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605章

鹰扬拜占庭-第605章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文只想要霍尔木兹的驻军和商贸特权,作为报酬而已。

 第91章 金手执政官和边境战士的归宿

    当然,随后在桃金娘和仙女树环绕的伊斯法罕宫廷当中,高文并没有直接向监政巴奇亚努克和科布哈索求霍尔木兹城,当时这个城堡还叫奥尔摩兹。

    高文学习了狡诈的威尼斯人做法,他对巴奇亚努克说道,以后东罗马的商队和军队只是需要个可供船只停泊的中转港口,并且我们的国家不会占据奥尔摩兹城的分毫土地,“只是希望在城堡对面的那座叫耶伦的岛屿上建起个码头。”

    巴奇亚努克是那个年代的所有君王相同,都是短视的,被高文暗中收买的宫廷近臣告诉监政殿下,“耶伦岛是个很小的岛屿,其上在夏季的温度极高,能在岩石上烤熟肉和鸡蛋,并且没有淡水河。”

    “那尊敬的皇帝陛下,您的商人和船员将如何得到水呢?”监政还特别担忧,高文对他的权力可谓有生造之功,光是送出去这座荒芜的海岛怕是有些对不起对方。

    可伴同皇帝的希腊、亚美尼亚商人都表示,淡水与食物我们按照规定的价格,从海面对岸的奥尔摩兹城居民那里购买。

    这样说的话,巴奇亚努克便很爽快地签署了条约,将耶伦岛“永久租赁给罗马帝国的商会,租金为每年三千塔索银币”,可谓半卖半送。

    当然巴奇亚努克不知道的是,很快就有五十名希腊商人穿过陆地,来到这座看起来毫无前景的荒岛上,而那边在新尼西亚行省的船只运来大批出自印度的木材、砖土,这群商人用一笔资金雇佣了当地人,修造了栈桥、起重机、蓄水池、灯塔、木栅和壕沟,形成个小型的木堡,二年后就有成批来自阿拉比亚、印度、波斯、朱罗的船只满载着各种珍贵货物自这里转销,耶伦堡迅速壮大繁荣起来,五年后常驻的商会和各方人员就达到了五千人,城市也逐步由木堡转为了砖石壁垒,并开始增修强大的炮台;十年后,耶伦堡几乎和对面的奥尔摩兹老城区融为一体,这里满是“圣保罗普世帝国教会”的教堂,居民有三万人,城墙三重,还拥有一千名卫戍士兵(多从阿克苏姆、信德或锡斯坦等地雇佣来加以训练)、三百名退役安置老兵,及一支二十艘战船的自卫舰队。此外,耶伦堡还在奥尔摩兹城北方的野地建起了数个大型的牧场,每年能出产一千到二千匹优异的骏马,用来反哺新尼西亚行省的殖民地武装军队,加强他们的力量。

    而五十年后,耶伦堡已壮大为能和新尼西亚并肩的强大罗马殖民地,它的军队独立出动,不需帝国正规军协助,就可以灭掉阿拉比亚地区任何个酋长国,罗马帝国借助它渐渐蚕食了整个奥尔摩兹诸岛屿,扼守住了波斯湾的海峡,排挤了阿拉伯商人们独霸该海域的利益,当然这一切成就都浸染在鲜血当中:耶伦多次和阿拉伯的海盗船队激战,还曾登上过阿拉伯或也门的海岸,摧毁绝灭了许多部落,并且于东罗马帝国位于埃及的运河开通后,大肆和阿克苏姆盟国勾连在阿非利加更南部掠夺贩卖奴隶,送往埃及、的黎波里、安纳托利亚、色雷斯、克里特乃至西西里的种植场和工场,特别是蔗糖作坊——最后光是耶伦堡这个核心殖民城市内,就有一万名黑奴在从事各种行当——高文皇帝虽然在生前说过私人不准蓄奴,但当他死后,蓬勃起来的大产业主没理由不使用这些廉价的劳动资源,皇帝的谕令早已被封存到故纸堆了。

