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798章

醉迷红楼-第798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

    看着贾环无言,甄玉嬛的面色白了白。

    不止是因为李光地婉拒了亲事,更重要的,是这背后的含义。

    如果皇帝想要放甄家一条生路,这桩婚事,至少有八成的可能。

    但如今……

    ……

    从大观楼中出来后,贾环轻叹了口气。

    一个女孩子,为了家族殚精竭虑,实在让人同情。

    可惜,甄家是真的没法救的。

    随着隆正帝对先帝御书房的清理,在许多中旨密折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甄家的影子。

    其中有极多是对忠顺王的赞赏,也有极多是对隆正帝的批评……

    而在对忠顺王一脉的清理中,又发现了甄家一直大力对忠顺王在财力上的支持。

    如此犯忌讳的事,依隆正帝的心性,即使不是隆正帝,换任何一人坐在隆正帝的位置上,都绝不会放过甄家。

    贾环也绝不会为了甄家,在这明显理亏的方面,去跟隆正帝别苗头。

    奉圣夫人对他有恩,他可以保住甄家血脉不绝,可以保证甄玉嬛不被人欺负。

    但是,却不能在甄家没理之处,和皇家对抗。

    这不是在报恩,这是在作死……

    甄家想要有一线生机,唯一的希望,就是已经年逾百岁遐龄的奉圣夫人,再活五年……

    又回头看了眼灯火依旧的大观楼,贾环摇摇头,转向西边。

    往西走一些,就是稻香村和蘅芜苑。

    路过静寂的稻香村时,贾环顿足往里遥遥看了眼。

    在正间的窗纸上,看到两道窈窕的身影,似在一起忙碌着什么。

    贾环忽然想起,贾菌之母娄氏,今夜就住在稻香村。

    忽地,稻香村的窗几打开,窗前一人转头看向外边,贾环面色微微一变,虽然知道从明亮处看过来,定然看不清什么,却依旧不再停留,朝蘅芜苑走去。

    ……

    “姨妈也在……”

    嗅着庭院内扑鼻的异香,进了蘅芜苑后,贾环见薛姨妈也在,心中虽有些失望,但面上却笑着问候道。

    薛宝钗盈盈站起,打发了莺儿去斟茶,笑道:“妈之前喝的有些多了,心里又有事,我不放心她一人回去……”

    贾环闻言,眉尖轻挑,笑道:“姨妈遇着难处了?”

    薛姨妈苦笑一声,道:“还不都是你蟠大哥的婚事?门第高的看不上他,门第低的他又看不上。如今他也老大不小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家……”

    贾环笑道:“薛大哥还年轻着呢,多玩两年也无妨。”

    薛姨妈连连摇头道:“不年轻了不年轻了,都二十了!”

    贾环坐下,从薛宝钗手中接过茶盅喝了口后,对她笑了笑,又道:“姨妈,家世什么的,差不多就好,没必要太计较。过日子嘛,像宝姐姐这样体贴就最好!”

    薛姨妈本来还有些不乐意,家世自然要讲究门当户对才是,岂能不计较?

    待听完后,却又高兴起来。

    贾环如此赞扬薛宝钗,可见两人感情是好起来了。

    不过再一想,又怀疑贾环话里有话。

    相比于贾家,薛家的地位,着实算不得什么。

    原本薛家还有一点优势,就是多金银。

    如今却连这点优势都没有了……

    贾环说此话,到底是何意……

    贾环见到薛姨妈变幻的脸色,想不出她在想什么,也不愿动脑筋去想。

    女孩的心思都不好猜,更何况这种在内宅修练的高深无比的妇人的心思?

    他只呵呵一笑后,看向薛宝钗。

    薛宝钗雪白的香腮带着一抹赤色,被贾环一看,面色就更红了。

    早晨的时候,她可是被这坏人给折腾惨了……

    今晚她之所以留下薛姨妈,也真真是怕了。

    被贾环看的羞涩无比,薛宝钗赶紧道:“妈,环儿说的对!”

    薛姨妈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贾环也呵呵乐着。

    薛宝钗这才想起,贾环是在夸她,她却说他说的对。

    面色愈发大红,娇嗔了贾环一眼后,红着脸解释道:“我是说,他前面说的对!”

    见薛姨妈和贾环还是笑,薛宝钗放炸。弹道:“我觉得李家那两位姑娘就很好……”

    “两……两位?”

    贾环惊诧道。

    薛宝钗哭笑不得道:“当然是其中一个,李玟李琦都很好。”

    贾环点点头,道:“是都是好人。”

    薛姨妈闻言,犹豫了会儿,还是叹息摇头道:“她家不好啊……”

    “怎么说?”

