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277章

鹰扬拜占庭-第277章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狠狠训斥了拉普索玛特斯,说他“胆敢跟随希腊皇帝,攻陷了拉塔基亚港,陷基督朝圣者于险地”云云。

    闹得拉普索玛特斯是尴尬不已,他本来就是罗马帝国的总督,现在居然追随自己的皇帝,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了。

    但也能忍气吞声,谁叫自己的岛屿,是夹在皇帝与法蒂玛哈里发两大强权间的一块“海上垫脚布”呢?

    随后,埃及方提出严正的要求:

    必须将拉塔基亚港交出,由我方接管;

    塞浦路斯必须提供大批的粮食、橄榄油,并带我方物资一起,支援安条克里的朝圣者;

    塞浦路斯必须提供一千人的军队,加入阿尔。鲁米的军团,前去解安条克之围,承认科布哈、杜拉克、里德万等突厥王公皆是我们共同之敌人;

    拉普索玛特斯本人必须要作为中人,运作缔结埃及方和朝圣者方军事盟约。

    说白了,为了对付塞尔柱突厥,艾弗德勒这个“出身亚美尼亚奴隶家庭,却怎么就跑到埃及的什叶法蒂玛王朝里当维齐尔的的逊尼信徒”铁了心,要和朝圣者们结盟——阿马尔菲商人提供的情报,和高文的判断都完全无错。(未完待续。)

 第110章 打道回府

    手握着艾弗德勒信件的塞浦路斯总督心里明白得很,虽然现在科穆宁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嚷嚷着已经光复了帝国昔日的疆土,重建了卓越的政权和武装,陆军如何不好说,皇帝的海军力量却是孱弱的可怜,能保持对马尔马拉海两端海峡的控制就算不错的了,而法蒂玛呢?虽然势力比起一百年前是大为衰减了,但它的舰队依旧是这片海域最强大的存在。

    “就连你们希腊皇帝下面的大公爵,主管塞琉西亚的高文阁下,也通过阿马尔菲商会和一位来自海外的神秘商贾的斡旋下,和我们一并达成了协议。如果阁下拒绝我们的要求,那么伟大的哈里发会就此表示莫大的遗憾,并给阁下准备了这个瓦罐。”说完,傲慢的阿尔。鲁米将手垂下,他身边的随员立刻在石板上摆出了个粗朴的罐子,阿普索玛特斯伸头看去,罐口里面装满了清澈的海水。

    “这瓦罐?”

    “以前我们的舰队在远征时,功成后便会在这瓦罐中的水里,捕来条被征服地的鱼,交给哈里发冕下,表示祝贺。今天我所携带的瓦罐比较大些,可能不但能装入鱼,也能装入人的双手和脑袋。”阿尔。鲁米如此赤裸裸的侮辱和恫吓,让总督大人身边的各位伯爵指挥官和旗官们都义愤填膺,但阿普索玛特斯却赔上了谨慎的笑脸,他的心理活动无外乎是这样的,“当今的黎凡特、埃及和安纳托利亚环绕着海洋组成的世界,和平贸易才是主流。我不可以为了帝国皇帝,同时得罪两个最重要的金钱伙伴,塞琉西亚和埃及,我需要前者的粮食和药品,也需要后者的奢侈品,要是我同时对这两位开战,皇帝怎么可能支援我?就凭科穆宁那些可怜的舰船,怕是连克里特周边的控制都确保不住。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皇帝觉得事态不行,就以‘朝圣者的名义主君和西方盟友’的身份,把我彻底牺牲抛弃掉不闻不问,对君士坦丁堡忠诚的下场,往往就是这样。”

    想想这些,拉普索玛特斯心都觉得寒了,不住地微微摇头,下定决心要答应鲁米司令官的所有要求,但脸面还是要的,于是也拿起了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当了“遮住货物的凉棚”,“我国的皇帝陛下,是所有朝圣者领主发誓效忠的主人,而我身为陛下在此省区的总督,自然也要和陛下的导向完全保持一致。而贵国的信士长官既然愿意和朝圣者携手,共同和邪恶的突厥人作战,那么也自然成为帝国盟友,我先签署两方的军事协议,而后呈交份副本,用船送到皇都里给陛下阅览过目。”

    鲁米表示“送给皇帝过目”这种事,大约要等两三个月后了,所以不用焦急,“首先,阁下愿意开放拉塔基亚港,供我方舰队停泊使用就行了。”

    “这个并无问题,都是要为朝圣者盟友们运输物资的。”在蓝天、阳光和白云下,拉普索玛特斯很爽快地签署了条约。

    一日后,庞大的法蒂玛舰队就浩浩荡荡地驶入了安条克南边的拉塔基亚,当地戍守的塞浦路斯人并没有做出任何抵御的行动:接着,本来被泰提修斯囚禁在塔楼地牢里的海盗温莫哈,也作为“三方结盟”的诚意象征,和他的海盗部众被无罪释放出来,暂时加入了法蒂玛的舰队和军团。

