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386章

鹰扬拜占庭-第386章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等于一个连队,共有五名百夫长军官和十二名基层军士来督押监视整个连队,这样可以让士兵在高伤亡率下,依旧能继续死命作战而不至于在失去指挥官情况下瞬间崩溃。

    而后附属队伍也设置了各色队长来指挥,如弓箭队长、掷火兵队长和骑兵队长等,他们直接受旅团将军指挥调遣,大多由专精于此兵种的资深老兵队伍里提拔而来,其下设置连队、旗队如常。

    军队基本作战模式,也被高文制定好了:

    步兵的支队是基本的战术单位,在这点上高文复活了古罗马时期的“步兵大队战术”,它们基本的作战阵列有四种,一种是纵队前进突袭术,全支队四百八十名矛手分为左右两部,每部列成十人一行共二十四列的纵队模式,而后杂装散兵分居左右担当卫护警戒任务,负责猛烈突击贯穿敌人的阵地;第二种为方阵的守御术,可以由纵队变换而来,每列各有一支连队担当正面,排成八行,杂装散兵两个连队分为两翼布置其旁,可和敌人做长时间的缠斗;第三种为基本的横队术,两支杂装散兵连队担任前卫,其余八支矛手连队分为双行,这样既可以进行宽正面的集团攻防战,也可变为方阵或纵队;第四种为先前开塞利城下的“牛角战术”——也是守御术的一种,一个支队同样分为两部左右相持,每部五支连队,两支横队三支为纵队互相夹杂,再配合旅团的附属队伍加持,特别适合狭窄地带的小集团冲突。

    在静休的这段时间内,高文完全强化了支队的操演,他提拔增补了大批百夫长、资深军士级别的基层军官,组成教习队进行了近乎严苛的强化训练,虽然队伍规模缩减,但资金支付却是增大了:军典当中的圣俸格也制定出来,伯爵、百夫长、附属队长、军士和士兵都各有差度,部分用圣俸地产效益支付,部分用战利品配给,部分用现金支付,手段百端,但只有一个目的,争取将队伍牢牢控制好。

    即便吉麦吉斯旅团不在国内,但高文依旧将军典、操典和圣俸格统统抄录过去,严格督察他们在贝鲁特和朱拜勒的军营日常。

    在支队骨架的基础上,旅团的作战模式也被制定出来:高文汲取了先前雷蒙德在冈加拉的战斗经验(虽然惨败),要求旅团将军深入体察“五”字的妙用,即五个步兵支队分为前三后二的基本阵势,前三为“正兵”,后二为将军掌握的“奇兵”,“这五支班达可以前三猛攻,后二替补;可前三正攻,后二迂回;可前三佯攻,后二奇袭;可前三固守,后二预备;可前三后撤,后二埋伏;如此的话,一支旅团既可阵战也可野战,策略上可突破,可包抄,可奔袭,可坚守,可伏击,变化无穷。再配合最高指挥官对配属部队的灵活运用,在平原在河川在堡垒,自当无往不利!”(未完待续。)

 第114章 海伦娜

    至于民军和边民军当然也有相当的规定,他们没有旅团和支队级别的编制,因为驻屯地分散各处的关系,缺乏协同作战的经验,故而没有必要设立过大的架子——百人队就是他们的最主要编制单位,其数目比旅团的连队要大,真的是一百人。其中民军和边民军的战术也有分差,民军主要以斧枪、长戟、弓弩为武器,而边民军则是一半轻骑兵、一半轻装长矛手。

    至于莫诺马库斯、奥森和波利比这批原本的吉那特贵族,及其属下的吉那特士兵,此时表册名簿已完全融合到了边民军的体系当中,事实上六千边民军几乎有一半是原本的吉那特,其中优秀者被提拔为边民军百夫长,但是高文也特意补充:吉麦吉斯旅团被遣散的两千余人,大部分也在朱拜勒、贝鲁特授予边民地产,整支队伍不断在扩大,但有三分之一的百夫长岗位,是必须要留给高文亲自安排的——或者从禁兵系统里调派,或者是野战旅团系统里调派。

    这样的话,能让民军、边民军的作战风格和三翼旅团更加融合,省得在战场上出现互相抵牾的情况。也能加强大主保人对这两支地方武装系统的掌控。

    事实上,民军和边民军本来就是三翼旅团的二线梯队,是随战随补的——旅团的老兵退伍后,部分转化为普通农民,表现优异者自然可以去这个系统继续担当百夫长,肩负起教导训练任务;当然反过来,民军和边民军里的优秀士兵,也能不断补充到遭受损失的前线旅团里,先担当普通圣俸福音战士,再晋升双饷军士、资深军士乃至百夫长等。

    至于旅团里的荣耀者,则也有上升的空间,他们不但可能被提拔为宫廷侍卫队禁兵,还会接受大主保人和女凯撒的审核推选,进入到塔尔苏斯军事学院里深造。

    是的,在塔尔苏斯兴建圣保罗大教堂的同时,也设立了“军事学院”,全称为“圣米哈伊尔军人军事学院”:安娜纠集了一批人手,花费了相当的精力将历代皇帝的制胜军事著作统合,给整理出套教材来,高文将其加以删改,其中最突出的改动就是将原本罗马帝国的“防御制胜”变为咄咄逼人的“攻击制胜”和“决战制胜”,教授给来深造的基层军官们。

