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700章

醉迷红楼-第700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吏部尚书李政,用极为罕见的严厉目光,狠狠的瞪了李梦菲一眼。

    毕竟是他老子,李梦菲被这陌生森严的目光一瞪,心一慌,就住了口……

    孙诚继续道:“第二,贾环也并非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因为昨夜,贾环率领五城兵马司,的确从平康坊中抓获了兵部和刑部通缉十八年都未抓捕到的江湖妖人。

    可见,昨夜其所为是有必要的,也是应当的。”

    李梦菲虽然早知道官字两张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可他听到贾环的死仇这般说,还是快气炸了,不顾李政的目光,他高声道:“孙大人,贾环能够抓获三阳教妖人,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纯属意外而已!”

    孙诚闻言,嘴角抽了抽。

    傻子才不知道那是意外呢,可是……意外也是实在发生的事啊。

    孙诚反问道:“李言官,贾环曾明言,他得到消息,有三阳教妖人藏身平康坊,因此才去搜捕。

    这总是事实吧?

    你身为言官,当实事求是,怎能以自身好恶,就枉顾事实,污蔑功臣呢?”

    李梦菲听这番话从孙诚口中说出来,简直别扭的要死。

    他还想再说什么,可孙诚却不给他机会了。

    孙诚加快语速道:“至于贾环以权谋私,敲诈勒索,还收买军心,图谋不轨,就更荒谬了!

    因为贾环已经明言,昨夜各家捐献给五城兵马司的银子,他不会动用分毫。

    其实这点他不说大家也都该清楚,以贾家的豪富,还有贾环鬼神莫测的赚银子的能为,又怎会看上那区区几万两银子?

    所以,以权谋私之谈,纯属污蔑。

    而昨夜七大家也已经明言,那些银子,就是捐献给五城兵马司的。

    好让其发兵饷,养军余,更换军服,以及置办防火所用的水龙车。

    所以敲诈勒索,也不成立。

    至于收买军心,就更荒谬了。

    贾环身为荣国子孙,宁国传人,若想收买军心,大秦八大军团,哪里的军心他不能去收买?

    至于去收买五城兵马司那些油滑兵痞的军心吗?

    还说什么图谋不轨,真是可笑之极!

    且不说那些破烂兵痞能否练成精兵,就算能练成,可他们一没装备秦戟,二没装备秦弩,三更连兵甲都没装备。

    这样的兵连贾环家将都不如,且只有区区千人,难道贾环要凭借这一千人图谋不轨?

    因此,臣以为,李言官所言,并无道理。”

    见李梦菲不服,就要开口辩驳,孙诚沉声道:“李言官,宁国侯贾环,如今官居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一职,乃是武将。

    他若有错,自有军纪处之。”

    李梦菲咬牙道:“本官乃科道言官,风闻言事,上至君王宰相,下至文武百官,何人不能弹劾?”

    孙诚闻言,嘴角浮起一抹不屑,道:“李大人自然可以弹劾,可也当按照朝廷规矩办事才是。

    李言官想要弹劾军方将领,当将其罪行上书军机阁,由军机阁大臣交由兵部查证后,再有军纪竣法处置。

    李言官私自越级弹劾,已属违背规矩了。

    当自省己身才是,莫要只看别人,却看不到自己。”

    李梦菲闻言险些气炸,让军机阁去处罚贾环?

    还有比这个更好笑的笑话吗?

    “李爱卿,你先退下吧,这件事,朕会让军机阁去查证的。”

    隆正帝开口说道。

    李梦菲闻言,虽然还有些不服,可也知道,今日拿贾环怕是没法子了。

    这些人为了私心,当真是什么都可不顾……

    待李梦菲退回自己的位置后,礼部尚书梅英出列,沉声道:“启奏陛下,我大秦与原西域霸主,准葛尔汗国已经签订协约,自今日起,世上再无准葛尔汗国,唯有我大秦治下,准葛尔部族。

    陛下,此皆太上……”

    “朕知道了!”

    没等梅英将话说完,隆正帝陡然高声打断道。

    这下,百官就不乐意了。

    之前孙诚打断隆正帝,那是为了防止皇帝乱命。

    臣子这样做乃是有风骨!

    可是身为帝王,怎能如此粗暴的打断臣子说话呢?

    这不是堵塞言路,不尊重大臣吗?

    这是亡国之道,绝不可为也!

    不过,没等群情激昂的文官们开启直言劝谏模式,隆正帝又高声道:“梅尚书!”

    梅英面色淡然,道:“臣在。”

    隆正帝道:“准葛尔内附,收复西域之事,乃我大秦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桩功勋盛世。

    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自此而后,史书记载,我大秦功绩,将远超汉唐!”