    而后,下船的埃及法蒂玛军队,以整个王国最精锐的“艾弗德勒连队”和“苏达尼叶连队”为先阵,这两支精兵一支是以大维齐尔的名字命名,一支是以士兵的籍贯地命名,全员披着洁白的战袍,内里是精良的铠甲,手持各种轻型而猛烈的武器,列着威风的队伍,扬着金棕榈的旗标,口呼着先知之女的名讳,逼近了杜卡克军队的侧后位置。

    当时,杜卡克王公的前锋,已经准备经由的黎波里最北端山坡的埃尔盖城堡,进入安条克了,得到了如此紧急的情报后,便急忙责令全军停下脚步,齐齐朝着西部方向加强守御,而后年轻的杜卡克找来了最信任的太傅突格什蒙德,询问对方的看法。

    毫无例外,突格什蒙德的见解和里德万的维齐尔完全一致,他劝说王公“撤回大马士革城,凭靠着内陆和山区和荒漠,和朝圣者领主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他们不来我们也不去,没必要去为死掉的亚吉陪葬,对方不过是个僭越自立的奴隶而已(突格什蒙德本人也是个宫廷奴隶),只有科布哈这样军卒出身的家伙,才会心甘情愿为同样阶层的人,牺牲领民的利益福祉。”

    对自己太傅言听计从的杜卡克,也颔首道,“确实,若是我们现在以倾国之力,去攻击安条克城里的朝圣者的话,便等于得罪了各方势力。特别是法蒂玛,他们不但能使用舰队来威胁我们的侧翼,还可以派遣陆军越过西阿拉比亚的沙漠,袭击我们的后方。”

    “王公殿下,实在是英明。另外,要趁机和法蒂玛哈里发签署互不侵犯的和约,只要避免战争,养精蓄锐数年,王公您必然能问鼎苏丹的权力宝座。”突格什蒙德很兴奋地恭维说。

    随后,双方各自派出了十五名随员,以安条克城里派出的修士海策勒为中介,经过短暂交涉后,迅速达成了和约——接着,杜卡克说“我军已经自大马士革出击多日,有力地牵制了朝圣者的军队,打乱了他们的步伐和部署,现在我们对科布哈的义务已然完成,可以凯旋大马士革了!”

    而后,所有的大马士革的军队高举长矛和战旗,山呼万岁后,转队离去,就算是打道回府了。。。。。。

    而后,鲁米用自己非常熟悉的母语希腊文,写了个便条贴在了信件上,让快马一路疾驰,将其送到了安条克城中的中枢圣彼得教堂里。

    当阿德马尔拆开信件后,内容是这样的,“无与伦比的哈里发,先知的嫡系后裔,问候永生上帝和他的战士们。突厥民族对于你我来说都是莫大的祸害,他们侵占了属于我们的领地,所以我愿意退还圣城和锡安山给你们,而你们则要协助我驱逐突厥人的势力,双方及罗马尼亚的皇帝间缔结牢固的盟约,互相承认对方的信仰,直到世界的尽头为止。”(未完待续。)

 第111章 莫名出处

    埃及哈里发的来信,让众人群情奋发,现在又得知大马士革王公撤回领地,更是让人毫无后顾之忧。最终的决议水到渠成:待到和科布哈决战前日,所有城中的朝圣者武装齐集在教堂前,誓师出征!

    所有领主和骑士们都举起双臂,一阵又一阵畅快地高呼起来,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心理上的牵挂和负担,因为先前被比萨人套去的钱财追回,粮食补给问题也得到解决,终于可以安心和异教徒厮杀了!

    振奋的人心和呐喊里,脸色有些疲惫的阿德马尔靠到了圣器神龛边的石墙上,仰着头不发一语,这会儿他的随员悄然拨开了嘈杂而摩拳擦掌的人群,走到了他面前,偷偷递交了一封密信来,阿德马尔拆开后,看了会儿,带着“早就注定”的神态,将信卷塞到了腰包当中。这会儿,隐修士彼得走过来,询问圣座那边有什么指示,阿德马尔笑笑,“莫尼克尼的事情,消息传得比物资快得多,先是比萨人在岛屿上的船只,将消息送到了君士坦丁堡,而后极快地,传到了冕下的圣听前。”

    “圣座那边是什么态度?”

    “具体的处置意见还要枢机密室会议通过,但是基本框架我已经明白了,圣座对我在信里也没有隐瞒——我将被召回罗马城,向整个枢机会议详细用书面文字阐述这场针对比萨人的暴乱和屠杀。”

    “总得找个人来顶锅,不是吗?其实圣座内心里,早已明白这个悲剧发生的根源,但他不能自己肩负,毕竟基督教的世界不能因为这几十个商人的死而走向猜忌和分裂。”各种各样的声音和交谈当中,彼得低声说到,意思非常明显,既然圣座不愿意背这个锅,那就你来了。

    阿德马尔也长叹口气,表示赞同,“接替我位置的,是比萨的大主教萨福贝尔阁下,他将会是未来耶路撒冷的宗主教,据说还有位人物要派到塞琉西亚去。”

    听到这个人选,彼得愤懑起来,“用这个人,无疑是圣座在用人方面的巨大失误,会造成各位领主和罗马城的隔阂和矛盾的!”