    读懂教材,就需要学习文字、数学计算,这样的话整个塔尔苏斯国重视文教的风气也慢慢开始流行起来。此外,高文属下的邮驿部门也详细严密地监控着军官极其家眷,不让他们携带军事知识和技术叛逃,反过来给本国造成危害。

    这样,塔尔苏斯将官团也产生了两套可“循环对流”的系统:一面许多圣保罗学院里的毕业生被招揽入军,另外面许多军队里的杰出功勋者,也不断进入学院和军学院深造。

    “可流通的水才是洁净的,可流通的王国肌体才是健康茁壮的。这样在五年到十年间,塔尔苏斯国将出现足以凌驾罗马帝国之上的高素质将官团,你们也将是未来整个国家的支柱阶层,至于西陆的那群蛮族更不足为惧。我的理念并不是打造一支靠统帅个人能力百战百胜的队伍,而是希望打造出一支即便统帅是蠢货也不会失败的队伍,所以它的灵魂就是将官团,这即是比任何武器都有效的措施。”在朴素的由座犹太会堂改造的军学院里,高文亲自为首批入学的四十名百夫长做了这样的演说,掷地有声。

    决战时,由征调来的民军或吉那特边民百人队,充当辎重护卫或前卫侦察的职责,而后高文亲自督帅两个乃至三个旅团,外加直属的四个骑兵团和一个掷火兵团,可对安纳托利亚的任何敌人发起毁灭性的攻势。

    当对新机要官口述完正式的命令后,高文长舒口气,看着旧宫里悬挂的有些落尘的地图,虚空着指了指,“梅利泰内,我一刻也没有将你给忘记。我们来春再见。”

    本年初冬时分,当新生的耶路撒冷王国和同样年轻的安条克、塔尔苏斯结成“神圣同盟”后,宫廷里的凯撒安娜。杜卡斯顺利分娩,诞下了个漂亮的女孩。

    说是顺利分娩。。。。。。

    但御墨官赫托米娅忠实记录下来的实情是:

    “让人惊奇的是,虽然大主保人日理万机,但在凯撒分娩的当日却始终伴随在她的身旁,没有离去过,这点上毕竟科勒阿迪欧妇人英格丽娜是比不上的。凯撒在防风的室内站着,双手用绳索拴住,戴着古老的异教时代面具来防止血晕的危险,大主保人不断叫她如何调整呼吸,并鼓励着她——在这点上,凯撒却又比不上科勒阿迪欧妇人的顺利——琦瑟夫人、科勒阿迪欧夫人等在室内协助帮忙,据说凯撒的黑发全都披散开来,汗流如雨,她死命握着大主保人的手不断痛苦而坚强地叫喊着,最终门外等着传唤的陪睡官温若明娜说,当她听到婴儿健康的哭喊声时不一会儿,汗水淋漓的大主保人完全脱力,缓慢地走出来了,她急忙给他更衣,那种情况就好像这个王国最尊贵的男子也经历了场疲累苦痛的分娩般。

    。。。。。。

    对了,凯撒的头胎是个女孩,出生后即面色红润,头发是柔软的深棕色,眼睛和脸庞更像是母亲,而手指和发色则像父亲般修长美丽。。。。。。

    当她吸吮不足母亲的奶汁后,哭声也和科勒阿迪欧斯一样,震天动地,最后是英格丽娜夫人慷慨提供了奶水,为此这位可敬的夫人始终没有断过对科勒阿迪欧斯和阿勒曼尼娅的哺乳。愿圣母玛利亚赐福给她,也给所有的孩子。

    。。。。。。赐福的对象,当然包括我们宫廷里的新成员,凯撒的女儿海伦娜。杜卡斯。

    她打生下来就是王国的明珠,也是阿达纳伯国继承人杰尔维。尤斯塔斯的未婚妻,将来她要引导我们的国走向更强大的光辉地带。”

    当赫托米娅合上书卷后,寝宫里海伦娜的哭声再度传来,陪睡官温若明娜梳着慵懒的垂辫,匆匆端着各种器具对御墨官笑了下,接着步入到内室里去了。

    “大家都很忙,不知道阿格妮丝。普拉尼如何了。”看着陪睡官的身影,赫托米娅托着腮,静静地想起了远在雷斯波斯岛上的小翻车鱼。(未完待续。)

 第115章 坦白

    小翻车鱼是坐着华美的游艇,大约在两个月前抵达她家门的故居米蒂利尼港口的。

    这艘游艇是高文临行前馈赠给她的,装饰着丝绸和细皮革风帆,及包金的桅杆与包银的船首,本来它是大海盗温莫哈的座舰,后来被高文用足足一千五百枚拜占特金币买下,本来是要作为塔尔苏斯王国凯撒和大主保人的旗舰游艇的,但现在小翻车鱼回到雷斯波斯岛了,“不能叫皇帝轻视阿格妮丝,这样对她爷爷的安全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高文便将这艘游艇给了她。

