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669章

醉迷红楼-第669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没了贾环的身影,感受到脚下的异样,定睛一看,却见贾环竟在为她褪去绣鞋和罗袜。

    薛宝钗不解其意,以为……

    可是没等她多想,却见贾环蹲在那里,竟捧着她的脚,放进了铜盆中。

    心中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之前的冰冷一瞬间暖化。

    薛宝钗顾不得感动和羞涩,她挣扎着想躲避开贾环捉着的她那双雪白的脚,语气焦急哀求道:“环儿,使不得,这使不得……”

    贾环强势的固定住那双软软绵绵的脚,不让她们动弹,然后嘴角弯起一抹轻笑,抬头看向薛宝钗,道:“宝姐姐,你知道么?最开始的时候,我心里是不大高兴的……”

    薛宝钗闻言,身子又是一僵。

    然后就听贾环继续道:“但是,当我醒来,看到你在这里,安静的、小心的给我洗脚时……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无论如何,你一定是会陪我走尽这一生的人,无论我贫穷还是富贵。

    在这个前提下,很多事都不需要计较。”

    “环儿……”

    薛宝钗又羞又愧的看着贾环,流下了泪。

    贾环却轻轻一笑,一边给她洗脚,一边道:“你我本是夫妻,理当相濡以沫……

    对了,宝姐姐,你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薛宝钗闻言一怔,正想说她明白,却听贾环解释道:“相濡以沫的意思呢,就是有一天咱俩没水喝了,得靠彼此的口水活着……”

    薛宝钗闻言,脸色那叫一个精彩,若是搁在以往,她怕是能吐出来……

    贾环却看的哈哈直笑,批评道:“你真没文化!”

    说罢,用之前的汗巾,将薛宝钗一双白嫩的脚擦拭干净,这才想起,问道:“你不嫌弃这是我之前用过的吧?”

    薛宝钗忙摇头,贾环笑道:“嫌弃也晚了!”

    忙完后,他随手将铜盆丢在一边,将薛宝钗的腿放上了床榻上,然后挨着榻边坐下,看着薛宝钗水灵灵的眼睛,笑道:“你也是傻,这种好事,还用的着费心思?不用你开口,你以为我会放过你?”

    说着,还无耻的在人家丰腴的大腿上摸了把。

    薛宝钗虽然羞红了脸,眼睛却一寸不离贾环的眼睛,她咬了咬唇,轻声道:“我娘想让我生长子。”

    她真的觉得,无法再对贾环隐瞒一丝一毫……

    贾环却哈哈一笑,手不规矩的探入了人家衣襟,一边摩挲着腰间软腻的肌肤,一边看着娇羞无限却硬挺着的薛宝钗道:“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这种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感情的结晶,若是为了其他的一些干扰因素,刻意为之,未免失去了些味道。

    你说呢?”

    薛宝钗有些惭愧的点点头,道:“是……”

    贾环将手抽出来,握着薛宝钗的手,道:“你们都是我最亲近的人,未来还有很久很久的日子一起相伴度过。

    我可以直接告诉你,其实,我并不想太早要孩子。”

    薛宝钗闻言,面色又是一变。

    就听贾环继续道:“咱们还太年轻,尤其是我……我是武人,如今就已经九品了。日后,少不得一个武宗。

    宝姐姐,你知道武宗能活多少岁吗?”

    薛宝钗微微摇摇头。

    贾环笑道:“武宗能活到一百二十岁!所以……

    我想晚点要孩子。

    因为我不想在几十年后,将你们一个个都送走后,再去送走孩子,那太残忍了……”

    薛宝钗闻言,整个人一个激灵,眼神骇然的看着贾环。

    贾环却没有再提前数十年的去悲苦什么,而是笑着对薛宝钗道:“我的意思是,若是姨妈问起你怎么没勾住我,早生长子,你就这般对她说。

    与其想着早生长子承接家业,还不若想着如何早生重孙来得靠谱些。

    因为我还还要活太久太久,若是有一个一心想接我班的长子,他会很痛苦很痛苦的。

    而且,他多半也接不了我的班……”

    见薛宝钗被这番话唬的面色发白,贾环笑问道:“还想那么早生长子吗?”

    薛宝钗连连摇头,摇完头后,又觉得有些不妥,好似真的只盼望继承家业一般,尴尬一笑……

    贾环却亲昵的捏了捏她的下巴,道:“真是的,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林姐姐?”

    薛宝钗脸上的笑容彻底维持不住了……

    贾环笑道:“因为林姐姐从来不跟我讲那么多所谓的礼,夫妻嘛,本就是最最亲近的人,还守着那些有的没的的,有什么意思?

