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135章

汉末狼烟-第135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平二年,五月初一,上曲阳城南五十里之外的官道上。

    上曲阳位于整个中山国最西部地区,想要从卢奴城赶到中山国,城南的官道乃是必经之路。

    汉末之际整个天下各处道路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过每个相邻的郡国之间,倒也会有修缮道路。皇甫嵩麾下大军三万人,而且还携带各种粮草辎重一起前行,如果不走官道的话,车辆运输极为不易。

    刘备也是一早就断定了皇甫嵩大军肯定会从这里经过,所以才会带着自己手下几十名心腹一直等待。

    果然,连续三四天的等待之后,终于看到了皇甫嵩跟三万名冀州军浩浩荡荡一路往西直接开赴常山国。

    此次出征常山国,皇甫嵩自己亲率大军而去。不过以皇甫嵩的身份,他自己只是坐镇后方进行指挥,真正负责率军冲锋陷阵的乃是其麾下大将杨晨还有崔元宗两人。

    其中杨晨早就跟随在皇甫嵩身边,当初豫州一战,三河骑兵统领杨虎战死之后,皇甫嵩便让杨晨顶上了杨虎的位置作为骑兵队统领。

    崔元宗乃是清河崔氏的子弟,大族出身,皇甫嵩赴任冀州牧之后,为了整合整个冀州方面资源,所以便给了冀州几个大族一些子弟出仕的名额。崔元宗本人因为还算是允文允武,所以这才出征便被皇甫嵩带上,一起前去常山国。

    皇甫嵩麾下这三万冀州军,其中三千人乃是骑兵队,剩下两万七千人皆是步卒。而且三万人之中有一大半都是刚刚招募不久的新兵,其中真正上过战场之后还能活下来的老卒,实际上只有不到一万人。

    张牛角看不起皇甫嵩手下这些冀州军的战斗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211章 兵至常山国

    就在大军行进之中,杨晨忽然催马来报道:“报!大人,前面有人自称安喜县县尉刘备想要求见,他说自己乃是卢大人的弟子!”

    刘备这个安喜县县尉的身份,皇甫嵩完全不放在眼中,不过卢植跟他交情深厚,听到刘备乃是故人弟子,最终还是对着杨晨点头道:“大军继续前行不必停顿,你去将此人带过来即可!”

    片刻之后,刘备让自己麾下几十名心腹全部呆在原地,然后只带着关张二人一起跟随杨晨面见皇甫嵩。

    看到皇甫嵩正高坐于战马之上,刘备率先行礼道:“后辈末学刘备,见过皇甫大人!”

    去年底为了出任安喜县县尉,卢植曾经帮助刘备向太尉邓盛讨了不少兵器铠甲,此时见到刘备前来,皇甫嵩也是忽然想起来这件事情。

    刘备施礼之后,皇甫嵩先是从马背上下来将他扶起,然后开口道:“玄德不是在安喜县出任县尉一职么?怎么忽然率军前来此处面见老夫?”

    皇甫嵩,朱儁和卢植等人之间的关系都不错,在确认刘备的身份之后,看在卢植面子上皇甫嵩对他倒是颇为客气。

    听到皇甫嵩问起,刘备略一抱拳道:“不敢隐瞒皇甫大人,备自从出任安喜县县尉之后,去年年底率军剿匪之际忽然遭遇埋伏,最后损兵折将吃了个大败仗。”

    “此次听闻皇甫大人率军前去常山国剿匪,备这才带着两个结义兄弟还有几十名精锐大军一起前来,希望能够略尽绵薄之力!”

    皇甫嵩皱眉道:“玄德既然是朝廷命官,就应该知道一县县尉不能擅离职守,你此次率军前来,可曾讨得县令的准许?”

    刘备摇头道:“备此来确实未曾得到县令大人的准许,不过我们安喜县附近已经没有什么山贼土匪了,所以就想着直接前来大人军中,希望大人能够将功补过!”

    皇甫嵩官场沉浮几十年,一眼就看出来刘备这是想要跟着自己一起前去常山国混些军功了。但是看在卢植的面子上,自己倒也不好直接将他赶走。

    略一权衡之后,皇甫嵩点头道:“既然玄德有这份心,那就先留在本官军中听调吧!安喜县县令那边,本官自会派人前去跟他交代一声!”

    看到刘备脸上面露喜色,皇甫嵩沉声道:“不过本官丑化先说前头,如果这次常山国剿匪玄德你能立下军功,这擅离职守之罪就算了。如果玄德只是想要跟着本官大军一起前去常山国走个过场,到时候可就休怪本官两罪并罚了!”

    皇甫嵩这话明着是说给刘备听,实际上是在说给自己手下一众将校听的,刘备又如何听不懂这其中意思?

    所以立即抱拳道:“大人放心!属下此去一定不辱使命!”

