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205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205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就曾带来这样的巨舰,他还曾上去参观过,上面光是火炮就有上百门!

    这样的巨舰别说是几十艘,只要来几艘就能击败他手下的水军,现在明军竟然驾驶着三四十艘这样的巨舰来到了鹿儿岛,那岂不是说,自己的水军已经全完蛋了。

    这次他也没猜错,因为明军的舰队中很快就驶出一艘小船,那小船靠上港口码头之后,一个人影便从小船上跳下来,他举着望远镜一扫,一下就认出来了,来人竟然是桦山久守!

    他顿时脸色大变,看样子,自己派出去的大军真的被明军击败了,桦山久守可是随大军一起出征的,这会儿他竟然跟着明军的舰队一起回来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被明军俘虏了。

    至于桦山久守会不会叛变,甚至是不是内奸这种问题,那压根就是不可能的,因为琉球国都是桦山氏率军打下来的,他们叛变,怎么可能呢。

    鹤丸城离港口并不远,桦山久守很快就来到城门楼下,他一看岛津忠恒就在城门楼上,连忙慌慌张张的跑上来,哈着腰,羞愧道:“家主大人,明国援军突然抵达,我和父亲竭力抵抗,最后还是败了!”

    这家伙也真能瞎掰,一场一面倒的溃败被他说成了力战而败,搞得岛津忠恒都不好责备他,只能绝望的叹息道:“明军怎么说?”

    这会儿已经明摆着了,明军都冲到鹿儿岛了,他们肯定是提出了什么条件,不然恐怕早就开炮了。

    桦山久守装作痛心疾首道:“明军主帅说,让您随他们的战舰去琉球岛谈判,如果一天之内不登上战舰,他就会率大军过来攻打萨摩藩。”

    谈判吗?有的谈就好,看样子明军主帅还不想与东瀛全面开战,萨摩藩应该还能保住,就是不知道明军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他想了想,叹息道:“你去跟明军说一声,我回去安排一下就跟他们一起去琉球。”

    桦山久守连忙道了声哈依,随即转身跑下城墙,往码头跑去。

    岛津忠恒匆匆回到府中,交待了一下,由他的长子岛津光久暂代家主之位,随后便带着一队卫兵,赶到港口,登上了明军的战舰。

    卢象升倒没对他怎么样,只是命人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又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即便下令,舰队返航,赶往琉球岛。

    这个时候,岛津忠恒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厉害,明军水师炮舰众多不说,速度还快的很,而且根本就不需要风帆,这速度,如果从东番出发,估计一两天就能赶到琉球岛,三四天就能赶到鹿儿岛,自己的水军在他们面前压根就不够看。

    果然,他的估算相当准确,第二天中午,舰队便赶到了琉球岛,当他看到那霸港还有一个差不多大的舰队在那里停着时,心里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心思,只要明军的要求不要太过分,他都会答应,赶紧把明军送走才是正经。

    张斌这会儿又开始摆官威了,他不但没有去迎接萨摩藩主,人家进了帅帐之后他甚至都没有起身。

    岛津忠恒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当初桦山久守就说过,这位明国的官员要他跪下磕头认错,当然,他是不可能跪下磕头认错的,进账之后他只是点头哈腰道:“这位大人,萨摩藩藩主岛津忠恒应邀而来。”

    张斌也没想到这家伙会这么老实,他好奇的打量了这家伙一下这才挥手往旁边一引,严肃道:“请坐。”

    岛津忠恒还是没有任何不忿的表情,而是老老实实在一旁的小条桌后面跪坐下来。

    张斌这个奇怪啊,怎么这家伙这么老实的,搞得他准备好的争锋相对啊,下马威啊什么的都没派上用场,他只能严肃的道:“藩主阁下,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对你们入侵琉球国的行为很是愤怒,大明的藩属国不容欺辱,你知道吗?”

    岛津忠恒连忙点头道:“抱歉,我们立马撤出奄美五岛,还请大人将我们萨摩藩士卒放还,我们保证以后不再入侵琉球。”

    他在路上已经听桦山久守说了,这一战虽说所有战船都被摧毁了,步卒伤亡也比较惨重,但是真正阵亡的并不多,最少还有两万多人被明军俘虏了,只要这两万多士卒能要回来,萨摩藩在九州岛上还是最强的,只是水军需要时间来重建而已。

    张斌心中冷笑一声,有这么简单吗,道个歉就没事了吗?

