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43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43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戚家堡那边都联系好了,就等大金所的屯卫过来操练了,张斌回到金陵府邸之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张差和赵如,穿过几道连接的拱门来到四哥张军的府邸。

    此时他四哥张军的家人还没过来,整个府邸全是光棍,倒没什么好避讳的,他甚至都没命人去通报,直接就往张军的住处走去。

    结果,还没走几步就被张军手下一个亲随看到了,这人并不是什么余丁,跟着他三哥和四哥做生意的都是大金所那些家里兄弟不止一两个的,他们当不了屯卫也当不了余丁,承袭不了屯卫那些屯田,只能跟着出来做生意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这些人可以说是大金所地位最低的,见了张斌自然是恭敬的不得了,张斌还没发话呢,那人就拱手作揖道:“五少爷,您是来找四少爷的吗?”

    张斌点头道:“嗯,我四哥起来没?”

    那人慌忙点头道:“起来了,起来了,这会儿正在书房看账本呢,要不小的给你去通传一下。”

    张斌倒无所谓,他们兄弟之间原本就没那么多规矩,刻意安排人去通传,麻烦他四哥专门来迎接那就不好了,不过既然遇上他四哥的亲随,让他去通传一声也没什么,反正这会儿他也快到了,他四哥就算是迎出来也不用走几步路了。

    他随意点了点头,那人便飞快的往主屋跑去。

    果然,他还没进门,张军便迎出来惊喜道:“五弟,你怎么有空过来我这了?”

    张斌微笑道:“四哥,我这有点事跟你商量一下,这会儿有空没?”

    张军点头道:“有空,有空,来,里面坐。”

    说罢,便领着张斌进了大堂,把他让到客座上,又命人上了茶,这才小心的问道:“五弟,到底什么事啊,你还要特意跑一趟,派人过来知会一声不就行了?”

    张斌摇头道:“这事可不是什么小事,必须商量一下。”

    张军立马理所当然的道:“有什么商量不商量的,你的事是最要紧的,什么事,你说,只要四哥能做到的,绝对给你办到。”

    老张家可就指望他光宗耀祖了,所以他父母和四个哥哥都对他百依百顺,不管什么事,只要他开口,没人会说个不字。

    张斌不由感动道:“四哥,多谢了,不过,这事干系太大,不能等闲视之,所以,我才找你来商量的。”

    张军闻言,满脸凝重道:“嗯,什么事,你说说看。”

    张斌同样神色凝重的道:“我想让大哥和二哥他们轮流带大金所的屯卫过来,操练戚家军的鸳鸯阵。”

    果然不是小事,要是在平阳,让大金所的屯卫偷偷过去倒是没什么事,问题这里是金陵啊,大金所的屯卫过来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张军不解道:“为什么?”

    张斌稍微犹豫了一下,便郑重的道:“四哥,你不知道,这世道就要乱了,到时候,手里没点兵,可能命都保不住。”

    张军不由失色道:“你是说有人要造反?”

    张斌闻言一愣,这四哥还真猜中了,不过,接下来可不光是有人造反这么简单,他微微点了点头,慎重道:“这事不能乱说,总之,我们要未雨绸缪。”

    张军还是有点不解道:“五弟,你应该知道吧,我们大金所的屯卫和别的卫所可不一样,我们也时常操练的,为什么还要拉到这边来操练呢?”

    张斌摇头道:“四哥,戚家军你没听说过吗?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张军郑重的道:“戚家军我当然听说过,真有这个必要吗?”

    张斌坚定的点头道:“有!”

    张军闻言,咬牙道:“那行吧,我这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问题父亲那边怎么办,要不你修书一封,跟父亲解释一下。”

    张斌摇头道:“不行,这种事不能写信,等你边这安排的差不多了,我会派张差他们赶回去跟父亲解释的。”

    张军点头道:“嗯,你说的对,小心为上,说吧,接下来,你要四哥怎么做?”

    张斌紧接着解释道:“是这样的,我想让你以东盛堂的名义开具路引,组织车队自己运送货物,这样的话,大哥他们就能伪装成推车的苦力,来回于大金所和金陵之间了。”

    张军不由赞叹道:“对啊,这主意好,伪装成苦力,各地巡检司的人就不会管了,要准备多少车,你说。”

    张斌估摸着道:“一百辆左右应该差不多了,戚家堡那里一次也就能操练一百来人。”

    张军点头道:“嗯嗯,没问题,一百辆车小事,路引也好开,还有什么事没?”

