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126章

汉末狼烟-第126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人。

    田丰的性格有些过于刚直,赵弘不知道他对于暗中收复堵燕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观点,所以便一直没有跟他说开。反倒是贾诩自从上次开诚布公之后,一直对于赵弘的各种手段都比较支持,所以现在堵燕求上门来,赵弘只能找来贾诩一起参谋了。

    看到赵弘眉头深皱,贾诩轻笑道:“大人,虽然咱们雁门郡这次损失惨重,不过终究还是成功击退了来犯的鲜卑人。此战过后,整个雁门郡百姓至少有八九成都会对于大人忠心耿耿!所以咱们接下来想要招募新兵,其实没有多少困难的。”

    赵弘苦笑道:“本官不是在苦恼兵力不足的事情。”

    “那大人是在为了什么事情烦心?”听到赵弘的回复,贾诩继续道。

    “两件事,第一件事本官想要收服子龙让他加入我们雁门郡大军,同时任命子龙为行军司马,不知文和以为如何?”

    顿了顿之后,赵弘继续道:“至于第二件事有些棘手,我们还是过会儿再说吧,文和先说说任命子龙为雁门郡行军司马之事如何,是否能够收服子龙为本官效力?”

    贾诩沉思片刻道:“子龙不但武力高超,而且大战之时临危不乱,确实是颇有大将气度。大人想要收服子龙为我军所用,属下同样是极为赞同此事,不过我们雁门郡行军司马只有定额三人。如果大人想要任命子龙为行军司马,不知道准备撤掉何人?”

    大汉官制,一郡之内太守的权力最重。不论是政务方面还是军务方面,一郡太守都是直接一把抓。

    不过为了协助太守处置各种事情,朝廷方面又安排了郡丞和军司马这等佐官作为辅助。

    贾诩现在的身份,就是雁门郡郡丞。

    像豫州和兖州这等中原地区,一郡太守麾下一般是两名军司马协助太守处理军务,偶尔有几个郡因为情况特殊,可以有三个军司马的名额。

    雁门郡地处边关,因为经常需要防备鲜卑人南下或者乌桓人叛乱,所以朝廷方面给的军司马名额也是三人。目前雁门郡三个军司马,分别是周仓、典韦还有许褚三人。

    周仓乃是最早跟随赵弘的老人了,从当初转战豫州各地的时候就一直不离不弃,而且军中威望足够,所以对于他出任行军司马这件事,整个雁门郡上下没有人敢不服气。

    除了周仓之外,典韦跟随赵弘的时间同样很久了,而且典韦为人很是仗义,再加上每逢作战必要冲锋在前的勇武,所以整个雁门郡一众大军,对于典韦出任行军司马之职同样没有异议。

    最后则是许褚了,许褚是从赵弘拿到朝廷方面赦令之后,才算是正式开始效忠。

    只是许褚虽然效忠的时间不久,不过他跟典韦一样勇冠整个雁门郡,而且为人谨慎,在整个雁门大军之中同样是极有威严。

 第197章 府中秘议

    周仓、典韦和许褚三人,现在出任雁门郡行军司马,几乎算得上是众望所归了。听到赵弘想要任命赵云为行军司马之一,贾诩这才开口说赵弘想要撤掉哪一个。

    听到贾诩的提问,赵弘皱眉道:“元福和仲康等人皆是跟随本官的老人了,他们之中撤掉谁都不行。本官的想法是,我们能否在太守府辖下的职位之中再增加一个行军司马的名额,然后让子龙出任。”

    贾诩苦笑道:“大人,您虽然是雁门郡太守,不过按照朝廷方面的制度,我们可没有自主增加官衔的权利。想要给雁门郡增加一个行军司马的名额,除非是朝廷方面特批,或者是丁原能够出任并州牧,然后同意这件事情才行。”

    “不过一郡之内最多只有三个行军司马,这是朝廷数年下来的惯例了。就算我们这次能够击退鲜卑人来袭,属下以为朝廷方面也未必就肯答应下来。而且我们若是向朝廷方面提出这件事,其实未必妥当!”

    赵弘不解道:“文和此话何意?”

    贾诩不答反问道:“属下能否问一下,大人想要收服子龙,为何一定要授予他雁门郡行军司马的职位才行?”

    大汉军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两伍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队,设队正。五队为一屯,设屯长。两屯为一曲,设军侯统帅。两屯为一部,设行军司马或者别部司马统帅之。

    汉末军士自报家门,有时候会说是谁谁的部曲,而部曲这个词,其实就来自于这里。

    从名义上来说,行军司马能够指挥一千人所部大军,而军侯能够指挥五百人。不过实际上在领兵出战之际,一般并不会限制的这么严谨。就像周仓现在乃是雁门郡行军司马,不过强阴县一战,赵弘却是让他统帅五千骑兵。

    听到贾诩文自己为何一定要给赵云封个行军司马,赵弘沉声道:“子龙此人勇冠三军,我们雁门郡境内估计只有典韦和仲康能够与其匹敌,除此之外,阴馆县守卫战子龙同样是出力不少,封个军司马应该不为过吧?”

