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467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467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论亲友的数量,那也是前无古人,就算单轮她那些舅舅的武力,那也吓死个人,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戚盘宗、戚显宗、戚振宗等,一个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说句不好听的,朱慈烺要是敢欺负她,不用张斌出手,她这些这些舅舅随便来一个朱慈烺都扛不住。

    朱慈烺是不怎么懂事,他要懂事了,估计会吓得心惊肉跳,鹅滴噶乖乖,这老婆娶得,就算自己当了皇上也惹不起啊!t21902181

 第八卷 第二二一章 新皇继位

    爆竹声中一岁除,欢声笑语合家聚。(全本小说网,https://。)

    崇祯十六年的年节可以说是崇祯继位以来老百姓过的最欢畅的一个年节了,因为内阁首辅张斌亲率大军把肆虐大明将近二十年的反贼全部剿灭了。

    天下太平,正是盛世的先兆,大明老百姓都有了盼头,这心里能不高兴吗,要说最高兴的,当属京城的老百姓,因为太子大婚京城突然涌入无数豪门新贵,那家伙,简直让京城一下就步入了盛世。

    这些豪门新贵可不得了,一个个都有钱的吓人,出手也相当的阔绰,不说那酒楼茶肆的生意有多火爆,就连那大街上吹糖人的捏面人的都发大财了,因为人家小孩一抬手,那就是买买买,只要你能做出来就没有卖不出去的。

    正是过年那天,锦衣卫还在京城各处贴出一个有史以来最为荒诞、怪异,或者说是喜庆的告示:太子大婚,普天同庆,正月初一,京城凡是开门的店铺,赏红包一个,纹银十两,大街上凡是摆摊的,不管你卖东西还是卖艺,赏红包一个,纹银五两。

    这是开玩笑的吗,如果真的这么赏,估计最少得上百万两银子!

    这当然不是开玩笑的,因为告示上面有内阁、六部和都察院的大印,那红红的印章都快把告示给印满了,这些衙门,随便哪个都不会和大家开玩笑啊!

    这一下,正月初一的京城便出现了一幅奇景,天一亮,原本应该冷冷清清的街道竟然到处都是摆摊的,京城老百姓只要是有空的,缺钱的,几乎都跑街上摆摊来了,没东西卖没关系啊,可以卖艺啊。

    这京城可没什么农户,除了有钱的士绅和富人,基本上都是匠户、军户、乐户、商户等底层老百姓,商户就是做买卖的自不必说,乐户那也是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军户的话舞刀弄枪打拳那也算卖艺啊,匠户更绝,他们干脆把自己的活计摆大街上干,也算是展示一技之长了。

    朝廷更绝,辰时整,京城各处锦衣卫卫所和千户所便涌出一个个喜庆的队伍,舞狮的、舞龙的、敲锣打鼓的,热闹非凡,最重要的,这些队伍里都有拉银子的平板车,那红布包裹的银子堆的老高,一路从街上过,看见摆摊的就发,看见开门的店铺就送,一点都不含糊!

    这家伙,张斌莫不是疯了吧,这事肯定是他整出来的,他为什么行如此“奇葩”之举呢?

    他当然没疯,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造势,为朱慈烺继位登基造势,二是为形成氛围,潜移默化,让大明形成一种商业氛围。

    这造势自不必说,如此奇葩之举,千古未有,不但会在京城造成轰动,还会在整个大明广为流传,这太子殿下或者说即将将来的皇帝陛下,好人啊,对老百姓那是真的好,自己结个婚竟然拿出上百万两跟京城老百姓同庆,这样的太子如果继位登基,大家更有盼头了。

    至于这商业氛围,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不过这摆地摊的确是制造商业氛围的最佳方式,前世他就听说一个传闻,某棒国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去摆地摊,不管什么身份,结果某棒国神奇的崛起了!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里,张斌暗自鼓励自己的亲友上街游玩,以消费刺激民众,让他们有利可图,这下京城摆地摊真形成了一种常态,不但是正月初一到十五,十五过后,京城地摊依旧多如牛毛,原因很简单,因为能赚到钱啊,半个月就能赚来以前半年甚至一年都赚不来的钱,谁不去摆,那就是傻子啊!

    京城正月摆地摊后面甚至形成了一股风潮,一到过年,京城附近,甚至是大明各地很多商贩,很多有钱人都拼命往京城挤,卖东西的,买东西的越来越多,京城附近的各类作坊也越来越多,整个顺天府一片繁华,富庶程度甚至超过了江南和福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年过完了,紧接着就是太子登基了,不过,登基大殿和比结婚大典要繁琐多了,而且,前来庆贺的人要赶过来,也比结婚大典要麻烦的多,因为张斌邀请的是各国使节团,不管是不是大明的藩属,只要他知道的,都邀请到了!