    张斌想了想,不由尴尬道:“四哥,还有一个问题,你这最好能租个商铺,随便卖点什么东西。”

    张军不解道:“噢,为什么?”

    张斌提醒道:“自己组织车队运送货物车上也得有货啊,从金陵到大金所倒是没有问题,你反正要运东西回去,从大金所到金陵呢,总不能让大哥他们推着空车过来吧,那样难免不引起人怀疑。”

 第二卷 第二十六章 东盛堂

    张斌的话让张军陷入了沉思,其实,他早有过在金陵开商铺的想法,只是,很不凑巧,开不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现在,张斌又提起开商铺的事情,他不由叹息道:“唉,五弟,我原本也想在金陵开商铺的,但是,父亲不同意啊。”

    张斌不由奇道:“不同意,为什么?”

    张军犹豫了一下,随即便坦诚道:“唉,本来,父亲是不让我们在你面前提起经商的事情的,既然你问了,我告诉你也无妨,你还不知道吧,父亲已经准备退出东盛堂了。”

    张斌的确没有听家人在他面前提起过东盛堂的事情,他也没有去问,在他想来东盛堂也就是利用大金所的战船偷偷运点东西出海,冒着风险,赚点银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走私,他身为朝廷官员,浑当不知道就行了,如果去问,大家都尴尬。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他打算养私兵,而且还远远不是大金所这千来号人,那可是要花很多银子的,他还想着要慢慢把东盛堂发展壮大呢,退出,那怎么行?哪来的钱养私兵!

    他连忙追问道:“父亲为什么要退出?”

    张军颇为尴尬的看了他一眼,随即解释道:“因为你当官了啊,有英国公撑腰,你的官肯定会越做越大,到时候收点学生,我们再把手里的钱全拿去买地,一年光收租也有不少钱,完全可以养活我们一大家子,这样一来,我们张家就成官宦世家了。”

    张斌闻言一愣,的确啊,跟海盗合作,搞走私,那可是违禁的,让人知道了,老张家就完蛋了,买了地再收租可就不一样了,现在大明的官员不都这么赚钱嘛,这叫顺应潮流。

    现在的大明要是太平盛世,这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躺家里收钱,一点风险都没有,还能培养后代去考科举,慢慢将家族发展起来。

    但问题是,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这个时候转行去做乡绅土豪,那纯粹就是找死,农民军收拾的就是乡绅土豪!

    想到这里,他坚决摇头道:“不行,不能退出东盛堂。”

    张军不解道:“为什么?”

    张斌不由叹息道:“唉,四哥,不是跟你说了,乱世要来了,我们要练兵以图自保。”

    张军更为不解道:“这个退出东盛堂有什么关系,大金所这千来号屯卫我们可以使劲操练啊,反正大家都有地,我们只要出点军饷就行了。”

    张斌立马摇头道:“千来号人不够,最少要上万人。”

    张军吃惊道:“上万!”

    说罢,他又陷入了沉思,貌似是在心里默算一万人马消耗有多大。

    张斌说了这么久也有点口渴了,他不由端起茶杯,边喝茶,边在心里盘算起来,上万人马消耗有多大呢,如果全操练的跟戚家军一样,够不够自保呢?

    这兄弟俩都在沉思,大堂中瞬间安静下来,唯余细细的饮茶声。

    不一会儿,张军便开口道:“一万人马,每月按粮二石饷一两算,一年下来就是粮二十四万石,饷银十二万两。如果买来的地租给佃农种,一亩地大概能收租一石,这样算下来养一万人马差不多要四十万亩地,按每亩地二十五两算,就是一千万两!五弟,五千人马够不够?大金所原来就有十多万亩地,这几年父亲也买了些,现在差不多有二十万亩了,我们再凑一凑大概能凑出一百万两,再买四万亩地,养五千人马应该是没问题的。”

    “噗”,张斌闻言,一口茶水喷出来,凑一凑能凑出一百万两?这东盛堂的生意到底有多大!

    他难以置信的问道:“四哥,东盛堂一年能赚多少银子?”

    张军估摸着道:“要说往年,一年下来也就是二三十万两的样子,但今年不一样了,因为海上那位郑叔势力越来越大了,我们东盛堂的生意也跟着越做越大了,去年我们东盛堂的毛利就差不多就有五十万两了,今年,看这势头,一百万两应该是有的。”

    一年,一百万两!

    张斌鼓着眼睛,像看怪物一样的打量了张军一番,这才追问道:“我们家占几成?”