    “除此之外,本官也是担心如果我们封的职位低了,万一无法说动子龙加入雁门郡大军,将来再想拉拢可就更不容易了。”

    如果是跟田丰商议事情,赵弘有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下田丰的反应。不过对于贾诩这个人精,赵弘也是懒得隐瞒什么,所以直言不讳想给赵云封个军司马,主要是为了拉拢他。

    “大人,属下以为似子龙这等高义之士,我们给他封个军司马还是军侯,其实差别并不是太大。而且话说回来,能够封赏什么军职,不一定全都要看此人的战斗力如何。以元福而论,他现在乃是我们雁门郡三个行军司马之一,大人以为元福会是典韦或者仲康的对手么?”听到赵弘这么光棍的回答,贾诩苦笑道。

    “那文和的意思是?”

    “大人,属下以为从我们跟鲜卑人大战开始一直到现在,子龙对于我们雁门郡的观感并不差,而且他跟文远关系极好,如果大人趁机拉拢,只要给个军侯之位就已经足够了。”

    “除此之外,古人曾有言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人觉得子龙对于阴馆县防守战出力不少,但是除了子龙之外,其余将士们难道就没有拼死力战了么?如果我们一下子给子龙封赏一个行军司马的职位,属下以为军中必然有人不能服气,所以封个军侯,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赵弘的是先入为主,总觉得赵云这等牛叉人物,就算是封个军司马也未必能够拉拢成功。

    但是贾诩的意思很明白,赵云之前乃是白身,就算是对于雁门郡守卫战有大功,也不可能一下子封个军司马。否则下面那些将士们会如何作想?难道雁门郡之战只有赵云自己有功不成?

    听到贾诩这番提醒,赵弘苦笑道:“这一点倒是本官想差了,多谢文和提醒。晚上时候我会亲自前去跟子龙谈一谈,然后争取能够说服他为我们雁门郡效力!”

    贾诩点头道:“其实以属下之见,给子龙封个屯长就已经够了。不过他确实有大将之姿,为了笼络成功,拿出一个军侯之位倒也并不为过。”

    顿了顿之后,贾诩继续道:“大人刚才说一共有两件事情,除了此事之外,另外一件事情是?”

    赵弘沉声道:“另外一件事情比较棘手了,皇甫嵩赴任冀州牧之后,眼下正在调动冀州大军扫平境内各处叛乱。堵燕他们在常山国那边同样是感觉到压力,本官今日刚刚接到堵燕的求援信,希望我们能够出手协助一番!”

    对于堵燕的事情,贾诩同样是知道不少。此时听罢赵弘这些话,略作思索之后道:“堵燕现在是什么意思?是想要请我们帮他度过这一关,还是说已经愿意归降我们,然后才请求大人从旁协助?”

    “堵燕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这次能够帮他度过难关,一旦皇甫嵩所部大军后撤之后,他就会率领麾下两万多大军暗中归降我们!”

    贾诩皱眉道:“堵燕麾下不是才万余大军么?怎么忽然变成了两万多?”

    赵弘摇头道:“这就要多谢常山王刘暠了,原本冀州黄巾军覆灭之后,为了担心官军剿灭自己,堵燕麾下那些乱匪逃走了许多,最后还留下的只有万余人精锐。”

    “前不久刘暠重回常山国,然后继续鱼肉百姓。那些普通百姓根本活不下去了,最后不得不拖家带口一起逃难,然后重新加入堵燕麾下。从年初到现在不过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堵燕麾下大军已经增长了一万人左右。如果算上那些乱匪的家眷,堵燕手下至少有四五万人了。”

    贾诩无奈道:“堵燕难道自己不清楚,一旦那些乱匪家属太多,根本就无法躲过官军的绞杀?”

    赵弘道:“这件事情堵燕也特意跟我解释过了,他手下那些乱匪,说是一方匪徒,其实大半都是常山国的普通百姓。跟着他也无非是为了一口饭吃罢了。虽然他明知道人多起来之后很难躲过皇甫嵩所部大军的绞杀,却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乡亲们饿死,所以最后只能收纳之。”

    贾诩叹息道:“皇甫嵩这等世之名将,现在却是为了刘暠这等鱼肉百姓之徒作爪牙。反倒是堵燕这等乱匪贼酋,倒成了有情有义之辈!”

    赵弘同样叹息道:“朝廷江河日下,一旦今上出了什么变故,只怕真的是要大乱来临了。咱们不说这个,还是先说说怎么帮堵燕躲过这一劫吧。”

    贾诩思索片刻道:“大人,如果帮助堵燕躲过这一劫,事成之后他如何保证自己会诚心效忠我们?”

