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356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356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回事。

    张斌吗,不行,崇祯很快就将张斌排除在外,他对张斌还是有所猜忌,让张斌率二十多万大军在京城外转悠,他还是不放心。

    他是善忘的,崇祯二年和崇祯三年之交那次建奴入寇不正是张斌率军赶走的吗,这会儿他又不放心了!

    不用张斌能用谁,明末要真有这种能人,明朝就不会灭亡。

    他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合适的人选,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杨嗣昌。

    他已经形成了思维习惯,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就找杨嗣昌商议。

    杨嗣昌很快就应招而来,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亲切的问道:“文弱,现在熊文灿率军回来了,你感觉他能击败皇太极吗?”

    这个问题杨嗣昌早就考虑好了,当然,他考虑的不是熊文灿能不能击败皇太极,他是想自己率军去击败皇太极!

    杨嗣昌这个人很好强,也很自负,他认为自己出任过分巡道和兵备道佥事,领兵作战经验丰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大计都是他想出来的,事实证明,自己的策略效果相当好,不到三个月就将反贼收拾的差不多了,对付十万建奴骑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杨嗣昌这个人,还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历史上正是因为他屠杀了太多的农民起义军,所以名声相当臭,老百姓都骂他屠夫,刽子手!

    骆养性认为,他没有犯什么事,也不会犯什么事,唯有通过栽赃陷害才能将他整下去,其实不然,贪赃枉法什么的他的确不会做,但是,陷害忠良他却做的出来。

    当然,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在陷害忠良,在他眼里,忠于皇上而且忠于他的人才是忠良,如果只忠于皇上却跟他作对,那就是奸臣,忠于皇上的表现那都是装出来的!

    他之所以想亲自领兵去对付建奴骑兵,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借建奴之手,弄死卢象升和戚元功,斩断张斌的双臂!

    历史上,他就害死了卢象升,这次,他又将目标放在了卢象升上,不过这次还多了个戚元功。

    他对跟自己作对的“奸臣”是相当毒辣的,能弄死就弄死,弄不死也要整得你罢官削籍甚至是锒铛入狱!

    张斌虽然没跟他作对,但是跟皇上作对了啊,那更是大大的奸臣;卢象升和戚元功虽然没有跟皇上作对,他们却选择了跟张斌站在一起,而不投入自己麾下,他们也大大的奸臣。

    这次建奴入侵是有点危险,但是也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一个干掉卢象升和戚元功的好机会!

    当然,这些他都不会跟崇祯说,他在崇祯面前还要装温文尔雅呢,杀人害命这种事,自然不能说。

    崇祯一问,他便拱手道:“皇上,微臣觉得熊文灿不一定打的过皇太极,因为熊文灿是纯粹的文官出身,而且还没什么领兵作战的经验,完全执行微臣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计还可以,如果让他去收拾身经百战的皇太极,恐怕还不行。”

    崇祯闻言,连连点头道:“嗯,有道理,那派谁去领兵收拾皇太极呢,文弱你有合适的人选没?”

    杨嗣昌立马胸有成竹道:“皇上,微臣毛遂自荐,领兵去收拾建奴,微臣曾经出任分巡道和兵备道,领兵作战的经验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而且,微臣还读过不少兵书,对付皇太极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跟崇祯的关系已经超越君臣,成了知己,成了朋友,所以,领兵打仗,为国出力这种事他没必要在崇祯面前遮遮掩掩,自己想去,直接说就行了,崇祯肯定不会怀疑自己是想掌握兵权,而会认为自己是勇于承担重任。

    果然,崇祯闻言,抚掌大笑道:“哈哈哈哈,朕怎么把你给忘了,有你出马绝对能打的建奴仓皇而逃,好,大明就需要你这种敢于担当的大忠臣。“

    杨嗣昌假假意思谦虚道:“皇上过奖了,为皇上分忧是微臣的本分。”

    崇祯更是欣慰道:“好,有你为朕分忧,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杨嗣昌装出悲天悯人的表情,慨然道:“城外的老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微臣怎敢拖延,如果皇上没什么事了,微臣即刻就出发,率军去将建奴赶走。”

    崇祯这个欣慰啊,有如此忠诚勤勉的大臣,大明何愁不兴,他忍不住站起来,兴奋道:“那好,替朕去好好教训一下建奴,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就这样,杨嗣昌急急赶到城外明军大营,接过熊文灿手中的指挥大权,率军直奔涿州。

    这会儿皇太极已经将顺天府和永平府劫掠的差不多了,他见朝廷勤王大军来了,貌似想越过涿州,进入保定府境内劫掠,杨嗣昌自然不想让他再劫掠下去,和谈的提议可是他提出来的,这个皇太极这么不给面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耍弄皇上,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怎么会老老实实跟自己好好谈。

    至于对付皇太极的策略,他也想好了,那就是诱敌之计,熊文灿不敢分兵,他敢!