    将刘备等人一起纳入大军之后,皇甫嵩继续率领本部三万兵马朝着常山国进发。

    常山国国都元氏县城位于东南部地区,乃是常山王刘暠的王府所在地,不过皇甫嵩这次率军前去平叛并不需要面见刘暠。再加上张牛角等乱匪全部盘踞在西北部地区,所以皇甫嵩决定直接前去剿匪。

    上曲阳县乃是中山国最西部的一个县城,从城南官道上继续走了十余里之后,皇甫嵩终于率领本部大军赶到了常山国境内。

    常山国的县城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只有南行唐县和灵寿县等寥寥几个县城。

    张牛角所部乱匪的盘踞之处位于常山国西北部地区,过了南行唐县之后,还要继续走上四五天才行。当然,这是步卒行军需要的时间,如果皇甫嵩麾下皆是骑兵,快马加鞭之下一天多就能赶到了。

    中平二年,五月初三,牛饮山张牛角山寨之中。

    前几天埋伏赵弘等人失败,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张牛角也重新考虑了一下,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率军迎战皇甫嵩等人。

    不过一番考虑之后,张牛角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迎战。

    堵燕能够率军逃入山中,主要是雁门郡方面提供了不少粮食作为支持。张牛角手下三万余大军,连吃都吃不饱,如果就这么直接进山,只要皇甫嵩率军在山外等个十天半月,不用入山围剿,自己手下大军就要饿死大半。

    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张牛角只能全力一战。

    除此之外,自从张牛角发出联合其余乱匪的消息之后,这几天多多少少又有几千名乱匪来到牛饮山附近准备助战,得了这些生力军的支持之后,张牛角的信心也是恢复了不少。

    自从皇甫嵩大军进入常山国地界之后,张牛角手下的斥候一直都在紧盯着他们行军路线。不过皇甫嵩行军手段老道,张牛角轻易之下倒也不敢派出大军前去突袭,只能任由冀州军一步步朝着牛饮山而来。

    此时在重新修缮了一番的议事厅之中,张牛角和张雷周俊两人正在琢磨着,到底要如何迎战皇甫嵩等人。

    前几天在宴会厅之中一场大战,张雷曾经动了心思,想要把张牛角直接射杀当场,然后自己统领整个牛饮山上下数万乱匪。

    张牛角本来对于这一点怀恨在心,但是一想到自己手下刚刚死了几十名心腹缺少人手,再加上张雷毕竟是自己的族弟,如果就这么直接杀了他难免会引起手下军心混乱,所以最终只是将他狠狠训斥了一番,并未直接下杀手。

    看到张牛角盯着桌子上底图沉默不语,周俊小心翼翼的开口道:“根据冀州军现在的行军速度来看,皇甫嵩应该是想要让他们保存体力,所以大军行进速度并不快,大约会在三天之后到达山下!”

    山中设伏的计策本来就是周俊想出来的,当日大战一起,周俊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武力,所以第一个逃出了宴会厅。

    虽然这几天下来张牛角并未责怪自己,但是周俊还是有些害怕,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到了张牛角,然后让他想起前几天埋伏失败的事来。

    听罢周俊的汇宝,张牛角沉声道:“敌军一共有多少大军,骑兵和步卒各有多少?这些是否已经探查清楚了?”

    张雷开口道:“已经彻底探查清楚了!皇甫嵩此次前来常山国,一共带了三万名大军前来。其中三千名骑兵,还有剩下两万七千人皆是步卒。不过他这三万大军之中,真正算得上老卒的只有七八千人,剩下两万余人,都是近来才刚刚招募不久的新兵!”

    为了将功补过,张雷这几天一连派出去十几波斥候,而且下了死命令让他们一定要有所收获才能回来禀报,如果有哪一路斥候探查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就狠狠责罚。

    在张雷的努力之下,经过连续几天的探查,皇甫嵩麾下大军虚实已经被打探的差不多了。

    对于张雷的回答,张牛角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沉声道:“这两天让山中兄弟们抓紧时间训练!而且伙食管饱,吃多少有多少!等到皇甫嵩率军赶到之时,咱们就给他来个迎头痛击!”

    听到张牛角说这几天山中大军吃喝管饱,周俊立即面露苦色。

    张牛角不悦道:“咱们的存粮不是还足够半个多月么?让将士们吃饱两三天又怎么了?要是连饭都吃不饱,谁他娘的还愿意给咱们卖命?”