    赵弘道:“这件事情他倒是没有直接给出什么保证,不过文和放心,堵燕此人这几番接触下来,本官也多少也能看出他一些性子,此人绝不是什么言而无信之辈。既然他这么说了,我们就当他说的是真话即可!”

    堵燕虽然是乱匪出身,不过从他没有拒绝那些普通百姓拖家带口一起入伙来看,就不难看出此人乃是极重情义之辈。

    如果自己这次能够帮他渡过难关,再加上去年送粮的恩义在,赵弘还是相信堵燕会说到做到归降自己的。

    看到赵弘已经决定帮忙,贾诩沉声答:“堵燕手下虽然有两万余大军,不过想要跟皇甫嵩麾下那些冀州军正面抵抗,却也很难是冀州军的对手。想要避过这次难关,只能让他们想办法撤离才行!”

    “而且在他们撤离之前,必须先想办法拖住皇甫嵩,不让他这么快率领本部大军赶到常山国境内!”

    人的名树的影,皇甫嵩本来就是朝廷重臣世之名将,尤其是在黄巾军基本覆灭之后,他跟朱儁更是风头正盛。

    普通的山贼土匪别说率军跟皇甫嵩对阵了,光是听到的名号估计就直接吓倒了。

    想当初转战豫州的时候,赵弘在彭脱大军之中也是好不容易才从皇甫嵩和朱儁手下逃得一命,所以对于堵燕现在的处境,赵弘的观点跟贾诩看法一致。以常山国乱匪那点实力,一旦双方正面大战起来,堵燕根本不可能是皇甫嵩这等沙场宿将的对手。

    赵弘点头道:“打是肯定打不过的,不过想要让他们撤离,堵燕手下除了两万余大军之外,还有不少普通军士的家眷。带上这些家眷一起逃命,他们又能躲到何处?”

    贾诩沉声道:“眼下也只能让他们进山了!一旦进了山之后,山中地势复杂根本不利抓捕。而且皇甫嵩身为冀州牧,他不可能在常山国浪费太多的时间,等到皇甫嵩退去之后,堵燕他们自然也就躲过一劫了。”

    赵弘苦笑道:“文和这个法子虽然能够解决一时之需,却是有些治标不治本啊。如果皇甫嵩下回再率领大军前去常山国,难道还让堵燕他们继续入山不成?”

 第198章 赵云归心

    贾诩道:“这就要看堵燕是如何打算了,他现在麾下一共两万余大军,加上那些军士们的家属,总人数也不过四五万人而已。如果堵燕不继续扩充下去,四五万人之后之后完全可以开荒耕种,就算是不出山也饿不死。”

    “不过堵燕若是想要继续扩充麾下大军的数量,山中却是不可能容得下十余万人。”

    从常山国往北乃是房山,牛饮山和五台山等地,往西则是巍巍太行山,虽然山中生存极为不易,不过一旦入山开始耕种,倒也少了需要上缴的钱粮赋税。

    山中百姓种出来多少,自己就能收成多少,虽然不可能大富大贵,至少有了雁门郡从旁协助,肯定是饿不死人。

    皇甫嵩本人身居冀州牧之职,而且他此次率军前去常山国,其麾下大军乃是整个冀州军精锐。无论是皇甫嵩本人还是他麾下那些大军,都不可能在常山国久留。

    一旦堵燕他们先行入山,皇甫嵩多半不会继续追击了。

    赵弘思索片刻道:“山中耕种的法子虽然可行,不过堵燕麾下两万余大军还是太少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无妨,不过将来万一我们需要争夺冀州之时,本官还是希望堵燕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助力!”

    冀州一直都是河北重地,想当初袁绍夺取冀州之后,短短几年之内就发展成天下势力最大的一路诸侯。

    雁门郡距离冀州不远,赵弘之所以费尽心思想要收服堵燕,其实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在夺取冀州而埋下一路伏兵。只是两万余大军人数实在太少,就算是能够有所助力,也是极为有限。

    贾诩道:“大人,眼下皇甫嵩出任冀州牧,以他的手段,堵燕他们短时间内很难发展壮大。不过自从黄巾之乱以来天下汹汹,属下以为皇甫嵩未必能够在冀州牧的职位上坐太久。”

    “一旦朝廷方面撤换掉皇甫嵩之后,堵燕他们自然有机会慢慢发展起来,不过现在皇甫嵩势大,我们还是要暂避锋芒才行啊!”

    朝廷现在四大州牧,除了皇甫嵩之外,刘虞、刘焉和刘表都是宗室出身。皇甫嵩能够坐到冀州牧的任上,主要是他当初平定黄巾之乱有功,而冀州又是张角老道发动叛乱的重灾区。

    为了尽快让冀州全境彻底平静下来,朝廷方面这才任命了皇甫嵩为州牧。

    不过贾诩的意思很清楚,现如今天下各处都有造反和叛乱发生,皇甫嵩不可能在冀州牧的位置上坐的太久。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