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171章

汉末狼烟-第171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手握实权而且还是皇亲国戚的当朝大将军,何进在朝中同样是有许多党羽的支持。在何进的授意之下,这些党羽跟邓盛他们激烈辩论,让坐在龙椅之上的刘宏实在是烦不胜烦。

    金殿之上,卢植根本就不理会何进手下那些小喽啰,直接指着何进鼻子开口道:“州牧之职总领一州军政大权,想要出任必须是朝廷重臣而且忠心耿耿才行,陛下第一次敕封的三大州牧,哪个不是宗室出身而且多有贤名?今董卓何人?居然也想出任一州州牧?”

    刘宏第一次敕封的三大州牧,其中刘表就是走通了何进的路子,最终被保送为荆州牧。

    何进当初保举刘表为州牧,朝中百官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反而还有不少人跟在自己后面一起支持。

    结果这一次同样是保举州牧,只是从刘表换成了董卓,何进自己也是没有预料到朝廷百官居然会这么反应激烈。

    看到卢植将矛锋直指自己,原本还在端架子的何进也是大怒不已,直接反驳道:“出任州牧难道一定要是宗室出身不成?皇甫将军当初平定黄巾乱贼,不是同样被陛下委任为冀州牧?”

    朝廷现在一共有四大州牧,除了刘宏第一次敕封的三个人之外,皇甫嵩同样是被委任为冀州牧。

    卢植怒声道:“皇甫将军乃是朝廷栋梁,对于陛下和朝廷忠心耿耿,而且冀州方面乃是当初黄巾之乱的重灾区。虽然河北黄巾已经基本平定下来,不过其中还有一些余孽在逃。皇甫大人能够出任冀州牧,更大的原因是为了彻底扫平冀州方面叛乱而已!”

    作为当初的河北军主将,卢植被张让手下小黄门诬陷下狱的时候,何进自己同样是参与营救,只是出力不多,最终也没有成功把卢植捞出来而已。

    纵然如此,在何进看来卢植也要承自己一份相助之情,结果卢植现在半点不念自己当初相救的之功,反而是一力要跟自己打擂台,何进心中已经是窝火的不行了。

    听到卢植再次开口,何进冷笑道:“凉州叛乱已经持续数年,董卓刚刚出任凉州刺史不久,就能协助朝廷大胜一场直接击溃数万名羌兵围城。如果陛下将董卓封为凉州牧,只要数年下来,凉州方面将再无叛乱!如此说来,为何就不能敕封董卓为凉州牧?”

    凉州附近的羌人叛乱由来已久,后来匈奴南附,同样被安置在凉州西北方向,再加上此前鲜卑人势大的时候,不时会有鲜卑人从草原之上前去凉州进行劫掠。

    这样一来,整个凉州尤其是北部地区实在是各种势力混杂,朝廷方面虽然一直致力于剿灭叛乱,实际上却是根本没有多少成效。

    董卓这一次协助朱儁直接击溃数万羌兵大军,这一点才是何进保举他为凉州牧的最大依仗。因为何进心中很清楚,刘宏跟自己一样希望尽快让凉州全境好好安定下来。

    卢植尚未开口,杨赐冷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冀州黄巾军已经基本平定,皇甫大人前去出任州牧不过是收尾而已。一旦冀州当地黄巾余孽彻底平定,皇甫将军早晚还要回来朝廷任职。”

    “可凉州方面距离中原地区太远,如果让董卓这等人出任州牧,就算是他有实力扫平凉州叛乱,万一将来尾大不掉却该如何是好?”

    刘宏最开始敕封的刘表和刘焉等人都是宗室出身,所以当初百官反对之际,很多事情不好明说。

    董卓可不是什么宗室,而且在朝中也只能依靠何进这个大将军而已。作为尚书令的杨赐,此时还真没把董卓放在眼中。

    尤其是看到刘宏似乎被何进刚才一席话给打动了,杨赐更是直接说出董卓根本不可靠这个观点。

    果然,被杨赐这么一提醒之后,刘宏似乎又有些犹豫起来。

    何进大怒道:“董卓怎么就对朝廷不忠了?杨尚书不要血口喷人才是!相当出河北黄巾之战,是谁久攻不下?结果董卓一接手,不过短短两三个月就已经彻底扫平叛军!”

    “这一次出任凉州刺史,叛军数万人陈兵城下,董卓同样是率军死守城池半点不敢懈怠,最终成功协助朝廷大军平叛,杨尚书口口声声说董卓不忠,不知到底是从何处看出来的?”

    河北之战,卢植是为了毕其功于一役才故意让手下大军围而不攻。

    此时何进说起这件事,却是正好触到了卢植的痛处。只是作为当事人,卢植却是不好直接反驳,所以只能怒气冲冲的盯着何进。

    卢植不能随意反驳,杨赐却是冷笑一声道:“董卓出任河北军主将之前,卢大人已经将张角手下那些叛军扫灭的七七八八。这扫灭河北黄巾之功到底归谁,难道大将军自己心里还不清楚?”

