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42章

汉末狼烟-第42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植率领朝廷大军在城外挖掘壕沟打造攻城器械,这些情报张角都知道,可惜他虽然有心想要尽快撤离,实际上却是根本无法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张角自己一再催促,张梁也不敢贸然行动,只是想要等他病好一点再说。

    此时在县衙之中,张角正面色蜡黄,气息奄奄的躺在一张卧榻之上。在张角身边,除了三弟张梁之外,就只剩下几个亲信徒弟了。

    作为黄巾军的最高统领,张角自然不希望自己已经病入膏肓的消息传播到大军之中,因为这样一来很容易引起军心恐慌。所以自从生病之后,张角对外宣称的都是自己正在全力做法,准备召唤天兵天将下来协助黄巾军杀敌。

    对于那些黄巾军之中的狂信徒来说,张角就算是说自己能把玉皇大帝请下来他们也信。可惜对于广宗城之中大部分黄巾军来说,他们对于张角已经从最开始的盲目崇拜演变成逐渐失望了。

    在这种失望之下,整个广宗城之中开始断断续续出现一些逃兵,朝廷方面对于黄巾军的政策向来都是抓到就杀。继续在广宗城等下去,一旦城破之后自然免不了一死。反而是趁着官军尚未攻城之前进行逃离,或许还能逃得一命。

    张角张梁自然不可能坐视广宗城之中的黄巾大军就这么作鸟兽散,所以这些天以来张梁特意指派了一支心腹大军对整个广宗城进行巡视,一旦发现有人私自逃离,抓回来之后都是立即处死!而且是在数千名黄巾军众目睽睽之下执行,为的就是震慑住城中其余那些想要逃命的黄巾军。

    张角在喝下一碗人参汤之后又闭目休息了好一会儿,气色终于慢慢有些好转了。看到围在自己身边的三弟张梁和几名心腹徒弟,张角缓缓开口道:“你们先出去守着,让我跟三将军单独说几句!”

    自从黄巾军正式起事之后,张角自封为天公将军,将二弟张宝封为地公将军,三弟张梁则是封为人公将军。不过他自己在手下面前称呼张梁,还是叫他三将军。

    听到张角的吩咐,几名徒弟立即施礼告退,片刻之后,整个房间之中只剩下他们兄弟二人。

    看到张梁眉宇之间仍是一片愁色,张角叹息一声开口道:“我这一次,怕是撑不过去了!”

    张角三兄弟之间关系极好,对于三弟张梁来说,无论张角是黄巾军的天公将军还是朝廷口中的逆贼首领,张梁都是一直把他当成最疼爱自己的大哥。

    此时听到张角这么一说,张梁立即双目泛红道:“大哥你不要胡思乱想,你这只是操劳过度而已,在广宗城休息几天之后,等到你病一好,咱们立即开始突围!”

    张角苦笑道:“我给人看了这么多年的病,自己身体什么情况还能不知道?”

    看到张梁又要开口劝慰,张角吃力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打断自己,然后定了定神继续道:“你老实跟我说,城外的官军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的攻城器械打造如何,城外的壕沟又挖掘多少了?”

    张梁开口道:“我们的探子根本无法混入官军大营之中,所以攻城器械方面,我只能推测他们至少准备了上百架云梯和二三十两投石机。至于城外的壕沟,他们现在已经快要挖了一半了,照这个速度继续下去,估计最多一个多月就能挖完一周!”

    张角皱眉道:“突围之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梁无奈道:“大哥!你的身体这个时候怎么能跟着大军一起突围?如果不能带着你一起走,我是绝对不会让兄弟们提前突围的!”

    张角咳嗽两声之后怒声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自己也知道官军一个多月就能彻底包围广宗城,到时候你们还能走得了么?我现在反正已经时日无多了,正好留在广宗城之中吸引朝廷大军的注意,到时候你率军另行突围才能更有把握一些!”

    张梁摇头道:“大哥你不用多说了,如果你的病好不了,最多我们兄弟就一起死在广宗城之中罢了,无论如何我是不可能抛弃大哥你的。”

    听到张梁如此一说,张角心中同样是心情复杂。张梁这种宁死也不愿抛弃自己进行突围的态度,一方面自然是兄弟情深让他自己感到颇为欣慰,另一方面则是于整个广宗城之中数万黄巾军的内疚。

    不过张角也知道自己这个三弟不可能改变主意的,所以神色痛苦的沉思良久之后才继续道:“如果不准备撤离的话,你有什么打算?”

    张梁开口道:“我们在广宗城之中还有五六万大军,而且城中还有许多咱们积累起来的粮草,就算卢植能够将我们团团围住,一时半刻他也休想破城!”

