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238章

汉末狼烟-第238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军出动之前,程绪和魏攸等人都认为不该出兵才对。但是现在大军已经兵临土垠县城下,刘虞自己反倒是又有些犹豫起来。

    齐周心中暗自叹息一声,然后开口道:“主公,公孙瓒不听州牧府的号令,而且私自整顿大军齐心可诛。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将其剿灭,一旦他发展起来之后必然还是幽州大患。”

    “所以主公此举虽然难免死伤一些将士们,不过为了整个幽州的大局考虑,却也是不得不为之啊!”

 第372章 最后机会

    齐周知道刘虞有些悲天悯人见不得百姓和将士们受苦,但是现在本部大军都赶到土垠县城下了。作为一军主将,刘虞这个时候再考虑这些问题明显是有些不合适了。

    被齐周这么一提醒,刘虞也是立即反应过来。

    然后略一沉思盯着前方城头道:“公孙瓒手下不过一万余人,而且土垠县城墙防御又远远比不得蓟县城。你们说本官如果亲自前去劝降,公孙瓒会不会答应投降?”

    鲜于辅皱眉道:“主公,我们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公孙瓒如果真有投降的心思,早就派人前去蓟县城求见。到了现在他都没有前来示弱,末将以为他多半是不肯投降的。”

    大将钟浩同样开口道:“主公,公孙瓒城外一连挖掘了两道壕沟,您若是想要亲自前去劝降,就必须越过两道壕沟才能到达城下,万一公孙瓒暴起发难,届时只怕更不好收场啊!”

    钟浩的意思很明白,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个局面,公孙瓒多半是不肯投降的。反倒是刘虞想要亲自前去劝降,这无疑是在羊入虎口。

    刘虞沉声道:“公孙瓒此人虽然桀骜不驯,不过他也不是暗箭伤人之辈。你们不必多劝了,我意已决!”

    齐周无奈道:“主公,我们先假设公孙瓒不会下黑手而且同意跟您对话。不过主公可曾想过,我军现在又能开出什么条件来让公孙瓒心甘情愿出城投降?”

    幽州局势之所以发展到今日,就是因为公孙瓒不愿意放弃右北平郡太守这个职位,所以才跟刘虞对着干。

    刘虞现在前去劝降不是不行,但是一定要开出能够让公孙瓒心动的条件来才有可能成功。

    听到齐周的担忧,刘虞沉思片刻道:“只要公孙瓒愿意开城投降,然后主动辞去右北平郡太守之位,本官可以保证放他一条活路,让他带着家人前去别处!”

    齐周苦笑着对刘虞略一拱手道:“主公,属下以为公孙瓒多半不会同意这个条件的。”

    刘虞沉声道:“成与不成,总要试试才行!”

    说完这些之后,刘虞对着鲜于辅开口道:“鲜于辅将军,敢不敢跟本官一起前去城下走一趟?”

    刘虞自己身为主将都毫不畏惧,鲜于辅此时也只能无奈抱拳道:“愿随主公一同前去!”

    城头之上,公孙瓒此时同样是带着自己麾下一众大将远远看着刘虞等人。

    虽然刘虞刚才身处之地在投石机射程以外,不过公孙瓒远远看去,还是能够大概看出个轮廓的。

    在刘虞和鲜于辅动身向前走了不远之后,目力较好的公孙越立即沉声道:“主公,是刘虞和鲜于辅,看来刘虞多半是准备亲自前来劝降了,我们要不要趁机将他格杀当场?”

    刘虞乃是城外两万余幽州军的主心骨,一旦他身死,这两万多幽州军就算是不会立即崩溃也必然士气大落。

    公孙越可不管对刘虞动手会不会有失君子风度,在他看来刘虞这个时候亲自前来劝降才是真正的找死。

    听到公孙越开口,公孙瓒神色凝重的摇头道:“吩咐下去,不许暗箭伤人,刘虞想说什么,就让他说好了!”

    公孙越不甘道:“主公!刘虞身边只有鲜于辅一人随行保护,一旦他到了城下之后,咱们只要乱箭齐发,保管叫他有来无回!如果失去这次机会,再想杀掉刘虞可就难如登天了!”

    公孙瓒冷声道:“刘虞老儿身为州牧都敢亲自前来城下,我们若是现在动手,一旦传扬出去你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本官?”

    略一停顿之后,公孙瓒对着大将严纲吩咐道:“传令下去,没有本官的号令,谁也不许对刘虞和鲜于辅动手!”

    正如刘虞所预料的一般,公孙瓒虽然桀骜,不过这种暗箭伤人的事情他还真的做不出来。

    城头之上这么一耽搁的功夫,刘虞和鲜于辅两人已经是直接来到城池下方。

    看到城头之上正在俯视自己的公孙瓒等人,刘虞略一拱手道:“公孙大人,别来无恙啊。”

    公孙瓒面无表情的还了一礼,然后冷哼道:“如果州牧大人能够在蓟县城安安稳稳的呆着,本官才算是无恙。现在城外被数万幽州军围困,州牧大人觉得下官无恙否?”

