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207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207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农民起义军被赶到山西的时候,他其实应该派军队从东往西撵,撵的起义军往陕西方向跑,这样的话,山西和陕西两省的大军就能将农民起义军夹在中间,夹的动弹不得。

    他却一通瞎指挥,命人将农民起义军一路往东撵,他是想撵的农民起义军远离陕西,失去根基,慢慢将其消耗完。

    如果光是陕西一地天灾比较严重,又或者光是陕西贪官污吏和地主豪绅欺压百姓,其他地方老百姓都过的好好的,完全不可能跟着造反,他这个策略倒还算个不错的釜底抽薪之计。

    问题整个西北都遭遇了严重的天灾,而且山西的贪官污吏和地主豪绅同样欺压百姓,更为可怕的是,山西和河南是皇室宗亲最集中的两个省份,这里的农民被压榨的比陕西还要惨,只是这边还没有人带头造反,所以,他们才没有顺势而起。

    这农民起义军一来,简直就跟点点星火丢进枯草从中一样,哄的一下就剧烈燃烧起来了,原本从陕西逃过来的几万农民起义军人数那是蹭蹭蹭的往上飚,很快就飚到了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农民起义军在晋东简直无人能治,很快潞州、泽州相继被农民起义军攻陷,崇祯不得不调宣大总督张宗衡和山西巡抚许鼎臣前往围剿,而他们原本就驻扎在西边的平阳和汾州,他们这一剿直接把农民军剿的穿过太行山区,来到河南北部的彰德府,离北直隶大名府就两百余里之遥。

    崇祯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如果农民起义军发了疯一样的往京城方向突进,不出一个月,他们就能冲到京城,因为从大名府到顺天府压根就没有什么军队驻守!

    如果二十多万反贼冲到京城脚下,那自己脸就丢大发了,虽然这些反贼这会儿不大可能攻破京城,但是,他丢不起这人啊。

    前两年才被建奴围着京城狂攻了一阵,过两年又被反贼围着京城肆虐了一番,他这脸往哪里搁啊!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张斌要负主要责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历史上农民军冲到大名府的时候,卢象升正在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威震天下的天雄军正是这段时间操练出来的。

    那会儿,农民军自彰德东进,想要威逼京城,结果一头撞上了卢象升所率的天雄军,被卢象升打的屁滚尿流,所以,京城一点事都没有。

    问题这会儿卢象升已经被张斌拉去当福建巡抚了,所以,这会儿大名府压根就没什么驻军,基本上就跟没设防一样!

    这下可把崇祯给急坏了,他拿出地图仔细一看,顿时陷入两难。

    京城南边,压根就无兵可调,要调只能从北边调,北边军队倒是很多,有辽东军十多万,还有蓟州镇和昌平附近也有将近五万边军,但是,这些军队崇祯都不大敢调啊。

    皇太极那家伙鼻子可是灵的很,一旦大明有什么动作,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如果自己调走辽东军,他绝对会去进攻关宁锦防线,如果自己调动蓟州镇的兵马,他估计又会来一次千里偷袭!

    再往西北防线,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正在宣大总督张宗衡的率领下撵着农民军的屁股跑呢,如果调他赶往大名府,那不等于撵着农民军往京城跑吗。

    崇祯纠结了几天,已经有点调动关宁铁骑的想法了。

    历史上他就是调曹文诏和曹变蛟率关宁铁骑去收拾农民军,一开始曹文诏和曹变蛟倒是追的农民军到处乱窜,但是,后面皇太极又跑到大同镇骚扰去了,曹文诏不得不回兵驻守,失去了剿灭农民军的机会。

    总之,后面曹文诏就这样被崇祯从后金和农民军之间调来调去,最后率三千关宁铁骑冲进二十万农民军中,战至精疲力尽,拔刀自刎而死!

    不过这会儿崇祯也没法调曹文诏,因为曹文诏也被张斌弄到福广去了,他正考虑调谁率关宁铁骑来支援时,张斌的奏折和琉球的国书到了。

    这么短的时间,张斌竟然就把倭寇给击退了!

    而且,从琉球国发来的国书来看,倭寇已经被他给打怕了,以后估计再也不敢进攻琉球了。

    当然,他不知道,张斌在琉球建了棱堡,并且派驻了军队,倭寇自然不敢再去进犯了。

    这事尚丰王也知道不能乱说,他相当清楚,大明是严禁和东瀛通商的,张斌在那霸港驻军也是为了经商方便,所以,他压根就没提这些事情,只是一个劲的颂扬崇祯,感谢张斌。

    如果是平时收到这种国书,崇祯估计都该高兴坏了,赞美颂扬之词是他最爱听的。

    但是,这会儿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看到张斌给他讹了一百万两银子,他也没露出什么兴奋之色,因为这会儿他已经被农民起义军搞的心烦意乱了。

    不过,看到张斌的奏折,他突然又冒出个新的想法,好像,调张斌来驻守北直隶是个不错的选择啊!