    周俊涩声道:“将军,存粮半个月,那是按照将士们现在的食量去算的。如果让他们敞开了吃喝,属下只怕那点存粮四五天都未必撑得住了,而且这几天山寨之中又来了不少其余义军,这几千张嘴吃喝都是算咱们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为了对付皇甫嵩手下的冀州军,张牛角只能是大肆招募其余乱匪前来牛饮山,然后加入联军跟自己一起出力。

    不过这些乱匪来是来了,他们却不可能自带粮食前来,所以吃喝只能由周俊派人前去安排。在存粮本就不多的情况下,周俊这几天扯根绳子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看到周俊完全是一副愁眉苦脸,张牛角无奈道:“那这几天就继续按照之前的粮食配给发下去,等到大后天皇甫嵩大军快要赶到的时候,再让山寨之中的兄弟们好好饱餐一顿!”

    周俊拱手道:“属下明白!”

    张牛角沉声道:“咱们山寨之中本来就有三万两千多名大军,这几天陆陆续续又有四五千人前来。现如今我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三万八千人,对付皇甫嵩手下这些新兵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你们下去告诉山中兄弟们,只要打好了这一仗,本将立即带着他们前去劫掠元氏城附近的县城!到时候吃喝管够!金银都有!就算是女人也有得分!”

    粮食,金银,还有女人。对于普通的乱匪来说,这才是最为实在的东西,而且一旦击退了皇甫嵩麾下大军之后,仅凭常山王刘暠手中那点兵力,确实事无法抗衡张牛角现在的势力了。

    听到张牛角的吩咐,周俊和张雷各自应命,然后立即前去安排起来。

 第212章 斩使以立威

    中平二年,五月初七。

    经过连续数日的忙活之后,堵燕已经成功率领自己麾下两万余大军还有一众老幼妇孺全部迁徙入山,而这个时候,皇甫嵩同样是率领本部大军三万人赶到了牛饮山脚下。

    张牛角自持兵力众多,所以根本没有躲在山上,在皇甫嵩率领大军赶到之前就已经率军下山摆开阵势,然后慢慢等待。

    此时双方大军相距不过二三里路,其中张牛角麾下三万八千余人位于战场以西,而皇甫嵩和三万名冀州军则是自东而来。

    皇甫嵩在马背之上手搭凉棚朝着前方乱匪看了看,然后对着身边的崔元宗吩咐道:“派出信使,告诉张牛角他们,只要现在愿意投降,本官会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崔元宗不解道:“大人,我们这次前来常山国,本就是为了直接剿灭这些乱匪,大人为何还要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皇甫嵩叹息道:“自从去年黄巾之乱以来,整个冀州大部分地区都受灾严重,虽然黄巾之乱已经平息,不过冀州各地的百姓却同样损失不少。常山国先是遭遇黄巾贼,然后又是张牛角等人席卷一方,国内早已经没有什么百姓了。”

    “如果张牛角此时愿意归降,除了少部分乱匪头领必杀之外,其余大部分乱匪,本官会让他们重新归田!”

    黄巾军叛乱的时候,朝廷为了震慑天下,所以下了严令一旦抓到之后立即处决,但是常山国这些乱匪的情况跟黄巾之乱又有些不一样。

    常山王刘暠整天只知道醇酒美人,根本就不管自己辖地之内到底还有多少百姓,但是皇甫嵩身为冀州牧,有些事情却不得不考虑起来。

    如果平定叛乱之后,整个常山国完全变成一片白地,到时候就算是将张牛角等人剿灭干净又能如何?眼下最好的情况就是,张牛角愿意直接归降,然后皇甫嵩会将这些参与叛乱的乱匪全部清理一遍,再将那些愿意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乱匪全部释放。

    听到皇甫嵩的解释,崔元宗摇头道:“大人虽然是好意,不过属下以为张牛角多半是不可能答应投降的。”

    皇甫嵩沉声道:“本官这也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如果张牛角愿意投降自然最好。如果他真的冥顽不灵,本官就算是把常山国变成一片白地,也绝不会允许他们继续挑衅朝廷的威严!”

    崔元宗抱拳领命,然后亲自催动战马直接奔向张牛角所部大军。

    战场之上,张牛角正准备直接催动大军开始进攻,张雷却忽然指着前方道:“大哥,官军那边有人过来了,多半是皇甫老儿派来的信使!咱们要不要让他过来?”

    张牛角冷声道:“让他过来,先听听皇甫老儿到底是什么打算!”

    片刻之后,崔元宗已经骑着战马来到了张牛角面前。

    看到张牛角身披一件锁子甲,而且张雷和周俊等几名心腹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站在张牛角附近。

    崔元宗率先开口道:“本将乃是冀州牧皇甫大人麾下崔元宗,此次奉命前来,想要跟张大头领谈一谈!”

    张牛角冷声道:“有话快说!”

    “张大头领,皇甫大人有令,如果你现在迷途知返率军投降,或许还能留的一条性命!如果继续执迷不悟,一会儿兵败之后只怕是性命难保了!”

    “想要本将投降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不知道皇甫大人愿意给本将封个什么官?若是一方太守的话,或许本将还能考虑考虑!”

    皇甫嵩允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