    他严肃的道:“因为你们占领了奄美五岛二十余年,所以,你们必须同样让出五个岛屿给琉球,让琉球管辖二十年,二十年之后再还给你们,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这个要求听起来的确不过分,但是,他可没想过要还,不用二十年,最多十年,他就要灭了东瀛,到时候还还个屁。

    岛津忠恒当然不知道张斌的想法,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要求貌似也不是不能接受,他萨摩藩就没什么富饶的岛屿,让琉球管辖二十年也没什么,就几个渔村而已,二十年就二十年吧,他想了想便缓缓的点头道:“好,不知大人要哪几个岛。”

    张斌点了点头,慢悠悠的道:“嗯,那就濑之岛、中之岛、口之岛、屋久岛、种子岛吧,中间的那些小岛就不算了,反正什么都没有。”

    岛津忠恒想着也是这些岛屿,因为奄美五岛往北也就这几个岛屿大一点,他并没有反驳,而是很干脆的点头道:“好,请让琉球立个字据,我们就移交岛屿。”

    还想着收回去啊,嘿嘿,那是不可能的,张斌心中暗笑几声,点头道:“嗯,这个本官会交待尚丰王的,另外,我们支援这一趟可是费钱的很,大明户部为此支出了一百万两白银的粮饷,这个钱,必须有你们承担,不然,我回去没法向我们皇帝陛下交差。”

    他这纯粹就是鬼扯,户部一文钱都没给他,他这是想讹一百万两银子回去讨崇祯欢心。

    岛津忠恒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他知道这家伙是在扯蛋,来了多少明军他大致也能看出来,最多也就三万左右,就算每个人每月五两的粮饷,一个月也只需要十五万两,他们来了也就一个多月,撑死三十万两,一百万两,太夸张了。

    但是,人家打赢了,想敲诈点钱,你能怎么办,银子这会儿东瀛倒不是很缺,他稍微凑凑也能凑出一百万两,算了,就当送瘟神吧,他咬牙点头道:“好,这银子我们出。”

    这家伙蛮识趣的吗,张斌终于露出了笑脸,他微笑着道:“嗯,看你这么有诚意,其他事情就算了,最后一点,你们垄断大明与琉球的贸易二十余年,那霸、名护、奄美三个港口你们也随意进出了二十多年,这个你们必须补偿。”

    这个也要补偿!怎么补偿?

    岛津忠恒目瞪口呆的看着张斌,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张斌慢条斯理的道:“这个钱就不用你们赔了,但是,你们必须同样开放三个港口,让琉球和大明的商贩自由经商二十年。”

    这个要求貌似也不过分,反正是最后一个要求了,岛津忠恒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心思,咬牙点头道:“好,哪三个港口,您说。”

    张斌依旧慢条斯理的道:“鹿儿岛、高知和大阪。”

    “啊”岛津忠恒闻言着实吓了一跳,鹿儿岛就算了,那是萨摩藩的领地,他含糊过去就行了,高知和大阪可不是他的领地,一个在四国岛,一个在本州岛,他压根就没权做这个主。

    他不由为难道:“这个,鹿儿岛没问题,高知和大阪我没办法,这个必须大将军点头。”

    张斌淡淡的道:“那行,你去问问你们大将军,看他同不同意。”

    岛津忠恒再次目瞪口呆的看着张斌,大将军为什么要同意,我又不是天皇陛下,他为什么要听我的?再说了,就算是天皇陛下说的,他也不一定会听啊!

    张斌见状,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拍着额头道:“哎呀,忘了你没船了,没关系,本官派舰队送你去。”

    岛津忠恒闻言直翻白眼,这家伙的意思是要让自己带着他的炮舰去威胁大将军啊!

    八嘎,威胁就威胁吧,反正自己跟大将军的关系也不怎么好,这次自己吃这么大个亏,也要让大将军见识见识明军的厉害,免得他到时候骂自己没用。

    想到这里,岛津忠恒咬牙站起来点头哈腰道:“那就麻烦大人了。”

    这家伙,挺干脆的啊,是个人物,张斌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随即便命人将卢象升招进来,交待道:“建斗,你率舰队送他去趟江户,对了,再去跟俞成龙调二十艘威远战列舰,进了江户港,直接来一轮左右舷齐射,免得他们幕府将军不开眼,硬要找事。记住,如果他们幕府将军不同意开放港口,你直接给他江户城来五轮左右舷齐射,再让这家伙去问他同不同意,如果不同意,继续轰。”

    我的天,这样很可能会引发战争啊,卢象升目瞪口呆道:“这个,这样不好吧?”

    张斌举起拳头道:“没有什么好不好的,这个时候拳头大就是道理,在海上,他们拳头没我们大,所以,他们必须听我们的,不听,就轰到他们听为止。”

    卢象升想了想,提醒道:“如果我炮弹都轰完了他们还不听怎么办?”

