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303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303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不是跟崇祯一样,发神经了,他之所以往东跑,是想去大沽港坐船,因为他第一个目的地是凤阳,而凤阳距离京城足有两千余里,就算他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一路狂奔,最少也要三四天才能赶到凤阳,而坐船就不一样了,以车轮舸的速度,只需要不到两天时间,他就能赶到南直隶应天府,而从应天府出发赶往凤阳府才两三百里路,能躺船上睡大觉,他自然不会选择在官道上没日没夜的狂奔。

    就这样,不到三天时间,他便神奇的赶到了凤阳府城,而这个时候,卢象升、孙传庭、戚元功、曹文诏已经接到张斌令驿站八百里加急传送的公文,早早赶到了凤阳府城。

    这天下午酉时许,凤阳府城南门外,一众身着官袍的文臣武将整齐的挺立在寒风中,天很冷,但是很多人的内心却是火热的,因为他们的老上司,他们的主心骨,张斌,要来了。

    不到酉时一刻,远处便响起滚滚的马蹄声,一行十余骑如旋风般的从南边官道奔驰而来,卢象升、孙传庭等人脸上不由露出了期盼之色,待那十余骑来到近前,看到领头之人正是张斌,四人脸上均露出了激动之色。

    张斌同样很激动,快一年了,他终于又见到这些老部下了,战马还未停稳,他便飞身而下,随即把缰绳往后一丢,疾步来到众人跟前,一把搂住卢象升,拍着他的背,激动的道:“建斗,好久不见啊。”

    紧接着,他又松开卢象升,抱住孙传庭,然后是戚元功,曹文诏。

    他这种问候方式还真有点特别,不过众人都感觉到了他那真挚的友情,对这种方式倒不是很抗拒,反而觉得特别受用。

    待他松开曹文诏,旁边一员将领竟然也主动张开手臂,准备迎接他的拥抱,或许,他认为这是总督大人习惯性的问候方式吧。

    张斌不由一愣,这谁啊,他细细看了看,好像有点面熟,但实在记不起来这傻大个是谁,他不由惊讶道:“你是?”

    那员将领尴尬的把手一缩,随即便恭敬的拱手道:“末将英国公座下,京营副总兵黄德功,参见总督大人!”

    搞半天这家伙是英国公的亲信啊,难怪有点眼熟,黄得功在明末也算是一员名将了,他最出名的就是忠诚,历史上,金陵城被攻陷以后,南明弘光帝直接就逃到了他的军营,可见,他的忠诚是出了名的,最后他也没辜负弘光帝的信任,誓死保护弘光帝,可惜,最后他被清军冷箭穿吼而死,着实可悲,可叹。

    对这样的忠臣良将张斌一向很有好感,不过,第一次正式见面就给人来个拥抱貌似不大好,他正不知如何招呼呢,旁边孙传庭突然走上来热情的介绍道:“虎山可是京营名将,英国公座下就属他最猛,人送外号黄闯子。”

    张斌一听孙传庭这话就明白了,这是自己人,他愣了一下,随即便上前拍着黄得功的肩膀道:“虎山,不必如此拘谨,你应该也知道,我和伯雅其实都是英国公麾下的老将之后,大家都是自己人。”

    黄得功闻言,憨笑道:“末将明白,来之前国公爷和世子就跟末将说了,让我全听张大人的。”

    张斌知道,他说的国公爷并不是现任英国公张之极,而是老英国公张维贤,他嘴里的世子才是张之极,而真正的英国公世子张世泽英国公一系的将领都习惯性的称呼为小世子。

    这足以说明,黄得功跟随英国公已经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是个绝对值得信任的亲信,张斌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好了,军情紧急,大家就不用拒于俗礼了,都回去吧,建斗、虎山,走,我们找个地方商议一下。”

    他这意思,其他文臣武将可以各回各家了,他要开会商讨军情了。

    站在后面的文臣武将职位最高的也就是凤阳知府,张斌压根就不认识,这会儿他也没时间跟人寒暄,干脆直接就让他们散了。

    至于开会的地方倒不用找,凤阳就有个中都留守司衙门,不过这会儿中都留守司的都指挥使都被崇祯拉去砍了,用来做临时总督府倒是不错。

    一行人就这么一路谈笑,慢慢向中都留守司衙门走去,其他散去的官员偷偷撇见,不由在心中啧啧称奇,这位总督大人心还真宽啊,形势都糜烂至此,他竟然还笑得出来!

    张斌当然能笑得出来,农民军在他眼里其实根本不算什么,要他手下有数万骑兵,很轻松就能将农民军剿灭,这会儿虽然没那么多骑兵,也只是不能将农民军剿灭而已,要说他会打败仗,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就凭卢象升、孙传庭、戚元功、曹文诏这帮猛人,李自成、张献忠遇上了都得趴下!