    百官闻言,甚至有人脸上露出了肆意的嘲讽表情。

    只等隆正帝将功劳往他自身上揽时,就群起而“劝”之。

    让他最好有自知之明,这全是太上皇之功,与他隆正帝却没什么相干……

    然而,百官就听隆正帝继续道:“此等盖世功勋,皆为太上皇一人所谋。

    因此,朕决定让礼部着手准备,待不日太上皇出关后,封禅泰山,祷告上天。

    为太上皇加尊号,于尊称前,加一圣字,尊为太上圣皇。

    以太上皇之功绩,当为千古第一圣皇!”

    此言一出,光明殿内,一片死寂。

    文官行列,自辅政大臣马齐和张伯行起,再往下,为六部尚书,兰台寺御史大夫,九卿及各部侍郎,京兆府府尹等等……

    所有文官一脉的重臣,无不面色震惊,眼神出神的看着隆正帝。

    这和他们筹谋已久的对策,甚至与他们所料想会出现的一切可能,都不一样……

    怎么会这样?

    而武勋这边也没好多少。

    牛继宗等人都齐刷刷的看向龙椅上之人,目光震惊。

    要知道,这几乎是隆正帝塑造不败金身的最后机会,他就这么……放弃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想不出,隆正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放弃,是有“自知之明”,还是……

    他们甚至都想不出还有第三种可能。

    然而,在极度震惊后,马齐率先回过神来,他面色忽然变得难看,眼神近乎无礼的看着隆正帝,道:“陛下方才言之,太上皇不日将出关?”

    隆正帝似乎对百官的反应极为满意,他嘴角弯起一抹弧度,然而看起来,却满满是对百官的讥讽。

    隆正帝细眸瞥了眼马齐后,高声道:“没错,太上皇日前传书于朕,告知朕,他已突破玄关,成为武宗之身。

    并要求朕,从即日起,要真正肩负起国朝大政!

    不可再随意打扰太上皇之清修……”

    “陛下!”

    马齐缓缓一步踏出,面色紧绷,看着隆正帝,沉声道:“敢问陛下,太上皇手书何在?”

    隆正帝闻言,细眸登时看向马齐,眼神凌厉森寒的盯着他。

    然而马齐,竟也半步不让,与隆正帝遥遥对视着。

    光明殿内气氛,陡然凝固。

    良久之后,隆正帝嘴角忽然浮起一抹让百官触目惊心的冷笑,他声音变得有些尖刻,唤了声:“苏培盛!”

    “奴婢在!”

    龙椅旁的苏培盛忙躬身应道。

    隆正帝寒声道:“将太上皇手谕,传与马齐,马相爷并诸位大臣一观。”

    苏培盛闻言忙再一应,而后从御案上小心的捧起一卷黄帛,沿着御道走下高台,将圣旨交给了身子都在微微颤抖的马齐。

    马齐接过那块黄帛后,展开一看,面色陡然一变。

    他身后众臣甚至都顾不得这是光明殿上,围了过来。

    孙诚急声道:“马相,您看清了,这可是太上皇笔迹?”

    马齐一双老眼抬起,看着上方细眸森冷的隆正帝,眼神苦涩之极,缓缓点了点,艰难的吐出两个字:“正……是……”

    ……

    ps:有没有书友猜出这个局的?哈哈哈……

    请容我嘚瑟一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九十九章 异类的君臣相得……

    咸福宫一行,远比贾环预料的要容易。

    因为自铁网山回来之后,赢历已经自己清理了一遍咸福宫中的老人。

    那时,隆正帝都还不好动手,但赢历却没这个顾忌。

    将一应年老宫人都打发到了杂役处或者直接发配到皇陵守墓。

    所以,咸福宫内十年以上的年老宫人,几乎没有。

    侥幸剩下的二三人,也被东宫冼马痛快的交给了贾环。

    不过,由于皇太孙赢历重伤未愈,不便见客,所以,贾环并未能和赢历照面……

    ……

    “陛下,臣来复命。”

    贾环再返回御书房时,御书房内多了两阁阁臣,总理王大臣,忠怡亲王赢祥和张廷玉也在。

    只是,满书房的人,面色都很不好看。

    隆正帝闻言,似有些不信贾环能那么快办完,皱起眉头看着他,沉声道:“都清索完了?”

    贾环明白他的意思,直言道:“太后和东宫都支持陛下此行,认为将奸人尽快查清很有必要,因此就让臣拿人了。

    如今,皇宫内当值十年以上的老宫人,大都被押在地牢内。

    有中车府的人,拿着他们的案卷信息,在详细查看。”

    隆正帝闻言,嘴角浮起一抹冷笑,道:“查看案卷信息?查看有什么用?

