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1160章

醉迷红楼-第1160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非是杀一批祭旗罢了。

    虽然我极不想让大秦的百姓见血,但为了我大秦万世强盛之基,摘几百颗人头,也是值得的。”

    “那你同老夫说这些,是何意?”

    李光地心生不妙,问道。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老相国虽年已逾百,但小子观您,极善保养之道,身体康健的紧。

    所以小子希望,老相国修养闲暇之际,帮朝廷给您那些徒子徒孙们吹吹风儿!

    享福受用了那么多年了,该换个脑筋,给百姓们出出力了!

    别再他娘的阳奉阴违,明着不敢,就暗中阻挠百姓进工厂作坊做工。

    不管心存怎样忧国忧民的念头,他们这样做,都是自寻死路!”

    “就这样?”

    李光地挑了挑稀疏的白眉,道。

    贾环看着隆正帝笑了笑后,对李光地道:“老爷子,这话你去说,还有几分效果。

    若是朝廷下旨意公文去说,和放屁没什么两样。

    文人嘛,素来崇敬白衣傲王侯的狂生。

    当了官,就更恣无忌惮了。

    江南各地的工厂和作坊,这些年因为各地文官的阻挠使坏,很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他们若再继续下去,耽搁了海外大业……

    到那个时候,陛下和我不想开杀戒,都不得不动手。”

    李光地叹息了声,苦闷道:“老头子这棺材板儿都快盖过头了,还被你这王八贼羔子拉上了贼船……

    唉,等我死后,你不送我一副上等的楠木棺材,老头子我都闭不上眼!

    罢了,既然你和陛下有此等雄心壮志,老头子就豁出这把骨头,又能如何?

    往后,你先别忙着杀……

    嗯?不对!

    贾环,你个小王八羔子,是在杀鸡儆猴?”

    “哈哈哈!”

    ……

    东苑,贾家住地。

    虽然舟车行走了一天,但富贵人家出行,坐卧处与家中又有什么不同?

    吃穿用度都是世上第一等的,因此没谁感到疲倦。

    贾环归来时,众人正讨论着明日去白马寺上香,要不要叫几台戏……

    不过到底夜了,贾环与贾母请过安后,笑道:“老祖宗还是按点歇息吧,若是混乱了休息的时点,对身子骨可不好呢。”

    贾母正与薛姨妈说着越来越近的旧居金陵,说着枕霞亭和荣宁街,哪里有什么困意?

    一别数十载,即将归故里,近乡情怯之下,更睡不好了。

    不过她到底还是听进了贾环的话,与薛姨妈作别后,就由鸳鸯护着回了卧房休息。

    只是也有不听话的……

    “我要去看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那个地洞……”

    史湘云眉飞色舞的和赢杏儿等人呱唧呱唧的说着。

    贾宝玉却在一旁道:“还是去看洛水好!”

    贾探春嘲笑道:“二哥哥还想遇到一个洛神吗?”

    众人一笑作罢,薛宝钗也凑趣道:“我倒想去龙门石窟瞧瞧,龙门十二品,是魏碑的精华。”

    众人大赞。

    贾环跟智障一样,东看看,西看看,凑到林黛玉跟前,道:“都说啥玩意儿呢?龙门十二品,好吃的吗?”

    虽然明知道贾环在故意逗趣,林黛玉还是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满脸欢喜,啐了口道:“都说了是魏碑,魏碑的字!”

    贾环不屑的嗤笑了声,道:“我的字比魏碑的强多了!他算老几?”

    “哈哈哈!”

    这下,连贾宝玉都绷不住笑了起来。

    林黛玉嫌丢人,拉着贾环要走:“我带你去好好瞧瞧,魏碑到底是哪个!真真笨死了!”

    贾环一本正经对赢杏儿、史湘云等人道:“你们先回去,等我看清楚魏碑是哪个,锤死他后,就去看你们!”

    “呸!”

    对于这一双“狗男女”的借口,众人嗤之以鼻,抱以讥讽。

    林黛玉羞不可耐中,被贾环牵着手离开。

    之后,众人也都纷纷散了。

    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着明日的出行……

    ……

    “环儿,你怎么做到的?”

    看着这一套和潇湘馆内布局陈设几乎一模一样的宅子,林黛玉依旧在惊喜中,对贾环“审问”道。

    贾环从背后环着林黛玉的小腰,下巴在她脖颈间轻轻摩挲着,笑道:“这有什么难?让人照着潇湘馆的图纸布置就是!

    我担心林姐姐认生,所以无论是船上,还是各处行在,都照你最喜欢的地方布置。”

    林黛玉转过身,灵动的眸眼中,水意蒙蒙,看着贾环,感动的似要落泪。

    贾环哈哈一笑,在她娇润的红唇上吻了吻,柔声道:“这算什么?

