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496章

鹰扬拜占庭-第496章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港口给攻占下来,为此他需要比萨和热腊鸭舰队的帮助。

    于是乎鲍德温急于要船只,就和这两个城邦签署合约协议,在雅法给比萨人一个“商埠区”,在阿苏尔则同样给了热腊鸭人一个。在商埠区内两个城邦的商人活动原则上不受耶路撒冷王国的干涉,并且享有免税权益,他们甚至还有权在商埠区四周构筑城墙和哨塔,在里面则设立教堂、法庭和领事官邸,由自己人审判处理自己人——更为离奇的是,热腊鸭人还公然要求鲍德温让他们分享港口所有出入船只税金的三分之一!

    这样的商埠区,热腊鸭和比萨人称为“Fondachi”,而撒拉森人则称其为“Funduk”,和后世的殖民地租界没什么两样。

    由此可以想象,高文所设立的商埠模式算是非常健康和先进的:我给你特货专卖权,你缴纳税金和租金给我,大家一起发财,至于你把这部分转嫁到买家身上那是你的能耐,和我没任何关系,想要免税权和司法权?门都没有(至于将来是否有条件地设立个免税商贸区,高文还在考虑当中)。

    在赵昭与斯文和各国使节团大谈金钱往来时,高文则与几名心腹在个小厅里,和全权使节们激烈商讨伊斯法罕苏丹归属问题。

    其间蛤里发送来密信,居然声称若高文能卫护巴格达方面的利益,他愿意赠予高文“罗姆。塔尔苏斯。亚美尼亚苏丹”的头衔,足以与塞尔柱的分庭抗礼。但想到这样会激起基督世界的激烈不满,高文婉言拒绝了,请蛤里发另请高明去。

    最后高文深思熟虑后,提出的仲裁方案是:

    塞尔柱苏丹既不传给大儿子巴奇亚努克,也不传给二儿子塔波,而是传给巴奇亚努克的小儿子,也即是马立克沙汗的孙子;

    但巴奇亚努克则要即刻退隐,返回自己领地,永远不得过问国务;

    巴奇亚努克小儿子和哈里发的小女儿定下婚约,伊斯法罕自此和巴格达“井水不犯河水”,苏丹和哈里发互相尊重对方权益,苏丹必须承认哈里发的至尊无上地位,不得侵逼;

    巴奇亚努克小儿子在此项仲裁达成后,即前往伊斯法罕的宫廷就任苏丹,由科布哈与其二叔塔波一同担当辅政,大家精(互)诚(相)团(监)结(视);

    高文宣布对阿勒颇、大马士革进行保护,但里德万和杜卡克要撤销自己僭称的苏丹称号,并会联络鲍德温、博希蒙德同样提出对此两国的不侵犯合约;

    此后,高文的塔尔苏斯国不再继续东扩,而专心对君士坦丁堡作战;

    鲍德温的耶路撒冷国安心对埃及法蒂玛作战;

    博希蒙德专心围攻安条克城,恢复昔日公国;

    塞尔柱诸国而后全力进剿波斯地区的什叶派叛乱势力,并抵御东面喀喇汗国的侵略,维系旧的国土;

    高文还要求各方保证,不得歧视奴役统治下的罗马人(即希腊人,多为叙利亚的一性论教徒),俨然已以小亚、黎凡特基督各派信徒的主保人自居。

    最后高文还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个是随后各国派出盟军,会同他的旅团,彻底攻灭山中教派的鹫堡,尽杀阿萨辛信徒,根绝从安纳托利亚到波斯,从乔治亚到巴格达的恐怖活动;

