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174章

汉末狼烟-第174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张让略一躬身道:“陛下英明,不过雁门郡距离洛阳城路途遥远,这事儿如果想要尽快办理的话,老奴现在就去拟旨了。等到陛下觉得旨意可行,老奴就命人快马加鞭送往雁门郡!”

    刘宏点头道:“行了,这事儿就先这么定了。”

    得到刘宏的批准之后,张让立即开始准备草拟圣旨,将写好的后的圣旨给刘宏看过之后,朝廷方面立即命人快马送往雁门郡。

    现在已经是八月初的时节,按照刘宏的要求,一定要在半个月之内送到,所以使者领命之后不敢耽搁,带上圣旨就赶紧上路了。

 第272章 益州大权

    中平二年,八月初十,益州锦竹县。

    益州地处大汉朝廷西南边陲,治下一共九郡,还有益州属国,键为属国和广汉属国三个郡属国。

    刘焉自从赴任益州牧之后,已经是历经了大半年的时间。前不久蜀中黄巾余孽马相率军造反,一连攻占了益州、健为和巴郡等地,形势最为严重的时候,就连刘焉自己都差点被乱军所杀。

    好在刘焉这个益州牧不是白当的,缓过来手脚之后,刘焉立即以州牧的身份征召各郡太守麾下兵力,然后集中力量跟马相决战。

    在益州从事贾龙的指挥下,黄巾余孽马相好不容易纠集起来的数万大军终于被彻底击溃,马相本人同样死于乱军之中。

    刘焉能够平定马相这次叛乱,一来是马相手下那些乱军军纪松散,二来则是马相好不容易起事之后铺子一下铺的太开,根本无法面对官军精锐的全力绞杀。

    至于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焉这个益州牧的身份可不比董卓跟丁原这等州刺史手中没有半点实权。

    在刘焉亮出自己州牧身份之后,整个益州辖下九郡三属国之中的大军全都要归于刘焉调令,而整合了益州大部分资源之后,刘焉又派出自己手下得力大将贾龙、吴懿和严颜等人,最终彻底剿灭这次叛乱。

    叛军首领马相身死之后,刘焉立即上书朝廷告捷,同时在锦竹县城之中设宴招待这次剿灭乱军的有功之臣。

    益州州治原本是在广汉郡洛县城,不过洛县城这次遭受兵祸太重,一时半刻之间根本无法修缮完整,反倒是叛军最开始爆发之地锦竹县本身的破坏并不大。

    而且锦竹县距离洛县城并不远,最后在益州别驾董扶的建议之下,刘焉将州治从洛县城迁到了锦竹县之中。

    董扶字茂安,他本人就是锦竹县人士,曾经师从大儒扬厚,后来被朝廷征辟入朝为官,最后升迁至侍中。

    在刘焉就任益州牧的时候,为了让刘焉能够尽快平定蜀中乱局,刘宏曾经特意允许刘焉自己在朝中招募几个帮手一起入蜀,而董扶就是在这个时候投靠刘焉,最终跟着他一起前来益州被刘焉任命为益州别驾。

    益州别驾这个官,其实就是整个益州之内除了刘焉之外的第二号人物了,刘焉能够让他出任别驾之位,足以看出对董扶的信任。

    酒宴之上,此时众将已经是喝到微醺,有些个性情豪迈的一点的武将,更是互相拼酒乱成一团。

    好在大军刚刚扫灭黄巾余孽,而且现在整个益州境内大部分兵权已经归于刘焉手中,刘焉在心情大好之下,倒也不在乎这些小事情了。

    将手中酒樽再次满上之后,刘焉举樽对着贾龙开口道:“此次能够一举击溃黄巾余孽斩杀贼酋马相,贾从事居功至伟,本官再敬你一杯!”

    相对于董扶来说,贾龙乃是益州旧将,早在刘焉入蜀之前就已经是颇有武勇之名了。这一次平定马相之乱,贾龙作为益州大军实际统帅确实是居功至伟。

    看到刘焉主动给自己敬酒,贾龙赶紧起身连称不敢,然后将自己手中酒水一饮而尽。

    董扶微笑道:“马相败亡之后,益州地界虽然没有什么大股反叛势力存在了,不过南部地区那些蛮族对于朝廷方面并不是十分驯服,再加上还有许多小股山贼土匪四处流窜,想要彻底平定益州局面,以后还是少不了需要贾将军多多出力啊。”

    贾龙抱拳道:“多谢董大人提点,这些都是末将分内之事,州牧大人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刘焉出任益州牧之前,贾龙的地位并不是太高,空有一身武力却是没有多少施展的机会。这次刘焉入主益州,对于贾龙来说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只要自己能够成功在刘焉面前多多表现一下,将来自然是不愁升官发财。

