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997章

醉迷红楼-第997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闻言,点点头笑道:“这就好,这就好。

    他是和国公爷一辈的人,当年连老国公都赞过他有王佐之才。

    如今那一辈人,已经不多了……”

    说着,面色有些落寞。

    李光地是老的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人,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也是为数不多的老人之一。

    见贾母心情忽地低沉下来,王熙凤忙高声笑道:“白荷妹妹回来晚了一日,若是昨儿回来就好了!”

    贾环捧哏道:“不过差了一夜,有甚区别?”

    王熙凤丹凤眼一眯,掩住内中媚意,白了贾环一眼,道:“区别大了!若是白荷妹妹昨儿就回来,不就也能和皇帝皇后坐一起吃顿晚膳?

    那可是几辈子得来的福气!

    如今,看看家里那些嬷嬷,哪个还敢笑我短了见识!”

    薛姨妈在软榻边笑道:“的确是前所未闻的见识!连我都跟着沾了福气呢!”

    贾环笑道:“这不算什么,再说,昨儿除了我和小吉祥,也不见你们哪个动了筷子。”

    “呸!”

    贾母忍不住啐了口,笑骂道:“你还有脸子说!

    昨晚你和小吉祥两个吃的呼呼的,皇帝听到动静都怔住了。

    贾家的脸都让你俩给丢尽了!”

    众人闻言无不捧腹大笑!

    笑罢,贾母对贾环道:“昨儿同皇帝说了,今儿要开宗祠,上告祖宗昨夜之幸事。

    既然奏明了皇帝,就要做到,否则便是欺君。

    你一走又是二三年,本也该去同祖宗说说缘故。

    时间赶的急,就不大肆操办了。

    不然其他府第以为要做什么,又该送礼来,反而不美。

    索性这会儿子没甚事,你就不要在这耽搁了,去宗祠,给祖宗们言语言语。”

    贾环闻言,点点头笑道:“到底是老祖宗,想的周全。

    那孙儿就先过去了,晚上再来陪老祖宗说说话。”

    贾母笑的慈爱,道:“快去吧……”

    ……

    贾母叮嘱的事,显然不是心血来潮。

    因为到了东府西面的宗祠后,贾环便看到,贾政、贾琏、贾宝玉和贾兰都站在祠堂前的黑栅栏庭院中。

    庭院四周围绕种着松柏。

    守宗祠的焦大亦在。

    贾环先与贾政请了安后,却没有与贾琏等人说话,而是对焦大笑道:“老太爷,今儿没去听戏吃酒?

    几次想做东道,请你老一起吃酒,你都不给面子。

    今儿怎舍得露面了?”

    焦大还是如同当年那般沉默寡言,闻言后哼了声。

    贾环也不在意,看着他满头皆白的须发,笑道:“你不来我也得去找你,一会儿赶紧收拾收拾,等明儿一起去江南吧。”

    焦大闻言,沉声道:“我守着宗祠,每日要给太爷上香,去江南做什么,不去!”

    贾环苦口婆心解释道:“我这一去,要二三年的功夫,东府里的人差不多都要走尽,只留你老一人在家里算什么?

    你又硬倔着不要丫鬟婆子服侍,小厮也被你骂跑了。

    你这一个人在家里,万一哪天挂掉了,都没人给你老收尸……”

    “放屁!”

    焦大气的黑了脸,骂道:“你焦太爷身子不知道多好,你挂了我都不会挂!”

    贾环闻言呵呵一笑,还要趁热打铁再劝说,一旁处贾政心里却极不喜。

    他不是不知道,当初焦大帮过贾环多少。

    甚至可以说,若没有焦大,就没有贾环今日。

    但不管怎么说,焦大都是贾家的奴仆。

    是当年宁国老太爷的马奴,若当年没有宁国公的收留,他也早死了!

    贾环承爵以来,也未曾亏欠过这老头儿分毫。

    每月里的月钱足有一百两,比贾政的份例都多。

    也不算亏欠了。

    竟还这般拿大摆谱,口出狂言,乱了尊卑规矩。

    贾环还没再开口,他就喝道:“行了,人家既然不愿去,不去就是了。他年纪也大了,再折腾乱跑做什么?

    赶紧开了祠堂,上香祭拜才是正理。”

    贾环无奈的看了眼贾政,又见焦大一言不发的去开宗祠正门,不知该说什么……

    贾琏在一旁站着打圆场,道:“三弟,老爷说的有道理。焦大……焦太爷毕竟年事已高,又在都中过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

    俗话说,故土难离。

    江南虽然富庶,可三弟让他一个老人家,去受用什么?

