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410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410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文龙见状,一个箭步冲上去,给张斌来了个熊抱,又在张斌背上拍了几下,这才松开手激动道:“双全,你来的好快啊。”

    张斌得意的道:“哈哈哈,要不是等建斗和元功他们,我昨晚就能赶过来。”

    这时候,卢象升、戚元功和马祥麟等将领也纷纷从船上跳下来,毛文龙又忍不住上去给每个人都来了个熊抱,场面顿时变的热切无比。

    张斌等他们亲热完了,这才拉着毛文龙问道:“现在海州城的情况怎么样,伯雅怎么说?”

    毛文龙轻松的道:“海州城好着呢,建奴忙活了两天还连城墙的边都没摸到,反而被伯雅轰死了两三千人。这会儿建奴正在填壕沟,伯雅让我不要担心他,建奴就这点人马肯定是攻不破海州城的,他倒是担心我,怕建奴被他吓得不敢攻海州了,跑来攻盖州。”

    张斌闻言,不由欣慰道:“海州城没事就好,我倒不担心别的,就是怕建奴也能拉着红夷大炮到处跑,那就麻烦了,看样子建奴还没这本事。”

    毛文龙看了看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车轮舸,忍不住提议道:“双全,要不我们明天就率军出发,去抄建奴的后路,干挺这帮家伙!”

    张斌却是摇头道:“不行,明天还不行,我们这点兵力还不一定干的过建奴呢,你可别忘了,皇太极手下还有六万满八旗骑兵和六万蒙八旗骑兵,如果把这两股骑兵算上,海州城那边建奴大军就不是十八万而是三十万!谁知道皇太极是不是想围点打援,我们可不能率这点人去冒险,需得多集结些人马再做打算。”

 第八卷 第一〇五章 炮火轰鸣建奴惊

    多尔衮这两天真的很郁闷,海州城外这壕沟填的他都快吐血了,明军火炮的射程范围更是让他抓狂,他想不明白,明军这火炮到底是怎么装的,竟然能覆盖这么宽的范围!

    他一直以为,明军的火炮就跟他们自己造的红夷大炮一样,只能稍微调一点角度,能轰到一里范围都了不得了,却不曾想,明军的火炮好像能随意调角度一样,这壕沟都填了足足两里远了,明军的火炮还能轰到填壕沟的蒙元步卒。(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下,他真有点受不了了,他倒不是受不了蒙元步卒的消耗,一天死个千余人在攻城战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反正又不是他麾下正白旗的步卒,再死多点他都不会心疼,关键问题他这三天之内攻到城墙的任务完不成了啊。

    这城墙前的壕沟还有三四里呢,如果每趟不多派点人去填,一天之内怎么填的平,问题人派多了就挤一起了,一炮下来,那可就不是轰死一个了,而是轰死一堆,他虽然不心疼蒙八旗步卒的消耗,但也不能消耗太多啊,如果一天就消耗上万人,那这仗就没法打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抹下脸,派人去求皇太极,再宽限两天,不然的话,如果自己没完成军令,皇太极虽然不一定直接把自己拖去砍了,把自己关起来,关到死,那是绝对有可能的。

    皇太极的确想把多尔衮三兄弟关起来关到死,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干,至少人家没犯大错之前不能这么干,因为这三兄弟统领着八旗中的三旗,如果自己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这三兄弟给办了,他们麾下的三旗人马肯定会不服,那样一来,满八旗就有分裂的危险,所以,他虽然对这三兄弟忌惮的要死,却不敢随随便便治人家的罪。

    同样,为了避免落人口实,他也不能对这三兄弟太离谱,像这会儿,明军的火炮一直不停的轰,他就不能强迫人家三天之内把壕沟填完,虽说他下命令的时候说过不管明军火炮多凶猛,三天之内都必须对城墙发起猛攻,但却不能逼的他们催蒙八旗和汉八旗步卒不要命的去填壕沟,如果他真不顾一切的逼迫人家,那得罪的就不光是他们麾下的三旗人马了,蒙八旗和汉八旗都会跟着不服。

    作为一国之君,他可比崇祯合格多了,崇祯是不管不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压根就不顾治下臣民的感受,所以,他自己把自己玩死了,而皇太极手腕比崇祯高明的多,大家都知道他忌惮多尔衮三兄弟,但是他却从来不故意逼迫人家,什么事都是照规矩来,最多也就让他们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这样一来,他手下就不会像大明那些臣子一样,心怀不满又或心灰意冷,变成一盘散沙了。

    比如这次,他是命令多尔衮兄弟去执行最危险的攻城任务,但是,他并没有不管不顾,硬逼的他们去吃炮弹,他只是命令人家率军去攻城,而且,当多尔衮和阿济格先后派人来请求他宽限两天的时候,他都同意了。

    这其中的微妙,崇祯肯定是做不到的,要换崇祯来,光这一件事就能闹的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都心生不满,从而变成一盘散沙。

    多尔衮也知道,只要他拉的下脸,正当的要求皇太极肯定会同意的,宽限两天的话,他攻到城墙下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第三天一早,当他命蒙八旗步卒继续排着散兵阵去填壕沟的时候,奇葩的事情却发生了,明军的火炮竟然停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明军的火炮调不动了?