    张斌可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上次连皇太极都被他给撵走了,对付一帮没什么战斗力的农民军那还不手到擒来。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便无法遏制了,他竟然直接让曹化淳拟旨,令张斌速速率军奔赴大名府,抵挡农民起义军。

    崇祯有时候就这样,想到什么,立马就下旨,也不管他这样做对不对,更不管人家能不能完成他交待的事情,反正,他认为能行,你就得行,不行,你就完了!

    如果是别人,估计真完了。

    因为福建离北直隶足有四五千里,率大军走陆路的话,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根本到不了,等你赶到了,农民军估计都冲到京城了。

    张斌收到旨意的时候,也被崇祯给雷的不清。

    有没有搞错,人家都冲到彰德府了,你竟然叫我从福建赶过去把人家拦住!

    崇祯的脾性他很了解,旨意已经下了,如果你没办到,那就完蛋了。

    他也顾不得暴露轮船的航速了,反正上次编了个顺风顺水几天赶到京城,崇祯也信了,收到旨意之后,他直接点齐一万戚家军,带上从萨摩藩讹来的一百万两银子,带上卢象升,率二十艘镇远巡洋舰和一百艘车轮舸,从海路直奔北直隶大沽港。

    还好这会儿卢象升没回福州,不然怕是又要耽误一天。

    这次肯定是要带上卢象升的,因为他的前程就在大名,就在这次与农民军的战斗中。

    名震天下的天雄军可不能因为自己而销声匿迹,他决定,借这次机会帮卢象升尽快把天雄军给操练出来,让他去驰骋天下!

 第六卷 第三章 农民军来了

    崇祯五年五月初,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彰德府,安阳城。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农民起义军经过半个多月的围攻终于拿下了这座人口十余万的府城,此时,整个安阳城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有张灯结彩,宛如过大年一般的。

    这些大多都是匠户、乐户、商户等底层老百姓,日子过的越苦的,笑的就越欢,因为他们知道,农民军来了,他们就有好日子过了,起码能领点粮食,吃几天饱饭。

    也有大门紧闭,惶惶不可终日的。

    这些大多都是土豪官绅,有钱人家,越有钱的就越如丧考妣,因为他们知道,农民军来了,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所有财物粮食都会被抢走,能不能保住性命还是个问题。

    还有手舞足蹈,满大街到处乱窜的。

    这些大多是城中的流氓又或是乞丐,他们正到处找放粮的地方,又或是农民军招兵的地方呢。

    这时候,农民军并没有放粮,也没有招兵,他们正在开会!

    有没有搞错,农民军还会开会吗?

    是的,农民军这会儿已经有了开会的习惯,因为这个时候的农民军并不是一股,而是数十股,他们可不是一条心,很多事情都需要协调,如果不开会就乱套了。

    像历史上有名的荥阳大会,农民起义军中比较有名的十三家和七十二营全部都参加了,不过那次他们商量的是怎么推翻明朝的统治,而这会儿他们商量的是怎么分赃。

    这次进攻安阳的主要是农民军高迎祥部、张献忠部、罗汝才部、刘国能部和李万庆部,这些都是麾下人马有上万的大头领,另外还有十余个小头领,总共约有十多万人马,其中高迎祥部最多有三万余人,张献忠部和罗汝才部也不少有两万余人,刘国能部和李万庆部则只有一万余人。

    他们开会的地点就在彰德府的知府衙门大堂,此时,摆在官阁处的公案已经被抬到大堂中间,正对着大门,竖摆在那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李万庆分坐在公案两侧的靠背椅上,其他十余个小头领则分别坐在两侧的小圆墩上。

    农民军这会儿虽然有了一定的章程,但却没有上下尊卑之分,大家在一起就如同是乡里乡亲聊天打屁一般,整个场面一片嘈杂,罗汝才、刘国能、李万庆等人都习惯了这种气氛,他们也在热烈讨论这一战各自值得称道的地方,高迎祥则满脸笑意的在那里翻着什么,在场的头领之中,只有张献忠和李自成两人沉默不语。

    张献忠是皱着眉头坐在那里,貌似在思考什么问题,李自成则是低头陪这高迎祥,貌似在看他舅舅翻看的东西,实则什么都没看,他那眼中明显带着厌恶之色,这些土包子,没一点规矩,真的很烦人!