    何进这一次倒是没有继续大怒,而是对着刘宏略一拱手道:“当初河北黄巾军平定之后,陛下按功封赏,董卓跟雁门郡太守赵弘的功劳最大,所以受封也最重。倒是卢大人好像没有什么功劳,杨尚书这么说,意思就是说陛下处事不公了?”

    河北之战结束之后,刘宏为了表彰有功之士,将董卓提拔为凉州刺史,而赵弘同样是受到不少金银赏赐。

    不过卢植那时候还在大狱之中,最后还是靠着皇甫嵩跟朱儁求情,再加上黄巾之乱也确实被大致扫灭,所以刘宏心情一好这才答应将卢植给放了出来。

    从这一点来说,卢植确实没有受到什么封赏。杨赐言下之意说河北军平定冀州叛乱有卢植一份功劳,确实是让刘宏的处境有些尴尬了。

    杨赐刚才只顾着替卢植进行辩解,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此时被何进拿住把柄,杨赐立即跪倒在地,然后对着刘宏开口道:“陛下!老臣绝没有半点诽谤陛下的意思,只是跟大将军争执起来一是口快,所以这才。。。。”

    刘宏现在纠结的是到底要不要将董卓封为凉州牧,对于之前卢植下狱的事情已经是不怎么在乎了。

    看到杨赐跪在地上开口辩解,刘宏略揉了揉眉心略显疲惫道:“杨爱卿且起身回话,咱们现在讨论的是到底要将董卓封为凉州牧,之前的河北军如何平叛的事情,不妨先放在一边。”

    从地上起身之后,杨赐再次拱手道:“陛下,凉州牧之职权柄实在过重,董卓此人一直在地方围观,根本不曾入京效命。老臣对于其人着实信不过,所以还是不赞同将他封为凉州牧!”

    董卓是从凉州起家,出任河北军主将之前只是河东郡太守,短短一年多时间就从太守坐到了刺史甚至州牧的职位上,确实是有些升迁太快了。

    而且正如杨赐所言,董卓之前没有在洛阳做过什么重要官职,所以朝中百官对于一个并不了解的底细之人出任州牧,当然是难免有所顾虑。

 第268章 一手烂棋

    看到何进跟朝中许多重臣争执不下,刘宏略一转身对着侍立在自己身边的张让开口道:“张常侍以为,这董卓能否任命为凉州牧啊?”

    张让一开始只是想要看着何进跟邓盛他们互相斗争而已,不过作为何进的老对头,在何进跟朝中清流党争执不下的时候,张让毫不介意落井下石。

    听到刘宏询问自己的看法,张让立即开口道:“陛下,老臣以为董卓此人虽然领兵能力不错,不过让他直接出任凉州牧一职还是有些升迁太快了。既然他这次协助朝廷大军剿灭叛军有功,陛下不妨多给一些金银赏赐,然后让他继续留在凉州刺史任上。”

    “如果董卓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命立下大功,将来再提拔也不迟么。”

    将来提拔,言下之意就是现在不用敕封董卓为凉州牧了。

    听到张让开口站在杨赐等人一边,何进眼中虽然怒火大盛,不过他也很清楚今日自己是没有机会替董卓讨得凉州牧一职了。

    果然,听到张让的建议之后,刘宏略一点头道:“董卓这次虽然于国有功,不过州牧一职事关重大。传朕旨意,让董卓继续在凉州刺史任上好好努力,将来如果能够多立功勋,或可出任凉州牧一职!”

    刘宏现在一言既出,何进也不好继续反对下去,所以只能是恨恨看了张让等人一眼,然后就此作罢。

    相对于董卓的封赏,朱儁和袁绍等人就简单多了。

    朱儁现在身居右车骑将军之职,再往上升就是骠骑将军之职,这个位置只在当朝大将军何进之下,当初皇甫嵩率军扫平河南诸州黄巾这么大的功劳都没能受封,朱儁这次也是并没有被封为骠骑将军。

    在杨赐等人的建议之下,朝廷只是增加了一些金银方面的赏赐。

    相对于朱儁而言,袁绍这一次领兵先登,而且朝中有人,在太傅袁隗等人的活动之下,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大将军府从事中郎。

    大将军府从事中郎,实际上就是作为大将军何进的高级幕僚之一。袁绍府中有许多自行招募的幕僚,只不过这些幕僚有些人有着官职,有些人并无官职,只是作为何进的私人顾问而存在。

    袁绍这次领兵跟着朱儁一起前去凉州平叛,实际上就是何进为了让袁绍去镀个金而已,此番大胜一场归来,再出任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袁绍这次出任大将军府从事中郎只是简领,他本人还是西园新军之中的中军校尉。