    到了江南,差不离儿就要到清明了。

    你有身子,不便去墓地。

    我代你去给岳父岳母扫墓,我给他们磕头,告诉他们,林姐姐过的极好,他们就要有外孙了……”

    林黛玉闻言,眼泪到底落了下来,将臻首伏在贾环胸前,呜呜的哭道:“环儿,你是故意的,专门骗我眼泪……”

    “哈哈哈!”

    ……

    ps:我没想到,有这么多同病相怜的人!

    哈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章 一家地主

    “铛!”

    “铛!”

    “铛……”

    晨曦,天将将明。

    洛阳古城内,白马寺悠扬的钟声,穿破晨雾,传遍整座古都。

    一如千年。

    只是,今日到底又有些不同……

    洛阳城的许多百姓,从昨夜起,就难以入眠。

    盖因天下最尊贵的数人,昨夜子时,全都来到了洛阳。

    这对洛阳的百姓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殊荣。

    自宋之后,洛阳城的地位,早已不复千年前的盛况。

    南有金陵,北有神京都中,再往北,还有燕都……

    这是政治地位,论富庶,曾经富甲天下的洛阳城,也已经被江南远远抛在身后。

    因此,洛阳城的百姓,是落寞的。

    然而,太上皇、皇太后、忠义亲王、李光地老相国南下巡幸天下,第一处落脚处,就选在天下中城,洛阳。

    这让洛阳城内的百姓,内心中的荣誉感,极其满足。

    这还不算,为了准备迎驾,大秦银行专门将城外的孟津渡口码头修整一新,码头至丽景门的道路,更是用水泥沙石漫灌了一遍,修成了一条比青石板路还要平整的长路。

    这对洛阳城的百姓来说,真真是难得的皇恩!

    不知多少人想去见见,心里始终装着天下百姓的太上皇,到底是什么模样。

    好些书生私下里都说,太上皇是青面獠牙,眼如刀芒,腥口一张就要吃人的!

    他是条恶龙!

    百姓们起初也相信那些身着青衿的读书相公的话,以为那会儿还是皇帝的太上皇,是个大昏君,刻薄寡恩!

    但是随着岁月一点点流转,百姓们却缓缓回过味儿来了……

    曾经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一点点消失不收了。

    曾经繁重的徭役征夫,也被用银钱招工取代了。

    这可是完全两个概念,一种是连饭食工具都要自备,去黄河边儿上修河道,一修就是二三个月,苦累不堪,还吃大量粮食。

    每年累死饿死的不知有多少。

    可这几年,去修河道不仅给工钱,还管饭食。

    别管好吃不好吃,哪怕是糟糠,能管饱都是极好的。

    干上二三月,苦累归苦累,却着实能落下不少银钱!

    这种变化,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后来百姓们寻衙门里的衙役亲戚打听了,才知道这是都中皇城里皇帝老爷的皇恩恩旨。

    有些衙役们学的活灵活现的,好似他们都见到了皇帝老爷一样。

    说是皇帝已经派下了黑冰台的锦衣秦军,暗中巡查天下。

    但凡再有虐民盘剥下民的恶事,不管多大的官儿,哪怕涉及到总督巡抚,也一例杀头!

    有这样的皇帝,百姓的日子才愈发好过起来。

    回过头再一想,百姓们也能猜透那些读书人为何那般诋毁皇帝。

    那位他们越发不好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了!

    皇帝老爷,心里装着咱老百姓哩!

    这便是民声!

    只是兴许那些官老爷们,担心百姓们会拦在御道上告御状,坏了他们的好事,竟严令百姓不得出城迎驾。

    真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没关系,都是不知多少辈子的洛阳城老人了。

    府衙主官不是咱的人,可衙役胥吏,哪一个不是咱洛阳人?

    根本不废气力,就打听到了。

    今日一早,太上皇就会去洛阳城外数十里外的嵩山少林寺瞧瞧。

    虽不知太上皇去那里做什么,但这又有什么紧要的?

    太上皇自有太上皇的用意,重要的是,百姓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

    “老苏啊,你这一大把子年纪了,该荣养就荣养吧。

    我看你拿着陛下的大氅都费力……”

    行在西苑,一大早,贾环就过来侍驾,看到苏培盛有些吃力的举着隆正帝的狐裘大氅,忙接过来笑道。

    苏培盛谢过后,摇头道:“王爷,老奴一辈子侍奉陛下,从潜邸之时,就侍奉着陛下。

    如今陛下是太上皇了,老奴还要侍奉陛下。

    什么时候,老奴动不了了,再换人吧。

    其他人,老奴实在不放心啊……”

    贾环看了他两眼,道:“回头我让幼娘给你也瞧瞧,也好多活个几年。”

    苏培盛闻言,一张老脸笑成菊花,忙谢道:“多谢宁侯……王爷了!”

