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346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346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离皇城可不近,所以前来迎接的官员连轿子都没坐,全部坐的马车,崇祯派来的锦衣卫仪仗队也全部骑着战马。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进了朝阳门,穿过朝阳门大街,又往南一转,经过东四牌楼南街和东单牌楼北街,又转到东长安街上,足足耗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才来到长安左门。

    一众随行的官员到了这里,纷纷拱手告辞,回各自的衙门去了,而张斌则跟张差和赵如交待了几句,让他们先在这里候着,这才跟着徐光启进了皇城。

    他这次回来可不光带着两队亲卫,连洪承畴他也一起带回来了,不过,他并没有用囚车拉着洪承畴游街示众,而是带了辆马车,把洪承畴绑里面,并让一个亲卫在上面看着,这家伙还算上路,张斌也懒得折腾他了,还是折腾温体仁要紧。

    这会儿一众随行官员都走了,徐光启终于忍不住提醒道:“双全,你可要小心点,温体仁多次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你私自拿下蓟辽督师洪承畴是为了排除异己,抢夺兵权,皇上找你过去,可能主要就是想问这事。”

    这些张斌自然也早就知道了,温体仁趁自己不在京城跑崇祯面前搬弄是非,想打自己个措手不及,殊不知,这事正是他对付这个大奸贼的杀手锏。

    他也准备给温体仁来个措手不及,就是不知道到底谁会措手不及啊。

    张斌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马车,嘿嘿一笑,随即阴阴的道:“放心吧,我早就知道了,温体仁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徐光启对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还真不是很懂,他只能摇头叹息一声,带着张斌往前走去。

    很快,他们便一起来到了御书房,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徐光启很识趣的拱手告退了,书房就剩下崇祯和张斌两人。

    崇祯对张斌是好一通夸奖,张斌则装出受宠若惊的样子,好一阵谦虚,两人貌似亲切的很,但是,这种亲切却如同隔了两层面具一般,显得那么的难以触及。

    崇祯虽然对张斌的猜忌淡了,但却害怕张斌权势太盛,把自己给架空了,所以,一直小心的提防着张斌。

    而张斌也早已对崇祯心冷了,在这么个昏君手底下干活,真他吗心累。

    他甚至在想,这家伙要是能像历史上那样,自己上吊死了就好了,省得一天天的在这里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光听些乱七八糟的鬼话,搞的整个大明一团糟。

    这会儿敢在心里咒皇上死的,估计也就他这么个穿越而来的奇葩了,不过,他也清楚,有自己在,李自成是不可能打到京城来了,想崇祯去上吊,貌似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将就在这昏君手底下过活了。

    好在忽悠崇祯并不是奸臣的专利,像他这样的“忠臣”,只要拉的下脸,照样能忽悠的崇祯团团转。

    崇祯自然不知道张斌在心里嘀咕些什么,他耐着性子夸了张斌一阵之后,终于忍不住问道:“双全,你说洪承畴桀骜不驯,将其拿下了,这会儿洪承畴人呢?”

    张斌装出满脸古怪的表情,尴尬的拱手道:“这个,皇上,微臣一直忙于辽东战事,忘了命人把洪承畴押解回京城问罪了,请皇上恕罪。这次微臣回京,顺带把他也押解回来了,他这会儿就在皇城外面等候发落呢。”

    崇祯看张斌这尴尬的样子,还以为张斌是做贼心虚呢,他不禁又起了疑心,这家伙,一句桀骜不驯就把个蓟辽督师给拿下了,还要治人家的罪,他不会真是在排除异己吧!

    想到这里,他试探道:“要光是一两次没按你的命令行事就算了,洪承畴好歹也是蓟辽督师,辽东正好需要人坐镇呢,要不把他放回去吧。”

    他当然不是真想把洪承畴放回去继续当蓟辽督师,他这纯粹是在试探张斌的反应呢。

    果然,张斌闻言,立马大惊失色道:“皇上,万万不可啊!”

    “嗯?”,崇祯这翻脸就跟翻书一样,刚刚他还在微笑呢,这会儿脸就板起来了,张斌这家伙,还真在排除异己!

    他冷冷的问道:“为什么不行啊?”

    张斌连忙从怀疑掏出一张供状,恭敬的递到崇祯面前,老老实实的道:“洪承畴或许是被微臣关的久了,冷静了思索了很久,竟然良心发现,招供了一些东西,这里面涉及到前蓟辽督师袁崇焕袁大人和现任内阁首辅温体仁温大人,微臣不敢擅自做主,所以,才把他带回京城,听候皇上发落。”

    “噢!”,崇祯不由好奇的接过供状看起来,看着看着,他脸色慢慢沉下来。

    这洪承畴好歹是进士出身,而且还是二甲前列,文采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在他的刻意描绘下,温体仁简直成了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他不但将陷害袁崇焕的责任全部推脱到温体仁身上,还用吴振缨出任三边总督的例子,侧面印证了温体仁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为抢夺兵权不惜陷害忠良的事实。

    当然,温体仁本来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只是崇祯不知道而已。

    到了这个时候,他甚至还有点不敢相信,他看完供状,想了想,随即沉着脸,冷冷的问道:“这真是洪承畴招供的?他说的都是真的吗?”