    张斌冷冷的道:“如果他们不听,你就回来,我们多造点炮弹,把他们沿海所有城池都轰一遍。”

    卧槽,多大仇啊,要这么折腾人家,卢象升颇为不解的看了他一眼,最后还是拱手道:“好,我去试试。”

    说完,他便领着岛津忠恒去了。

    三天后,辰时,天刚大亮,一个庞大的舰队突然驶入江户海湾,直奔江户城而去,沿途的商船和战船吓的纷纷躲避,没办法,人家前面四十艘炮舰炮门都打开了,数千门巨大的火炮露在外面,就跟张牙舞爪的怪兽一样,谁敢不躲啊!

    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收到消息,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城外的海面上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轰轰轰”,这明显是人家开炮了,听说人家有好几千门火炮呢,这下江户城估计都要毁了,德川家光吓的脖子一缩,战战兢兢的等了半天,城里竟然一点响动都没有。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正在这时,外面侍卫来报,萨摩藩藩主岛津忠恒求见。

    德川家光会不会同意开放通商口岸呢?本卷终,请看下卷分解。

 第六卷 第一章 危机降临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大明外有后金威胁,内有奸妄横行,又恰逢小冰河天灾,平民百姓无法生存,唯有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发动起义。//全本小说网,HTTPS://。)//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很多,主因无外乎天灾与人祸,但是,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到底是天灾之故还是人祸之因,却一直众说纷纭,莫一是衷。

    有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小冰河天灾,北方风沙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田收成锐减,平民百姓饥寒交迫,无以为继,才致使天下大乱,狼烟四起。

    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天灾并不单是明末有,历朝历代,都经历过天灾,如果一爆发天灾平民百姓就要造反,那恐怕朝代的兴替会频繁不已,每个朝代要维持百年都很难,因为天灾根本无法避免,虽然不能说历史上年年爆发天灾,但隔个几年来一场小灾害,隔个几十年来一场大灾害却是相当正常的,真正因天灾导致农民起义,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明末农民起义之所以爆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祸。

    其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土地兼并,皇室宗亲和地主豪绅对土地肆无忌惮的兼并才是平民百姓生活无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明朝,其实不缺土地,明朝官方统计,耕地最多的时候超过十亿亩,人口最多的时候却没有超过一亿,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有最少有十亩耕地。

    这样算下来,一个五口之家就是五十亩耕地,按亩产两石一年计算,一家每年有一百石粮食,男女老幼五口人,一年能吃掉五十石粮食就顶天了,剩下五十石,按二十税一的税率上缴十石粮食作为税赋,还剩余四十石,四十石粮食最少也值二十两银子,也就是说,平民百姓哪怕别的什么都不干,光种地日子也能过的很滋润。

    但是,实际情况却根本就不是这样,也许明初的时候是这样,但是到了明末,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大明有六成以上的土地被皇室宗亲兼并,另外还有公侯勋贵、地主豪绅,甚至是得宠的太监,他们兼并的土地也超过两成,剩下还有两百多万屯卫军户又占去不止一成,真正归于平民百姓的连一成都不到!

    这样算下来,一个五口之家耕地还不到五亩,一年收获的粮食还不到十石,最多有两个人能吃个半饱,其他三个基本没得吃。

    当然,这种事情也是不可能的,皇室宗亲、公侯勋贵、地主豪绅他们兼并的土地不可能自己去种,种地的还是平民百姓,不过,这些给人种地的平民百姓已经不能称之为农户了,只能称之为佃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也不归他们分配,大部分都要上缴,能吃顿饱饭就算很不错了。

    这就是明末老百姓的现状,有八成以上是被皇室宗亲、公侯勋贵、地主豪绅层层盘剥的佃农,剩下的两成,有自己的土地,但是,土地数量很少,平均一个五口之家最多也就是十余亩土地,勉强能混个果腹而已。

    这就使得平民百姓抵御天灾的能力相当弱,因为一旦爆发天灾,粮食减产,佃农根本就交不起租金和田赋,普通老百姓也是食不果腹。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还罢了,如果发生天灾的时候,朝廷能减免税赋,皇室宗亲、公侯勋贵、地主豪绅能少收点租金和田赋,甚至拿出点粮食来赈灾,平民百姓勉强还能活下去。

    但是,朝廷不但没有减免税赋,还加征辽饷,皇室宗亲、公侯勋贵、地主豪绅别说拿出粮食赈灾了,连租金和田赋都不肯减,平民百姓哪里还有活路!

    这其中最为可耻的莫过于福王朱常洵,万历皇帝正是因为宠爱朱常洵想立其为太子,才引起国本之争,以致君臣对立,大明国势日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