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390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390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给叫回来,把其兵权夺了,皇太极这都墨迹了十多天了,而且还死咬着俘虏不放,他真等不下去了,最后,他竟然同意的皇太极的要求,大家各自放还俘虏,休兵罢战!

    张斌收到内阁和兵部签发的命令,简直“怒不可遏”,崇祯让他回京述职就算了,竟然还命他放还所有俘虏,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传闻,他接到命令,当即就提笔在定辽右卫指挥使衙门大堂的墙壁上怒书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写完,他竟然真的开始仰天长啸,而且经久不息,其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第八卷 第六十四章 秦桧府

    张斌这又是挥笔怒书《满江红》,又是仰天长啸,难道是被崇祯给气疯了吗?

    当然不是,他是很愤怒,但是并没有气的发疯,这是他早就定下来的策略,他知道崇祯肯定会将他调回京城,挥笔怒书《满江红》的桥段,他早就想好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这首《满江红》正好表达他此时愤怒的心情,同时也为他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埋下了伏笔。

    他是想借《满江红》来暗喻自己是岳飞,薛国观是那大奸臣秦桧,而崇祯就是那昏庸无能丧权辱国的宋高宗赵构!

    这个时候的形势与南宋绍兴十年的形势惊人的相似,彼时宋军在对金作战中节节胜利,眼看着就要直捣黄龙,击败金国了,宋高宗却听信秦桧的谗言,担心领军将领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竟然将各路宋军召回,并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坚决与金国议和!

    不久,他更是与秦桧制造了岳飞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名将岳飞杀害,而后与金朝签定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

    金国与后金,自己与岳飞,薛国观与秦桧,崇祯与宋高宗,简直就是绝妙的嘲讽,他这是在向世人昭示自己精忠报国之心,同时也让世人看看崇祯与薛国观这对昏君奸臣的丑恶嘴脸。

    话说,他这首《满江红》是提在定辽右卫的,看见的也只有他手下亲卫和福广军将士,他又怎么让世人知道这一切呢?

    他自然有办法,这个时候,建奴已然退兵,戒严了将近半个月的京城终于解禁了,京城的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庆贺,一则消息突然在京城内外传开了。

    传闻,内阁次辅,太子太傅张斌在辽东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捷,眼看就要率军直捣黄龙,攻克建奴首府盛京了,崇祯却听信薛国观的谗言,命他释放所有建奴俘虏,罢兵息战,立刻回京城领罪!

    传闻,内阁次辅薛国观为夺内阁首辅之位,不顾大明利益,陷害张斌,进谗言劝崇祯如同当初宋高宗杀害岳飞一般,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张斌!

    传闻,内阁次辅,太子太傅张斌收到撤兵的旨意,于定辽右卫挥笔怒书《满江红》,仰天长啸,怒发冲冠,但他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奉旨退兵。

    传闻,内阁次辅薛国观欲效仿秦桧之举,力主与建奴合议,向建奴称臣纳贡!

    无数传闻在京城疯狂传播,上至公侯勋贵,下至黎民百姓不知道多少人为张斌扼腕叹息,对薛国观的议和之举切齿痛骂。

    薛国观一开始还蒙在鼓里呢,这传闻在一天之内已经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他还在内阁坐班,根本就没收到一点消息,直到晚上,他打道回府之后终于发现不对劲了,府中的家丁仆役竟然一个个惊慌失措,就如同大难临头一般!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招来老管家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主张议和,陷害张斌的事已经传的整个京城人尽皆知了,甚至已经有人当着他府里家丁仆役的面,骂他是秦桧再世了!

    他是又惊又怒,却又有点无可奈何,因为他没有张斌暗中那实力,就算知道有人在刻意传播消息,搞臭他的名声,他也没办法阻止。

    当然,他不会就这么算了,他没办法阻止,崇祯却有办法阻止,他准备第二天早朝之后便去找崇祯诉苦,让崇祯抓捕“造谣者”,将传闻压下去。

    他甚至想将这事栽张斌头上,诬指张斌派党羽到处传播消息,诋毁皇上。

    这次,他竟然神奇的猜对了,这事就是张斌指使的,张斌就是让人到处到处传播消息,明里是谴责他实际上却是在诋毁崇祯!

    第二天一早,丑时三刻,天还没亮,薛国观便跟以往一样,坐着轿子往皇城方向赶去,他可没张斌那闲情散步,尽管他的府邸也在长安街附近,离皇城不是很远,他却习惯了坐轿子,走路,那是不可能走路的。

    正因为他坐在轿子上,再加上天色昏暗,他没有发现,他府邸大门上挂的牌匾已经被人给换了,这牌匾大小还是一样的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颜色,不过上面的字却已经变了,不再是原来的“薛府”,而是三个字“秦桧府”!