    贾环奇道。

    薛姨妈又犹豫了下,才道:“环哥儿,你如今是我姑爷,我不同你说虚的。你别怪我势力,我不是瞧着李家清寒,他家也是世代簪缨的官宦人家,不比我薛家门第低。只是……

    只是她家的寡妇,忒多了些。”

    “妈……”

    薛宝钗闻言,面色一白,忙唤了声。

    贾环也怔在那里,他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说法。

    就听薛姨妈继续道:“珠哥儿媳妇就不说了,她那寡婶也是,我打听了下,李家像这样的,不止五双!你们说说,这样的人家,就是生的再好,谁敢要?

    我也不奢求一个五福太太,薛家自身也不……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哪里敢冒一丁点儿的险?”

    听薛姨妈这般絮絮叨叨的说,贾环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

    敢情,在她心里,李家女孩子有克夫的传统……

    这个名声,可真是不好听啊。

    他自然不信这些,可这个时代,却是最信这些。

    也就是薛宝钗已经嫁给了贾环,薛姨妈才敢当着贾环的面说破,不然,正如薛姨妈所言,她薛家自己的基因就不大靠谱……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也没啥好说的了,贾环也没什么好法子。

    他多少看出了薛姨妈的意思,想看看贾环能否介绍一个公候府第的大小姐,当然要嫡出的……

    就薛蟠那熊样,贾环敢介绍哪家给他?

    自然就以不熟的名义给推脱了,气氛微落,贾环便起身告辞了。

    “环儿,您别怪我妈,她被我哥的事愁糊涂了……”

    在蘅芜苑庭院外的抄手游廊上,薛宝钗有些不安的说道。

    贾环呵呵笑道:“没事,我也没糊弄姨妈,真的……”

    见薛宝钗狐疑的看着他,贾环有些得意道:“打我八岁起去那些公候府第,他们都防着我同他们家的姑娘们见面!如今这些人家的内宅里都流传着一句话呢,防火防盗防环哥儿……”

    “噗!”

    薛宝钗又好气又好笑,轻轻的敲了贾环一下,嗔道:“这有什么好得意的!”

    贾环嘿嘿一笑,在下游廊前,转过身看向薛宝钗。

    月色下,薛宝钗的俏脸登时一片通红,娇羞无限的垂下头去。

    ……

    金陵,紫金山下,玄武湖畔,甄府。

    仅仅两夜一日,乌远就一身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曾经他长大的地方。

    来到萱瑞堂,看到了奉圣夫人。

    “太夫人!”

    满堂悲戚声中,乌远面色煞白的跪在地上,一下一下的挪移到灵床前,看着安详的躺在那里的奉圣夫人,泪流满面。

    隆正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抚育过大秦圣祖皇帝赢玄,敕封一品奉圣夫人,被圣祖皇帝尊称为“吾家老人”的孙氏,薨!

    江南大地,隐闻风雷暗起。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九十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贾环从云来阁出来时,已过子时。

    看着静静站在半山腰那棵大榕树下,拎着一盏玻璃风灯,似想要为他照明前路的史湘云,贾环用力的挥了挥手,又抛了几个飞吻……

    离别的气息消散了大半后,贾环回了宁国府……

    ……

    “大嫂,兰哥儿,菌哥儿,你们这是?”

    宁安堂前堂,贾环有些诧异的看着来人。

    贾兰贾菌小哥俩恭恭敬敬的站在堂下,李纨有些拘束。

    听到贾环的询问后,李纨赔笑了声,道:“环兄弟,我也是被闹的没法子。兰儿和菌儿方才寻到了我那处,非闹着让我带他们到东府来……”

    贾环闻言笑了笑,对一旁陪客的白荷道:“荷儿,前儿我从宫里带回几份头面,你带大嫂子去瞧瞧……”

    贾环话没说完,李纨就红透了一张脸,忙道:“不用不用,我就在这里看看,一会儿就带他俩回去。菌儿他母亲还在我那里候着呢……”

    “怎地不一起来?”

    白荷在门口从侍女手中接过茶盘后,走过来笑着问道。

    宁安堂里不允许丫鬟和仆役靠近,所以她亲自动手。

    给李纨和贾环各斟了一份茶后,又给拘束不安的贾兰和贾菌也各倒了一碗。

    两个半大小人儿大红着脸,谢过了三婶儿。

    李纨闻言,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笑道:“已经夜了,来人太多,怕打扰了你们歇息……”

    这话说的,有些怪,贾环都抽了抽嘴。

    李纨自知失言,脸又红了红,却不好多解释,不然越描越黑,她忙转移话题,对贾兰和贾菌道:“你们两个不是有话要对你们三叔么?这会儿子就装聋作哑了?”

    贾兰和贾菌对视了一眼后,见贾环挑眉看来,压力骤增,贾兰鼓气勇气,道:“三叔,侄儿有话想对三叔说。”

    贾环笑道:“正事还是家事?你想和朱二丫成亲了?”