    你放心,我会时常派人来探望他的。”

    贾环闻言,瞅了贾琏两眼后,点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贾政哼了声后,往宗祠内走去。

    贾环、贾琏等人忙跟上……

    ……

    皇城,大明宫,紫宸书房。

    隆正帝高坐御案之后,面色古怪的看着手中的纸封。

    良久,才哼了声,将纸封交给苏培盛,对另一面的赢祥道:“十三弟也看看,那混帐东西闹的什么名堂。”

    苏培盛忙躬身前行,将纸封呈给赢祥。

    赢祥接过后看了看,细眉一挑,笑道:“皇上,贾环这小子,还真会顽儿!

    就是不知道,靖海侯若是知道他送给贾环的福船,被改成了这个名堂,会不会寻他算账!”

    纸封上,赫然就是贾家停靠在渭水码头边的游船。

    完全迥异于寻常船只的造型,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却在相应的位置,标注了文字……

    隆正帝听闻赢祥之言后,皱了皱眉头,道:“施世纶虽然心疼,却也不会理会这些的。

    施家后继无人,等施世纶退下后,南海水师也就要易主了。

    他这艘福船属战船,施家不是将门后便留不住,只能送给贾环……

    只是,是不是太过奢靡了些?

    金丝楠木,沉香木,满楼的波斯绒毯……

    朕都没他这般受用!

    而且,也不知那船舱里到底藏着些什么,竟让一个武宗和百十名亲兵昼夜不离的守着。

    十三弟,贾家那个城南庄子里,到底有什么?”

    隆正帝第一次对那座小小的庄子,产生了疑惑……

    ……

    月儿极美,落寞离人的不安

    大河向东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迎春托请

    赢祥闻言奇道:“皇上,贾家城南庄子里,难道没有黑冰台的人?”

    黑冰台和中车府的事,与军权之事,是赢祥这个总理王大臣都无法触碰到的……,也从来都是他主动避开的。

    因此,他并不清楚黑冰台到底渗透到哪些地方。

    不过在他想来,城南庄子那种地方,一定会被渗透。

    连他忠怡亲王府都有黑冰台的人,何况那座极醒目的庄子……

    隆正帝闻言,哼了声,也不避讳,直言道:“那座庄子虽不大,却也不小。

    分内外两处,外围的,自然有人看着。

    可内围……

    连赵师道都没法子。

    派了几批人手进去,全都有去无回。

    第二天被丢在大门口,颜面扫地。

    这还算是给脸了……

    窥伺贾家那些方子的人很多,天南海北,不知请了多少高手想往内里去。

    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

    贾家那座庄子,竟成了龙潭虎穴!”

    赢祥想了想后,道:“应该就是贾环那个小妾捣鼓出来的方子吧?

    皇上,贾环只卖了份玻璃方子,就折腾出千万两银子来。

    他还有不下于玻璃的白瓷方子,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各种玩意儿。

    想来,他应该是怕那些有失……”

    隆正帝闻言,缓缓点点头,道:“应该就是这样……玻璃方子拍卖后,窥伺贾家城南庄子的人也就更多了一倍不止。

    若不是贾环凶威太甚,动辄下辣手。

    贾家亲兵也都是一等一的杀坯……

    朕以为,那些人敢纠集在一起,往里面硬闯。

    毕竟,利益动人心。”

    赢祥闻言点点头,道:“皇上说的是,那些人胆子的确极大。

    也就是贾环,换个人家,还真未必守得住。”

    隆正帝哼了声,道:“所以他才这般肆无忌惮,弄出这样一艘船来显摆!”

    赢祥呵呵笑道:“贾环应该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那些老婆小妾……”

    隆正帝道:“在好好的甲板上,掏出一个水池子,也是给他小妾准备的?”

    赢祥眉尖一挑,笑道:“很有可能!别的不说,只那个小吉祥,一定是个爱顽的!”

    隆正帝闻言,嘴角抽了抽,道:“什么样的混帐主子,养出什么样的混帐丫头!

    罢了……”

    隆正帝瞥了眼赢祥手中的纸封,想了想后,继续道:“那混帐就要下江南了,离了京城,也做不出什么大事。

    就让他去江南,做他横行霸道的纨绔衙内吧。

    其余的,让赵师道派人盯着就是……”

    正说着,就见赵师道匆匆从外面进来。

    能不告而入上书房者,绝不超过五指之数。

    “陛下,密间回报,宁国侯贾环于方才,从布政坊李相府而出,带走了李相爷为相多年佩戴的一枚玉扳指,和一封写与江南士林宗室黄以周的信。”

    此言一出,隆正帝和赢祥两人,齐齐变了脸色。

    即使是一个帝王和一个亲王,也从不敢忽视布政坊那头老狐的影响力。

    堪称恐怖!