    高迎祥翻了一阵,终于抬起头来,咳嗽一声,随即朗声道:“各位掌盘的,我们来议议怎么处置安阳城的贪官污吏和土豪乡绅吧。”

    他这只是委婉的说法,意思就是说,我们来商议一下怎么分赃吧。

    这会儿农民军的首领不叫头领、头目什么的,也不叫将军、大人什么的,而是叫掌盘的,掌盘一词可能源于秦地某种方言,具体什么意思,已不可考,大概就是领头人的意思。

    一众农民军首领闻言总算是安静了下来,其实,闯王高迎祥这会儿并不是农民军的总头领或者说盟主,这会儿农民军三十六营的盟主是紫金梁王自用,但王自用不在,势力最大的高迎祥才被公推出来话事。

    高迎祥并没有立马开始分配,反而转头问李自成道:“枣儿,你前翻派人前来刺探,这安阳城中可有什么清正廉洁的好官?”

    李自成闻言,直翻白眼,枣儿是他的小字,一般人都不敢这么叫他,他舅舅偏偏要当着这么首领的面叫,搞的他好没面子的。

    他咳嗽了一声,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尴尬,这才一本正经的道:“没有,我派人在城里打听了好几天,这里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都是些贪官污吏。”

    高迎祥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那逮到的贪官污吏都严刑拷打,逼出其贪腐所得,然后拖出去砍了,大家没什么意见吧?”

    杀贪官是众人最初的目标之一,大家自然没什么意见,十多个人,纷纷轰然叫好。

    高迎祥点了点头,抬起手来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紧接着又问李自成道:“那土豪乡绅里面有没有什么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李自成依旧一本正经的道:“城东老郭家在安阳的名声还不错,听说是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郭朴的后人。”

    郭朴很有名吗?

    高迎祥好奇的看向这群首领里面唯一的读书人张献忠,张献忠这会儿才结束思考,淡淡的道:“郭朴的确是个不错的好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从来不在老百姓面前摆什么臭架子。”

    高迎祥闻言,立马点头道:“那好,城东的老郭家大家就不要去动了,枣儿,你派个管队带人去老郭家门口看着,谁不长眼想去祸害好人,使劲揍。”

    李自成立马点头道:“好,我等下派人去。”

    高迎祥这才拿起黄册,一家一家分配起来,大致上就是按劳分配,谁攻城时出的力多就分的多,没出力的,那就不好意思了,没有。

    大明朝廷还不知道黄册有这用处,农民军每到一处,都会把黄册找出来,好好翻一翻,官绅籍的和资产丰厚的土豪一个都跑不了!

    高迎祥一家家分配完,这才挥手道:“好了,大家去惩治恶人吧,记住不要jianyin妇女,不要滥杀无辜,粮仓里的粮食自己留一半,给老百姓分一半。”

    一种首领闻言,纷纷站起身来高声应了,随即便一哄而散。

    高迎祥微笑着摇了摇头,对坐在一边的李自成道:“枣儿,贪官污吏就交给你了,我到处看看,省得这些家伙胡来。”

    李自成乖乖的点了点头,老老实实的道:“好,我知道了,舅舅你去忙吧。”

    高迎祥站起身来,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转身走出大堂。

    李自成看着高迎祥的背影消失在远处,这才朗声道:“来人。”

    一个老管队应声而入,来到他面前拱手道:“少掌盘,有何吩咐。”

    李自成站起身来,负手道:“你派队人去城东老郭家大门外面守着,谁都不准进去,谁进去就揍谁,另外叫人进来把这里收拾一下。”

    那老管队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匆匆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他便带着几个人跑进来,将里面的椅子和墩子搬走,将公案摆回原位,又将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摆回原位,这才拱手道:“少掌盘,好了。”

    李自成点了点头,挥手道:“去将那些狗官一一押进来,我好好审审。”

    那老管队闻言,又拱手道了声遵命,匆匆退了出去,李自成则转身走到公案后面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大红官服的官员便被人架进来,摁倒在地,李自成将惊堂木一拍,一本正经的审起案来。

    他这个审案并不是问这些官员干了什么坏事,而是问他们贪腐所得藏在那里,如果不老实交待,就是一顿板子,如果还不说,又是一顿板子,一直打到你说为止,等问的差不多了,打的死去活来也说不出什么了,他便会直接下令,拖出去砍了,下一个接着来!

    这一通审问,整个知府衙门立马鬼哭狼嚎,惨叫声、求饶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