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103章

汉末狼烟-第103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们一个个都是将手中弯刀舞动想要拨开箭矢,可惜赵云的臂力实在太强,在他们还没能反应过来的时候,三支箭矢已经提前射到,然后狠狠扎在他们脖子之上!

    抬手射杀三名敌军之后,赵云将手中长枪一震,直接朝着最后一名鲜卑人骑兵冲了过去!

    这名鲜卑人骑兵已经直接被吓傻了,在赵云冲到他身边的时候,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被赵云狠狠一枪刺中咽喉,然后翻身落马。

    战场之上,莫日根自己同样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一弓三箭,虽然自己也能做到,但是根本不可能三支箭矢全部射中敌军咽喉。

    赵云刚才在奔马之上开弓,而且四名鲜卑人骑兵的位置有前有后,结果却都是难逃一死。

    看到赵云距离自己越来越近,莫日根直接将手中短弓拿起,然后再次捻起三支箭矢朝着急奔而来的赵云射了过去!

    战场之上!赵云对着激射而来的三支箭矢连眼睛也不眨,手中长枪一挥之下,三支箭矢立即被远远拨开!然后继续催动战马朝着莫日根冲了上去。

    眼看赵云就要杀到跟前,莫日根手下几名亲卫立即策马而出,然后主动迎了上去!

    可惜这几名鲜卑人骑兵虽然勇气可嘉,不过战场之上如何会是赵云的对手?结果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这几名主动迎战的鲜卑人骑兵就已经纷纷落马!

    谢实本来是已经打算今日战死在此处了,结果骤然之间看到赵云这个强援,心中大喜之下立即高声喝令道:“兄弟们!随我继续杀敌!”

    赵云转眼之间连杀数人,对于场中残存不多的汉军来说确实是极大鼓舞了士气。此时听到谢实的喝令声,一个个汉军再次鼓起余力,然后继续跟眼前敌军互相拼杀!

    赵云此时已经直接杀到了莫日根眼前,看到自己手下十几名亲卫已经身死当场,莫日根虽然心中惊惧,不过此时却也只能手中弯刀一震,然后主动迎了上去!

    随着莫日根主动发起冲锋,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赵云手中长枪一抖,直接如同长龙出海一般朝着莫日根当胸刺去!

    莫日根大喝一声,手中弯刀猛然下压,想要直接拨开赵云这一击。

    可惜赵云手中长枪一震,先是中途变招直接挑飞了莫日根手中的弯刀,然后再次发力之下直接将他当胸刺死!

    “锵!”一声刺耳的金铁交击声过后,赵云手中长枪已经是狠狠扎在莫日根的胸前!

    看到莫日根居然被赵云一枪毙命,场中诸多鲜卑骑兵立即大惊起来。

    作为鲜卑人大王,蒲头麾下自然不缺精锐之士,莫日根乃是跟巴图齐名的两大悍将之一。结果此时在赵云手下还没走过一招,场中有些胆子比较小的鲜卑人已经是偷偷拨转马头,然后准备直接逃命了。

    一枪刺死莫日根之后,赵云并没有将他的尸体直接甩开,而是右手猛然发力,然后直接将他的尸体挑了起来大喝道:“主将已死!尔等还不速速逃命!”

    场中这些鲜卑人骑兵虽然大多听不懂赵云在喊什么,不过莫日根的尸体他们却是看的清清楚楚。

 第161章 入城

    连莫日根都已经身死,而且场中剩下的骑兵同样只有千余人。正如赵云所预料的一般,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剩余的鲜卑人骑兵终于开始慢慢退却了。

    一开始只是三五名骑兵拨转马头朝北而去,看到莫日根的尸体之后,越来越多的鲜卑人骑兵开始加入逃跑行列。

    谢实麾下的大军都是步卒,对于这些纵马而逃的鲜卑人根本就无法追击。而且经过刚才一场溃逃之后,此时场中还剩下的汉军已经不足一千人了,就算是谢实有心前去追击,也是力所不能及了。

    两刻钟之后,整个战场已经彻底平定下来。

    莫日根率领两千名骑兵先后两次冲阵,最后丢下八百多名尸体,剩下的鲜卑人骑兵全部往北而逃。

    谢实自己刚才拼死作战的时候身上同样挨了一刀,不过好在伤口不深,简单包扎一番之后,谢实立即来到赵云身边抱拳道:“在下雁门郡谢实!谢过这位壮士救命之恩!还未请教壮士名讳?”

    赵云摆手道:“鲜卑人劫掠成性,今日之战刚好被在下遇上,自然没有不出手的道理!”

    顿了顿之后,赵云继续道:“在下赵云,常山国真定县人士,此番前去阴馆县乃是为了去找张辽张文远,不知谢将军可知文远现在何处?”