    当然是假的,洪承畴招供的那些事都是他自己干的,温体仁并没有像洪承畴说的那样,一步一步指挥着洪承畴陷害袁崇焕,不过,必须让它变成都是温体仁指使的,不然,崇祯怎么会收拾温体仁!

    张斌连忙拱手道:“回皇上,微臣已经问过很多辽东军将领了,洪承畴说的的确是真的,当初袁崇焕想用火炮与海州城里的建奴守军对轰,以迅速拿下海州城,洪承畴受了温体仁的指使,故意拖延时间,挨了将近一个月才将火炮送到海州城外,以致袁崇焕错过了拿下海州城的良机,被皇太极集结人马疯狂反扑,不得不撤退。而且,洪承畴还受了温体仁的指使,将海州城东面二十门火炮全拆了,以致袁崇焕推到辽河东岸以后,没有火炮支援,这才被建奴杀得损失惨重。皇上,大辽河堡离海州城才五十余里,就算爬过去也不用一个月啊,而且大辽河堡总共有五十门火炮,洪承畴完全没必要把东面二十门全拆了啊!”

    崇祯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无比,没想到啊没想到,温体仁竟然真是这么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自己竟然对他言听计从,让他当了这么长时间的首辅!

    一众被愚弄的耻辱感瞬间填满了他的脑海,竟然敢如此欺骗朕,竟然敢如此欺骗朕,温体仁,你这个奸贼!

    他气得把罪状往桌子上一拍,怒吼道:“传温体仁前来觐见!”

    外面曹化淳道了声遵旨,阴阴的去了,他就如同上次对待谢升一样,一言不发,装哑巴,让温体仁摸不着头脑。

    这下,温体仁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他看到淡定的站在那里的张斌和满面铁青的崇祯时立马就明白了,张斌正告自己“黑状”呢,皇上貌似还相信了,这下麻烦大了。

    他强装淡定,趴下来恭敬的行了一番君臣之礼,崇祯却起都不让他起来,直接冷冷的问道:“你是不是让洪承畴陷害袁崇焕,好夺了袁崇焕的兵权?”

    这事怎么能认,温体仁连连摇头道:“没有啊,皇上,您不要听信某些人胡说八道啊,微臣冤枉啊!”

    冤枉吗?

    崇祯继续冷冷的道:“洪承畴这会儿就在宫外,要不要朕传他进来跟你对质啊?”

    温体仁闻言,脸色大变,原来是洪承畴招了,这下真是麻烦大了。

    他还在那里苦思对策了,张斌突然开口道:“你还想欺瞒皇上到什么时候,你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吗,闵洪学和闵梦得的老家离你老家就十余里,你们两家是世交;唐世济、张捷、史范、王应熊都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唐世济陷害毕自严毕大人就是你指使的,张捷和史范去福广贪腐也是你指使的,王应熊在京察大计中帮你排除了多少异己,你自己都记不清了吧!还有钱象坤就是你的门生,对你言听计从,你浙党全盛的时候真是权倾朝野啊!”

    崇祯闻言,终于爆发了,他站起来怒喝道:“还有一个吴振缨,就是你小舅子,你还举贤不避亲,你还没有结党营私!”

    这下,温体仁真被张斌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么多事,温体仁就是长了一百张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啊,这会儿他只感觉脑袋里面乱糟糟的,都不知从何说起,他只能趴在那里支支吾吾道:“这,这,这。。。。。。。”

    还这什么这,你还想愚弄朕吗!

    崇祯直接怒吼道:“来人,把这个奸贼给朕拿下,打入诏狱,仔细审问,看他到底干了多少祸国殃民的事!”

 第七卷 第九十七章 首辅落谁家

    内阁首辅温体仁被皇上打入诏狱,大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这无异于一场官场大地震,因为有明一朝,自有内阁首辅这个职位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内阁首辅被皇帝打入诏狱,一般都是年老致仕,间或有一些遭受降职处罚的,就算是犯了天大的罪,最多也就是罢官削籍而已。(全本小说网,https://。)

    像嘉靖朝有名的奸相严嵩,也不过是罢官削籍。

    现在,温体仁竟然被皇上打入诏狱,他到底犯了多大的罪啊?

