,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人人脱帽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他们心悦诚服,五体投地,对自己的君王的决断,再无异议!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节 句犁湖单于

    汉元德六年夏六月丙辰(初八)。

    渔阳塞一带,终于迎来了降雨。

    大风带着从海洋而来的水汽,从天空中倾盆落下。

    淅淅沥沥的雨水,带来了希望,也将匈奴人推入地狱的泥沼。

    军臣阴郁着眼睛,望着帐外的雨雾,整个人都如这天气一般,陷入了悔恨和绝望之中。

    他一边抱着一个酒壶,一边叹着气,大口大口的喝着酒。

    对他来说,现在,整个世界,都已经没有希望了。

    在昨天,他就已经知道了胥纰军覆灭的消息。

    胥纰军的败亡,不仅仅给了他沉重一击,更使得他和他的帝国立刻陷入了绝境。

    现在的情况就是——汉朝人已经堵死了匈奴主力通过直道返回草原的道路。

    而想从其他地方穿越,回归草原,不是不行。

    事实上,从渔阳塞向北,渡过渔水(白河),再穿过燕山,大约只需要三百里就可以回归草原。

    但问题是,这一带的地区,别说是匈奴人,就是汉朝人也很少前往。

    当地仅有几条古老的羊肠小道,从山谷和河谷之中穿过。

    假如匈奴人选择从此撤退。

    那等于,他们必须丢弃一切可以丢弃的东西。

    而且,还要必须立刻做出决定。

    更要瞒过汉朝人,趁着降雨还没有引发山洪和泥石流之前,从这个地区突围。

    毫无疑问,匈奴人将会丢弃他们的全部辎重、伤员甚至是牲畜、穹庐乃至于武器,才能夹着尾巴,从此出塞。

    但……

    这在军臣看来是毫无意义的。

    且不说,走这么一条道路,七八万人穿山越岭,这路上要死多少人?

    单单就是,若是如此,军臣毫不怀疑,自己会在路上就被两个奴隶拖下马,然后用石头砸死。

    甚至,各部贵族可能连这个遮掩也不会用。

    就直接发动兵变,将他和忠于他的贵族、武士全部杀死!

    就像当年,他杀死自己的叔叔右贤王一样。

    反正……

    对匈奴来说,他这个单于,已经是负资产了。

    完完全全的负资产。

    军事上,虽然有西征的闪光点,但在对汉朝时屡败屡战,甚至使得整个王庭陷入这样的危机之中。

    在政治上,他的策略完全破产。

    在河西,且渠且雕难挟持于单叛乱,在幕北,各部纷纷拥兵自立。

    在西域,匈奴统治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会有贵族再允许他活着了。

    现在,这些人之所以不动手,只是不想让汉朝人捡了便宜罢了!

    没看到,这帐中的贵族,都没几个了吗?

    就连往常素来忠于他的许多贵族,现在,都已经背弃他了。

    只有那些与他一起长大或者是他亲手提拔的贵族们,才不得不跟着他继续一条路走到黑。

    “大单于……我们怎么办?”呼衍当屠低沉着声音问着军臣。

    这两日,随着汉军全歼了匈奴王牌胥纰军的消息传开。

    整个匈奴上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洗牌和重新站队。

    局势已经变得万分险恶了。

    甚至,随时都有人会发动兵变。

    现在,军臣可以翻盘的筹码,已经为数不多了。

    “汉朝人有了答复了吗”军臣低着头问道。

    在数日前,他和夏王,就分别派出了使者与汉朝人接洽,只要汉朝人愿意谈和,那么,什么都可以谈。

    割地、赔款甚至纳贡!

    当然,军臣和匈奴的贵族们从来都没考虑过要履约这种事情。

    对他们来说,签下的条约,就是擦屁股的纸,用完就可以丢了。

    但可惜……

    汉朝人不上当啊!

    夏王那边好歹还能听个响,但渔阳塞那边,却一直沉默。

    不止保持沉默,还不断的与匈奴人交火。

    他们的骑兵,甚至多次渡过渔水,想要切断匈奴军队的北逃之路。

    “汉朝人依然没有答复……”呼衍当屠也是叹着气道:“倒是夏王那边,据说有所进展……听说汉朝人还卖了一批粮食给夏王……”

    军臣闻言,哦了一声,没有跟以往一般大发雷霆。

    “大单于……”呼衍当屠微微挺直了腰杆,劝道:“还是撤吧……汉朝人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大匈奴的人还在,就还有机会……”

    “呵……”军臣摇了摇头。

    撤?

    然后在路上被人干掉?

    他很清楚,这一战的战败,葬送了他的所有生机。

    下面的贵族,一定会在撤兵路上要他的命。

    因为,显而易见的,他这个单于,对于整个匈奴已经是负资产了。

    特别是于单被挟持后,仅剩的忠臣也凋零无几了。

    没有人会支持一个连继承者都没有的首领!

    更何况这个首领还丧失了他最后的依仗——胥纰军!

    但……

    战争打到现在,特别是经历了且渠且雕难的背叛和胥纰军的败亡这双重打击后,军臣已经无所谓了。

    他就像一个输光了一切的赌徒一样,内心当中,满满的都是悔恨以及怨艾。

    在军臣眼里,他若不来这燕蓟,而是选择西征。

    现在,他恐怕已经站在俱战提的市政厅里,脚下匍匐着月氏和大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