    灰发的女孩当时站在甲板上,她恢复了女子的装束和打扮,束起了发辫,神情变得忧伤,看着和岛屿历史同样悠久的港口,它的东北方伸出道斜长的海岬,上面岩石构筑着灯塔,将海湾温柔地抱在怀里,顺着海岬和陆地搭起了环形的长栈桥,各色的帆船都在里面出入。

    米蒂利尼几乎就是雷斯波斯的代名词,这座港口所在的岛屿和地中海的古风时代几乎脱离不了干系:先是个来自帖萨利地区的名叫佩斯利达尼的家族用武力占据,足足过去五百多年,这个家族的统治被一名叫皮塔库斯。米蒂利尼的土著将军(很可能是赫梯人的后裔)所取代,而后米蒂利尼在整个岛国上推行了雅典式的民主统治,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雷斯波斯岛东南处的这座港口以他的姓名来命名。

    和米蒂利尼将军同一时代,让这座岛屿名扬天下的便是古希腊著名的女诗人萨福(莎孚),在古典时代人们赞美萨福为第十位缪斯,但也极力掩饰她的身份和取向,在那个时代的绘画当中黑色眼睛的萨福凝视着对面用竖琴演奏的年轻男诗人阿尔凯奥斯,好像对男子是感兴趣的;但是后来,或者说是现在,人们更愿意将她视作“蕾丝边主义”的鼻祖,其实les这个词汇就来自于雷斯波斯即Lesbos。

    当然按照高文的想法:“争个什么啊?萨福和阿格妮丝一样,更应该是个双性恋。如果我穿越回公元前七世纪,定会为你们证明的。”

    岛国因为将军和女诗人名噪一时,后来又因为凯撒的到来而再度进入史卷,凯撒初次上阵就是在雷斯波斯岛执行项攻城任务,当然在闲暇时刻他会跑到比提尼亚去和那里的国王“厮混”。

    凯撒后,这座大岛屿消散了光彩,沉寂了千年岁月,一直在东罗马帝国的治下波澜不惊,只有一次,一位叫托马斯的海军叛将曾用此岛作为基地围攻过君士坦丁堡,最后以失败告终。

    十年前,尼西亚的突厥埃米尔扎哈斯曾率大队船舰攻击这个岛屿,但他虽然攻陷了米蒂利尼港,阿莱克修斯的驻军却退守在岛屿西北角的麦塞姆那要塞坚守抵抗,最终让扎哈斯饮恨而退。

    而麦塞姆那保卫战,是和小翻车鱼爷爷马格伦迪乌斯的大力援助是分不开的,当时这位岛上的最大名门焚烧了家园,带着仅有六七岁的阿格妮丝退居麦塞姆那城,捐出所有家财并解放所有家奴,和守军并肩作战,使得扎哈斯根本得不到当地的给养,为胜利贡献良多。

    所以现在即使皇帝软禁马格伦迪乌斯,也只能以礼相待,把他的活动限制在麦塞姆那,希望逼得她孙女儿回来不为高文效力即可。

    于是,下了船的阿格妮丝,在一队皇帝遗孤禁军箭手的“护送”下,骑着头骡子,又来到了麦塞姆那城。

    这座城堡位于海岬底端处凸起的山丘上,呈三角形,可以控制两面的海洋和伸出的海岬陆地,阿格妮丝的爷爷就被软禁在这里。

    不久,宫廷大总管小鸟亲自抵岛,在城堡里他喜笑颜开接过了小翻车鱼手里的配方,而白发的马格伦迪乌斯则坐在处高架引水渠形成的拱门前,几只鸽子在他周围跳来跳去。

    “不愧是精通机械的普拉尼,有了这样的契丹火,皇帝的军队恢复帝国疆域就要便捷得多。”尼克德米亚恭敬而恭维地将配方收入袖中,接着俯身对马格伦迪乌斯说到。

    “大总管阁下,有点必须要厘清,这配方不过是这孩子从别人手里得来的,绝非我们普拉尼的。”随后垂垂老矣的马格伦迪乌斯用沙哑的语调吟诵出句铭文,“当你一旦做某事,就应该把它做好——但问题是我并非做过此事。”

    出身帕弗拉哥尼亚乡村的小鸟,当然不懂老贵族的这句话是来自米蒂利尼将军的座右铭,他继续笑着宽慰说,“其实都是一样的,马上皇帝会赐予令孙女合适的夫婿,光大普拉尼的门楣的。”

    “哪位没落的原安纳托利亚军功贵族?还是皇帝新近提拔的某皇宫侍卫?”马格伦迪乌斯带着些许轻蔑的语气。

    这让宫廷大总管有些尴尬,但他也不便发作,准备继续解释时,那边站着的灰发少女眼神复杂,但表情决绝,转头对尼克德米亚说,“不用陛下劳烦,我已经在塔尔苏斯委身过男人了,早已不是处女。”

    这句话让两位老人同时尴尬起来。

    于是尊贵的大总管轻咳两声,“既然如此,那么我还是有点理由担心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