    “只要我们能够在城中坚持住,然后尽可能消耗掉卢植麾下的兵力,一旦卢植手下的大军兵力不多时,二哥肯定能够在外面对咱们进行策应,如此一来我们还是有机会击败卢植的!”

    听罢张梁的打算,张角心中无奈的叹息一声。卢植本人用兵手段本就谨慎,数万官军更是战斗力高超,就算是卢植率军攻城,也不可能出现张梁自己设想之中的这种情况。

    想到此处,张角先是示意张梁将自己扶了起来,然后盯着张梁开口道:“我刚才已经跟你说过了,我的身体这次多半是不行了。你说我不走你也不走,不过你一定要答应大哥!如果我真的死在广宗城,等到我身死之后你一定要想尽办法带领剩下的兄弟们进行突围!”

 第65章 雁门乱局

    光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太原郡阳曲县。

    从洛阳城率领本部大军北上之后,一连经过河内郡跟上党郡,赵弘一行人终于来到太原郡地界。阳曲县位于滹沱河南岸,属于太原郡北部的一个县城。

    从阳曲县继续往北,经过滹沱河之后再行四五天就到了雁门郡地界。

    赵弘虽然有心尽快赶到雁门郡之中,不过在雁门郡现在局势复杂的情况下同样是不敢操之过急。所以从洛阳城开始北上之后,赵弘一方面派出李恭率领几名斥候先行前去雁门郡打探,另一方面则是跟贾诩和田丰等人琢磨雁门郡的具体情况。

    根据朝廷方面收集到的资料来看,雁门郡位于并州西北部地区,辖下一共十四县,其郡治位于整个雁门郡中南部地区的阴馆县。也就是说,作为新任的雁门郡太守,赵弘的衙署同样是要设立在阴馆县之中。

    由于雁门郡地处偏远,虽然辖下一共十几个县城,实际上郡内百姓只有三十多万人,就算是加上那些没有统计进去的人口,总人数也不过超过四十万。比起颍川郡或者汝南郡这等中原腹地来说,人口密度根本就没得比。

    雁门郡之中的百姓,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南部地区,整个雁门郡北部只有平城和强阴县两处县城。其中平城县往东不远就是幽州代郡,在赵弘看来,平城县最主要的任务其实就是跟幽州方面互通消息所用。

    除了平城县之外,强阴县位于整个雁门郡最北部,从强阴县继续往北,只要再走上百余里就能出了大汉边界进入鲜卑人的地盘。

    而鲜卑大王蒲头的王庭弹汉山,距离强阴县不过两三百里路程。将自己的王庭设立在距离大汉朝廷边疆这么近的地方,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当年鲜卑大王檀石槐还没死的时候有多嚣张。

    强阴县乃是真正的边城,所以县中百姓根本没有多少,城中人口大部分都是雁门郡的守军。这些守军的任务有两个,第一个就是监视草原之上那些鲜卑人的具体动态,如果他们有可能南下的话,就立即快马前去阴馆县通知到雁门郡太守。

    第二个任务则是,一旦鲜卑人真的南下扣边了,强阴县就是整个雁门郡乃至于大汉朝廷的第一道防御。就算是城中守军因为兵力所限不能阻挡鲜卑人南下,至少也要守住强阴县城不失,然后如同一根钉子一般扎在鲜卑人大军后方寻找战机。

    一开始的时候,鲜卑人自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他们在真正南下劫掠之前,都会想尽办法先把强阴县攻破,清除这个障碍之后再放心南下。

    不过强阴县本身就是为了防御鲜卑进攻而设立,所以城中防御极为严密,再加上至少数百大军进行死守。几次进攻下来,鲜卑人就算是能够攻破强阴县城,他们自己同样是损失不小。而且强阴县城之中百姓不多物资匮乏,就算是搜遍整个县城,也根本搜不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有鉴于此,后来鲜卑人再要南下扣边的时候,路经强阴县之时都会特意留下一支两三千人的骑兵队,然后将整个强阴县城团团围住。有了这支两三千人的鲜卑骑兵在城外监督,城内数百名雁门郡守军根本就无法作为,否则他们一旦出城的话,旷野之上根本就挡不住数千名鲜卑骑兵的冲击。

    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情况,强阴县作为雁门郡最北部的一个县城,这么多年下来却是仍能继续保持。

    从强阴县继续往南,一直到马邑县附近,中间数百里都是空旷的草原之地。而整个雁门郡之中的乌桓部落,大部分都集中在强阴县和马邑县之间这一带。

    雁门郡三十多万人口,这其中并不包括郡内的乌桓人,此前历任雁门郡太守和护乌桓校尉虽然也曾想要清查一下乌桓人的具体数量,不过最后却都因为这些部落并不太配合而未能成功,最后也只能猜测一下,整个雁门郡之中的乌桓人大约有二十万人到三十万人之间。