    这是后话,当皇帝的队伍回到陶利斯城当中后,他和圣妹卡贝阿米娅别离了。

    圣妹此后自梅利泰内和圣塞巴斯蒂安地区迁徙出了几乎所有保罗派信徒,随后她乔治亚和希尔凡的东部土地立国,但她还是违背了原保罗派的教义,在陶利斯别离前就和皇帝春风数度而至珠胎暗结,在“山高安娜远”的条件下也诞下了个男孩,取名亦为高文(小高文),并宣布保罗派共和国改宗、改继承体制,残酷清洗了批保罗派原教旨主义者,建立起名为“黑衣王朝”(该国崇尚黑衣)的世袭王国,雄踞巴库、杰尔宾特等重要城堡,拥有装备精锐火器的战兵三万,并成为君士坦丁堡某种意义上的卫星国。

    卡贝阿米娅此后还是会经常来到皇都的大宫内,那里也有她的宅邸,此后又为高文生下数位子女,皇帝去世后她将权力让给了小高文,自己则隐居在高加索山峰里的庄园当中,有时候她会在里面让仆从放皮影戏给她看,当然剧目是她自编自导的,也只有她一个观众,内容当然是。。。。。。沉浸在甜蜜又悲哀的回忆氛围中的她活到了七十七岁的高龄,据说临终前她站在山麓庄园的露台上,裹着毯子始终望着天际,那里有一雄一雌两只盘旋的鹰,“要是灵魂能变成那样该多好啊!可惜,他来找的人最终不是我。”喟叹完这句话,她坐回到圈椅上,很祥和地瞑目而逝。

    狄奥格尼斯也在陶利斯城,率领着自己的柏勒洛丰旅团,一样离开了皇帝,北行去了驻地第比利斯城,此后他担当这支队伍的指挥官时,皇帝从没怀疑过他,古丝云也来到了第比利斯这座美丽山城和他住在一起,他和她虽起点算是殊途,但终生相敬如宾,他和古丝云的子女结婚时,安娜都将典礼安排在大宫中庭内,装着彩礼的车辆轮子是镀金的,狄奥格尼斯就走在后面,如此走了四次(四个子女),享尽了人世间的荣耀——狄奥格尼斯晚年时多次翻越高加索山脉,往北远征诸蛮族,还曾率军往东渡海深入到花剌子模草原,和在那里逆反的“西宋”政权作战,多次取得了胜利——皇帝去世后第十五个年头,狄奥格尼斯在北方哈扎尔故地的一次小规模战斗里阵亡,他得到了国葬仪式,随后尸体被运到了第比利斯城,城中的居民为他立起了青铜雕像,他的事迹被编写为了宏大的史诗歌剧。

    至于狄奥格尼斯忠忱而勇敢的心脏,则被葬在圣使徒修道院巴塞琉斯和巴塞丽萨的陵墓边。

    毕竟他是高文和安娜最亲任的朋友和同袍,三人是在皇都里初遇的,那么就把心脏留在这里好了。

 第92章 鲍德温薨逝

    经过陶利斯城后,高文顺着阿米达要塞的道路,先是抵达了安条克,在那里他驻跸了半个月的时间,让士兵们休整,并且消息传来,大马士革埃米尔国已被灭掉,土地按照高文事前的承诺,均分给了阿勒颇和耶路撒冷。

    而鲍德温则已开始对埃及的远征。

    国王在临行前送给高文封信,意思是希望他尽快完成杰尔维和海伦娜的婚礼,将皇帝美丽的女儿嫁到耶路撒冷城来。

    高文批复说海伦娜的年龄还不算大,待到十七岁再嫁不迟。

    些许有些牢骚的鲍德温,而后集中了王国的军队开始围攻亚实基伦,希望拔除掉这颗南下埃及途中的钉子,而高文也派遣来已十分强大的罗马舰队自海面增援鲍德温。围城战期间,有日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鲍德温在巡视营地时看到一名待产的新月教妇人在雨中痛苦万分,她是个为军队洗衣服的贫苦女子,看到这鲍德温很仁慈慷慨地亲手脱下自己斗篷,为她支起来避雨,并送给她一罐子羊奶,最后妇人和生下的孩子都平安无恙,但淋雨的鲍德温却病倒了,他得了伤寒,但还是坚持在病榻上指挥军队。

