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473章

醉迷红楼-第473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博罕见的附和牛奔的意见,重重点头道:“对!”

    贾环哈哈大笑一声,朝外走去,摆手道:“还是算了吧,不然,我怕你们夜里更不好受!

    家去后夜里睡不着,别再把床榻给弄出个洞来……”

    “我靠!”

    “草!”

    “臭小子!”

    在一片笑骂声中,贾环哈哈大笑,由韩家兄弟陪着,骑马上朝。

    ……

    当贾环在乌远、韩家兄弟并一队亲卫的护送下,来到皇城内城金光门前下马时,恰巧,“冤家对头”户部尚书孙诚的官轿,落后他们一步,在后面也堪堪着地。

    贾环回头看着那几个抬着孙诚官轿的轿夫,均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让走下轿子,看到贾环后,心情本来就瞬间差到底的孙诚,面色愈发如锅一般黑沉,挺的高高的肥大肚皮,撑着官袍起伏着……

    不过,也不知在想什么,他居然强忍着没有发作。

    只用一双阴鹜的小眼睛,深深的看了贾环一眼后,径自往宫内走去。

    “噗通!”

    路过贾环时,孙诚宽胖的身子不知何故,像是脚下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下般,整个人都凌空飞起了短暂的片刻,然后……

    极为华丽的“pia”在了宫门口的岩石路上。

    一张大脸,贴大饼似得贴在了石面上……

    当他的仆役扶着他,强撑着支起身子后,孙诚转过头,露出一张惨不忍睹的脸,目光森寒阴。毒的看着贾环时,贾环莫名其妙道:“孙大人,你看本侯干吗?

    你位高权重,走路时都不好好走路,满脑子皆是国家大事,结果不小心自己摔倒在地。

    虽然可敬的紧,可你总不至于想诬赖是本侯绊倒你的吧?

    你问问你那些随从们,本侯站在这里动一下没有?”

    孙诚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傻子,怎么会不明白,以贾环昨日露出的身手,想要使小动作,那些普通仆役们又怎么会看的出?

    听贾环说罢,孙诚站起身,从袖兜里取出帕子,擦拭去脸上的血迹和污渍后,再次深深的看了贾环一眼,没有说话,一步一步的,步履缓慢坚实的往宫里走去……

    贾环见之,眼睛微眯。

    果然,任何一个成功上位的人,都没有那么简单,靠的也不是侥幸。

    喜欢玩扮猪吃老虎的聪明人,绝不会只有贾环一个。

    这位平日里在朝臣面前,以及在忠顺王面前,都表现的庸俗平庸的胖子,应该是一条颇有心计的毒蛇……

    却不知,今日朝会上,他要如何发作,呵呵……

    ……

    ps:今天就两章,头疼,脑子里晕乎乎的,记账……

    着凉了,感冒了,早上起的太早,冻的……

    幸福不?

    另外说一下,下一卷就要开启了,叫日月双悬照乾坤。

    我的解读有些不同,到时候再探讨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朝会

    大明宫光明殿前,炉、鼎、龟、鹤,吐出缕缕香烟,金钟、玉磬,琤琤琮琮,清脆悦耳。

    丹陛上下,王公勋贵,文武百官齐列。

    隆正帝从后宫缓缓步入光明殿内,行至御前宝案时,细眸向下扫视了一眼,而后在金銮宝座上坐定,摆出一副威严的架式。

    随即,大朝会之“中和韶乐”止,宗室王公、文武百官挺身肃立。

    御林军神武卫一名校尉,在光明殿庭院内鸣“静鞭”三响。

    “静鞭”响罢,王公勋贵、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高呼“万岁”。

    乐止,王公勋贵及文武百官原位肃立。

    礼毕。

    贾环与方南天并列站在勋贵前列,按部就班的完成了这一套已经比较熟悉的礼仪。

    在他看来,这一套流程,最大的用处,就是为了彰显帝王的至高无上和威严。

    当然,这是理想的一面。

    还有不好的一面,就是会让野心者,愈发生出“何不取而代之”的野心……

    尤其是当上头坐着的这个皇帝,看起来不怎么稳当时。

    隆正帝心中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看着丹陛之下,那一双双或明或暗,饱含深意的眼神,隆正帝心头就忍不住生起一团怒火。