    你瞧瞧你,整天小心翼翼的,在外面也就罢了,跟我跟前也这样?难道你还想着咱俩相敬如冰?”

    薛宝钗闻言,颇为委屈道:“我也并非刻意如此,本心就这般……”

    贾环闻言一怔,随即一拍脑门,哈哈笑道:“倒是我着相了,对对对,你本性就如此端庄,真让你学她和云儿,反而不是你了。

    其实想想,你这样,也挺可爱。”

    薛宝钗闻言,面色这才好了些,只是到底还有些不乐意,道:“那么勉强,我素来不讨你喜欢……”

    说着,又红了眼圈。

    贾环却忍不住的笑,俯身靠近了薛宝钗,在她不点而朱的唇上啄了下,道:“我若真不喜欢你,又怎会花功夫和你说这些话?直接享用美人,然后拔鸟走人就是……”

    薛宝钗闻言,心里一甜,面色羞涩,只是到底有些奇怪,纳闷问道:“拔鸟走人?什么意思……”

    贾环笑容变得更加浪荡了,他嘿嘿一笑,竟握着薛宝钗的手探向鸟巢。

    碰到那里时,薛宝钗整个人都快烧了起来,再想起薛姨妈塞给她的那本春。宫里的画面,她瞬间领悟到了那是什么意思,“啊”的一声轻叫后,转头将脸藏进枕头里,再不敢看贾环一眼。

    贾环呵呵笑着从后面依偎在她身边,将她拥在怀里,又在她的秀发上吻了吻,道:“最近事情多,心思杂,今夜就不留了……

    过了这一段,咱俩再一起选个黄道吉日,开启一个完美无暇的开始,好吗?”

    薛宝钗闻言,身子顿了顿,转过身看向贾环,缓缓的点点头。

    贾环笑着又在她的朱唇上亲了亲,替她盖上了一席薄衿,然后就起身离去了。

    薛宝钗看着他的背影,怔怔出神,轻轻一叹……

    ……

    ps:和《苏联1991》的作者陈家小娘子飙订阅榜,不过他有编辑偏爱,给了两个大推,咱们一直裸。奔中,结果昨天果然被他爆掉了。

    兄弟们,助我一臂之力,反爆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六十八章 不对!

    辅政大臣马齐,虽然资历不如李光地与陈廷敬,但是亦是跟随太上皇数十年,备受宠信的老臣。

    若非如此,也不会在太上皇闭关时,与李、陈二相一起,被列为辅政大臣。

    而忠顺王赢遈,也不至于将他视若派系的定海神针。

    在被隆正帝忽然暴起,以暗子密间打的慌乱不堪,几无招架之力时,匆忙祭出此老,瞬间海晏河清。

    可见其威望之隆,地位之重。

    因此,他对太上皇的笔迹,绝无认错的可能。

    既然他当殿点头承认了,也就是说,这份太上皇的手谕,必是太上皇亲笔所书。

    如此的话,那么……

    现下虽是五月艳阳天,殿外烈阳高照。

    光明殿内更是人头涌动,热气横流。

    陛坛上的冰鉴,也只能保得龙椅周边的清凉。

    可是,百官们却无人感到炎热,哪怕一个个都满头大汗。

    然而大多数人,却只觉得遍体生寒,甚至是冰寒入骨。

    怎会如此?

    怎能如此?

    无数人生出这样的疑问。

    那可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啊!

    历朝历代,哪个拱手让出皇权的太上皇,能得善终?

    天家无亲情,至高皇权之下,一切父子兄弟叔侄之情,皆为虚妄。

    太上皇难道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百官们正是深知这一点,才会放心大胆,甚至是肆无忌惮的与隆正帝抗衡,打压……

    太上皇对于这种情况,也是采取默许的姿态。

    可谁知如今,太上皇却……反手一击。

    群臣们无不感到深深的寒意。

    天要变了……

    只是,太上皇啊,您老人家究竟是怎么想的?

    大多数人都在迷茫,都在慌乱,都在不解……

    但这群人能够站在这里,尤其是前方的那几排高官。

    他们治国安天下的能为或许不够强,但论起心术权变之道,却绝对皆为当世第一流的人物。

    贾环和索蓝宇两个青头小子能够想到的,他们自然不会想不到。

    先前,也只是被权术至上的心态给迷住了眼。

    此刻方才想起,相比于皇权而言,对太上皇来说,长生,或许更为重要。

    在想通这点后,大多数人的脸色,却更难看了。

    孙诚等人,更是面如死灰。

    上次宫变逼宫之时,他就充当过一次排头炮。

    不过后来清算时,隆正帝受困于太上皇保持朝堂安定的谕旨,因此抓大放小,只圈禁了葛礼和陈梦雷两个内阁阁老,却放了他一马。

    可是如今,太上皇彻底放权。

    以隆正帝的心性,用膝盖想,也不会放过他,他该大祸临头了……

    至于太上皇……

    现在谁还指望太上皇,谁特么就是真正的二傻子!