    当然,他并不是认为二十余万大军分成数股之后还能顶住皇太极十万骑兵,他也认为只有二十多万大军集结在一起才能干得过建奴,他只是分出两万人马做诱饵而已,剩下的二十四万大军还是集结在一起,作为主力去围殴建奴,而这两万人马正是卢象升手下的天雄军和戚元功手下的戚家军。

    建奴不是喜欢玩个个击破吗,就给他们机会各个击破,天雄军和戚家军都送给你,你去各个击破吧。

    卢象升和戚元功不是张斌的亲信吗,那就让建奴宰了他们,先砍断张斌两个臂膀再说!

    涿州距离京城也就一百多里,杨嗣昌率军急赶一天便赶到了涿州城外,而这个时候,皇太极已经越过涿州县境,进入保定府疯狂劫掠,不过,他并没有跑多远,他就在离涿州不到五十里的定兴附近劫掠。

    他仿佛是在有意等杨嗣昌,而杨嗣昌也是急急火火的性子,第二天一早卯时,他便将所有将领招到帅帐,准备排兵布阵与建奴展开决战了。

    这二十六万大军的将领就多了,包括五省总理熊文灿和河南巡抚卢象升这样的文官在内,足有十多个,整整齐齐的排了两排站在那里,看上去雄壮无比。

    杨嗣昌细细的扫视了一圈,这才开口道:“大家都清楚,建奴这次来的全是骑兵,我们追肯定是追不上的,唯有分兵,围追堵截,才能将其截住。但是,我们总共才二十多万大军,一旦分成数股,每一股又都不是建奴十万骑兵的对手了,这样一来,可就危险了,建奴最喜欢玩的战术就是各个击破,当初萨尔浒惨败的教训我们可不能忘了。集结在一起追不上,分兵又会被各个击破,怎么办呢?大家有什么好主意,都说说吧。”

    他这是故意为难这些将领,合在一起追不上,又不能分,看你们怎么办,当你们都没办法的时候,我提出这个危险的办法大家肯定就不会认为我是故意的了。

    他虽然想坑死卢象升和戚元功,但却不能明目张胆的坑,因为这里就是京城所在的顺天府,快马加鞭一两个时辰就能赶到京城,如果自己摆明了坑卢象升和戚元功,他们完全可以派快马去京城告状,张斌那也不是吃素的,一旦他们告到京城,那自己就麻烦了。

    他等了一阵,果然没有一个吭气的,这时候,他也假装开始皱眉沉思起来。

    其实,一众将领并不是没有一点办法,但是,他们都没想到稳妥的办法,建奴骑兵可是天下有数的精锐,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办法能够稳赢建奴,与建奴决战这么重大的事,如果自己的提出的策略最终失败了,那绝对会掉脑袋,所以,他们都不敢吭气。

    杨嗣昌装模作样的沉思了一阵,这才开口道:“大家都没办法是吗?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只是这个办法需要有人冒险作为诱饵,建奴正在肆虐,京城四境的老百姓正在他们的铁蹄下煎熬,你们愿意为京城四境的老百姓去冒险吗?”

    这个大帽子扣下来,谁敢说个不字,谁敢说,他就敢将其拿下治罪,畏敌怯战,还有什么资格当将领!

    果然,众将均是大义凛然道:“末将愿意,请大人吩咐。”

    杨嗣昌心中得意的道:“嘿嘿,你们可是自愿的,到时候可别说我故意陷害你们啊!”

 第八卷 第十一章 是功还是过

    涿州城外明军大营,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正召集众将在帅帐中商讨对付建奴的大计。(全本小说网,HTTPS://。)

    他耍了点小手段,使众将不得不“心甘情愿”去充当诱饵,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他这是想堵住某些人的嘴,让某些人没有理由去状告他故意陷害。

    明军中这种事情多的很,像当初萨尔浒大战的时候,主帅杨镐与辽阳总兵刘铤不和,便派刘铤从东路孤军深入,意图害死刘铤,结果刘铤是被他害死了,明军也在萨尔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这种事情,作为领兵将领还没法拒绝,因为你如果拒绝,人家主帅就能借畏敌怯战之名把你抓起来治罪,畏敌怯战,搞不好是要砍头的,与其被自己人砍了,还不如到敌人面前去拼条活路,所以,一般将领都会选择领兵去冒险。

    这会儿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摆明了要和内阁次辅太子太师张斌过不去,谁会倒霉显而易见。