    这会儿他想的根本就不是会不会输的问题,而是怎么逮住农民军主力,狠狠揍一顿,一来到都司衙门的书房,他便命张差取出地图,摊在书桌上,随即便将卢象升、黄得功他们五人招到书桌前,商议起来。

    他首先问黄得功道:“虎山,你那能集结多少人马?”

    过来的路上他已经了解过了,崇祯派黄得功过来就是整顿南直隶兵马的,凤阳一战,直接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南都兵部和中都留守司简直就形同虚设,整个南直隶,加上中都凤阳府足有五十多个卫所,将近三十万在编屯卫,竟然让十余万农民军轻轻松松拿下了中都凤阳府,而且拿下来之后,反贼还在凤阳府肆虐了十余天,整个南直隶竟然没有组织出一点人马去收复凤阳府,可见军纪之松弛。

    黄得功闻言,不由羞愧道:“这个,末将初来乍到,南都那帮勋贵好像不怎么想搭理末将,磨叽了几天也没给个话,末将真不知道能集结起来多少人马。”

    这帮勋贵,都成老油子了,竟然连崇祯的旨意都敢阳奉阴违,他们怕是不知道阎王爷长了几只眼,张斌不由冷哼道:“现在南都管事的是谁?”

    黄得功颇有些不屑的道:“是魏国公徐弘基。”

    魏国公一系是中山王徐达之后,其先祖可谓鼎鼎大名,但是,他们属于洪武勋贵,这会儿可是永乐勋贵的天下,而英国公又是永乐诸公的老大,黄得功自然不会尿洪武一系的魏国公。

    这个尿不尿倒不是关键,关键这魏国公徐弘基也太不像话了,反贼都打到南直隶来了,中都凤阳府都被攻克了,皇室的祖坟都被人给刨了,他竟然还在这阳奉阴违,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张斌冷冷的道:“那行,这次出征庐州就不指望南直隶的人马了,不过,为了防止反贼来回乱窜,这南直隶还是得有人把守,等下我写封信,你带到金陵去给魏国公徐弘基,他要再敢阳奉阴违,说不得,那就只能上奏皇上了,看他兜不兜的住!”

    这么好的立功机会啊,可惜了,黄得功闻言,只能遗憾的拱手道:“多谢大人。”

    张斌挥了挥手,又问戚元功道:“元功,戚家军现在怎么样了。”

    戚元功连忙拱手道:“末将已经传令让他们在东番后卫集结待命了,坐船的话估计一天就能抵达金陵,算上传讯的时间,就是两天。”

    张斌闻言,摇头道:“不行,水师的舰队现在还不能暴露,不能让他们坐船直抵金陵。”

    说罢,他又指着地图道:“这样吧,让他们在松江府登陆,从陆路赶往和州,根据兵部的最新情报,反贼好像有意拿下和州,进逼金陵。”

    “啊!”,众人闻言,无不大惊失色,和州可紧挨着应天府,离金陵都不到百里了,如果反贼拿下和州,那金陵城就危险了!

    张斌见众人吃惊的模样,不由微笑道:“怎么了,你们这什么表情,你们以为反贼敢进攻金陵吗?”

    反贼有什么不敢的,他们连中都凤阳府都拿下了,为什么不敢进攻南都金陵。

    张斌见众人一脸不解的表情,不由摇头解释道:“你们啊,不要中了反贼声东击西之计了,金陵可不是凤阳,凤阳充其量也就是个大点的县城而已,金陵可是大明有数的雄城,城高壕深,他们哪里敢打,虚张声势而已。”

 第七卷 第四十九章 战斗力瞬间爆表

    张斌其实早就知道,反贼的目标不在南直隶,也不是金陵城,但卢象升等人不知道啊。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们听了张斌的解释均是将信将疑,金陵城的确是城高壕深,但是金陵城同样富甲天下啊,反贼会不眼红这块“肥肉”吗?

    卢象升忍不住提醒道:“双全,切不可大意,金陵城虽然城高壕深,但守备却相当的薄弱。依我看,魏国公徐弘基之所以迟迟不肯给虎山一个准信,并非有意阳奉阴违,而是因为南直隶的都司卫所缺额太严重了,他心里也没底啊。你也在金陵待过,应该十分清楚,像金陵这样的雄城,如果没有十余万人把手,那根本就是个摆设,因为金陵城的城墙实在是太长了,光是内城城墙的长度就长达六十余里,外城城墙长度更是长达一百二十余里,内城城门十三座,外城城门十六座,就算是十万大军,分散到各处城门,每处城门也才两三千人。而魏国公徐弘基迟迟不肯给虎山一个准信,就证明他压根就召集不了十万大军,甚至五万都够呛。就算能召集五万人,如果分散到各处城门,那每处城门就只有千余人了,这样算下来,金陵城的防御甚至还不如凤阳,反贼只要四面八方同时攻击,不说内城,外城那几乎是瞬间可破啊!金陵城富甲天下,你说反贼不会眼红吗?”