    再看着辅政大臣之位上,前两张空空如也的椅子,他的眼神就愈发晦暗。

    五位辅政大臣,李光地、陈廷敬、张伯行、马齐,还有一个赢遈。

    最关键的两位,如今却很少来上朝。

    当初贾环用一副对联,迫使这李光地、陈廷敬还有张伯行三人很是相争了一段时日。

    那段日子,大概是隆正帝登基近二十年来,过的最惬意的一段时日。

    三位老相明里暗里的联手,将气焰嚣张冲天的忠顺王一系差点没打成懵逼……

    但这样的好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许是没多久,他们就看破了贾环一桃杀三士的“歹毒”用意,在隆正帝拿下了葛礼和陈梦雷两位内阁大臣后,就迅速的销声匿迹了,只留下张伯行一个“大炮仗”,勉强维持着和忠顺王的斗争平衡……

    陈廷敬是真的老了,上回的一通折腾,让这个老臣为这个帝国耗尽了最后一捧心血,还白费了……

    又与李光地一通强争后,便卧床不起。

    隆正帝派了两个御医常驻陈府侍疾,可结果却并不如意,这位为了大秦鞠躬尽瘁了一辈子的老相爷,已经快走到了生命的尾声……

    念及此,隆正帝的心情再沉三分。

    至于李光地,这个老头子跟着陈廷敬一起“病”了。

    只是……

    据派去的太医回报说,李光地只是消化不良,吃的太多,积食了。

    想到这个官场不倒翁,隆正帝就忍不住头疼。

    谈不上恨,毕竟这么些年来,若没有李光地数次暗中出手,他的日子会更难过。

    而且,李光地行事,多是太上皇的意志所向……

    但尽管知道是如此一回事,可隆正帝心里还是对这个老滑头充满了怨气。

    太懂得趋利避害了。

    为了明哲保身,一点原则都没有……

    就这样,也有脸去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联。

    朕才当得起这一联!

    哼!

    “陛下,臣有本上奏。

    前日,抚远大将军,武威侯秦梁上疏。

    自三月中冰雪融化以来,西域准葛尔汗国便被厄罗斯哥萨克数度侵入。

    双方几次血战,均伤亡惨重。

    只因,准葛尔汗国先前与我朝敌对之故,可汗策妄阿拉布坦与葛尔丹策零先后毙命,百兽无首。

    精锐控弦之士更是损伤泰半,元气大伤,根基动摇。

    故,着实难以抵挡厄罗斯强横入侵。

    数度征战后,业已到了亡国边缘。

    因此,准葛尔汗国如今实际的掌权者,金珠大长公主,鄂兰巴雅尔,亲自出使我大秦。

    希望能让准葛尔成为我大秦的藩属之国,纳贡请封,并,求助援兵,共同抵抗狼子野心之厄罗斯。

    昨日,准葛尔使团已经到了百里之外的永寿县。

    今日下午,便可抵京。”

    军机阁首席大臣方南天出列,面无表情的陈奏着。

    这个消息其实昨日朝廷高层便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但今日大朝会,还要以此通禀百官。

    当然,实际上,该知道的,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尤其是经过昨夜之后……

    因此,这个难得让隆正帝心情好了许多的好消息,并未在群臣中引起什么太大的波澜。

    这让隆正帝有些愣住了……

    这可是,准葛尔汗国求和求归附的大好消息啊,你们就这种反应?

    隆正帝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隆正帝甚至都没有征询百官意见,就有人忍不住跳出来,否决此事。

    隆正帝放眼看去,又是一怔,因为出头之人,乃是一年轻御史。

    而且,他还认得这个本该默默无名的年轻人。

    除了因为他是去岁的新科状元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吏部尚书李政的独子,李梦菲。

    这是一个很娘气的名字,据说,是为了好养活……

    不过隆正帝对李梦菲的出头,并没有太大的怒气。

    因为他知道,这个年轻书生,和他老子李政不是一路人。

    说来也有趣,李梦菲,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生活在书中的儒家理想世界中。

    吏部尚书李政,这一生最大的憾事,大概就是将儿子保护的太过,太好了。

    让他完全没有接触过任何阴暗面,让他充满了对美好的儒家社会的向往,满脑子都是仁君名臣,流芳千古的幻想。

    对他父亲的那一套,反而越来越看不上眼。

    父子间谈不上仇人,因为李政不会待他唯一的儿子当仇人。

    可李梦菲却似乎要发誓打到李政一脉,也就是,忠顺王一脉。

    因此,作为去岁的新科状元,本该去翰林院打熬资历,去做未来储相的李梦菲,却请旨去了兰台寺,当了一名御史。

    这一年来,他是隆正帝为数不多的铁杆儿之一,处处和忠顺王一脉作对。

    若非李政的手腕极为高超,在忠顺王一脉地位超然,连忠顺王都敬他三分。

    像李梦菲这种小青皮,早就被忠顺王一脉玩儿出十八种花样儿了。

    不过有些奇怪,却不知今日他为何会跳出来,与隆正帝“作对”?