    果然,杨嗣昌见大家都“心甘情愿”去充当诱饵,立马朗声道:“大家都知道,建奴骑兵很凶猛,这充当诱饵的人数不能太多,还要能顶住建奴的攻击,不然,建奴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计,根本就不会中计。现在我们这二十多万大军中能担此重任的,唯有卢象升卢巡抚手下的天雄军和戚元功戚将军手下的戚家军。所以。。。。。。。“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略带得意的扫向卢象升和戚元功,随即大喝道:“卢象升、戚元功听令。“

    卢象升和戚元功虽然有些无奈,也只能应命出列,拱手站在那里等候着这位阁部大人的差遣。

    杨嗣昌毫不犹豫的下令道:“命你二人率天雄军和戚家军提前一个时辰出发,分别赶往涞水和新城方向,做出包抄建奴去路之势,如遇建奴围攻,速派人前来报信,本帅再带大军合围上去。”

    两万步卒分成两路,还提前一个时辰出发,去围人家十万骑兵,你这不是让人去找打吗!

    当然,这诱饵本就是去找打的,如果不去找打,那就不叫诱饵了。

    众将不由齐齐望向卢象升和戚元功,目光中有惋惜的,有担忧的,甚至还有幸灾乐祸的。

    建奴那可是十万骑兵,这两人手底下都只有一万步足,一万对十万,他们能顶住吗?

    卢象升和戚元功倒是很淡定,他们齐齐拱手道了声遵命,脸上并无任何不满的表情。

    他们都对自己的手下有信心,虽说带着手下一万人不可能干翻十万建奴骑兵,但顶一两个时辰还是没问题的,杨嗣昌总不会故意见死不救吧。

    他们都想错了,杨嗣昌还真打算故意见死不救,他就是要害死这两个家伙,虽说一次只能害死一个,下次还有机会不是。

    他亲手砍了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行,崇祯再宠信他也不会任由他无缘无故把两个有功将领给砍了。

    借建奴的手害死这两个家伙却没有多大问题,到时候他完全可以找各种借口糊弄崇祯,比如侦骑被建奴清理了,没及时收到探报什么的。

    反正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只要他最后将建奴赶走了就行,这点他还是有把握的。

    不过,他也算错了很多东西。

    比如,这二十余万大军中的将领,可不止卢象升和戚元功是张斌一系的,四川总兵马祥麟、河南总兵秦拱明、湖广总兵秦翼明这三兄弟可都是张斌的人,只是秦良玉没有向外透露她已经加入了张斌一系而已。

    这三兄弟手下足有九万人马,其中还有川军白杆兵这样的精锐,他们如果一起上不说能干翻皇太极的十万满蒙骑兵,把皇太极逼走救出卢象升或者是戚元功还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皇太极也不会按杨嗣昌的想法来,玩什么各个击破,开什么玩笑,他是来劫掠的,不是来找人拼命的。

    天雄军和戚家军在他眼里也不是什么诱饵,而是鱼钩,一口咬下去,会把嘴都扎烂,这个他相当清楚,当他得知天雄军和戚家军从两侧包抄上来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跑!

    天雄军的威猛,他早就有所耳闻,戚家军的彪悍,更是令他忌惮无比。

    浑河血战他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他率五千精骑便能杀得数万明军抱头鼠窜,但是人家几千戚家军和川军白杆兵却跟数万八旗精锐足足鏖战了一天,那一战,他们遭遇了与明军开战以来最大的损失,八旗精锐伤亡上万,连领兵将领都战死九名,浑河的水都杀红了!

    崇祯三年的那场大败更是让他对戚家军的恐怖有了重新的认知,戚家军的车阵正是后金铁骑的克星,为此他甚至专门操练了六万重甲步兵,问题这次他带的全是骑兵,重甲步兵全留在辽阳和沈阳一线了,如果用骑兵去攻击戚家军的车阵,他估计要干翻这一万戚家军,最少得损失三万精骑!

    天雄军的实力他并不是很清楚,但种种传闻都告诉他,这是一只足以与戚家军和川军白杆兵媲美的精锐之师,也就是说,他如果去攻击天雄军和戚家军,很有可能会损失六万精骑!

    他又不是来攻城略地的,而是来劫掠的,如果是来攻城掠地的,那没办法,再大的损失他都得上,因为人家进了城更威猛,能在野外消灭他们自然是最好的,现在,他又不是来攻城略地的,还跑去更天雄军和戚家军死磕,有毛病啊!

    而且,今时不同往日,天启元年那会儿,明军已经被他们杀的胆寒了,没人敢跑过去帮戚家军和川军白杆兵,但是这会儿就不好说了,其他各路明军他不清楚,川军白杆兵肯定会跑过来支援,他得到可靠密报,这次回援的明军中足有三万川军白杆兵!

    他不知道马祥麟和张斌的关系,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