    他就这么茫然无知的来到皇城,等他排队进了长安右门,来到午门之外,他又发现不对劲了,因为朝中只要稍微正直一点的官员都对他怒目相向,平时那些巴结他的墙头草这会儿也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就连他自己的党羽都畏畏缩缩,不敢上前来跟他打招呼,甚至,他走到内阁班列的时候,内阁大学士文震孟还像一头暴怒的公牛一样,鼻孔怒气直冒,那架势,貌似是想怼死他的样子。

    这些人,至于吗,不就是几句传闻吗,薛国观不为所动,端直站那里闭目养神,心中盘算着早朝之后怎么在崇祯面前诋毁张斌,让崇祯出手帮他掐灭流言。

    未几,早朝时间到,文武百官排队入宫,一阵繁琐的礼仪过后,鸿胪寺礼官照例高唱:“有事具奏章,无事退朝。”

    一切貌似很正常,但是,接下来就不正常了,鸿胪寺礼官这边刚唱罢,内阁大学士文震孟便疾步从班列中走出来,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微臣有事启奏。”

    这家伙,不讲规矩啊,六部官员还没奏事呢,你跑出来凑什么热闹,搞的一个刚走出班列的礼部官员目瞪口呆的愣在那里,愣了一阵,这才尴尬的走回班列。

    文震孟有什么事启奏呢,崇祯不明所以,抬手道:“讲。”

    文震孟紧接着便梗着脖子问道:“皇上,微臣斗胆,请问一句,张斌张大人是不是已经被撤去五省总督之职,被勒令归京了?”

    这事崇祯做的比较隐秘,他并没有亲自下旨,内阁和兵部签发命令的时候他也是将徐光启、薛国观和陈新甲招到御书房,偷偷摸摸办的,根本就没让其他朝臣知晓。

    他是怕节外生枝,自从齐党和浙党被清理干净之后,朝中吃饱了撑的慌的直臣可是越来越多了,这事如果传出去,非得吵翻天不可,至于张斌被召回京城以后把消息传出去他倒不怎么担心,人都回来了,俘虏也放了,还有什么好说的,生米都煮成熟饭了,难道还能再回锅变成米吗?

    没想到,这事还是传出去了,张斌还没回京就传出去了!

 第八卷 第六十五章 犯众怒

    这世上的事有时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崇祯认为自己做的已经够隐秘的了,没想到这事还是传出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

    他有些恼怒的扫了徐光启、薛国观和陈新甲一眼,随即略带心虚的含糊道:“这个,张爱卿转战千里,劳苦功高,朕是打算让他回京休息一阵。”

    文震孟又恭敬的拱手道:“皇上英明,微臣也曾经看过张大人的捷报,四天之内,连下三城一堡,收复辽东将近三成河山,着实劳苦功高。微臣斗胆问一句,皇上为什么不让张大人继续拿下辽阳和沈阳呢?”

    崇祯闻言,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就是猜忌张斌,不想让张斌掌控兵权,但是,这种事能当着文武群臣的面说吗!

    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啊,他有些心慌意乱的看向薛国观,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让薛国观出来帮他顶一下。

    薛国观见状只能硬着头皮走出列,跪在文震孟旁边,拱手道:“张大人之意,要集合辽东所有人马全力进攻辽阳和沈阳,但是,建奴突然入寇宣府,京城危在旦夕,所以,此时只能作罢了。”

    文震孟闻言,死死的盯着薛国观,冷冷的问道:“你调动了一兵一卒来京城抵御建奴吗?建奴为什么突然撤军?张大人为什么突然被召回?“

    薛国观的眼神也开始慌乱了,这当然是和谈的结果,但是,这话,没法说啊,至少不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他支支吾吾的道:“这个,这个,兴许是建奴担心朝廷派大军去围剿,自己跑了吧。”

    “哼!”,文震孟冷哼一声,抬手指着他的鼻子怒斥道:“你这个卖国贼,为了一己之私,陷害忠良,暗中与建奴和谈,强令张大人释放建奴俘虏,罢兵休战,辽东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你破坏了,那将近十万建奴俘虏放回去,大明要付出多少将士的性命才能拿下雄城辽阳和沈阳,你这样做害了多少将士性命,你知道吗?”

    卧槽,这家伙,还真是猛啊!