    写给黄以周的信倒也罢了,想来是为了缓和一下贾环和江南士林的敌对形势,不算什么。

    可那枚玉扳指,干系却太过重要……

    贾环本就身系武勋一脉的核心地位,才让隆正帝不得不放逐他出京,以便淡化影响。

    谁知,李光地转手竟将那枚象征意义隆重的玉扳指给了贾环。

    如此一来,贾环在文官中的地位,都会变得渐渐超然。

    而江南之地,正是李光地故旧子弟遍布之地。

    贾环去了江南,那……

    那老不死的到底想做什么?

    一时间,隆正帝又惊又怒,面容狰狞道:“这个老匹夫!!”

    “砰!”

    震怒下,隆正帝一拳砸在御案上,震的满案奏折纸笔飞落到地上。

    赢祥面色冷峻,细眸中隐现寒芒,正想说什么,就听一小黄门在殿外求见。

    苏培盛一惊,忙出去看发生何事。

    未几,又匆匆折返回来。

    对隆正帝躬身道:“陛下,布政坊相府送上一封奏折,说是李相爷亲笔所书。”

    “呈上来!”

    隆正帝闻言,细眸一眯,语气焦急道。

    不怪他失态,若李光地这头老狐狸真要和他作对,虽不可能将他掀下龙椅,却也能动摇他的江山国本。

    他现在就想看看,那活成精的老头儿,到底想怎么说。

    从苏培盛手中接过一本厚厚的奏折后,隆正帝甚至没坐下,就站着翻阅起来。

    眉头先是一皱,脸色一黑,但到后面,却满满舒缓下来,长出了口气后,口中喃喃道:“原来如此……”

    ……

    夜色降临。

    当贾环再次回到荣庆堂时,荣庆堂当堂已经摆放好了一张偌大的圆桌。

    满堂身着锦绣的内宅妇人姑娘,或川流不息,或静坐顽笑。

    只是,一抹淡淡的离别气氛,还是明显生出。

    再归来,不知几年后呢……

    不过,都是极懂事的姑娘,没人会将这种情绪带到脸上。

    轮番陪着贾母说话,逗趣。

    林黛玉坐在软榻边,对贾母笑道:“老太太还记得那年,我刚来府上第二年,就知道云丫头最淘气。

    她那会儿子,穿上宝二哥的大衣裳,头上也勒了抹额。

    远远的站在廊下自己乐,老太太只以为她是宝二哥,就招手唤她:‘宝玉快过来,仔细灯儿落下灰,迷了眼!’”

    听她这般说,贾母也想起往事来,笑的高兴道:“记起来了,那会儿子,正是云儿最淘气的时候。不过她穿上宝玉的衣裳,倒也好看。”

    史湘云没好气的白了林黛玉一眼,道:“林姐姐还说我,那会儿子,林姐姐刚进府里,成天就会哭……”

    “噗嗤!”

    王熙凤、李纨、贾迎春、贾探春等人无不喷笑。

    纷纷说起当年的事……

    “那时我还诧异,真真是个水做的姑娘,动辄就落泪……”

    “起初我还以为是有不开眼的丫头嬷嬷怠慢了林妹妹,悄悄查了查,原准备下狠手给林妹妹出口气,谁知道,根本没人欺负她,是她自己爱哭……”

    “老天爷,就没见过那么爱哭的,一宿一宿的流泪啊……”

    “极是呢,我们姊妹们都不敢招惹她,唯恐惹哭了,闹到老太太这里,岂不成了我们的不是?”

    林黛玉傻眼儿了,怎么就惹起了公愤?

    好你个云儿!

    见她瞪来,史湘云也不怕,仰头笑的开怀。

    “别欺负我林姐姐,有什么都冲我来!!”

    贾环进门后,略一观察局势,就冲进包围圈,拍着胸脯大声道。

    林黛玉见众人笑成一团,非但没感激贾环的好意,还气恼的啐了口。

    “冲你来就冲你来!”

    史湘云瞪着明亮的大眼睛,咬牙切齿道:“打小你就不学好!吊儿郎当的,整天和燎了毛的野猫子般。看人都是斜着眼睛看……”

    “噗!”

    “哈哈哈!”

    听史湘云这般一说,贾家众人们纷纷想起贾环当年的“光辉形象”,一个个大笑不止。

    七嘴八舌的说起贾环当年的丑事来,真真是……一开口就停不下来。

    连贾迎春都说,当年贾环从她那里顺跑了几颗棋子。

    也不知拿几颗棋子回去有什么用。

    贾探春说她丢了支好笔,贾惜春说她少了盘好点心……

    李纨也凑趣说了几句,王熙凤更是“嘚吧”“嘚吧”的说了一秃噜……

    看着贾环发黑的面色,贾母笑的不行,看着贾环喜道:“这下你可满意了?”

    贾环黑着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