    除了贾龙之外,刘焉对于自己手下另外两员大将吴懿和严颜同样是好好赞扬了一番,一时之间宴会之上气氛愈发热烈起来。

    等到酒宴开到夜半时分,席上一众将官大多直接醉倒了,刘焉这才下令酒宴结束,然后吩咐自己府中下人将这些有功之士全都给妥善安置起来。

    刘焉书房之中,此时董扶正跟他相对而坐。

    作为益州别驾,董扶能够得到刘焉这么大的信任,最主要的是在刘焉准备入蜀的时候,董扶曾经暗中跟刘焉说起益州有天子气。

    作为大儒杨厚的得意门生,董扶在图谶之术上造诣极高。如果是个普通人跟刘焉去说益州有天子气,刘焉多半会一个大耳瓜子直接扇过去,然后再直接打入廷尉署好好彻查一下。

    但是董扶可不是什么普通人,首先他在图谶之术上确实有造诣,而且官居朝廷侍中一职。有身份又有专业技术,再加上刘焉当初选择益州作为自己入主之地本就是存着不小小心思,所以两人这才一拍即合。

    自从进入益州之后,刘焉不但将董扶封为别驾,而且是真心将他当成自己的心腹谋士。

    看到刘焉坐在自己面前神色略显沉重,董扶开口道:“这次马相叛乱已经被我们彻底剿灭,剩下那些山贼土匪都是不成气候,只要大人能够继续将益州兵权握在手中,他们肯定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不知大人现在担心的是?”

    刘焉沉声道:“山贼土匪都是些小打小闹,本官还没有把他们放在眼中。不过这益州地处朝廷西南疆域,跟洛阳城一向往来不便,本官前来益州之前,还真不知道蜀中这些大族势力居然这么根深蒂固了。”

    益州天府之国,从光武帝开国到现在一百多年下来,世家大族早已经不知凡几。南部地区那些蛮族虽然不服王化,不过他们的实力还没有大到主动前来进攻益州的地步。

    百余年承平下来,益州这些世家大族已经是基本连成一气。别的不说,光是董扶自己所在的董家,其实也算是蜀中一个中等家族。

    这些世家大族一个个都是家有良田数千亩,僮仆下人一大堆,他们的存在,明显是威胁到了刘焉对于益州全境的深度掌控。

    但是看不惯他们是一回事,想要彻底剿灭他们却又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刘焉现在真正心烦的是,如何收服这些世家大族为己用,好让自己彻底掌握益州的军政大权。

    听到刘焉如此一说,董扶苦笑道:“大人,世家大族其实天下各处都有。想当初光武皇帝大封功臣,南阳一地豪族最多。不过前不久在黄巾之乱的冲击下,南阳郡豪族有不少都损失惨重。”

    “益州地区向来交通闭塞,所以这么多年承平下来,有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存在也是其必然性。对于我们来说,属下倒是觉得这些世家大族其实也未必都是绊脚石,如果大人手段得当,同样能够让他们为州牧府所用!”

    刘焉道:“不知茂安计将安出?”

    董扶道:“大人,这些世家大族,说到底无非是家中钱粮充足而且土地广阔。前些年益州方面都是各方太守秉政,他们想要对付这些世家大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如今主公出任益州牧,就等于是彻底掌握了大义和名分。”

    “如果我们想要对付这些世家大族,拉拢其中一批,然后再打压其中一批,最多三五年下来,主公就能大致掌控整个益州了!”

    益州有天子气,这是董扶自己推算出来的结果。不过去年底刘焉向朝廷上书希望重置州牧,而且自请牧守益州,董扶便下意识觉得益州天子气跟刘焉之间肯定有关系,所以干脆辞了自己在朝中的侍中一职,然后跟随刘焉一起入主益州。

    虽然董扶自己所在的家族也是这些世家一员,不过为了协助刘焉彻底掌握整个益州,董扶并不介意对那些不识相的老乡们下手。

    听到董扶的建议,刘焉揉了揉眉心道:“本官虽然已经进入益州大半年时间,不过说实在话到底拉拢那些家族又打压那些,现在想要去做还真是没有什么头绪啊。”

    做事情都要一步步来,刘焉进入益州到现在,一直都在全力掌握整个益州九郡三蜀国的兵权。手中没兵说什么都不没用,刘焉对于这一点还是有着清楚认识的。

    经过大半年的整合,再加上前不久对付马相这个契机,刘焉已经是基本上掌握了益州境内的兵权。

    但是这大半年时间耽搁下来,刘焉也是根本没有精力去仔细琢磨益州那些世家的情况了。

    董扶笑道:“主公勿忧,这大半年时间下来,属下已经命人收集了不少益州境内的世家资料。对于这大大小小几十个世家,如果主公打算下手的话,属下完全可以从旁协助到底该拉拢哪几家,又打压哪几家。”

    刘焉本人忙于别的事情并不了解益州这些世家的具体情况,不过董扶可是锦竹县本地人士,对于蜀中这些世家不说知之甚详,至少其中大部分还是有不少了解的。

 第273章 诛心之议

    听到董扶如此一说,刘焉这才展颜道:“很好,这件事情就先麻烦茂安了,等到此件事了,本官就准备动手!”

