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948章

醉迷红楼-第948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老女人都觉得厌恶,是死鱼眼珠子。

    那老男人就是粪坑中的石头……

    这样好的美人风筝,让他一个老阉奴碰了,岂不作践了?

    苏培盛苦笑道:“宁侯,当真出大事了。满神京的文臣,全往宫里递奏折,要陛下解释昨夜的事。还质问陛下,如何敢指鹿为马,搜刮民财,此亡国之兆,桀纣之行!

    太学和国子监的士子们,马上都要聚集到朱雀街,要敲登闻鼓,面君陈情了!

    若再让他们鼓荡起无知百姓,云集皇城门下……

    宁侯,危在旦夕,危在旦夕啊!”

    贾环眉头一皱,道:“法子我昨儿不是说了,让赵师道赶紧去办不就成了?”

    苏培盛急的跺脚,道:“小祖宗诶!赵师道要是能有这份能为,奴婢哪里还用的着来这里搬救兵!

    陛下方才雷霆大怒,才骂过赵师道和奴婢。

    说我们都是废物,宁侯出了主意都做不好事……

    十三爷好歹劝住,这才打发奴婢赶紧来寻宁侯。

    这普天之下,除了宁侯,谁能解此危局?”

    这话其实是在给贾环戴高帽,也是一种手段。

    赵师道不是办不了此事,他如今只是抽不出身来。

    而且,他这方面的业务,的确没贾环精熟。

    时间紧急,自然贾环出面最有把握。

    苏培盛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暗忖贾环少年心性,在女孩子面前夸他,总能讨他喜欢。

    也确实如此,苏培盛此番言论一出,贾家女孩子们再看贾环的眼神,就熠熠生辉了。

    老天爷!

    往日里只知道这环哥儿了不得,是大英雄。

    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英雄。

    每到危急时刻,宫里就打发人来搬援兵。

    真真了不得!

    贾环心里暗爽,面上却故作风轻云淡,摆手道:“老苏此话却是过了,不过是一些小手段,你们自去捣鼓就是,法子昨儿都告诉你们了。

    我不是不去,我都答应过我夫人和姊妹们,今儿要陪她们放风筝。

    岂能言而无信?

    去休去休,老苏你去寻别个吧!”

    苏培盛闻言,一张脸扭曲成了苦瓜,可怜巴巴的看着贾环,贾环不为所动,他又可怜巴巴的看向林黛玉等人。

    林黛玉心地最软,见一老太监眼泪快流出来了,心生不忍,眼圈都跟着红了,道:“环儿,你……你就去帮帮他吧。”

    贾环犹疑道:“可说好了,今日陪林姐姐你们耍子的……”

    一旁薛宝钗已经忍了半天了,这会子急道:“我们不过是内眷嬉戏,什么时候不能顽耍?若是让人知道爷……环哥儿你是为了陪我们玩闹才耽搁了正事,我们岂不成了不贤?”

    贾环皱眉道:“这叫什么话?陪你们才是正经事。”

    “少胡扯!”

    史湘云一如既往的大胆豪迈,啐喝道:“快去忙你的正事才是正经的,再敢作怪,仔细我……”

    说着,还挥了挥小拳头!

    贾环忙干咳一声,道:“云儿,还有外人在呢!”

    史湘云闻言一怔,随即羞红了脸,狠狠的白了贾环一眼。

    “罢了罢了,既然我的夫人们都这般贤良淑德,心怀慈悲,我就再帮老苏你一回吧。”

    贾环无限骚包的叹息道。

    苏培盛心里抽搐,面上却不断的赞美着贾环的妻妾们。

    他虽是外人,却是宫中中官,并不妨事。

    又是一辈子伺候人的,别的不会,赞美人的话,说一钟头都不带重样的。

    还好,没说几句,就让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人的脸晕成了晚霞。

    三人一个劲儿的催贾环快去吧,比贾环送她们礼还高兴。

    或许,因贾环之故,让她们得到的赞美,对她们而言,才是最美的礼物。

    ……

    “让三哥派兵,带太学和国子监的书生,在西市坊门前列队。敢生乱者,直接拿下,杖责二十!拖去西市!”

    出了大观园后,贾环的脸上哪里还有方才的散漫?