    这的确是实情,内城和外城加起来将近两百里的城墙,就算有十万大军,分散开来,平均每米也才一个人,如果再刨去城门处驻守的士卒,一里长的城墙上能稀稀拉拉站百来个人就算不错了,农民军如果四面八方一顿乱攻,谁顶的住,没人把守,城墙再高也没用啊!

    张斌闻言,装出睿智的样子分析道:“金陵的确守备薄弱,我估计徐弘基怕是五万人都凑不出来,不过,这个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反贼会不会真跑去进攻金陵城。我之所以说不会,正是因为金陵一带太富庶了。你们想想啊,反贼为什么怎么剿都剿不灭,不是因为他们多能打,而是因为他们补充速度太快了,西北五省到处都是遭灾的饥民,他们只要振臂一呼,绝对应者云集,因为饥民不造反就会饿死啊!但是金陵城就不一样了,你们想想,金陵的老百姓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跟他们造反吗?不可能的,金陵的老百姓再怎么差,混口饭吃还是没问题的,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跟着反贼造反啊!这样一来,反贼就算打下了金陵又如何,他们的手下会越打越少,如果得不到补充,他们被剿灭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你们说,反贼会跑金陵去找死吗?”

    在座众人可都是明末有数的统帅和将领,才智那是毋庸置疑的,张斌这么一解释,他们无不露出恍然的表情,这个问题才是关键,西北五省的老百姓为什么会造反,因为没饭吃啊,金陵老百姓可没有到那程度,反贼如果朝金陵方向进军,就得不到补充,只要切断他们西去的通道,他们还真有可能全军覆没。

    这点,张斌能看透,反贼自己自然更加清楚,看样子,反贼十有八九是在虚张声势,那么他们的目标在哪里呢?

    张斌一直密切的注视着众人的表情,他见众人都大致明白了,这才指着地图道:“依我看,反贼的目标肯定还是西北,而西北他们最熟悉的区域无外乎山西与河南交界的怀庆府附近,湖广、四川、陕西、河南四省交界的郧阳和竹溪地区,还有就是陕西!他们到了这些地方才能如鱼得水,因为反贼大部分都出自这几个地方,所谓衣锦还乡,当你发达了,是想回家去做土财主还是想继续在外漂泊呢?”

    这个问题,后世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这会儿,答案绝对只有一个,那就是衣锦返乡,去做土财主!

    很明显,反贼的目标就是这几处地方。

    张斌紧接着断然道:“我可以断定,反贼最终的目标必然是陕西,不过,为了分散我们的兵力,他们很有可能会顺带拿下郧阳和怀庆,这三个地方才是关键。”

    众人闻言,无不点头赞同。

    张斌紧接着便安排道:“现在,秦军仍在榆林镇集结,伯雅,你辛苦一下,先从金陵附近坐船赶往大沽港,然后日夜兼程赶往榆林镇,率领集结在那里的秦军南下西安,就在西安附近驻守。”

    孙传庭闻言,连忙拱手道:“属下明白。”

    他真明白了吗,可能吧,但是张斌还是忍不住指着地图“分析”道:“贼寇主力很有可能过经过郧阳进入汉中,然后再通过秦岭进入关中,子午谷奇谋你肯定听说过吧,当初武侯没听魏延的,但反贼却有很可能会铤而走险,从子午谷北上,你一定要注意啊。”

    孙传庭看着地图,若有所思道:“嗯,还真有这种可能性,双全,你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又指着地图道:“据川军汇报,这会儿他们应该快到彰德府了,文诏,你跟伯雅一起坐船去大沽港,然后直接赶往彰德府,汇合川军,从怀庆府南下一路将开封府附近的贼寇赶往南边的郧阳。不要逼迫太急,你可以边追剿贼寇,边整编沿途的屯卫,争取一路整编出万余部队来。”

    曹文诏看了看地图,随即拱手道:“末将明白。”

    张斌紧接着又下令道:“建斗,你就带着山西两万屯卫、宣大两万边兵和天雄军跟我一起南下和州,等元功率戚家军赶到,我们便一路从庐州推过去,将反贼赶往郧阳方向。不过,这会儿张宗衡和许鼎臣已经回各自辖区了,山西军群龙无首,这样吧,我暂时将定国他们几个提为游击将军,每人统帅五千人马,帮你带着山西军。”

    卢象升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属下遵命。”

    张斌又对黄得功道:“虎山,我等下就写封信,你明天一早就带去金陵,让魏国公徐弘基马上凑齐一万人马让你带着前来驻守凤阳,我最多只能在这里等你五天。”

    黄得功闻言,连忙拱手道:“末将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