    不管是怎么回事,对他来说都是好事,填平一条壕沟之后,他便命蒙八旗增加填壕沟步卒数量,每趟都派三千人上去,争取一天之内就填到城墙前一里范围之内。

    这下填壕沟的速度自然是快多了,多了两倍的人,填壕沟的速度就加快了两倍,一天填个三里左右肯定不成问题。

    多尔衮皱了一天的眉头是舒展开了,城门楼上的侯拱极却皱起了眉头,因为他知道,火炮的角度其实还可以再调高一点,而且城墙上的两千斤佛郎机和千斤佛郎机加起来足有五十门,但是,郑华却一直只命令二十门佛郎机炮开火,这会儿敌人都排成密集了几倍了,郑华也不知道趁机开炮轰击,这家伙到底会不会打仗!

    憋了将近半个时辰,侯拱极终于憋不住了,他很有礼貌的拱手道:“郑将军,这佛郎机炮的角度好像还可以调节吧,你为什么不趁敌人密集的时候下令所有火炮轰击呢?”

    郑华也很有礼貌的解释道:“侯将军,这火炮的调校角度的确有十五度,但是,只有下面的五度是最精准的,如果再往高里调,炮弹的落点就没那么好控制了,一般误差都会在五步以上,现在敌人的阵形是密集了一点,但横向还是比较扁平的,厚度绝对没有十步,这样一来我轰中他们的几率就小了,所以我干脆下令停止炮击,别把炮弹全浪费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侯拱极想了想,又不解的问道:“既然只有下面五度最精准,那为什么你们造炮的时候要刻上去十五度呢,这不多此一举吗?”

    郑华依旧微笑着解释道:“这个并非多此一举,上面那十度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海战的时候我们攻击的目标一般都是敌人的战船甚至是战舰,战船和战舰就有超过十步长的,误差大点照样能轰中。”

    原来是给海战用的,侯拱极不由恍然大悟,他没再缠着郑华问个没完没了,因为问多了,会显得自己很幼稚,很无知。

    不过,很快,他又有点忍不住了,因为他实在不想看着人家这么舒服的填壕沟,这壕沟可是他带着手下一条一条挖出来的,就这么白白被人填平了,多不划算啊。

    又过了半个时辰,他终于忍不住对着一旁的孙传庭拱手道:“大人,要不我们派些人下去,躲在后面的壕沟里用火枪去打他们填壕沟的步卒吧,只要派三千人下去,就能打的他们填不成壕沟了。”

    孙传庭闻言,微笑着摇头道:“没必要这么麻烦,等他们开始攻城的时候再用火枪打也是一样的。”

    这怎么能是一样的呢,侯拱极满脸疑惑,不明觉厉,但他又不好意思再问了。

    孙传庭见状,继续解释道:“每个主帅心中其实都有一杆称,一战打下来要达到什么效果,自己能接受多大的损耗,这些在主帅心里都是有大致想法的,皇太极肯定不想把所有步卒全耗在这里,而我们后面还有虎蹲炮,还有燧发枪,还有轰天雷,足以把他们兵力全耗光,反正损耗到一定的人数,皇太极就会停止进攻,又或者干脆撤军,我们又何必让手下士卒在城墙上爬上爬下,损耗体力呢?”

    侯拱极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原来,作为一军主帅还要考虑这么多东西啊,他以前还真没想过。

    孙传庭这是在有意培养他,因为这侯拱极家世好,人品好,功夫也很不错,最重要的,他还年轻,如果能培养出来,还能为大明征战二三十年,这样的新秀,他自然要着力培养。

    孙传庭是在这里着力培养侯拱极,多尔衮却在催蒙八旗步卒拼命的填壕沟,填到下午酉时许,蒙八旗步卒终于填到了距离城墙大约一里远的位置。

    这个时候,多尔衮并没有下令让他们停下来,他并不知道城中的明军有很多虎蹲炮,他只是想着明军会有火枪,而火枪的攻击距离大约是两百步左右,他想让蒙八旗步卒再往前填平几条壕沟,明天直接就推着攻城车去填,这样就不耽误时间了。