    张辽去年在山中送给赵云粮食的事情,他回去之后并未提起这事儿,所以阴馆县诸人连同赵弘在内,都不知道赵云此次前来。

    听到赵云提起张辽,谢实立即神色一松道:“文远此时应该还在阴馆县城中,在下此次乃是奉了太守大人之命,率领三千大军协助百姓南撤之事,不曾想却是正好遇到赵兄!”

    就在两人说话之间,徐渭却是带着两百多名军士,还有三百余人的青壮从后方赶了过来。

    这些青壮手中有人拿着一根木棍,有人则是干脆带着石块。刚才场中一番大战,看到谢实落入下风,徐渭心急之下只能是将后方那些维持秩序的军士全部抽调出来,然后又发动三百多名青壮前来助战。

    虽然这些百姓之前都是没有上过战场,而且对于鲜卑人也是心中惊惧。不过他们更明白的是,一旦谢实挡不住这支鲜卑人骑兵,最后遭殃的还是他们家人。

    所以在徐渭的发动之下,这三百多名青壮一个个都是存了拼死一战的心思前来助战。

    好在刚刚赵云一招杀掉莫日根,然后逼迫剩下的鲜卑人骑兵全部退去。

    谢实将两人简单介绍一番之后,徐渭立即对着赵云略一拱手道:“后方百姓还要一个多时辰就能渡河完毕了,如果赵壮士不急,可以等会儿跟我们一起上路前去阴馆县!”

    谢实的年龄跟赵云差不多,所以刚才感激之下可以管赵云叫做赵兄,不过徐渭比他们两个年纪都要大出不少,所以此时自然是口称壮士。

    徐渭此时开口邀请赵云一起同行,一来自然是为了防止接下来返回阴馆县路上还会遇到袭击。二来则是存了替赵弘招揽赵云的意思,作为雁门郡从事,徐渭很清楚赵弘的势力越强,自己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就越大。

    而对于赵云这种勇冠三军的大将,自然不可能放过招揽。

    阴馆县此时已经是处于战备之中,赵云也知道自己孤身前去的话,城中大军未必就肯放了自己入城。所以对于徐渭这个邀请并未拒绝,而是直接应了下来。

    一个多时辰之后,北岸剩下的百姓已经全部渡河完毕,谢实立即指挥众军将两座浮桥全部拆掉,然后立即率领剩下的大军朝着阴馆县而去。

    阴馆县和卤城县相距并不是太远,鲜卑人骑兵能够追到此处,说明他们主力部队距离阴馆县已经不远。为了赶在大军围城之前回去,谢实现在不得不下令大军全速前进。

    经过刚才一场恶战之后,除去战死的和那些溃逃的,谢实手下将近三千名大军,此时已经只剩下把百余人。好在刚才鲜卑人匆忙撤离的时候,还有许多战马全都留在战场之上。

    谢实将这些马匹全部收拢起来之后,一众大军总算是能够借助战马之力前去阴馆县了。

    两天之后,赵云跟着谢实终于来到阴馆县东门外。

    看到鲜卑人主力大军尚为到达,徐渭松了一口气道:“好歹算是提前赶回来了。”

    守门军士将众人放入城中之后,徐渭和谢实立即前去太守府准备禀报,而赵云同样是跟着两人一同前去。

    太守府,议事厅之中。

    赵弘此时正高坐于上手,然后故作平静听取谢实对于卤城县之外那一战的禀报。

    赵云赵子龙!想当初看演义的时候,长坂坡一战那句吾乃常山赵子龙赵弘可是铭记在心。虽然明知道七进七出乃是老罗自己编出来的,不过对于赵云,赵弘本身同样是极为敬佩。

    听完了谢实的一番禀报,赵弘沉声道:“已经战死的将士们,尸体暂时留在卤城县吧,等到咱们打赢这一仗之后,本官自会命人将他们好好安葬。不过对于那些逃兵!一旦抓到之后立即处死决不手软!”

    赏必行,罚必信!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战场之上都是不可能允许逃兵存在的。想要让三军听令,除了必要的赏赐之外,军法军规这些东西肯定是不能有丝毫违背。

    看到谢实略一抱拳应命之后,赵云这才转头对着赵云开口道:“卤城县之战,如果没有子龙前去协助,不但谢实他们会全部阵亡,只怕河边那些百姓也是难逃一死。”

    “本官先代那些留得一命的将士们,还有卤城县附近数千名百姓谢过子龙了!”

    赵云抱拳道:“鲜卑人此次南下本就是为了劫掠,赵大人能够提前派出军士们协助百姓撤离,然后不让雁门郡百姓遭受损失,云也是敬佩不已!”

    作为常山国人士,赵云本人对于常山王刘暠极为失望,而此时忽然遇到赵弘这种将百姓身家性命摆在第一位的太守,心中确实是钦佩不已。

    赵弘略一摆手示意赵云不必多礼,然后对着张辽开口道:“文远,你去年就结识了子龙这等英雄人物,为何回来之后没有跟本官提起?”