    看到韩大、韩让迎来后,对韩让沉声道。

    此命令,却让苏培盛脸色骤变,忙道:“宁侯,派兵拿士子,这……”

    贾环理也不理,对韩让继续道:“让韩楚带人,列于朱雀门前,但凡有人想敲登闻鼓,不论是官是民,一律拿下,送往西市坊门。

    登闻鼓不响,事情就不会闹到不可收拾。

    若是登闻鼓响,陛下就得升金銮殿。

    要去金銮殿上耍嘴皮子,我们还真未必能耍的过他们。

    他们只抓住一点,宫里和我都没权利直接拿人,我们就说不清。

    不管怎样解决,都是一出丑闻。

    那群人都是惯会耍嘴皮子的,我们不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记下了?”

    “喏!绝不会让人敲响登闻鼓!”

    韩让领命而去。

    贾环又对韩大道:“大哥让人去西市坊口清场,搭建高台。

    让索先生将那些苦主寻来,再将黄理、海闻、陈梦雷几个人从黑冰台带过去。

    今儿要用他们唱出大戏,好生打掉那群卖嘴皮子的清高德性。”

    韩大应声而去。

    贾环又对苏培盛道:“苏公公去告诉陛下,在我处理完西市之事前,让他万万不要理会要求陛见的朝臣。

    等西市毕后,那些人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

    让陛下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不用管那些蹿上跳下之辈,回头有的是收拾他们的功夫。”

    苏培盛听的心惊胆战,小声道:“宁侯,您可千万要掌握好分寸。实在不行,就把银子还给他们。本来就是要还的不是?

    您若闹的太大……纵然可以收场,可对宁侯您不利啊!”

    贾环闻言,心中一暖,笑道:“放心吧,老苏,我心里有数。”

    ……

    东西二市,是神京城内最大也是最繁华的两个超级坊市。

    专门进行买卖交易。

    但凡都中,甚至是大秦数得上的老字号,在东西二市内皆可寻到。

    除此之外,都中诸多小买卖人,也会在坊市内沿街两旁,摆一些小摊,售卖一些自家产的,或是从别处进的小物件儿。

    或是吃食,或是小玩意儿。

    自此贾环命五城兵马司不再收这些小摊贩的摊位银子,只收些微不足道的防火钱和卫生银子,加起来不足过往的三成。

    使得两市的小商小贩们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冒出。

    也因此,使得每日二市的人。流吞吐量,大的惊人。

    今日,与往日并没什么不同。

    张家小二在坊市门口的好位置上捏糖人儿,李家老大则在一个偏僻些的角落里煮卤煮。

    各式各样的百姓在坊市里穿流游荡,用二三个铜板给孩子买个火烧,用几十文钱给家里的娘子买些胭脂水粉美一美……

    太平世道的百姓,纵然过的苦一些,总还算得上是安居乐业。

    更何况,眼瞧着世道越来越好了……

    然而就在众人享受着与往日里一般的热闹景象时,忽地,坊市门口来了一队足有千人的五城兵马司士卒。

    如今的五城兵马司,可与当初裘良掌管时的五城兵马司截然不同了。

    只看士卒的精气神,就完全是两回事。

    不过也难怪,裘良掌着五城兵马司时,只顾着给自己捞银子。

    上行下效,下面的军官也有样学样。

    到了最底层的士卒,虽然一个劲儿的想方设法敲诈勒索小商贩,可搜刮上来的银子多半要孝敬上去。

    剩余一点,连养家糊口都难,一群士卒好似叫花子般,谈什么精气神?

    如今的五城兵马司,哪里还用敲诈小商贩?

    他们都敲诈……不,是跟正经的门面收平安银子。

    再加上每年从平康坊里收的大几十万两银子,一年上下,几百万两的出息。

    当头的连一文钱都不往兜里装,其他军官也不敢,全用来养兵。

    士卒的精气神不壮观都不可能。

    这一千五成兵马来了后,迅速在坊市门口清场,清出一大片空地。

    然后就有人送来木头、砖石,没一会儿功夫,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高台,便搭建了起来。

    两根木杆竖起,中间拉起了一面横幅,上书四个大字:

    批斗大会!

    围观百姓不敢高声喧哗,却纷纷低语不休。

    在议论,这批斗大会是个什么名堂。

    各种说法都有,只是一时摸不着头脑,也不见人出来解释。

    又过了一会儿,就见又一队五城兵马司千人营开赴而来,不过这队千人营似乎足有两三千兵马。

    而这一营人马却不是只他们自己过来,还押着一群人一起过来。

    押带过来的人,让围观百姓纷纷侧目震惊。

    五城兵马司押过来的人有数百上千之多,看这些人的打扮,人人璞巾儒衫,竟是太学和国子监的士子书生?!

    老天爷!

    该不会是要批斗他们吧?