    朝堂官员或多或少都知道,温体仁不是个好东西,但是,他到底坏到什么程度还真没几个人清楚。

    皇上如此严惩一个内阁首辅,的确把所有朝堂官员给镇住了,有的为之惊骇莫名,有的为之惶恐不安,有的为之目瞪口呆,当然,也有拍手称快的,这些基本上都是被温体仁迫害过的。

    崇祯并没让朝堂官员等多久,没过几天,他便公布了温体仁的罪状,这家伙,好长一串啊,而且,每条罪状后面都带有详细的说明。

    比如,欺君罔上,胆大妄为,这一点毋庸置疑,温体仁的特长就是欺君,他在崇祯跟前就没说过几句真话,这种事随便翻翻就能翻出一箩筐来。

    又比如,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这一点也是很明显的,像闵洪学、闵梦得、唐世济、张捷、史范、王应熊、吴振缨、喻安性等等,他提拔起来的浙党官员加一起足可组个小朝廷了。

    再比如,迫害忠良,祸国殃民,被他祸害过的忠良多了,像曹于汴、毕自严、袁崇焕等等,不知凡几。

    还有什么贪赃枉法、夺人家产、害人性命等等,这些足以让一般官员杀头的罪名对他来说,那都不算什么了。

    像温体仁这么一个大奸臣,有明一朝能跟他比的还真没几个,不过,历史上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因为那时候崇祯刚发现他结党营私,他便主动请辞了,崇祯那时候正被建奴和反贼搞的焦头烂额,压根就没空搭理他,顺势就准了他的辞呈,所以,才让他逃过一劫。

    这会儿,他可就没这么走运了,张斌早就在收集他的罪状了,崇祯一发飙将其拿下,张斌便让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承昊将他的罪状一股脑全部呈了上去。

    崇祯之所以能这么快公布温体仁的罪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他只要令人核查了一下就行了,这些罪状都确有其事,核查起来并不是很难,所以他的动作才这么快。

    这么一个大奸臣,该怎么处置呢?

    崇祯倒没他老祖宗朱元璋那么凶残,动不动就株连九族,一杀就是一大片,他一般都只严惩主犯,其他相关人等他都不会做太严厉的惩罚。

    所以,他对温体仁一案最后做出的处罚只是将首犯温体仁斩首示众、家产充公、家人戎边、余党皆罢官削籍。

    温体仁的余党有多少,这个还真不好界定,不能说浙江籍官员就一定是浙党,比如张斌的亲信,现任礼部尚书蔡善继就是浙江乌程人,跟温体仁一个地方的,但是,他妥妥不是浙党;又比如温体仁的亲信,原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王应熊就是四川巴县人,压根就不是浙江的,但是,他却是妥妥的浙党。

    浙党的清查暂且不论,有一件事却是当务之急,因为温体仁是内阁首辅,他这一落马,内阁大学士也出缺了,内阁首辅也没了,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再加上被他牵连罢官的内阁次辅钱象坤,内阁一下就缺了两个人,而且缺的还是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

    这两个人可不能缺,因为他们负责着奏折的票拟,一天四五百份奏折,如果没人组织票拟,那崇祯可就要累死了,因为他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奏折他更是从没有积压过,哪怕不睡觉,也要把当天的奏折批示完,如果奏折上没有票拟,他每份奏折都得仔细看一遍,再考虑一番,然后再做出批示,那他就是不睡觉也批不完了,因为一天最少有四五百份奏折啊!

    温体仁论罪这几天,是徐光启暂代着首辅之职,“组织”张斌和黄承昊两个内阁大学士写票拟,三个人是从早忙到晚,才堪堪把票拟写完,崇祯再做出批示,基本上就不用睡觉了,因为徐光启他们票拟最晚一批要到晚上亥时左右才能写完票拟送给他啊,他再做出批示,基本上就快要到早朝时间了。

    这样搞了几天,不但崇祯累的不行了,就连徐光启、张斌和黄承昊都累的不行了,增补内阁大学士,确定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人选是势在必行了,不然,这么搞下去,非得把人累趴下不可。

    于是乎,刚草草处置完温体仁一案,崇祯便宣布,组织廷推,增补内阁大学士,确定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人选。

    这下,朝堂上下又变得有些诡异了,因为按以往的惯例,当内阁出缺的时候,一般都由礼部尚书和礼部左侍郎顺位增补,但是,大部分朝臣都知道,礼部尚书蔡善继和礼部左侍郎陈子壮都是张斌的人,这两个人一天顺势入阁,张斌岂不要把持内阁了,除了个不问朝政的徐光启,其他都是他的人啊!

    这点崇祯自然也心知肚明,他会让张斌顺利把持内阁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他宣布完廷推阁臣之事后,便命人将徐光启招到御书房之中。

    这会儿大家都很忙,一天有那么多奏折要处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