    不久亚实基伦城被国王成功攻陷,但鲍德温的病却越来越重,他停留在亚实基伦的城中,看着不断燃尽又换上的蜡烛,拉着歌德希尔德的手,开玩笑地回想起高文当年是如何救了妻子的,“我得永远感谢他,不然就不会再有你,也不会再有杰尔维。”

    歌德希尔德泣不成声,说已返归君士坦丁堡的挚友高文得到消息后,立即派来塞琉西亚大医院的医师,要来为你治疗,并且他和安娜马上就启程来探望你。

    “说到这我倒是有个小小的怨恨,对我的朋友,他为什么还不把海伦娜给嫁过来呢?你和杰尔维一定会欢喜这个女孩的。”说这话时,鲍德温已陷于了高烧状态,昔日白皙英俊高大的他开始脸颊深陷,呼吸困难,但始终牵着妻子的手,弥留之际只是问了句,“我作为耶路撒冷的国王,并未后悔过帮助那位贫苦的洗衣妇人——记得高文曾对我说过,当我迈过年轻和焦躁,便会成为个真正的国王,我想我最后用生命证实,我做到了这一点。”

    “你是个真正的国王,当之无愧的国王。”歌德希尔德哽咽着抚摸着丈夫的脸,泪水静静流下,而其余耶路撒冷的骑士早已嚎啕痛哭,回来侍奉病中国王的迪姆更是撕心裂肺。

    四日后,鲍德温薨去。

    整个耶路撒冷城,所有教堂和宣礼塔上都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哀声,各种信仰各种种群的人们都披着丧服,堵塞了所有的街道,哭声震天动地,送着国王的灵柩进入了骷髅地陵墓,让他和哥哥戈弗雷永世长伴,“他是个真正的国王,灵魂肯定会升入天堂的。”

    博斯普鲁斯海峡翻涌的灰色波涛边,高文合着大氅,颤抖的手捏住了耶路撒冷噩耗的信卷,看着飞来飞去的海鸟,他的眉毛和胡须已开始斑白起来,虽然皇帝看起来依旧孔武威严,但得到好朋友去世的消息后,他还是瞬间苍老了五岁。

    身后半圆形拱顶后的榻上,安娜早已泣不成声。

    已经非常茁壮姣美的海伦娜则也挂着泪痕,和赫利斯托弗并肩坐在另外张榻上。

    “海伦娜,现在耶路撒冷王国的局势开始产生不稳的动向,有些领主企图串联起来,在锡安山教会的唆使下想要谋逆,将整个王国再献给罗马教廷,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朕的哀伤到此为止,当务之急是你要去耶路撒冷城,和你的丈夫杰尔维一起,保住这个国家。”高文回首,盯住女儿如此说到。

    “父亲你会当我的后盾吗?”

    “当然。”

    “啊。。。。。。”于是海伦娜顿时擦拭干了泪痕,好像又变得信心百倍似的,“那我可不会那么着急完成婚礼,父亲既然充当后盾,那么就应该派遣出一个野战旅团驻屯在安条克,随时保障歌德希尔德和杰尔维的位置,等到平定耶路撒冷的乱局后,海伦娜自然会进入耶路撒冷的宫廷当女主人的,那样就更名正言顺了,对不对啊父亲?”