    贾环一摆手,笑道:“这值当什么?”

    说罢,见董皇后推着隆正帝的金车缓缓出来,忙迎上前,笑道:“陛下,准备妥当了?”

    今日他要护送隆正帝,送归性一禅师的骨灰回少林。

    其实,那是不是性一禅师的骨灰,谁也不清楚……

    毕竟,当日性一禅师坏了赢历的大事,事后隆正帝和赢祥被救走了,可性一禅师的遗体却落入了赢历手中。

    以当时赢历已经变态的心理,性一禅师的法身,很难保全下来。

    贾环只是命人尽量收敛,火化了一罐灰后,安慰隆正帝说,这就是性一禅师坐化后的金身骨灰。

    也算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吧……

    隆正帝点点头,由贾环和董皇后一起,穿好大氅后,沉声道:“准备出发吧。

    大和尚助朕良多,朕要亲自送他归寺……”

    贾环见隆正帝面色沉重,便劝慰道:“陛下,神僧心怀忠义,舍己救驾,应该算是求仁得仁。

    陛下亲送其法身归寺,便是莫大的隆恩。

    当然,这还不够,臣愿意出金千两,让人修成性一禅师的金身。

    少林能容得下就容,容不下,臣再出银子,给他修个寺庙,供奉他香火。

    也好住他早登极乐世界……

    您看成不成?”

    隆正帝闻言,面色好看了些,不过却摇了摇头,道:“大和尚一心惦念少林,他为少林四大神僧,定不会愿意成佛之后离开少林。

    谁也不能阻止大和尚的金身,重归少林。”

    贾环笑道:“这当然……虽然陛下不愿因私谊,升佛教为国教,以免佛教坐大,成梁朝之佛祸。

    但等到海外封地打下来后,臣可以邀请少林寺,去海外开建分寺,传播佛法和少林武功。

    如此以来,应该也算是光大了少林的门楣,使之威名传天下。

    这样,多少可以弥补一些陛下对神僧的追忆,成不成?”

    隆正帝闻言,脸色彻底轻松下来了,看着贾环缓缓点头笑了笑。

    正如贾环所言,隆正帝知道性一禅师当日为何会拼死救他。

    佛家向来讲究舍身饲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而性一禅师所求者,并非是立地成佛。

    而是救了隆正帝后,对少林的益处……

    太上皇赢玄笃信道教玄学,因而敕封道家为大秦国教。

    正是这个缘故,才使得天机真人欠了他一个海大的人情。

    数十年来,道家都死死压着佛教一头,少林也被武当压在身下,娇喘吁吁……

    性一禅师此生最大的愿望,大概就是帮少林翻身,重新骑到武当头上。

    这些,性一禅师从未隐瞒过隆正帝。

    只是……

    隆正帝却不好和太上皇一般,为了一些个人利益,就坏了朝廷的规矩。

    因为当初敕封道教为国教,这些年道教大兴,生出了多少乱子!

    藏污纳垢,仗势欺人之事,屡闻不鲜。

    更有大量为非作歹的市井混混,为了躲避王法,就想法子混一身道袍护身。

    有时,竟连官府都奈何不得……

    因为这些思量,所以隆正帝一直以为,都极为犹豫。

    一方面受了性一禅师的泼天恩德,另一方面,又害怕刚打压下去道教,又坐大了佛教。

    这些化外之人,却六根不净,总爱圈买田地,蛊惑信众捐赠香火银子。

    甚至多还有武道传承,在寺庙道观里养着僧兵道兵。

    这样的势力,已经是不安稳的势力了。

    隆正帝绝不允许这样的势力坐大!

    不过,虽然能保持冷静,可心里到底还是觉得亏欠了性一禅师。

    一直以来,都是心头一块疙瘩,难以解开。

    没想到,贾环竟想出了这样的法子,让隆正帝连连点头。

    如此一来,也算是将少林发扬至海内外,日后会增加无数信众!

    又避免了佛门在国内坐大。

    一举两得!

    “嗯,贾环,这个法子不错!”

    隆正帝难得当面褒赞贾环,可见那块石头在他心里有多沉。

    贾环笑道:“臣素来都聪明的紧!”

    “噗嗤!”

    董皇后实在忍不住,看着得意洋洋的贾环笑出声来。

    隆正帝对于贾环的不要脸却早已麻木,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后,道:“准备皇舆,出发吧。”

    又对董皇后道:“凤辇出行,尽量不要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