    张军如数家珍的道:“我们张家、黄家还有郑家都是三成,另外一成是分给各位叔叔的。”

    张斌真被东盛堂的规模吓了一跳,他原本以为东盛堂就是个小打小闹搞走私的小商铺呢,搞半天竟然是个一年就能赚上百万两的大商号,退出,开什么玩笑!

    难怪历史上都没有关于张成德一家的记载,原来是他们中途退出了。

    不过,郑彩他们倒是留名了,看样子他们应该是选择了投靠郑芝龙,张斌不由试探道:“黄家和几位叔叔是什么意思?”

    张军叹息道:“黄家倒是想和我们一起退出,毕竟这会儿那位郑叔已经铁了心要当海盗了,跟他扯上关系,到时候肯定没好果子吃。只是几位叔叔却有点犹豫不定,像二叔三叔他们就想跟着那么郑叔去赚大钱。”

    果然是这样,黄家也退出了,郑彩他们倒是成了郑芝龙手下的十八芝。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退出,不但不能退出,还要将东盛堂牢牢的掌控在手中,甚至就连郑芝龙的势力也要想办法完全掌控住。

    要知道,到了崇祯朝,郑芝龙可是牛的不行了,手下有战船将近七百艘,海盗足有十多万,整个东南沿海和南洋都被他控制了,传闻他极盛时期,一年的收入足有几千万两,简直就是个比大明还有钱的主!

    不过,郑芝龙最终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一开始,他接受熊文灿的招安,利用朝廷的名义收拾各路海盗,从而独霸整个东南沿海和南洋地区,可以说是相当的精明。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后面他竟然跑去投降了清廷,结果,除了郑成功,一家老小全被人家砍了!

    这家伙,真是莫名其妙,让他独霸整个东南沿海和南洋地区,简直就是浪费资源,张斌决定,还是自己来。

    他坚决的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退出东盛堂,看样子派张差他们回去都不行了,我得跟小六叔好好说说,让他回去劝劝父亲。”

 第二卷 第二十七章 商铺

    张斌的话在张家还是很有分量的,只要他坚持,就算是张成德也得听他的。全本小说网https://。

    现在,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坚决不退出东盛堂。

    张军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其实,他也不想退出东盛堂,毕竟他都当了这么久的大掌柜了,生意已经做习惯了,让他跑去收租,他才不想干呢。

    这五弟既然坚决不同意张家退出东盛堂,老爹估计是不会退了,这生意还有得做,他不由兴奋的道:“五弟,我想在南市街买个大铺面,专卖福广特产,你看怎么样?”

    听他这口气,貌似是在征求张斌的意见,其实不然,张斌知道,这四哥只是在寻求他的支持。

    因为前面张军已经说过了,他父亲不同意,如果这次,他能顺带提一句,他父亲很有可能就同意了。

    他顺带跟张成德提一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他却不想这么胡乱提意见。

    他很清楚,在南市街买个大铺面,然后再进购货物,把里面充盈,把生意做起来,那可不是一点投资,如果自己胡乱提意见,让张家蒙受巨大损失,那就不好了。

    他并不是不相信张军,只是以前他们做的都是走私生意,可以说不用动什么脑筋,洋人需要什么,那是明摆着的,瓷器、茶叶、布匹、丝绸,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问题就是没有办法运出去。

    张家甚至是东盛堂以前之所以能赚大钱,说白了,就是他们能突破海禁,把这些东西运出去,跟经商头脑还真没多大关系。

    为了保险起见,他觉得还是应该先了解一下张军有没有经商的天赋再决定支不支持他。

    在张军眼里,他可能只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殊不知,在前世,他可是商场精英,说到经商,这时候还真没人能比得上他。

    做生意赚不赚钱,最基本的,一看地段,二看供求关系。

    地段好,生意自然好做,南市街张斌知道,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是金陵城南最繁华的地段,那里商铺林立,人流如织,是个很好的地段。

    至于供求关系,张斌还真不是很清楚,因为他不清楚明朝这会儿福广有些什么特产,更不清楚金陵这会儿急需些什么。

    这些,正是他要考验张军的,如果他连这些都不清楚,那这铺面还真不能支持他去买。

    想到这里,他不由试探道:“四哥,你认为这边什么好卖,你又准备卖点什么?”

    张军闻言,立马如数家珍的道:“这边的行情我早就了解过了,像干荔枝、干桂圆、干墨鱼等干货,销量还可以,利润也很大,一斤就能赚几钱银子,不过这些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南市街就有好几家。像蔗糖、棉花这些东西利润不是很大,一斤也就能赚几文钱,但是销量却很好,我觉得这个应该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