    刘虞也不理会公孙瓒的嘲讽,而是沉声道:“自从本官赴任幽州牧以来,乌桓人和鲜卑人的威胁已经被全部扫灭。现如今整个幽州辖下的汉人百姓都不用在提心吊胆了,如果伯圭能够答应本官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兵戎相见!”

    公孙瓒冷声道:“州牧大人有何条件?”

    刘虞沉声道:“第一,你立即开城率军投降。第二,本官希望你能够主动辞去右北平郡太守之位。如果伯圭愿意答应这两个条件,本官保证不会伤害城中任何一个百姓和军士!”

    公孙瓒摇头道:“想要我开城投降再辞去官位,州牧大人就不必多想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公孙瓒半点没有投降的意思,刘虞脸色一沉道:“土垠县守备一般,城中可用之兵不过万余人而已。本官现在亲率大军三万人赶来,就算是在城外围而不攻,你们又能撑多久?”

    刘虞手下的幽州军实际上只有两万五千人而已,不过现在为了吓唬公孙瓒,所以一开口就是大军三万人。

    公孙瓒冷笑道:“城中如何防守,这一点就不需州牧大人操心了,大人还是好好琢磨一下怎么破城才好!”

    刘虞沉声道:“本官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立即打开城池投降,然后主动辞去太守之位,唯有如此还有一条活路!否则一旦城池被攻破,到时候下场如何就不用本官多言了吧?”

    公孙瓒从自己背上取下长弓,然后直接弯弓搭箭朝着城下一箭射去!

    不过这支箭矢不是朝着刘虞去的,而是直接落在刘虞面前三步之外的地方。

    看到自己面前的箭尾仍在颤动不已,刘虞面色沉重的猛一拂袖,然后头也不回直接朝着城外大营而去。

    公孙瓒这一箭就已经彻底表明了他肯投降的态度,此时再要劝说也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就在刘虞跟鲜于辅刚刚返回大营不久,齐周面色凝重的前来禀报道:“主公,出事了。”

    刘虞皱眉道:“公孙瓒手下大军全在城中,我军眼下还没有发动进攻,现在能出什么事情?”

    齐周道:“辽西郡太守廉翻率军五千人按照大人的要求赶去令支县,不过前几天却遭受公孙瓒手下大将严纲率军阻击,一战过后辽西郡五千大军几乎全灭。军司马韩琼当场战死,只有军司马项初护着太守廉翻跟几十名残兵逃到了令支县之中!”

    听到廉翻手下五千大军已经在前几天就被彻底击溃,刘虞大怒道:“传本官之命,让廉翻立即前来大营之中见我!”

    对于廉翻手下的五千大军,刘虞实际上并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让他率军赶来,不过是为了防止公孙瓒弃城逃往辽西郡,同时也算是壮个人场而已。

    结果现在五千大军没有发挥半点效力就被灭掉了,刘虞心中自然是大怒不已。

    看到刘虞发怒,齐周凑到他身边低声道:“主公,我军出兵之前杀了程大人,已经足够威慑军心了。如果现在再杀了廉太守,只怕大军只会人人自危,很难继续用命了,还请大人三思啊。”

    在刘虞率军出动之前,程绪因为拼死力谏最后被杀。结果现在大战还没开始,如果再把廉翻给杀掉,虽然赏罚分明是有了。

    但是这么一来,也确实很容易引起手下大军军心不稳。

    听到齐周这一番劝说,刘虞先是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对着鲜于辅沉声道:“我军填平城外壕沟需要多久?”

    为了阻挡幽州军来攻,公孙瓒早在刘虞大军动身之前就调派了不少民夫和军士前去城外挖掘壕沟。

    此时整个土垠县四周已经被挖开了前后两道壕沟,刘虞如果想要出动大军前去攻城,那就必须先把这些壕沟给填平,然后才能靠近城墙。

    鲜于辅思索片刻道:“如果我军全力行动起来,估计三四天之后差不多能将这些壕沟全部填平!”

    刘虞沉声道:“传我军令,大军今晚好好休息一夜,明日一早立即开始填平壕沟!”

    鲜于辅抱拳道:“末将遵命!”

    齐周低声道:“廉翻如何处置?”

    刘虞沉声道:“让他呆在令支县之中等候发落!等到本官率军击破土垠县城之后再说!”

    反正廉翻手下现在已经没有大军可以调用了,让他继续留在令支县,刘虞正好是眼不见心不烦。

    齐周道:“主公,我军现在兵力虽然足够,不过军中可用大将不多。辽西郡军司马项初能够带着廉翻杀出重围,想来也是一员虎将,不如先将此人给调到大营之中前来效命?”

