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565章

鹰扬拜占庭-第565章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皇帝就从圈椅边重新站了起来,对着发出声音的角落问了句,“你刚才说的御定,是什么意思?”

 第93章 皇帝怒斥事件

    这时候,席位上各位正教教士有的瞪着惊恐的眼睛并缩回脖子,有的大胆放肆地哂笑起来,有的则摊手耸肩表示自己毫不知情,但那位角落里的教士继续用不太流利的希腊语回答了皇帝:

    “陛下,所谓的御定就是帝国的皇室和政府。。。。。。没有重视教会和修道院的自治原则,通过,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对各地区会堂司钵实施影响,而司钵再对教会实施影响。。。。。”

    整个会堂有些嘈杂,这让那角落里的人说的话语不是特别清晰,但某些刺耳的言语还是让所有人更加震恐,侍卫们已经看到巴塞琉斯阁下的脸色继续发生着某种变化。

    “教会自治的原则哪里来的?”皇帝伸出手来,努力保持着镇静发问说。

    “我想应该是圣彼得和圣保罗两位使徒,一位在西方,一位在东方,一位模仿旧元老院制度,一位模仿希腊学院制度,建立起来的。。。。。。”

    “圣彼得说的话你们就相信?”皇帝此言一出,整个会场几同炸裂,那角落里的发问教士显然也感到震怖,他没想到神圣正教帝国当中的统治者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们,不要见风就是雨,圣彼得的言论哪里来的?距离我们这么多年,谁能保证他的话不被窜改。就算没有,这库里亚制度又是哪来的,难道不是罗马皇帝和民众共享的权力架构吗?所以按照完整的逻辑链条,教会自治的权力就是罗马皇帝赐予的,皇帝也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代理人,是罗马法律的持剑守护者,这样说有错吗?”

    这段话说完,皇帝上前半步,用种决断性的强烈语气补充,“所以不管是各会堂区还是正教会,也不管是摩西亚、萨瓦还是伊庇鲁斯,也不管是犹太会堂、清真寺或祆教祠,所有教职人员的产生,都要遵照罗马的基本法律,民法典、皇帝注释和万民法,去产生!”说最后句时,高文还有力劈下了手。

    这下,会堂里鲍格米勒派开始为皇帝的话语鼓掌,而自新会则表示静默,而正教会的众人都发出很大的潮水般的抗拒声。

    “但陛下。。。。。。”那角落里的人还准备发问。

    但是会堂里警备的侍卫武士们,已经握着剑柄,晃动着甲片,鱼贯开始朝着声音发生处而去了。

    皇帝继续怒斥着,“你们这些教士,根本不懂得权力的来源,整天就说些幼稚、被动、不负责任的言论,有时候蠢,有时候坏,有时候既蠢且坏。你们那些小心思朕能看不穿?谈到教会和修道院财产,朕倒要问你们,难道圣经里提过修道院和修道人士可以拥有私人财产的吗?难道心灵不才是主的神殿!现在你还问我支持不支持迈森布里亚的托马斯司钵,他是标标准准由罗马法律产生出来的司钵,朕怎么能不支持,你说说?现在又说朕是御定,丝毫无视朕遵守法律的精神,是不是在将来,断章取义就想把朕在私撰的编年史里大肆评判一番。。。。。。”

    “陛下,陛下,那为什么还要强制性推行希腊语的圣经书稿,陛下,陛下,难道斯拉夫语不够神圣吗?”那角落的教士见到杀气腾腾的武士踏着过道阶梯走上来,还在不折不饶地发问。

    “希腊语是罗马帝国官方语言,是法律和历代巴塞琉斯确认无误的。斯拉夫语是什么语言,是外来的,粗蛮的;现在朕在皇都里有个客人叫华莱士将军,朕时常和他谈笑风生,使用的遥远的苏格兰高地语,那华莱士以后定居下来,是不是也可以要求这个帝国圣经、福音传道书都采用苏格兰语呢?你要求特尔沃诺、大普雷斯拉夫这些城市用斯拉夫语,他要求拉古萨用拉丁语,长此以往这个帝国分裂成什么样子。”

    “可斯拉夫语。。。。。。”

    高文继续打断了他,大声吼道,“想说斯拉夫语和西里尔字母的,可以迁徙回摩尔达维亚去,现在那里的多神教蛮族渴望基督教义的感化,你们正教站几个人出来,给朕去那里推行教化十年。”

    “这和摩尔达维亚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怎么就没关系!耶稣说我给穷人洗脚,圣彼得和圣保罗说我用灵感化最野蛮最放纵的人。现在你们这群教士,却只会让穷人给你们洗脚,修道却占据着大量世俗权力和财富,耽于安乐耽于自我,根本不愿前往遥远的苦难的危险的地区,去推行我主的慈悲。自新会的呢,有没有站出来,愿意向多瑙河北部的蛮远地区传教服务?”