    女儿的这个回答倒是让高文讶异了会儿,接着父亲哈哈笑起来,“这个倒是不难,父亲派遣吉麦吉斯旅团去安条克,再加上马拉什和的黎波里的边民军,足以协助歌德希尔德母子掌控局面。只是父亲很担心你。”

    “担心我什么?”海伦娜瞪大眼睛,用手捂住胸口询问道。

    安娜这时也破涕为笑,扶住女儿的胳膊,“大蛮子是在担心你嫁过去后,要执掌整个耶路撒冷宫廷的权力,这样会不会和杰尔维起冲突。”

    “我未来的夫君应该像父亲尊重你一样,来尊重我的想法和权力,至于王国女主人我自然要当仁不让的!”

    那边,赫利斯托弗则很恬淡地似乎陷于了思索当中。

    满天星斗下,大宫的塔城当中火烛通明,马克亚尼阿斯正在门外照顾着自己的战马,其余侍卫于中庭处成群走来走去,有的是为了巡警,有的则是为了公务。

    “喂,马克亚尼阿斯。”马蹄声里,年轻的皇宫侍卫抬起头来,但见帝国长公主骑着匹白马,蒙着锦绣花斑披风,棕发长辫垂在她发育茁茁的胸脯上(她在身材上绝对像自己的父亲),耳边插着朵番红花,红润的脸庞英气勃发,“听父亲说你即将是我的出嫁首席警备骑士?”

    “希望如此人选没有让您感到失望,海伦娜公主。”马克亚尼阿斯笔直站立起来,握剑敬礼,接着他嗫喏了下,声音很低,“虽然这并不遂我的心愿。。。。。。”

    海伦娜哈哈笑起来,她的嗓音也如父亲般豪爽,“你永远都这样尽职尽责,甚至尽职尽责到了无趣的地步,马克亚尼阿斯我最好的朋友。”说完,海伦娜将手伸出,她的胳膊在月色和火光下浑圆皎洁,“用西方法兰克的礼节来效忠我吧。”

    马克亚尼阿斯颤抖着长长的睫毛,虔诚而轻淡地在海伦娜的手腕上亲吻了下。

    “可以给你个旅团的伯爵指挥官做做吗,马克亚尼阿斯啊!”海伦娜笑着骑马走开了,她回眸就像有十颗星星在其间璀璨地燃烧着。

    而这时,在新宫的书斋当中,高文正和赫利斯托弗下着泽诺棋,并顺带提出个问题:

    “赫利斯托弗,你说帝国下一步是集中精力攻陷埃及,还是克里特?”

 第93章 父子对话

    赫利斯托弗当然知道这是父亲在考察他,毕竟他也到了要为帝国大政发表方案和见解,乃至行驶留守权力的年龄了。

    不过他和父亲高文有点不太一样的是,赫利斯托弗不会迅速发表意见,每步棋该如何走他必须得经过缜密的思考,顺清楚条理后才能“落子”。

    于是奥古斯都便针对父亲这个问题,托腮支颔,缓缓想了起来。

    半刻钟,一刻钟,半个时辰。。。。。。连泽诺棋盘边的奴仆都开始面面相觑,有些感到空气的尴尬了。

    无奈的高文只能转移视线,看着儿子书斋里陈设的书稿,他发觉赫利斯托弗的书目有:《高卢战记》、《兵法》、《荷马史诗》、《居鲁士的教育》、《长征记》、《罗兰之歌》、《绍达》、《建筑》、《巴拉阿姆和约瑟芬》、《真正的爱国者》、《基督教世界风土志》、《世界境域志》、《博物志》、《自然史》、《希罗多德的历史》等等,甚至书架里还摆放着新近刚从宋军行营里俘获的《论语》、《孙武子兵法》、《黄石公三略》等,当然由于时间关系,还未有翻译成希腊文,上面的垂着的标签上有赫利斯托弗的字迹“三日后请通译将其尽快译出”。

    这小子和他母亲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啊!

    站在书签密密麻麻的柜子前的高文斜着眼睛,看着坐在那里赫利斯托弗的背影,他个子不高,和母亲有些类似,站在卡勒阿迪欧斯或海伦娜旁边几乎看不出是他们的弟弟。

    最后,赫利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