    第二个则是他而后在回师的途中,有权驱逐或消灭凡湖的“基拉特帕沙”扎格里丁,并光复这片地区。

    可以说高文的这两个要求,既无耻悍然但又十分巧妙,因为他抓住了塞尔柱人的心理。

    塞尔柱人最核心的“心理疆土”其实是波斯地区,这也是他们身为一个定居政权所能控制的极限,先前专注在安纳托利亚进行扩张殖民的,不过是他们眼中的一个“幼支”库图米什家族的事业(即罗姆苏丹)。而诸如梅里克的达尼什蒙德国,在他们眼中更是群不受节制的流浪部落所建立起来的,双方的联系并不亲厚(即便亲厚也没什么用,苏莱曼是马立克沙的表兄弟,而突吐施是马立克沙的亲弟,还不是杀得你死我活)——相反,仰慕并接受了波斯文化和统治法则的塞尔柱帝国,更想把先前那群无法无天的“幼支”或“加齐”安置在偏远地带,让他们和其他国家打出猪脑子来,自己则安安稳稳地呆在伊斯法罕宫廷里做高等而文雅的“波斯人”,赏赏姣美月光,在玫瑰花园吟诵下诗集什么的。

    这也就是:塞尔柱把其他更野蛮和落后的突厥部落赶往安纳托利亚,将小亚“突厥化”,但自己却“波斯化”的原因所在。

    故而高文提出要吞并基拉特帕沙国,因为他知道这个行为,不会触及塞尔柱诸国的心理底线——只要不来美丽的波斯,你在大亚美尼亚爱咋咋地。

    另外高文还提出个诱惑性的条件,那就是他愿意和塞尔柱们并肩,完全歼灭山中教派。而这个教派向来是对方的心腹大患,自居逊尼派正统守护者的塞尔柱帝国,最恨的就是这群形形色色的波斯异端,特别是先前的苏丹桑贾德又是命丧于山中教派刺客的,而今新苏丹想要获得统治的法理,不得不对鹫堡用兵复仇。

    由是,高文的提案正中与会使节们的下怀,博得一致赞同。

    各方交换誓约,承诺来年开春后即齐集精壮的人马,并无偿提供补给和道路,归高文统管去剿灭鹫堡山峰上的哈桑!

    随后在陶利斯城,众人举办了为期十日的盛大宴会,庆祝合约的顺利诞生,及将来的和平贸易:大伙儿在星夜下痛饮美酒,欣赏漂亮男童的歌舞,还在湖泊上泛舟作乐,直到各自尽欢,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离开。

    而基拉特帕沙国却在不知不觉里,被预先无情牺牲掉了。

    “亲爱的安娜,我无法返归塔尔苏斯与你和孩子度圣诞节日,但我寄送了许多礼物希望你能喜欢。另外我要在陶利斯度过冬日,和军队营地一起,因为在来年还有两个等同于王国的势力需要我去消灭。。。。。。完成这一切后,将万事大吉。”高文在送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叙述着。

 第33章 刺客末路(上)

    不久安娜的回信自塔尔苏斯兼程送来,里面称她会带着仪仗在今年冬日里去普鲁萨、士麦那及特拉布宗巡察,督促当地的城防和商埠建设事宜,并且在信件里她对丈夫提及,“我的间谍已和皇都内的杜卡斯家族诸人取得联系,他们愿意以保护我母亲我幼弟(阿德约安),还有米哈伊尔夫妇及古丝云为条件,颠覆约翰的皇都政权,在适当时机引我军入君士坦丁堡。”

    上面加盖着安娜的印章。

    陶利斯宫殿当中,高文阅览完毕后,于其上加了个贴纸,“君士坦丁堡的进入不可慢,但也急躁不得,你可静心处理好领内的事宜,特别是圣保罗新港的建设、国债的发放和舰队筹备,还有水兵田产分配及训练,多与相关的职司商议定夺。待我东征凯旋,再从长计议攻取皇都的大事。”