    这时候,大约有十名自新会的干事当即自席位上站起来,表示愿意听从皇帝的呼唤,前去任何区域从事这样的工作。

    会堂更加乱了。

    “但是陛下,你这做,是不符合圣经。。。。。。”

    “朕已经派人去古老的祭司王国度那里去寻找圣经的真典,你口中的圣经是什么?所以朕和你们说,你们这样子,未来是根本不行的!将来奥赫里德、特尔沃诺等地的主教叙任,君士坦丁堡也都将有最终的决定权!”当侍卫武士们将惊叫的摩西亚正教教士们给拽走驱散时,皇帝还站在会堂中心的天井下,最后他指着被强行带离的众位教士,“今天朕算是得罪你们一下!”

    “迈森布里亚皇帝怒斥教士事件”在接下来岁月里,也成为了整个帝国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所有人还是感恩皇帝当时的仁慈,没有处刑流放任何教士,只是把他们狠狠驳斥了番,但当时大部分人没想到的是:所谓皇帝去约翰祭司王那里,寻找真正原版圣经的事情,居然是真的,高文真的把它付诸实施。

    而寻找的队伍领头的,居然是信奉儒学的赵昭。

    他这时已渡过红色海洋,抵达了大海之王的领地,也就是传说里的“蓬特之角”最西端的泽拉港,现在这里已没有王者的权力存在,各个自治的商贸集镇,不断从塞鲁基(也门)渡海来的新月教圣战者,充斥着这里的风景。

    在处塞鲁基人筑起的商站里,赵昭神色凝重地踱入其中,房间的座椅上另外几位来自唐土的商人见到他,即刻起身作揖。

    “大公平王!”听到这个名讳,赵昭都惊诧不已。

    (本卷终)

 第1章 阿迪法

    于是几位和赵昭相亲任的唐土商人便围上来,轻声阐述了番,赵昭听完后神色更加不安和沮丧,“如此说。。。。。。”

    几位即刻点点头,表示赵昭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赵昭顿觉天晕地转,想哭但是又不能过分哭出来,因为高文皇帝派来和他一起的侍卫、商贾和几名自新会干事,都在商栈房间外面的台阶上等候着,某种程度也算是监视,最后他的眼珠硬是在眼眶里滚了数滚,没有倾洒而出,最终只是仰起头,重重长长地叹息声,手指死死抓着胸膛,用颤抖的声调喊出句哭腔:“宛若大梦,空空如也,空空如也!”

    其余几位商人也长吁短叹,低头垂泪。

    “官人此后要如何?”一会儿后,他们拱手问到。

    赵昭摇摇头,红肿着双眼,“昭要继续认识这个世界,此外还要完成皇帝陛下对我的托付。”

    “为此不惜?”

    “是的,各为其主。”赵昭已经认定,他的家现在已在奇里乞亚的山谷当中,他妻子是莫诺马库斯将军的小女儿,子女也已有了三个,他负责的是罗马帝国整个东区商贸,巴塞丽萨还赐予他白袍的品阶,总而言之他已诚心实意地归化了罗马帝国,就像当时许多皇宋的商人臣民都到桑给巴尔(层拔)定居是一个道理。

    次日,雇到了塞鲁基骆驼的赵昭,带着队伍蒙着斗篷,仅露出双眼睛,毅然开始了穿越埃法沙漠前往东阿非利加大峡谷的路程,他携带着。

    四周的沙漠绵延,低地里冒出的热雾把他们包围起来,罗马帝国的侍卫们无法再穿着铠甲,而是将它们卷起来摆在马鞍后,接着每走一段,就会出现被海水入侵洗刷过的戈壁石山,红色的,灰色的,夹杂着风干的海水淤泥,还有斑斑点点的熔岩石。

    驼铃单调地响动着,赵昭将面罩扯下,凝聚着眼神,看着远方天际上一抹极光般的色彩,苍穹间没有半丝云彩,骆驼的脚印越延越长,旋即又被流沙给湮没。

    不知走了几日夜,按照赵昭在《经行漫记》里所记那般,“此大沙漠纵横数百里,触目所及之色,唯黑、白、黄三类而已。”终于他们走出了沙漠,赵昭骑着骆驼,这段时间被晒得黧黑的面容绽放笑颜——他原本看到走的是平地,现在发觉自己立在段高耸的坡地上,下面是片极为广袤的洼地,它的水平度应该还在海洋之下,宛如个巨大的漏斗,之所以没被海水淹没,是因为沿着红海的岸边,全是陡峭的裂层峭壁——峭壁的那边,是浩然的海;这面则是低洼的陆地,和各色颜色的粗石戈壁、乳白色的盐田,还有一片片暗色的沼泽,当真是最奇妙不过的自然景象。

    赵昭看到了在这片大洼地上,零散分布着村落和集镇,还有粗朴的道路,他激动起来,用木杖抽打着呜呜叫前冲的骆驼,和其余人一道顺着山坡奔了下来,要和当地人交换必须的物资,如水、盐及粮食等。