    张辽当时的任务乃是护送粮食前去送给堵燕,从某些方面来说,那五十担粮食也只能送给他们。不过张辽自己私自决定送给赵云,回来之后为了防止赵弘责怪自己,便故意没有提起这事儿。

    此时听到赵弘的询问,张辽立即面有愧色道:“是属下办事不周,还请大人责罚!”

    赵弘笑道:“常山国虽然不是本官的辖地,不过当地百姓如果有难,而我们又恰好还有协助之力,本官又岂会怪罪于你?”

    说到这里,赵弘立即暗中给贾诩使了个眼色。

    贾诩这等老狐狸,一眼就看出赵弘这是想要招揽赵云了。不过反过来说,对于赵云这等大将之姿的人物,若是赵弘不想招揽那才怪了。

    想到此处,贾诩立即轻笑道:“子龙远道而来,而且于我雁门郡百姓有大功,太守府本来应该设宴款待一番才对。不过眼下鲜卑人即将大军压境,所以这事儿只能等到咱们打退鲜卑人之后再说了。”

    略一停顿之后,贾诩继续道:“根据前方斥候最新探报,鲜卑人主力部队距离阴馆县城只有一天多的路程了,为了防止路上出现什么意外,不如子龙就暂时留在阴馆县?”

    赵云慨然道:“值此国难当头之际,若是赵大人不弃,在下愿意为了抵挡鲜卑人出一份力!”

    赵弘点头道:“既然如此,子龙就先跟着文远熟悉一下阴馆县城中的各种布防,等到鲜卑人赶到之后!我们再让他们知晓厉害!”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忌讳之一就是交浅言深。当初在洛阳城的时候,赵弘前去招揽贾诩就已经领教过了。

    所以对于赵云,虽然赵弘心中很想招揽,现在却不能直接提出来。最好是先让他暂时留在阴馆县之中一起对敌,如此一来,等到鲜卑人退兵之后,届时再提出招揽就水到渠成了。

    贾诩这个人精自然是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在得到赵弘示意之后,第一点就是想把赵云暂时留在阴馆县之中。而鲜卑人主力大军即将到来,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公孙瓒此时还远在幽州,而刘备更是声名不显,赵云此时未必就知道他们两个人。反倒是此前卤城县一战,再加上张辽跟他相识,赵弘还是有信心能够招揽成功的。

    事情商议既定,众将自己各自告退,而赵云则是跟着张辽一起,暂时先去熟悉一下阴馆县之中的布放。

    去年在山中一会,张辽对于赵云的武艺极为佩服,所以才会开口相邀。不过现在雁门郡兵荒马乱的,张辽也不知道赵云还会前来。此时骤然之间相遇,少年心性的张辽自然是开心不已。

    从议事厅出来之后,张辽兴奋道:“现在我们雁门郡即将遭逢大敌,小弟真是没想到赵兄还能如约而来!”

 第162章 难民问题

    张辽虽然已经加入雁门郡郡国兵大半年的时间,不过说到底还只是个少年而已,很多时候想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但是赵云已经二十五六了,到了这个年纪,已经必须考虑将来自己如何营生了。

    经商也好,做学问也罢,这些都不是赵云所擅长的事情。但是赵云知道自己本身武力颇高,所以自从过完冬天之后,也是在想着能否前去参军,然后慢慢在军中发展。

    此时听到张辽开口,赵云笑道:“为兄此来阴馆县,一则是为了去年底贤弟在山中相约之事前来赴约。二来,其实也是想着能否率领村中一些青壮前来加入太守大人麾下!”

    常山国民不聊生,张辽上回支援的五十担粮食能够管的了一时,却是不可能管的长久。想要让村中老幼好好生活,只能是村里青壮想办法加入某个郡太守麾下,然后当兵挣些粮饷。

    对于赵家村的情况,张辽自己同样是知道不少。不过对于赵云会想要带着村里青壮前来雁门郡投军,张辽略带疑惑道:“赵兄若是想要投军,为何不去常山王刘暠麾下?或者是干脆率军前去找冀州牧皇甫大人?”

    赵云摇头道:“常山王刘暠平日里只会鱼肉百姓,不管是之前的黄巾贼还是之后的常山乱匪,根本就无力制约。无论如何,为兄也是不会率领村中青壮前去他麾下。”

    “至于皇甫大人,为兄就算是想要前去投奔,也是没有什么门路在。而且冀州方面刚刚经历过黄巾之乱,据说皇甫大人现在主要是忙着恢复生产收拢百姓,暂时并无招募新兵的打算。”

    张辽道:“冀州方面不似我们并州和幽州地处边关,如果辖地之内的黄巾军一旦清剿干净,确实不用招募什么新兵了。”

    顿了顿之后,张辽继续道:“以赵兄的武艺,只要加入我们雁门郡大军之后一定能够受到太守大人器重!等到此番鲜卑人退去之后,小弟亲自为赵兄引荐一番!”

    赵云抱拳道:“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