    “冕下的意思如此,我并没有置喙的余地。”阿德马尔颓然无比,满厅堂的热闹当中,他的眼光幽寂,盯住了琳琅的圣器而出了神,显得格外的孤独和幻灭——横跨了半个世界,十多万各怀心思和志向的人们,他中途加入进来,又将在中途悄然离去,那么这场注定名留青史的征战,他到底在后世人的眼中,会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所有的所有,都交给上帝去裁决好了。。。。。。而我,定要在萨福贝尔来前,引导着所有人走向胜利,并且要见到光荣而伟大的圣墓,才能心安理得地离开。

    六月十五日,距离圣保罗节十四天前的时候,也是约定和科布哈决战前一天,安条克巍峨的卫城当中,博希蒙德立在他那标志性的白底金边的大旗下,与坦克雷德一并,面前站着整装待发的亚美尼亚人,及三百名卡拉布里亚士兵,他们的指挥官是帕克阿德父子,还有鄂斯都。博尔杜卡,博希蒙德刚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核心意思就是在明日的战斗中,你们全得视死如归,追随我外甥的战旗,争取摧毁对面铁门要塞边上那座山岭上,敌人的粮仓设施,这样我军就在战局胜负当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你们的武勋和功劳,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博希蒙德显然这句里,是话中有话,而亚美尼亚人也全是满脸“我们都懂的”之表情。

    “马匹调教得如何?”动员完后,博希蒙德询问外甥。

    坦克雷德颔首,“操控起来奔驰问题不大,灵活转向还不行。”

    “足够了,记住——你所应该依靠的核心,还是卡拉布里亚士兵们。”随后,博希蒙德和外甥肩并肩,走到了卫城塔楼的雉堞旁,在他们的眼前,是阳光下安条克,乃至整个叙利亚大好的河山美景,两人踌躇满志的目光,显然超越了眼前绵延起伏星罗棋布的异教徒营砦,看到了更远更雄阔的远处,“我们先祖的国度,经历了多少的失败,终于快要在这片富饶的大地上矗立起来,叔叔罗杰啊,我做的完全不会比你差。”

    而坦克雷德亚麻色的双眼,也闪现着炯炯,用手指着一片片辽阔的地带,“早晚,马拉什、埃德萨和安条克会完全合为一体,我们的国会横亘在叙利亚与美索不达米亚间,而后便向西,占据安纳托利亚高原,驱逐走突厥人。”

    “那时候,即便是罗马的皇冠,我取来又有何不可?”博希蒙德气势如虹,双手撑起。

    言毕,一名传令急忙赶来,说圣职长上邀请战斗序列里所有的爵爷贵族,前往教堂处守夜,准备来日参加圣餐礼,随即出城征战。

    “这面的战斗交给你了!”博希蒙德摁住了外甥的肩头,重重嘱托说道,而后跨上了马背,急速冲出了圣城,朝着其下的圣彼得教堂而去。

    当他来到教堂后院入口处的时候,不由得惊呆了,他看到了:

    十六名披着十字褡,带着礼冠和念珠的修士,簇拥着座典礼用的肩舆,上面坐着个蒙着华丽长袍的人,手中居然举着根镶金的长矛,矛尖上系着紫色的丝绸,随风飘荡,长矛和肩舆所过之处,老幼愚蒙们都跪拜在地,脸贴着街道上的灰尘,和引导的修士一起,高声赞美着耶稣殉道的仁义精神,并且大喊着这根长矛的名字。

    “可恶,什么玩意。”博希蒙德当即跳下马来,推开了人群,而后在仪仗队伍里,他非常非常清楚地看到,那个坐在敞开肩舆上握着“朗基努斯圣矛”的人,即便是蒙着这么漂亮奢华的袍子,也难以掩盖其本人的低贱气息,更何况那双白色而无神的双目——“巴塞洛缪!”博希蒙德愤怒喊起来,而后随着涌动的人群,和醒目竖起的圣矛,一同挤入了圣彼得教堂的庭院当中。(未完待续。)

 第112章 圣餐礼

    庭院外的园林间,高文和戈弗雷站在那里,拦住了情绪冲动的博希蒙德。

    而巴塞洛缪则在万众欢呼当中,庄重地持着那镶金的长矛,在几位尊贵神甫恭谨地保护下,走下了肩舆,接着瞪着只剩白的眼珠,踏上了一级级台阶,走入教堂后厅,阿德马尔、彼得还有其他大小修士们,乃至正教牧首约翰。奥克希尔特在内,都穿着庄严的法袍,匍伏在后厅地板上,像是迎接真正的基督那样,朝那根子虚乌有产生出来的矛顶礼膜拜。

    更让博希蒙德义愤填膺的是,在后厅的侧边,普罗旺斯侯爵雷蒙德和一干扈从,也都盛装赶来,得意洋洋对着圣矛和围观的众人诉说着什么。

    “卑劣小人,这一切都是他策划出来的,还说什么要惩处那个虚言圣迹的乡巴佬,但转眼把我们给诳走后,他就应该偷偷找到了圣职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