    赵弘一开始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立即心中一惊,二十多万将近三十万,这已经跟整个雁门郡之中的汉人数量几乎持平,难怪这些乌桓部落越来越嚣张,甚至敢于直接进行反叛击杀太守。

    作为边疆之地,按理说为了防止鲜卑人南下,雁门郡的郡国兵应该是越多越好,可惜整个雁门郡人口基数太小,而且普通百姓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对于当兵的意愿并不强烈,尤其是雁门郡这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边郡。

    经过前几任雁门郡太守的不懈努力,雁门郡的总兵力总算是达到四千余人,其余五百人左右的大军驻扎在强阴县,还有一支三百人左右的大军驻守在平城县。其余大军大部分都驻扎在郡治阴馆县之中,还有最后一部分则是分散到其余县城,协助当地县衙维持治安。

    中原地区最多的是山贼土匪,而雁门郡地处边关,境内最多的却是剿之不尽的马匪。这些马匪有些是汉人,有些是乌桓人,有些则是小部分流窜过来的鲜卑人。

    因为他们都有马匹充当坐骑,所以来如影去如风,一般都是抢劫完成之后干净利索的撤走,就算是官军收到某些商队的报告,也很难去追击那些早已经不知道身在何处的马匪了。

    马匪,乌桓人,还有随时可能南下的鲜卑人,看到区区一个雁门郡之中情况这么复杂,赵弘略显头疼的将手中资料扔到桌案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

    看到赵弘面色沉重,贾诩开口道:“大人可是为了雁门郡的情况而担忧?”

    赵弘苦笑道:“是的,当初还在洛阳城的时候,本官以为平定雁门郡不过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而已,哪曾想到实际情况却是这么复杂。”

    田丰沉声道:“大人以为,我们赶到雁门郡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赵弘开口道:“乱世兵权最重!我们此去雁门郡,第一点就是先想办法收服阴馆县之中剩下的两千余大军,剩下的事情都可以押后再说。”

    雁门郡总兵力原本有四千余人,不过其中五百人在强阴县,还有三百人在平城县。而阴馆县之中的数千大军,在前不久乌桓人叛乱的时候,为了保护前任太守死伤近千人,所以现如今整个雁门郡之中的郡国兵,已经只剩下四千人不到了。

    在前任雁门郡太守连同郡丞一起身亡之后,现在阴馆县之中的两千余残兵全部归于军司马王镇统帅。

    虽然从名义上来说,等到自己到任之后,整个雁门郡所有大军都要听从自己这个信任雁门郡太守的命令。不过赵弘此时却并不这么觉得。

    一来自己在雁门郡根本没有什么根基,想要凭着朝廷方面一张雁门太守的任命书就号令数千大军,估计也只有刘宏才会觉得可行。至于第二个问题,实际上就出在这个雁门郡军司马王镇身上。

    在乌桓人叛乱之前,雁门郡本来有三个军司马协助前任太守统率大军,其中一名军司马郑渊率领五百大军驻守强阴县。

    另外两名军司马王镇和赵璟则是驻守在阴馆县,其中赵璟乃是前任太守的心腹,主要负责雁门郡郡治阴馆县的防卫。而王镇则是负责阴馆县之外,其余十几个县城的安全问题。

    在乌桓人叛乱的时候,强阴县因为距离阴馆县太远,所以郑渊虽然有心救援,却是根本来不及了。而等到阴馆县被乌桓人攻破之后,前任太守和郡丞连同军司马赵璟全部战死,反倒是这个王镇自己活了下来。

    如果说这其中没有什么蹊跷之处,赵弘是根本不相信的。

    因为李恭等人已经骑乘快马先行赶去了阴馆县,所以赵弘已经是收到了一些雁门郡方面的及时消息。

    根据李恭等人的情报来看,王镇本来就对于前任太守多有怨言,再结合乌桓人叛乱之后唯有他自己活下来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个王镇勾结乌桓人,然后卖了前任雁门郡太守。

    雁门郡太守一职已经空缺了不少时间,王镇现在乃是整个雁门郡之中官职最大之人。虽然他名义上仍是雁门郡守军的军司马,实际上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是代行了不少太守职务,只是他没有一郡太守任命和裁撤一些官员的权利而已。

    听到赵弘说率先掌握军权最重要,田丰略一点头道:“从李恭他们发回来的情报来看,我们想要彻底掌握整个雁门郡的兵权,这个军司马王镇最为棘手,不知道大人准备如何处置他?”

    赵弘沉声道:“王镇这人乃是雁门郡的地头蛇,阴馆县之中那两千多大军估计已经都被他分化拉拢差不多了,想要解决此人不过两条路而已,第一就是快刀斩乱麻。第二则是先行稳住他,然后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