    他这样做,一把就坑死了将近一千蒙元步卒,其实,郑华早就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虎蹲炮的攻击范围,但是,他并没有下令开炮,而是将城墙上所有虎蹲炮分成了五批,分别调校好角度,直到蒙元步卒填平一条壕沟之后,他才下令,让攻击距离最近的一批开炮。

    “轰轰轰”,足有四十余门虎蹲炮发出了轰鸣,将近三十个蒙元步卒应声而倒,这时候他们扛着装土的麻袋离前面的壕沟已经不到十步,阵亡三十余人还吓不住他们,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冲上去将麻袋中的土倒进壕沟里面。

    “轰轰轰”,又是一阵火炮轰鸣,又有将近三十个蒙元步卒应声而倒,这时候,他们都在倒土,自然更不会放弃。

    “轰轰轰”,又是一阵火炮轰鸣,又有将近三十个蒙元步卒应声而倒,这时候,他们土差不多都倒完了,所有人都拎着空麻袋,拼命的向后跑去。

    “轰轰轰”,这次,城墙上的火炮轰鸣声不知道大了多少倍,足有上百蒙元步卒应声而倒。

    远处的多尔衮被这密集的火炮轰鸣声吓了一大跳,他刚听到火炮轰鸣声的时候就意识到城里的明军有虎蹲炮了,不过,看那效果,总共也就三四十门的样子,所以他并不是很在意,但是,后面这一下,填土的蒙元士卒明显倒下去一大片,这明军的虎蹲炮到底有多少门!

 第八卷 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气吹牛逼

    是夜,天微凉,海城西面的满八旗大营稍有些繁忙,多尔衮回来了,阿济格也回来了,此次随军出征的后金大将再次齐聚一堂,帅帐中灯火辉煌,好像很喜庆的样子,但是,所有人脸上都没什么喜色。(全本小说网,HTTPS://。)

    皇太极皱着眉头坐在帅位上,双眼微眯,沉吟不语,貌似在冥想,其他人也不敢吭气,就那么默默的站在下面,不声不响。

    这都三天了,他原本以为,三天时间足够蒙八旗和汉八旗填平海州城南北两面的壕沟,冲上去猛攻城墙了,没想到,三天时间,十二万大军竟然连南北两边的壕沟都没填平,离城墙都还有一里远呢!

    多尔衮和阿济格都说,明军的火炮太多,而且一开始就疯狂的轰击,跟炮弹不要钱一样,所以,头两天他们不敢派太多人上去填壕沟,这人一少,进度就慢,拖了两天,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到第三天,好不容易挨过了明军“红夷大炮”的轰击范围,他们是派了更多的人上去填壕沟了,结果,死的人也更多了,因为明军的虎蹲炮比“红夷大炮”还多!

    皇太极知道,他们并没有说谎,因为头两天海州城南北两边的火炮轰鸣声就没停过,他在城西都能听的到,到了第三火炮声是停了大半天,结果下午又想起来了,而且跟放鞭炮一样,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有多少。

    这明军的火炮也太多了,海州城简直就跟个刺猬一样,一嘴咬下去,满口的血,这城到底还要不要攻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不想攻击这种城池,数百门火炮,得拿多少人命去填啊!

    明军好像算准了他会进攻海州城,所以把能调集的火炮全部调集过来了,这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啊!

    他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张斌的名字,这手法,简直太像那货的作风了。

    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张斌已经出任蓟辽督师,并且已经率军赶到盖州,因为崇祯并没有在朝堂上宣布对张斌的任命,而张斌上任之后也没有到处张扬。

    盖州来了几万明军他是知道的,不过他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也有“援军”,而且不是几万,而是十几万,明军要敢过来支援海州,那简直正中他下怀。

    这些在他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是,明知道海州城里有数百门火炮,他还是要攻击,明知道是个坑,他也得跳啊!

    因为这海州城的位置太紧要了,不管他向南进攻盖州、复州和金州,还是向西进攻辽河流域,都必须经过海州,如果不把海州城拿下,别说是粮草了军队从这过都不安全。

    秦军可是出了名的疯子,如果一两万人马打这过,他们绝对会出城埋伏,就算是四五万人马打这过,他们也可能出城偷袭,自己又哪里来的这么多人马防着他们,这海州城不拿下,什么盖州、复州、金州,什么辽河流域,想都不用去想。

    他是不得不想啊,因为他手下人马太多了,光靠辽阳和沈阳周边那点地,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马,他必须进攻,必须拿下辽东大部分的土地,不然,别说是他手下的军队了,满八旗的族人都有可能没饭吃!

    这打肯定是要打的,现在就看怎么打了。

    皇太极沉默了半天,终于咳嗽一声,开口道:“现在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城里明军的火炮很多,特别是虎蹲炮,多的简直有点离谱。不过,我认为他们是把城东甚至是城西的虎蹲炮全部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