    黄畴福、薛痕之流,哪个背后不是清清白白?”

    贾环闻言面色一变,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隆正帝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高声道:“朕不是暴虐之君,不会大肆诛杀无辜宫人!

    你既然要查,那就查下去吧……

    查完后,一人发些银两,送他们回乡……”

    贾环闻言,稍微松了口气,真要有数千无辜宫人被他抓下狱,然后一口气杀绝,他心里真有些承受不了了,这和昨夜完全是两码事。

    他点点头,恭声道:“臣遵旨!”

    说罢,就要下去。

    却不想,竟又被留了下来……

    “贾环,你如今主意正的很,又为宁国侯,还跟朕要了御林军大统领,哼,你倒是敢开口。

    既然如此,那你也留下来听听吧。”

    隆正帝讥讽道。

    贾环嘴角抽了抽,谦虚道:“陛下,臣虽然总被人夸为天才,可那只是习武的天才。

    像治理国家这种大事,这个,臣现在可能还差一点……”贾代善前车之鉴,贾环是真心不想和政事挂钩……

    不过,见隆正帝掉下脸子来,眉头皱起,贾环忙又道:“不是臣不敢任事,实在是……上面做错一丁点儿政策,苦的都是下面的百姓。

    您要是让臣去折腾折腾那起子闲的没事干的纨绔子弟,臣二话不说,捶不死他们……

    可要是因为没有经验,连累到了下面的苦哈哈老百姓,臣觉得掉份儿……”

    虽然仍旧荒唐,可此言一出,别说隆正帝脸色缓和了许多,连御书房内的诸多文武大臣,都有些侧目的看向贾环。

    还……还不算太坏……

    隆正帝哼了声,瞪了贾环一眼,喝道:“你当朕是昏君吗?让你大字不识一升的混账去参与国朝大事。

    不是这个……是……咳咳。”

    说着,隆正帝似乎面色有些不好意思,看到这一幕,贾环眼睛差点没瞪出来。

    能坐在这里的人,还有不好意思这个情绪的?

    见贾环这个表情,隆正帝的脸色登时黑了下来,喝道:“混账东西,国家艰辛如此,你倒好,给你家老祖宗修的园子,比朕的御花园都不差多少,动辄大办酒宴,奢靡无度。

    给明珠公主修的公主府,更是比亲王府邸还要气派!”国朝公主其实也就相当于亲王的规制了。

    贾环这就不惧了,正色道:“陛下,臣的银子赚的清清白白,该缴的税一个大子儿都没少。臣乐意花钱还不行?”

    “咳咳!”

    见隆正帝有些下不了台,张伯行都看不下去了,他为人清正,也看不惯勋贵奢华,道:“贾环,勤俭持家,方是正道。你虽有陶朱之能,也不宜宣扬奢靡之风。陛下是在教诲你……”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贾环笑道:“张相,这您就错了……”

    “嗯?”

    自隆正帝起,一干重臣都有些侧目。

    这小子狗胆上长毛了不成?

    连这种大道理都敢反驳。

    张伯行讲道理:“不知何错之有?”

    贾环还真敢跟一国朝阁老讲道理:“张相当知,所谓流水不蠹,户枢不腐……”

    “咳咳咳……”

    御书房内一连串的咳嗽声,连牛继宗都红了脸,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张伯行今天似乎耐性很好,没了往日张大炮的脾气,他笑眯眯道:“贾环啊,不蠹者,不被虫蛀也。不腐者,不臭也。

    你再想想,你刚才说的对吗?”

    贾环想了想,嘿嘿了两声,道:“张相,你也真是……亏小子平日里还叫你张爷爷,逢年过节别人家的礼你都不收,专收我的,少了还骂我抠门……

    怎么关键时刻你揭我的短啊?

    你不说,别人不就不知道了吗?”

    “嗖!”

    贾环下意识的一抄手,又收获了一块玉镇纸……

    他转头看向隆正帝,隆正帝一张脸简直纠结到了一块,咬牙道:“先荣国何等文华,诗词文章就连当代大儒都自愧不如,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孙子?”

    贾环闻言,垂下脑袋,似在惭愧中……

    心中却一叹,他若真表现出文武双全,和贾代善一般文臣武将无不拜服,那日子过的,怕是要艰难的多。

    给别人留下余地,也给自己留下余地。

    还是这样自在些,最起码,隆正帝不会怀疑他有异志……

    张伯行替贾环解围道:“陛下,贾环此子还小,之前又一直忙于习武,忙于打仗,没功夫学也是有的,日后总还有时间……”

    隆正帝闻言,看了看张伯行的面色,哼了声,不再批评。

    张伯行对贾环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