    文武群臣见他当廷咆哮,不由惊的目瞪口呆,崇祯也被他吓了一跳,薛国观跟是被他骂的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詹事府左中允,崇祯四年辛未科殿试榜眼吴伟业突然从詹事府班列疾步而出,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皇上,卖国奸贼薛国观实乃宋之秦桧,他为一己之私,陷害忠良,与建奴乞和,祸国殃民,微臣恳请皇上将这奸贼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这吴伟业乃是当世才子,复社领袖,他这一出列,数十名复社官员和朝中的正直官员紧接着便蜂拥而出,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臣附议。”,“请皇上严惩这卖国奸贼!”

    这什么情况,简直让人措手不及啊,崇祯愣愣的看着文震孟、吴伟业等人,茫然无语,薛国观更是面色大变,惊慌失措。

    这时候,詹事府詹事孔贞运竟然也咬牙出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

    他可是代表了儒家正统,他这一出列,顿时无数官员竞相效仿,纷纷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孔贞运可能是念在和张斌还有文震孟共事一场,所以出来声援一下,他可没串联任何人,但是,他却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这一下,有将近三成的官员都站出来了,整个御道都快跪满了,除了阉党一系、张斌一系和那些中立的官员,其他几乎所有官员全出来了!

    崇祯这个时候反而清醒过来,他最恨的就是朝臣联合起来架空他,强迫他了,这些官员,仗着人多威逼朕是吧,朕偏生就不如你们的意!

    他这倔驴脾气一上来,那也是相当恐怖的,哪怕所有朝堂官员全部站出来,他也不会屈服!

    他冷冷的扫了一眼御道上的官员,突然站起身来怒喝道:“你们干什么,不管朝政了吗,有这么多政事要处理,你们却捕风捉影,跑出来弹劾内阁次辅,你们这是要贻误朝政吗?”

    这话说的,的确有点道理,一般早朝都是奏对议事,没有说跑出来弹劾别人的,文震孟也有点操之过急了,搞得所有出来支持他的官员都尴尬无比。

    崇祯见一众官员无言以对对,这才冷哼道:“你们不管政事,朕还要管呢,都回班列去,有事奏事,无事退朝。”

    这事就这么被崇祯强压下去了,接下来又进入了正规的奏对环节,奏对结束之后,文震孟也没再出来触崇祯的霉头,他其实也知道,按正规的流程,应该上奏折弹劾,他只是激于义愤,气晕了头,忍不住当廷弹劾了薛国观一把,这会儿他早冷静下来了,既然皇上要讲规矩,那就讲规矩,今晚他就去联络所有正直官员写奏折,用弹劾奏折压死薛国观这个卖国贼!

    薛国观这会儿也冷静下来了,他也想明白了,只要皇上信任他,挨几句骂又怎么呢,满朝文武又能拿他怎么样,怕个球啊!

    他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却不曾想,这事才刚刚开始呢。

    此时,东长安街附近,他府邸的大门外比朝堂上还热闹,数千老百姓聚集在那里,对着他府邸的大门又是泼屎,又是泼尿,又是丢臭鸡蛋,又是丢烂菜叶子,搞的他府邸大门前简直比茅坑还臭!

    这事自然又是张斌让自己手下亲卫组织的,一开始他们还只是组织了数百人,他们也没带什么屎尿,就是准备了一些臭鸡蛋和烂菜叶子,结果,他们这刚吆喝开,把臭鸡蛋和烂菜叶子丢出去,无数老百姓便闻讯聚集过来。

    这下可不得了了,秦桧陷害岳飞的事老百姓大多有耳闻,大明朝竟然又出了个秦桧,那还得了!

    大明有大明的骄傲,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绝对不向敌人低头,这是大明老百姓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这会儿竟然出了个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大奸贼,这简直把大明的脸面踩地上践踏啊,这简直是要把老百姓心中的骄傲变成耻辱啊!

    这种事一传开老百姓本来就愤愤不平了,这再有人一带头,而且还找到现世秦桧薛国观的府邸了,那还得了,但凡有点尿性的老百姓都要去唾弃一下这个现世秦桧啊!

    薛国观府邸前的老百姓是越聚越多,这些老百姓可没准备什么臭鸡蛋和烂菜叶子,也不知道是谁带头泼了桶尿,紧接着便是屎尿齐上,恶臭熏天!

    这事闹的,薛国观府邸里的家丁奴仆自然想上去把秦桧府的牌子摘下来,请人驱散这些老百姓。

    但是,他们刚把梯子抬出来,还没架起来往上爬呢,就是一堆臭鸡蛋砸上来,甚至是无数屎尿泼上来,熏都把他们熏的欲仙欲死了,哪还有力气去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