    作为辽西郡的军司马,项初如果在此次攻城之战中能够立下大功,等到大战结束之后,也正好可以替廉翻求情。

 第373章 美稷城

    齐周此举看似要将项初调来大营之中效命,实际上是在给廉翻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廉翻此人治政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军事方面并不擅长而已。一旦公孙瓒覆灭之后,右北平郡重新恢复,少不了还要渔阳郡和辽西郡方面进行支援。

    此时给廉翻留下一条活路,也是为了将来整个幽州的发展考虑。

    不过刘虞现在明显是在气头上,所以齐周也只能先从项初这边入手,希望说服刘虞将项初调来。

    听到齐周的建议,刘虞沉思片刻终于还是点头道:“好吧,传我之命,让项初前来大营之中听调!”

    中平三年,六月十六日,西河郡美稷城。

    美稷城虽然地处西河郡之中,不过作为护匈奴中郎将张修的驻地,西河郡太守实际上是管不到美稷城头上的。

    早在大汉立国之初,草原之上的匈奴人曾经不可一世。

    不过后来风水轮流转,前汉卫青霍去病等人数次率军北征,不可一世的大匈奴也是慢慢衰落下来。

    等到后汉刘秀建国时,草原之上的乌桓人和鲜卑人先后崛起,再加上匈奴人本身内乱不已,整个部族实力更是大不如前。

    在建武年间,草原之上的匈奴人再次分裂,其中一部往西北方向而去,这一支匈奴人被称为北匈奴。

    而另外一支匈奴人归附大汉朝廷,由朝廷方面设置护匈奴中郎将进行管理,这一支匈奴人被称为南匈奴。

    自从建武年间匈奴人南北大分裂之后,归附汉朝的南匈奴处境跟乌桓人颇为相似,再想返回草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匈奴人还是沿袭前汉时期的称呼,其最高统帅被称为单于,在单于之下则是左右两贤王。

    自从南附之后,匈奴人本身的命运实际上已经是跟大汉朝廷息息相关,所以朝廷委派的每一任护匈奴中郎将,才是匈奴人之中真正说话管用的。

    现任护匈奴中郎将张修已经在任上好几年了,在张修上任之初,匈奴单于呼征根本不买账,一心想要自己统帅所有的匈奴人。

    不过张修也不是好惹的,两人之间的矛盾爆发出来之后,张修直接带兵将前任匈奴大单于呼征杀死,然后将右贤王羌渠扶持为大单于。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之后,羌渠已经彻底成了张修的应声虫,而张修对于整个匈奴人的影响同样是根深蒂固。

    当初武州县剿匪的时候,赵弘曾经派人向张修求援,不过两人之间后来却因为战利品的事情闹的很不愉快。

    在武州县一战之后,张修已经是跟雁门郡和赵弘结下仇怨了。

    不过这两年来整个雁门郡发展极快,而且张修也找不到对雁门郡下手的机会,所以只能冷眼旁观。

    这一次赵弘亲率大军数万人前去幽州,这么大的声势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张修手下斥候。

    所以在赵弘率军从阴馆县出发之后,潜伏在雁门郡方面的斥候立即快马返回美稷城,然后向张修禀报了这个消息。

    美稷城,护匈奴中郎将府邸之中。

    张修此时正坐在主位之上,而张修对面坐着南匈奴单于羌渠,左右两边则是匈奴人左贤王严落和右贤王白铜两人。

    匈奴人称霸草原的时候,单于的个人威望从来没有人敢质疑,在他之下的左右贤王一般都是由单于本人进行委任。

    不过自从南附之后,匈奴人也是跟乌桓人一样各自为政,所谓的大单于根本不能统帅全族了。

    因为大汉朝廷根本不允许匈奴人再次彻底一统,所以名义上的匈奴人单于一般由朝廷方面进行敕封,而单于之下的左右贤王,则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能出任。

    比如现在的匈奴左贤王严落和右贤王白铜两人,他们两个实际上能够调动的大军,比起羌渠来说更多。

    看到自己面前三人都是有些迷惑,张修沉声道:“本将刚刚接到雁门郡斥候的回报,赵弘现在已经亲率大军杀入幽州,雁门郡本身现在防备空虚!”

    雁门郡大军北上草原剿灭步度根和轲比能的时候,从他们部落之中缴获的牛羊马匹早就让张修眼红不已了。

    不过鲜卑人乃是朝廷的生死大敌,张修如果胆敢出兵干预,赵弘只要一道奏折送上去,张修这个护匈奴中郎将就算是做到头了。

    对于雁门郡,张修是老早想要前去洗劫一番,只是一直没胆子动手而已。

    不过现在整个雁门郡本身已经防备空虚,再加上董卓入主洛阳城的消息传来,张修很清楚朝廷方面一时半刻是顾不上自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