    远处是大裂谷的入口处,也是被称作“拉斯塔”的群峰耸立之处,荒凉险峻,被阳光照耀为各种色彩的高原湖密布其上,巨大的黑色玄武岩和红砂石峭壁环绕其间——就在赵昭来到个村落的同时,那边峡谷某处通道中,突然出现了群骑着马的武士,转瞬就驰到了众人的面前。

    一阵嘈杂声里,赵昭身边的大宫侍卫武士们警觉地举起轻盾,拔出诺曼式的长剑来,他们夹紧着马腹,环绕着最重要的人物赵昭组成道小型的防线,而自新会的托钵僧们也绝非只会吟诵经文的文化人,他们将骡马赶入到村落栅栏边,自己则跳下来,抽出钉锤或斧头,跟在侍卫们的后面随时充当增援。

    面前的这群阿比西尼亚武士,面目大多微黑,举着狭长的黑色牛皮盾牌,持着锋利的长矛,排成个不断靠近的半圆形队伍。

    这会儿赵昭勒住缰绳,他才发觉在大峡谷和大漏斗交界处的座山丘上,矗立着座黑色的堡垒,这群人应该就是自那里出来的,这里毕竟是个出入的要隘。

    赵昭身边的向导急忙举手表示善意,并大声用高原的库希特语表明了身份,“这群人是来自北方的罗马皇帝之使节,抱着最大和平的善意,要求觐见我们的伟大至尊的‘尼格斯’的!”

    尼格斯即Negus,是当时阿克苏姆皇帝的头衔,具体化形象为头戴着皇冠的雄狮。

    这下气氛才缓和下来,那群武士也勒住了战马,请求赵昭出示凭证,于是加盖高文和安娜印章的国书被呈递了上去,一名官员模样的人便骑着马步出,使用怪异希腊语(他是跟当地的修士学习的,因为年代相隔久远,很多发音都是三百年前的)和赵昭一行勉勉强强地达成了沟通。

    最终武士们主动骑马,要带领高文的使节,前往山中的皇都“阿迪法”。

    路上那名官员自我介绍,说自己和现在的皇帝都是光荣的阿高人族裔,他们是伟大的先知摩西的后代,居住在永恒的圣城阿迪法当中,整个帝国拥有足足六万人的强盛队伍,并四出征讨异教徒,包括不信神的黑人,也有聚集在蓬特之角的新月教徒,把赵昭说得欣喜不已。

    数日后才到了阿迪法城前,那官员还特意问赵昭,“黄色皮肤的朋友,你们看看我们这座城市,是不是足以和耶路撒冷城及你们皇帝所居住的君士坦丁堡所媲美呢?”

    赵昭顺着他的所指望去,结果看到所谓的阿迪法就是座山崖间的城市,峭壁上构筑着雉堞,而后四周的山崖上使用凿入法的工艺在营造着像修道院般的建筑,四面不宽的道路上很多居民或商人顶着陶土罐子来来去去,灰尘很大,几乎把内里的王宫给遮住。

    见多识广的赵昭粗略计算下,这座阿迪法城估计居民也就万人左右,居然也要和君士坦丁堡比肩?哪怕被皇帝弹压肃清过的皇都,现在也有十二万的人口啊!

    看来什么传说都是假的:这个王国幅员辽阔,军队强大先进,满地都是金碧辉煌的教堂,都是假的——高文陛下似乎事前也隐隐推断出内情,所以这场出使,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第2章 约柜

    进入城中后,赵昭看到在中央宫殿区,矗立着座大型的独石教堂,教堂前门蓄水池两侧立着传统的阿克苏姆黑石碑,中间靠后的位置则是座雕像:一个胡子很长打着卷儿,满脸阿比尼西亚人样貌的威严老者形象,手握长长的权杖坐在王座之上。教堂的后面是密集的宫廷建筑和军营等,冒着各色烟雾。

    “这是。。。。。。”赵昭小心谨慎地询问那官员道。

    “伟大的先知摩西。”那官员虔诚而骄傲地回答。

    到什么山就得拜什么神,赵昭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他急忙请求拜谒摩西的雕像,并解释说这是自己特殊的信仰,和基督教义不冲突,这赢得了官员和其他人极大的好感,那官员当即表示自己会尽快通报“尼格斯皇帝”,让他在凯旋后接见赵昭一行。

    打听知道,原来阿迪法城的皇帝已经带领大军南下,与敌人去作战了。

    “敢问,尼格斯陛下南下多少里,在何处立营?”赵昭拱手再度试探道,他先前的经商主要在蓬特角和埃及一带,对当时势力已退回内陆山地的阿克苏姆帝国真的不了解,只是听说过有这么号王国存在。

    “哦,皇帝陛下在特卡泽河立营。”官员很爽快地通过翻译答复说。

    当了宫殿接待使节的房间住宿后,赵昭有些心神不宁,他悄悄对同伴说,“我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昭先生。。。。。。”同行的侍卫和自新会僧侣都围过来,十分好奇。

    “听着。。。。。。按照巴塞丽萨事前给我们收集的资料文书,阿克苏姆王国号称是古希伯来人的后裔,理当说闪族话,可是方才向导对他们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语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