    再看看队伍前方,有几个士卒还用木板抬着人,看似被打的不轻,亦是身着璞巾儒衫。

    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ps:第一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批斗大会 (二)

    后来的这一队五城兵马司士卒,由韩让亲自率领。

    是从朱雀街将这群准备上朱雀门,敲登闻鼓,叩阙面君的士子学生押过来的。

    有几个想要反抗的,被他当场下令拿下,就地打了二十大板。

    决绝之态,让许多人迟疑。

    他再说明,宁侯贾环会在西市,当着天下人的面说明昨夜之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后,这些人便就坡下驴,跟着来了。

    当然,也有人声明,若贾环给不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他们依旧会来敲登闻鼓。

    到了西市后,这些士子学生们看到坊市门口的高台,以及那四个横平竖直的大字后,脸都青了。

    批斗大会,批斗谁?

    不过没等他们发问,韩让就面色肃穆的于马上看着这群天之骄子,沉声道:“自现在起,未得允许前,不准喧哗,不准扰乱会场,不准……”

    韩让没说完,下面就炸锅了。

    “连陛下都不能阻塞言路,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说话?”

    “我等书生,养吾浩然之气!虽身死而脊骨不折!你敢阻我等言路?”

    韩让看着群情愤怒的人群,嘴角弯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贾环曾给他说过,为何这些书生,甚至那些大臣会拼却性命不要,也要犯言直谏。

    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他们知道,他们只有这般,才能引起重视,才能获得权力。

    他们若是连说都不敢说,他们也就一文不值了。

    韩让厉喝一声:“肃静!”

    惊雷般的喝声,暂时止住了下方的聒噪。

    韩让厉声道:“没人阻塞汝等言路,只是,总要有秩序规矩才是。若是你一言我一语的随便插话,还怎么做事?

    宁侯说了,等台上事做完后,任尔等提问,不管任何问题,皆可问,他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真?”

    有士子大声问道。

    韩让点点头,道:“此处有百姓万千,谁敢说谎?不怕民意吗?你们也要明白这点,若是当真百姓的面答应却做不到,需没了面皮。”

    “哼!”

    此言一出,顿时激的一片士子不满,道:“我等君子,自然言而有信。”

    “好!我等就看你们玩的什么把戏,真当天下人眼瞎,任凭你们指鹿为马,肆虐天下不成!”

    韩大冷冷的看了那个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书生,眼中只有怜悯。

    蠢货!

    给人当枪犹不自知。

    就在这时,韩大带着百余宁国亲兵,并五百五城兵马司锐士营精锐士卒,押着从黑冰台带出来的黄理、海闻、陈梦雷等十数昔日的大佬而来,送他们上了高台,强押着跪下。

    又拖着数十身材魁梧凶狠,但此时都奄奄一息的大汉,捆在高台下的木桩上。

    另一边,韩三带着一群足有六七百人,神情激荡,但装束都落魄之极的百姓而来。

    还有一百多穿的花枝招展,望之满身风尘,不似良家,但此刻都面带深深的怨恨。

    这般大的动静,引来了愈发多的百姓围观。

    直到一阵马蹄战鼓声从人群后方激烈响起时,人群才让出了一条通道。

    贾环在女扮男装的董明月及董千海父女的护卫下,带着数十亲兵,骑马而来。

    董千海是被董明月强行请来的,因为她总是不放心。

    天下之大,卧虎藏龙之辈不知凡几。

    真要再冒出一个半步天象来,刺杀贾环,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董千海生女不淑,没有法子,只能前来保护贾环这个混账……

    贾环甫一露面,人群顿时汹涌起来。

    周围围观的人,虽然百姓居多。

    但也不乏闻讯而来的官员,商贾,最多的,依旧是读书人。

    见祸国殃民的“刽子手”露面,破口大骂的不知多少。

    对于这样的人,董明月自然大怒不已。

    贾环却充耳不闻,面带微笑。

    只是这一现象,似乎让人有了无解,以为贾环软弱可欺。

    便有人跳出来,拦于贾环马前,要怒骂国贼。

    虽然危险,却真真是扬名之时。

    只要过了今日,毫无疑问,在士林中便是声名鹊起的新秀。

    考个状元可一举成名天下知,榜眼探花都稍微弱些。

    然而即使考个状元,待三年后新科状元出炉,前状元也就被人遗忘了。

    可若是当街骂了国贼,这个名头足够让他吃三十年!

    此人一边庆幸头脑转的快,没让人抢先。

    一边又开始幻想,功成名就后的幸福生活。

    银子会有的,颜如玉会有的,各家相府高门的座上宾也会有的……

    如今唯一盼望的是,眼前国贼还未丧心病狂,对他这样的爱国士子动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