    方才那般重大的消息,都没引起朝臣们的震动。

    此刻,李梦菲的发言,却让满朝大臣们悄声议论起来了。

    尤其是忠顺王一脉吃过李梦菲苦头的官员们,差不多热泪盈眶的看向李天官。

    大人呐,您家里终于父纲重镇了!

    感受到周围的动静,和各异的眼神后,李政的嘴角却忍不住抽了抽。

    他镇个屁……

    隆正帝细眉微挑,看着眼神依旧清明认真的李梦菲,沉声道:“为何?”

    李梦菲朗声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乃准葛尔部的奸计。

    微臣认为,准葛尔部蒙古,与北方内外两部蒙古大不同。”

    “有何不同?”

    隆正帝淡淡的问道。

    李梦菲道:“陛下,微臣以为,无论是内蒙,还是外蒙,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已经被我们大秦给打怕了,尤其是外蒙。

    从国朝初年起,外蒙扎萨克图部,车臣部,还有土谢图部三大汗王部落,降而复叛,叛而复降。

    每叛一次,我大秦铁骑便会饮马阴山一回。

    近百年来,我大秦的煌煌武威,早已深入了外蒙诸部之心。

    那就是绝不可敌!

    因此,他们目前是绝对忠诚于我大秦的。

    但准葛尔部蒙古则不同。

    他们才是真正喂不饱的狼崽子,不管我大秦多么强盛,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东进侵略。

    如今他们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所以他们才会拉下面皮来求和,求归附,以换取我大秦军队的支援。

    但可以预料到,待我大秦用数万甚至十数万将士的性命,帮他们打退厄罗斯的入侵后,他们得以喘息,得以休养生息,等到他们再次强大后,他们还会狼性不改的东进侵略。

    所以,陛下,微臣以为,此议万万不可答应!”

    隆正帝闻言,面色不变,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

    李梦菲所言之事,他又怎么会想不到,只是……

    开疆拓土的美名和威望,尤其是威望,对他而言,吸引力真的是太大了。

    那可不是百里山河千里山河,那可是真正的万里河山哪……

    “李御史此言差矣……”

    兵部左侍郎费岩迈出一步,沉声道:“既然我大秦能将外蒙诸部打的心服口服,自然也能将准葛尔部打的口服心服。

    半年前,准葛尔部纠集二十万控弦之士东进,来势汹汹,结果如何?

    被我大秦打的几近全灭,百不存一。

    我大秦以武立国,武勋昭著,何时怕过敌人打来?

    适时宁国侯年不过十三,就敢请缨作战。

    更以孤身潜入距离嘉峪关千里之外的龙城,夜割可汗头,还一把火焚毁了数十万石军粮,以及阿拉神火……”

    “什么阿拉神火?还说什么连石头都能烧着,真是荒谬!

    而且,国朝大事,并非武夫斗狠莽撞可相提并论,岂可同日而语?

    西域荒凉如蛮荒,为了如此不毛之地,去让大秦将士白白送命,岂是正理?”

    李梦菲不屑的打断了费岩的话。

    这倒不是他僭越,不知尊卑。

    而是作为兰台寺中的一名御史,虽然位卑品级贱,不过区区七品。

    可是理论上来说,在朝堂上,御史是连内阁宰相都能当面弹劾的人。

    实际上,兰台寺的存在,也确实就是为了防备阁老擅权而设立的。

    对阁老尚且如此,自然,他们也能对一个兵部侍郎不客气。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而言。

    任何高回报的工作,通常都有高风险。

    想踩着别人上位,咬别人一口,首先得有一副“好身板儿”,“好牙口”。

    不然的话,就是纯粹在作死。

    不过,李梦菲是有这个底气的,因为他老子乃是吏部天官。

    算起来,李政也算是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权势滔天了。

    所以,他并不怕费岩。

    当然,李梦菲本身并不会认识到这点。

    因为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从小到大都活在恭维赞赏中,所以,他觉得是他一身为国为民,不畏强权的正气,才让费岩给退后的……

    却不知,费岩只是懒得和他解释罢了。

    皇帝和两阁大佬,以及他们兵部的大佬们,都已经见识过贾环带回来的那一罐神火油的威力。

    不给他解释,只是因为李梦菲的身份不够而已……

    “嗤!”

    看着神色矜持,面上隐现得意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