    现在安娜乖得很,战略的事情她不再插手过问,凡事都遵从丈夫的想法方案。

    凡是高文亲笔贴纸,安娜照办便是。

    时光荏苒,次年年尾的冬季很快就消逝不见,埃尔祖鲁姆山道上,卡贝阿米娅骑着头白口的黄毛母马,在一队信徒的卫护下,另外头骡子驮着个麻竹笼,里面横躺着又发福不少的兔逊猫,顺着恢复一新的商道,朝着第比利斯城的方向慢慢而行。

    诸峰岭上多有白色积雪,但前方喀尔斯、阿尼城的方向,商旅和行人陡然增多起来,这条古代的贸易大道又恢复了生气:因为高文歼灭了诸多割据作歹的突厥小国(他们不是充当佣兵,就是劫掠商路),让此地再度统一链接完整。

    结果在半途当中,卡贝阿米娅又接到高文的第二封信件,请求她不要再去第比利斯,而转道前往陶利斯宫殿当中,“届时我可能会东征阿拉穆特的山中教派,你可在那里的湖宫休憩会儿。”山间飘散的花絮里,圣妹抿住粉润的嘴唇,乌黑的发丝几缕,遮挡她在高原里微酡红的脸颊,将高文的信摆入马鞍下的匣子当中,向着道路的分岔处遥遥看去,不管如何她是快乐的,马上又能与高文相伴一段岁月。

    此刻,陶利斯城外的旷野当中,无数兵队、旌旗在闪耀着世人的视野,震撼着他们的神经,聚集在高文的大营麾下。

    希尔凡帕沙国遵照约定派来了一千名阿兰士兵;

    乔治亚大公爵拉提也带着五百名骑兵前来加入;

    希尔凡。哈达迪两个库尔德附庸国集结了两千人追随高文征战;

    诸塞尔柱领国齐集了一万名精锐突厥士兵和数千匠师、军仆,举着苏丹的旗帜由辅政大臣穆罕默德。塔波统率,充任高文的一翼;

    摩苏尔总督科布哈让自己将军博爱萨斯,带领三千名士兵也来助战;

    最后连巴格达城的哈里发,虽然没有送来队伍,但却馈赠了十五面锦缎制就的战旗,以壮声威。

    骑在黑色母马上检阅诸多军队的高文,不由得在心中喟叹说,我个被罗马城封为列品圣人的,怎么就到这里得到了哈里发的军旗赐予,然后就统帅起大批塞尔柱乌古斯、库尔德和呼罗珊的战士,跑去夷平个波斯山中教派的据点呢?

    可是,哈桑和他的教派必须死!

    我堂堂塔尔苏斯君王,未来新罗马帝国的统治者,绝不能让一个躲在山堡里装神弄鬼的老混蛋逍遥治外,在暗中威胁我和我的部下,何况这一仗打得好,东方边境起码能得到十年的和平。

    再加上山中教派不过是群狂信徒罢了,军事上歼灭他们的成本很低,但在政治、外交上博取的威信却很高,绝对是桩十分划算的买卖。

    军队集合后,第一个遭殃的,是哈扎尔海西南角,处于希尔凡和波斯边界处的重要城市“阿尔达比勒”,这座城市的光荣历史和波斯一样古老,其名字意思为“荣耀的花园之城”:它在“联军大统帅”斯蒂芬。高文的猛攻下仅仅坚持了三日,便力尽降服,城内四千名波斯伊斯玛仪异端,即便不是阿萨辛,但也被俘虏交到塞尔柱诸王公和将军的手里,或被贩卖为奴或被直接杀死。

    同时高文派出十名使者前往鹫堡处,勒令哈桑和他的信徒全部投降,平毁各处据点的城垛和幕墙,扭坏所有城门,不得抗拒大军的威势,而后他能“若你能出城把命运交给我处断,我愿宽恕山中教派信徒的命,可以让塞尔柱苏丹划出块平坦而易于控制的领地,供他们定居。”

    但秘藏于房间里的哈桑,却煽动属下将十名使者拘押起来,而后可能又觉得畏惧,便又把所有人放回去,并给高文回信说,“堕毁城堡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请让我先处置五座,贵方大军暂且不要前进,各自表达议和的诚意。”