    此事商议妥当,刘焉思索片刻道:“本官虽然已经入主益州,不过我那几个孩儿如今都还在洛阳,要不要想办法尽快将他们接回来?”

    刘焉此次赴任益州牧乃是孤身上任,四个儿子全部留在洛阳城之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刘焉自己也是想要从益州暗中起事。

    不过刘范和刘璋等人如今都还在洛阳城之中,刘焉又担心自己一旦起事,朝廷方面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几个儿子,所以这才想要将他们全部接来益州。

    董扶沉声道:“大人,属下以为此事现在还不宜轻动啊。大人如今出任益州牧不到一年时间,将诸位公子留在洛阳城,其实正是为了让朝廷和陛下对大人放心。如果我们现在就迎回诸位公子,难保朝廷方面不会生出疑心来!还请大人三思!”

    刘焉叹息道:“我也知道将范儿他们接回来肯定会引起朝廷方面的猜疑,关键是让他们继续留在洛阳城,本官这心中又着实有些放心不下啊。”

    董扶道:“自从黄巾之乱被彻底剿灭之后,朝廷大局现在已经基本平稳,只要陛下不对大人生出什么疑心来,几位公子留在洛阳城,安全方面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刘焉三子刘瑁身体不好并未出仕,幼子刘璋还年幼,长子和次子虽然已经出仕,不过都是在朝廷担任文职官员。

    而且他们也是宗室身份,就算是犯了什么罪,也只能交由宗人府处置,刘焉当初就是身居宗正卿一职,在宗人府里头自然是不可能加罪刘范他们。

    被董扶这么一劝,刘焉终于还是打消了将刘范等人接入益州的打算。

    不过沉思片刻之后,刘焉却是神色凝重道:“陛下当初答应委任州牧,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定地方。本官现在扫灭益州黄巾余孽,而且收拢流民复安百姓,最多两三年下来整个益州毕竟重新安定。如果到时候陛下想要将我们调离益州,届时却该如何应对?“

    益州是朝廷的益州,刘焉现在最担心的是,一旦自己将益州治理安定之后,朝廷方面万一撤掉自己这个州牧,或者是派了别人前来接替自己,到时候可就有些难办了。

    听到刘焉这个担心,董扶沉声道:“想要解决这件事情,除非是朝廷彻底打乱起来根本无力顾及我们,唯有如此才能应付这个局面!”

    刘焉疑惑道:“黄巾之乱已经被彻底镇压下去,陛下如今帝位稳固,想要朝廷方面大乱,除非是…。”

    说到这里,刘焉忽然醒悟过来,然后目露惊骇之色盯着董扶,似乎有话要说却又不敢开口一般。

    倒是董扶脸上神色不变的开口道:“大人猜想的不错,想要让朝廷大乱起来,除非是当今陛下驾崩,少君登位,然后何进跟张让等人斗争起来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刘宏一共只有两个儿子,一旦他驾崩之后,要么是皇长子刘辩上位,要么就是皇次子刘协上位。

    大将军何进乃是皇长子刘辩的亲舅舅,他当然属意让刘辩登基,但是张让赵忠他们跟何进一直不对付,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让张等人其实更想让皇次子刘协登基。

    眼下刘宏尚在,所以将来到底是谁登基的问题还没能凸显出来。但是刘宏一旦身死,无论是刘辩登基还是刘协登基,何进跟张让等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彻底爆发出来。

    到时候朝廷内部外戚跟宦官斗争起来,自然就顾不得刘焉这种身在外地的朝廷大臣了。

    只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刘宏必须身死才行。

    刘焉虽然来到益州之后自己心里也是打着小算盘,但是说到底,要让他对刘宏下手,他还真没有这个胆子。

    听到董扶直言不讳说出这些,刘焉神色紧张道:“住口!刺杀陛下这种大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管天下各路诸侯谁想去当这个出头鸟,反正本官是绝对不会如此去做!”

    董扶笑道:“大人多虑了,陛下久居深宫之中,身边护卫如云,想要刺杀于他岂不是自寻死路?”

    听到董扶并不准备刺杀刘宏,刘焉神色这才略有好转道:“那你的意思是?”

    董扶道:“大人,陛下自从登基之后并不喜欢处理政务,反而是整日里流连后宫的时间颇多。我们想要出手的话,其实只要找准陛下的弱点即可!”

    刘宏有什么弱点?当然是贪玩好色!刘焉作为皇叔对于这些事情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