    “不是不是……”

    贾兰差点吓尿了,见李纨瞪过来,小脸苍=一白,连连摇头摆手。

    李纨也又好气又好笑的对贾环嗔怪道:“他三叔,兰儿还小呢!”

    那一眼的风韵……贾环干咳了声,肃起面色来,道:“那就是有正事了?”

    贾环一肃面,气氛陡然一变,却也减轻了贾兰的尴尬。

    贾兰小小的呼了口气后,点点头,朗声道:“三叔,明儿您就要出征西域了,如今咱们贾家,偌大的担子都压在三叔您一人肩头。您走后,家里就没人照应了。侄儿虽还未成年,可多少也能担些事了。

    三叔有甚想吩咐的,只求三叔别嫌侄儿年纪小,心疼侄儿不能为事,只管吩咐下来。

    侄儿也是先荣国的子孙,也能担事了!”

    此言一出,宁安堂一静。

    白荷都有些咋舌,看了眼面色淡淡的贾环后,又和面色动容不已的李纨对视了一眼。

    李纨心里又骄傲又犹豫。

    骄傲儿子终于长大了,都能勇于担事了。

    犹豫的是,贾兰离下场没两月时间了,这个时候分心庶务的话……

    她咬着唇角,不知该怎么办,只能看向贾环。

    可却见贾环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加夸赞贾兰是贾家千里驹,反而皱起了眉头。

    李纨心里又是一惊……

    “兰哥儿,你自己觉得,你现在能担什么事?”

    贾环很认真的问道,如同在与同龄大人探讨问题一般。

    这让贾兰很有成就感,他想了想,道:“侄儿同先生学了好些经济之道,先生说,三叔筹办的银行,是利国利民,于国朝有大功之事……”

    “张衡臣还同你说这些?他有功夫见你?”

    贾环眉尖轻挑,笑问道。

    贾兰有些羞赧,但也有些得意道:“老师最中意侄儿,就算再忙,也会指点批改侄儿的功课,每旬日还会当面考校……不过,老师说他在经济之道,不如三叔多矣。”

    贾环没理会这马屁,看着贾兰道:“兰哥儿,你老师过誉了,经济之道嘛,三叔是通一些,但还上升不到利国利民的高度。三叔筹办银行的本意,也绝非是为了利国利民,只是想为家族,办一份产业,多赚些银子,仅此而已。”

    正是信奉“君子不言利”的年纪,听贾环说的如此世俗,贾兰的小脸陡然涨红,眼中有股抹不开的失望……

    贾环见之,心里一叹。

    不过也早有准备,儒教,本就堪称洗脑第一神教。

    贾兰又如何能免俗?

    贾兰瓮声道:“三叔,家里富贵已极,并不缺少银子使。如今国事艰难,朝廷缺银……”

    “兰儿!”

    李纨见贾环面色愈发寡淡,再听贾兰竟想让贾环舍银子,别说贾环不乐意,她都不乐意,因此厉声一喝。

    贾环却摆摆手,对李纨笑道:“大嫂,兰哥儿长大了,只是教训,怕是不够的……”见李纨迷糊,有些不知所措,眼圈都红了,贾环失笑道:“你甭管了,我来就是。”

    说罢,又看向垂着头的贾兰,道:“三叔虽然不读书,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不过……却懂得一些俗理。

    就比如说对你的教诲,你娘是女子,读的好《女戒》,做的好女红,还把老太太和你的姑姑们照顾的很好。

    当然,对你也照顾的很好。

    但是,她教不了你外面的事。兰哥儿,你觉得你娘是不是做差了?”

    贾兰闻言,见一旁李纨白了脸,忙跪下,委屈道:“侄儿如何敢怪娘亲?外面的事娘又没经历过,如何会……”

    “你不怪是对的,但不是这个道理。”

    贾环摇头道:“乾为天,坤为地。男人主外,女人主内。这是老话,也是大道。

    你娘把内宅的事理的顺顺的,每日里天未亮,其他人都在大睡时,她就已经起来了,因为有许多婆子管事的,要给她回话,请她拿主意。

    这是她的本分,她也做的很好。

    而对于家里哥儿的教诲,这本是前面老爷的事,和她并不相干。

    所以,之前她自责,我说没必要。

    说这些话,你懂得我的意思了吗?”

    贾兰闻言,犹豫了下,还是点点头,道:“三叔的意思是……朝廷缺银子,和三叔不相干?”

    贾环笑了笑,喝了口茶,道:“没错,我就是这个道理。”

    贾兰一脸挣扎,纠结道:“可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贾环挑了挑眉尖,道:“我没有尽责吗?我贾家为了大秦出生入死,连你的太爷和高祖都战死在疆场,你三叔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