    高文表示可以,便让所有军队在阿尔达比勒休整半个月,静待哈桑的消息。

    然而很快就传来哈桑虚以委蛇,准备勾结喀喇汗对抗诸军的情报。

    于是高文下令全军不再受停战约束,顺着多山崎岖的吉兰之地一路推进,沿着哈扎尔海的岸边,怒火狂风般扫荡各个山中教派的外围兵砦、城堡,抓捕到任何信徒不问身份、不问年龄、不经审讯即刻就地处死。

    短短七日后,也即是基督纪元一一零五年第三个月时,高文的大军已推进到了险峻的鹫堡下的谷地当中,并当着其上山中教派众人的面,将先前捕获来的上千名异端信徒依次斩首。

    人头翻滚在干燥寒冷的土地上,巅峰上鹫堡里的阿萨辛信徒们望见这一切,为同伴们复仇的怒火无法遏制,他们如云般汇集起来,纷纷跪拜在“大宗师”哈桑的静修房间前,高呼“曾有三任塞尔柱苏丹(指阿尔普、马立克沙和桑贾德)企图围攻我,但都是铩羽而归,因此处洪水自我等脚往下奔流,飞鸟高不及我”,要求哈桑对不知好歹的敌人采取强硬的态度。

    最终哈桑手书一封信传出,叫人送到山下高文的绯帐营地当中,里面语气狂妄:

    “凡人无法攀缘到我所在的巅峰,

    连鹰和鹫也无法办到。

    我这里的狗仅能对着天际的星星狂吠,

    但你还不如它,因为阿拉穆特的群山遮蔽了所有阳光和星辰。”

 第34章 刺客末路(中)

    当高文让机要官当着诸位将官的面,宣读山中老人哈桑送来的密信时,很多人特别是塞尔柱系的将军脸上明显出现了畏惧,因为他们害怕阿萨辛的一切,害怕他们会趁夜趁乱来暗杀自己,害怕自己的胸膛在沉入梦境后突然扎入一把锋利的匕首,也害怕自己的名字被记住,日后遭到可怖的不休追杀。

    但高文的回答却只有一个,“你们心中如此多的害怕只有一个缘故,就是没把这群阿萨辛赶尽杀绝,一旦杀绝他们,难道死人还会从墓穴荒野里来寻你的仇吗?”

    “给养方面。。。。。。”穆罕默德。塔波欠身问到。

    “塞尔柱诸国分担三分之一,大亚美尼亚诸地的城市集镇分担三分之一,我塔尔苏斯自身承担三分之一。不但要粮秣,还要驮运的牲畜。”高文的答复也非常利索,“诸位,我之所以没在得到这封无聊而懦弱的信后,立即攻入鹫堡惩处那群丧心病狂的人,就是因为我不希望在攻打他们时产生无谓的牺牲,所以我在等待着从第比利斯赶来的一位勇猛缜密的将军,即狄奥格尼斯阁下。待到他来到后,完成对整座阿拉穆特堡垒群的侦察,大军便可立即动手,将哈桑从自以为是的荣耀巅峰打入苦涩幽暗的失败深渊里去!”

    数日后,狄奥格尼斯带着三个支队匆匆赶来,加入了围攻序列。

    高文随即把守捉官一一介绍给塞尔柱、希尔凡的最卓越的人物,并声称狄奥格尼斯是“我不可缺失的臂膀”。

    纪元一一零五年四月的第一个日头,白乳般明亮的光线从黑夜的胸脯里喷溅而出时,高文、狄奥格尼斯、木扎非阿丁一行骑着马,沿着环绕着鹫堡山峰的诸多营地左侧道路,慢慢登上了一座叫达尔乌珊的高山上,灰色的砂土沉寂着随微风流动,时不时在马蹄搅动下泛起些灰白的浪花。迎着光线,狄奥格尼斯眯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