    这些人要赶过来那可不是几天时间的事,所以,张斌将登基大殿定在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至于为什么,除了张斌,没人明白。

    因为,历史上,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祯自缢身亡,大明亡国!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太子朱慈烺继位登基,预示着历史已经彻底被改写,大明必将长盛不衰。

    为此,张斌力排众议,将新帝的年号定为永兴,他希望,大明能永远兴盛!

    崇祯十七年,大明将告别所有苦难,永兴元年,大明将开启一个新的盛世。

    当然,这盛世不是你说开启它就会开启,也不是你想开启就能开启,有很多人并不希望大明兴盛,甚至还有很多人想干掉大明,所以,张斌向他能通知到的所有国家都发出了邀请,让他们来见识见识大明的实力。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新皇继位登基,一开始,张斌按正常流程,将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召集到皇极殿前,亲自宣读了崇祯的内禅让诏书,然后带头山呼:“请新皇继位登基,请新皇继位登基,请新皇继位登基!”

    在巨大的山呼声中,朱慈烺身着龙袍,从中和殿缓步而出,走到皇极殿前,登上早已搭好的高台,掏出继位诏书就是一顿念,他念完之后,张斌便运气大喝道:“新皇继位,改元永兴!”

    下面的官员马上配合着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连呼九遍,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几乎都是用吼的了,吼的地动山摇,吼的风云变色,吼得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听见了,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明新皇继位了!

    紧接着便是朱慈烺带领群臣祭祀历代先皇,祭祀天地,告诉列祖列宗,告诉上天,他朱慈烺继位了!

    按正常的流程,登基大典到这就结束了,但是,张斌却加了一项,他让朱慈烺领着文武群臣,领着各国使节登上了皇城南面的城墙,紧接着,一万锦衣卫、两万京营精锐、三万川军、五万关宁铁骑、八万福广军排着整齐的阵列,拉着各式战车和炮车,依次从西长安街和东长安街走过,口中齐声高喊:“新皇继位,大明永兴。新皇继位,大明永兴。新皇继位,大明永兴。”

    那吼声惊天动地!

    那吼声直冲天际!

    看到如此壮观的场景,看到如此强大的军队,城墙上的各国使节齐齐变色,大明帝国太强大了,千万不敢招惹!t21902181

 第八卷 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

    朱慈烺终于如愿继位登基为帝,张香也成为皇后母仪天下,反贼李自成、张献忠等皆被剿灭,建奴也被打的缩回了老巢,整个朝堂也已经被自己掌控,张斌的权臣之路仿佛已经走到了巅峰,这一切是不是就此结束了呢,他是不是可以从此高枕无忧呢?

    不,这一切还远未结束,建奴还没消灭,蒙元还没臣服,东瀛还在悄然发展,列强还在海上纵横,大明内部还有土地兼并的问题,还有皇室宗亲的问题,还有土豪乡绅的问题等等,他还有得忙呢。全本小说网,HTTPS://。m;

    他可不是魏忠贤和温体仁那样的奸佞,他之所以费尽心机掌控朝堂大权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掌权是为了中兴大明,让大明走向兴盛才是他的目标。

    大明要走向兴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九成以上的土地集中在不到一成的皇室宗亲和土豪乡绅手里,占总人口九成以上的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却不到一成,这样肯定不行,如果任由这情况发展下去,大明不但不会走向兴盛,反而会走向灭亡。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直接向既得利益者,皇室宗亲和土豪乡绅宣战,没收他们的土地,分给老百姓吗?

    张斌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他就是一头猪!

    这样做绝对会掀起内战,既得利益者联合起来,那声势绝对不是农民起义军可以比拟的,这场内战一起,大明会打成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这仿佛是个死胡同,地只有这么多,而且既得利益者手中的地必将越来越多,老百姓手里的地必将越来越少,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也是朝代不断更替的主要原因之一,张斌能打破这个魔咒吗?

    他当然能,他早就想出办法了!