    太上皇以百官为磨石,磨了隆正帝整整二十年,将其磨成了今日之恐怖心性,令人思之而生畏。

    既然隆正帝已经功成圆满,那么磨石,还有何用?

    帝王之术,从来都讲究一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帝王眼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太上皇绝不会救他。

    或许,看在旧情上,李光地马齐之数十年老臣,太上皇会照顾之。

    可是靠贿赂忠顺王起家的孙诚,在太上皇眼中,怕是连条狗都不如!

    念及此,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孙诚肥胖流油的脸上低落。

    他脸上的肉都在颤抖着,面色惨白,目光惊恐。

    不行,绝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绝不能。

    他不想被抄家灭族,他不想被满门抄斩!

    他还想活,他还想活……

    眼中闪过一抹狠辣的厉色后,孙诚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激昂道:“陛下方才之言,臣有不同之意,着实不敢苟同!”

    光明殿内,沉闷凝固的气氛,被这一道声音打破。

    无数人的目光惊讶,甚至惊骇的看向了跪在大殿中央的孙诚。

    有人怜悯,有人钦佩。

    这算是,宁死不屈吗?

    这算是,拼死一搏吗?

    这算是,文人的风骨吗?

    了不起,了不得!

    实在没想到,孙诚竟有此胆魄!

    隆正帝亦是细眸眯起,眼中寒芒乍现,看着下方的孙诚。

    他嘴角弯起一抹讥讽,寒声道:“不知孙尚书,有何高见?”

    孙诚满面慷慨激昂之色,甚至是一脸不屈的正气,他直视着隆正帝,高声道:“臣冒死进谏!陛下之前所言,有误矣!”

    隆正帝脸色愈发阴沉,他没有想到,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人妄图压制他,否定他,指摘他的毛病过错,就如同前二十年一般。

    只是……

    他以为,今日还是以前吗?

    眼中闪过一道浓郁的杀机,隆正帝声音愈发森寒,道:“有何误?”

    孙诚拧着脖颈道:“准葛尔内附,及收复西域万里河山之策,的确乃太上皇高屋建瓴所制。

    然而,太上皇也只是提出了这么一个看法。

    具体的所为,具体的操作,却是陛下您所操劳的啊!

    这旷世大功,自然由太上皇占大半,但也绝不能忽略了陛下的皇皇天功!

    陛下您虽然至诚至孝,不愿分润此大功。

    可臣却绝不愿陛下这等千古仁孝之君,被隐没了大功,屈名于青史。

    不,臣绝不能答应!

    否则,臣的良心必然会日夜饱受煎熬,难以心安!

    因此,臣冒死进谏,请陛下与太上皇,共同封禅于泰山!

    共留青史盛名!”

    说罢,一脸“正气”的孙诚,砰砰砰的连磕了九个响头。

    再抬起头满眼尊崇的仰视着隆正帝时,肥胖的额头,已经是一片青紫,隐隐带血了……

    光明殿内的地面,铺的可是金砖啊。

    人走在上面,连声音都没有。

    孙诚居然能磕出声来,可想而知,他磕的有多重!

    孙诚的话音和磕头声,在光明殿内回荡着。

    满殿死寂。

    无数人震惊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呆呆的看着孙诚。

    然而,紧接着,又站出几名九卿、侍郎级的人物,均是相貌堂堂,满脸正气,亦均是正正经经的进士及第出身。

    他们紧跟着跪在孙诚身后,声音铿锵有力道:“臣等附议,陛下仁贤之名,绝不容略去。

    臣等请陛下与太上皇一起封禅泰山,上尊号!”

    百官更加震惊了。

    这些……

    这些,都是忠顺王一脉的死忠啊!

    这些,都是士林清流最尊崇的当世文人脊梁啊!

    他们……

    高坐龙椅上的隆正帝,在这一刻,也神情恍惚了。

    连他都没想到,会有这个局面出现。

    不过,他好像又突然明白了。

    明白为何英明神武的太祖高皇帝和太上皇,都会对势力庞大的军功集团,优容厚待。

    只是扶持对立,尽力平衡,却没有像前朝那样,在天下定鼎后,便大肆诛杀功臣,以绝后患!

    看看吧。

    看看此刻堂下不停下跪请命之人,他们都是什么人。

    他们一个个都正气凛然,他们一个个都“誓死不屈”。

    他们,都是文臣!

    他们都是一身正气的读书功名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