    西园新军乃是刘宏亲自设立的,在新军之中能够担任校尉,将来随便一个外放就是至少郡司马的职位,对于这一点袁绍自然看的清楚。

    朝会结束之后,众官各自返回家中。

    何进因为答应董卓让他出任凉州牧的事情没有办成,所以心中难免有些郁闷,草草用过晚饭之后,何进立即吩咐府中侍者将让许攸前去书房之中见自己。

    许攸也是何进的幕僚之一,不过他这个幕僚并无官职在身,只是相当于何进这个大将军的私人顾问。

    等到许攸来到书房之中,却是看到何进自己面色沉重的坐在上首。

    在许攸行礼毕之后,何进立即开口道:“今日朝堂之上,本将想要保举董卓为凉州牧,结果太尉邓盛和尚书令杨赐等人却是联起手来反对这个提议,再加上张让和赵忠等人从中作梗,最后本将的提议还是没有被陛下采纳,不知子远可有什么妙计?”

    许攸皱眉道:“大将军,董卓不过是一外臣而已,州牧之职事关重大,这件事情您既然开了口,陛下答不答应其实跟我们已经关系不大了,不知大将军为何一定要促成此事?”

    说起来,董卓不过是从去年年底之时才慢慢被何进赏识,州牧这种重要官职,正如许攸所言一般,如果刘宏不愿意敕封董卓为州牧,何进就不该继续开这个口。

    但是何进一想到朝中百官联起手来对付自己,心中怒气难消之下,却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帮董卓讨得这个州牧之位。

    何进冷声道:“本将为何想要促成此事子远就不必多问了,我只问你可有办法做到?”

    许攸思量片刻道:“想要促成此事,却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这事儿怕是要求到董太后那边去了。”

    何进不解道:“董卓能否出任州牧,这跟太后有何关系?”

    董太后乃是刘宏之母,在刘宏入主皇宫之后被封为皇太后。

    董太后为人颇为贪图贿赂,当初刘宏卖官鬻爵得来的财物,有不少其实都进了董太后手中。

    只是董太后跟何皇后的关系一直不好,而何进作为何皇后之兄,跟董太后之间同样是关系泛泛。

    太后跟皇后之间关系不好,其实这里头还涉及到一桩事情。

    作为当朝皇帝,刘宏只有刘辩和刘协两个儿子,其中刘辩乃是何皇后之子,所以何皇后跟何进一党一心想要让刘宏把刘辩立为太子。

    而刘协乃是王美人之子,自从王美人被何皇后毒死之后,为了防止刘协被何皇后暗害,董太后便自己出面亲自抚养刘协。

    作为刘宏之母,再加上刘宏子嗣不多,董太后爱惜孙子,本来这事儿也无可厚非。但是坏就坏在董太后想要刘宏把刘协立为太子,而刘宏自己到现在还没松口到底会立哪一位皇子为储。

    这么一来,何皇后跟董太后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恶劣,连带着何进自己跟董太后也是关系不睦。

    所以当许攸说这事儿要求到董太后头上的时候,何进难免有些不解。

    许攸小眼睛一眨道:“大将军,朝中势力三分,现在张让跟清流党都不赞同将董卓封为凉州牧,想要促成此事,我们只能从内宫入手。皇后娘娘是您之妹,她若是开口,陛下肯定以为是受到您的示意。”

    “而董太后跟大将军您之间没有什么交情,如果能够想办法让董太后替董卓说几句话,或许陛下就能够答应此事了。”

    何进皱眉道:“本将跟董太后本来就没有什么交情,想要让他替我说话,怕是不容易办到吧?而且这事儿一旦让皇后知道了,难免也会埋怨我这个兄长不会做事。”

    许攸道:“大将军,董太后这次当然不是替您说话,我们只是让她替董卓说话而已。小人听说太后她老人家收钱办事颇为利索,而且董卓此人跟太后同姓,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引荐一番,让董卓自己准备好厚礼再放低一下姿态。一旦董太后允了口,这事儿或许还有成功的机会。”

    何进想要拉拢董卓,无非是为了给自己在地方上增加一些助力而已,这些助力有了最好,就算是没有其实差别也不大。

    对于何进来说,现在最为重要的是继续稳固何皇后的皇后之位,然后让刘宏尽快将刘辩册立为太子。

    如果何进真的答应将董卓引荐给董太后,这无疑是一招烂棋,等于是让董太后白白多了董卓这个助力。

    许攸此时提出这个建议,其实只是为了试探一下何进,看看何进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继续投效而已,根本没有想过真的让他去做这件事。

    不过何进被许攸这么一提醒,却是恍然道:“还是子远谋略深厚啊,本将怎么就没有想到去走董太后的路子?”

    看到何进居然真的准备这么干,许攸张了张嘴,不过终于还是没有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