    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扩张,疯狂扩张,用新开拓的疆土慢慢置换皇室宗亲和土豪乡绅手里的土地,到时候,他们如果不答应,一个个慢慢收拾,那时候他们绝对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因为他并不是要没收这些人的地而是置换他们手里的地,而且还有很多的优惠,如果这样他们还把脑袋别裤腰带上跟自己拼命,那就拼吧,干挺你们这帮狗ri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这次之所以邀请各国使节前来也是这个目的,我们大明新皇登基,诚挚邀请你前来同庆,你不来,那就是看不起我大明,那么,不好意思了,我要揍你,揍死你ya的!

    所以,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张斌便拿着各国使节团统计的资料看起来,看看到底那些国家没派使节团前来。

    东瀛没派、安南没派、东胡没派,莫卧儿没派,还有欧陆列强,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他的都没派。

    很好,很好,干挺这些国家,足以解决大明土地兼并的问题,还能有很大的富余。

    不过,建奴竟然也派来了使节团,这着实有点出乎张斌的意料!

    你们以为派使节来庆贺一下就没事了吗?

    张斌把手里的资料一扔,对着外面朗声道:“去,通知建奴使者代善和多尔衮,让他们来一趟。”

    这帮家伙貌似还蛮有诚意的,一来就是两个贝勒,而且还是掌权的大贝勒,为了麻痹自己,这本钱下的够大啊,可惜,自己不接受麻痹!

    张斌就这么静静的坐在值房里面,不断的盘算着,直到半个多时辰以后,外面的太监通报,代善和多尔衮已经带到,他才搓了把脸,抬头挺胸,满脸严肃的坐直了身体。

    很快,代善和多尔衮便满脸小心的走了进来,他们也没下跪,就是拱起手来,朗声问候道:“后金使者代善、多尔衮参见大明首辅大人。”

    哎呦,还把后金跟大明相提并论啊,张斌满脸严肃的盯着他们看了半晌这才冷冷的道:“你们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吗?”

    代善和多尔衮尴尬的互望了一眼,最后还是代善拱起手来小心的道:“张大人,我们和睦相处不好吗,何必打打杀杀的呢。”

    这话说的,好像是大明挑起的战端一样,张斌依旧冷冷的道:“我们大明是礼仪之邦,不想和别人打打杀杀,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大明能任由别人欺负,特别是你们,你们原本是大明建州卫的屯卫,建国跟大明对抗,你们这叫反叛知道吗?”

    代善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放低姿态道:“张大人,过往种种我们就不说了,总之,我们并不是有意反叛,而且,现在,我们也没有攻占大明的野心了,现在,我们只希望能跟大明和睦相处。”

    张斌冷哼道:“你们以为辽东就白给你们占了那么久吗?辽东的百姓就白给你们杀了吗?数十万明军将士就这么白白的牺牲了吗?做什么都要付出代价的,你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代善用眼神和多尔衮交流了一阵,这才回过头来,苦涩的道:“张大人,你想让我们付出什么代价?”

    张斌依旧冷冷的道:“你们攻占辽东的时候,你们屠杀辽东平民的时候就应该明白,我们大明必将跟你们不死不休!”

    代善闻言,略带绝望道:“我们不打了还不行吗,我们投降还不行吗?”

    张斌缓缓的摇头道:“不行!”

    这下代善真绝望了,连带多尔衮都是满脸绝望,他们原本还只是想过来看看形势再想想办法麻痹一下大明,麻痹一下张斌的,但是,看到明军的雄姿之后,他们真有点不敢跟大明对抗了,因为他们根本就干不过啊,只要张斌不倒台,他们必定完蛋!

    张斌会倒台吗?

    大明的前任皇帝都被他干下去了,现任皇帝又是他的女婿,他怎么可能倒台,至少,几年之内是不可能倒台的,而大明军势之盛他们也看到了,收拾他们绝对不需要几年,而且,张斌也不可能犯杨镐那种离奇的失误。

    这一切都告诉他们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大明如果动手,他们必定完蛋!

    张斌好好欣赏了一番他们绝望的样子,这才缓缓开口道:“看在你们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也可以饶了你们。”

    代善闻言,满脸激动的道:“此话当真?”

    张斌淡淡的道:“当然是真的,不过,你们要为你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代善闻言,咬牙道:“什么代价,张大人,您说,只要我们做的到的,绝不含糊。”

    张斌缓缓的点头道:“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其实,这个代价对你们来说并不算很大,谁叫我心软呢,我是真不忍心看到生灵涂炭,更不想让大明的将士白白流血牺牲。”

    晕死,你说重点啊,不要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啊,代善和多尔衮都焦急的看着他,就差跪下来求他了。

    张斌见状这才严肃的道:“我的要求很简单,第一,你们公告天下,取消国号,归顺大明,仍旧担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