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6章

汉末狼烟-第6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汝阳县,县衙之中。

    此时虽然已经是三更时分,不过皇甫嵩等人却是仍未睡下。对于皇甫嵩来说,如果不能想办法破解黄巾军的投枪和拒马枪,自然就无法彻底击溃彭脱余部。

    从西华县撤退到汝阳县之后,皇甫嵩立即从三河骑兵之中挑选出来十几人,然后让他们口述当时战场之上发生的具体情况。

    听罢这些骑兵的回报之后,皇甫嵩捋了捋胡须轻笑一声,然后开口道:“诸位有没有想出来如何对付黄巾军的投枪和拒马枪?”

    说到这里,皇甫嵩倒是刻意看了一眼似乎若有所思的曹操。

    曹操心中很明白,皇甫嵩自己肯定是已经想出了破解之法,之所以有此一问,不过是想要提点自己而已。

    想到此处,曹操立即对着众人略一抱拳,然后开口道:“将军,末将倒是有个想法!”

    皇甫嵩摆手道:“孟德但说无妨!”

    曹操开口道:“诸位,黄巾军的投枪和拒马枪皆是竹制,投枪虽然犀利,不过我军巨盾完全可以挡得住!至于拒马墙虽然足有两三丈长,不过我军同样可以利用刀盾手前去对付他们!”

    说到这里,曹操环顾一周继续道:“其实说到底,我们根本不用骑兵队,只要三千刀盾手就足以击溃这支黄巾军!”

    听罢曹操的一番分析,皇甫嵩和朱儁对视一眼,然后笑道:“很好!孟德果然是少年英雄,居然这么快就想到了破解之法!”

    曹操立即趁热打铁道:“老将军,数日之后大战操愿意率领本部大军前去对付这支黄巾军!还请老将军恩准!”

    曹操只是请命对付这支黄巾军投枪手,并没有请命当先锋官,所以就算是脾气暴烈如孙坚,此时同样是对于曹操颇为钦佩。

    皇甫嵩轻笑道:“想要大战何须数日之后?如果本将所料不差,彭脱明日一早必然就会率领本部大军杀奔我军所在!”

    听到皇甫嵩如此一说,孙坚半信半疑道:“我军虽然今日败了一阵,不过并未伤筋动骨,彭脱麾下数万黄巾皆是草芥,同样不可能一战变成精锐。明日一早前来攻打我军,老将军是不是有些太看得起彭脱的胆色了?”

    皇甫嵩摇头道:“自从阳翟县一路败退至此,彭脱一直都在想办办法击溃我军。眼下投枪手和拒马枪乃是彭脱取胜的关键之处,为了尽可能防止我军想出破解之法,彭脱必然会尽快率领本部大军前来汝阳县跟我军决战!所以老夫料定他明日必然率军前来!”

    看到皇甫嵩成竹在胸,孙坚同样是慨然道:“既如此,末将请命明日一战继续担任先锋!还请老将军壮之!”

    皇甫嵩对着孙坚略一点头,然后沉声喝令道:“孙坚何在?”

    “末将在!还请老将军吩咐!”

    “本将给你五千大军,明日一战你率本部大军为先锋,一旦大战起来,务必给本将摧敌锋于正锐!”

    “末将得令!”

    “曹操何在?”

    “末将在!还请老将军吩咐!”听到皇甫嵩的喝令,曹操立即抱拳道。“本将给你三千名刀盾手,明日负责迎战敌军的投枪手,汝可敢应命?”

    “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杨晨何在?”

    “末将在!还请老将军吩咐!”杨晨乃是三河骑兵统领杨虎的族弟,今日一战杨虎身死当场,所以杨晨便成了剩下将近两千名三河骑兵的统领。

    看到杨晨抱拳领命,皇甫嵩沉声道:“明日一早你帅本部大军前去进行埋伏,不过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务必等待本将号令,等到黄巾贼溃败之后再率领骑兵队堵住他们退路!汝可敢应命?”

    “老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看到众将全部应命,皇甫嵩大笑一声道:“其余众将立即吩咐本部大军抓紧时间休息,准备明日跟随本将迎战!”

 第9章 颍川荀氏

    颍川郡,颍阴县,荀氏祖宅。

    此时虽然已经是夜深时分,不过荀氏祖宅之中仍是有一间书房还亮着灯光。

    自从汉初刘邦大封功臣之后,整个天下就有不少豪门世族随着大汉朝廷一同延续至今。

    虽然前汉灭亡之时天下大乱有不少豪族都受到不小的冲击,不过自从光武中兴以来,原本稍有些衰落的地方士族再次兴起。

    颍川郡作为豫州大郡,在黄巾军起义之前本就人口稠密百姓众多,而在整个颍川郡之中,能够被称得上士族的一共有三家。分别是颍阴县荀氏,长社钟氏,还有许县陈氏。

    三大家族因为同在颍川郡,所以此次黄巾之乱都是各自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荀氏家族族长荀淑号称神君,在世时颇有贤明之声,曾经担任过朗陵侯相。自从荀淑去世之后,其长子荀俭同样早亡,最后由其二子荀绲接任颍川荀氏家族族长之位。

    荀绲官居济南相,此时倒是并不在颍阴县,族中事务一般是由其六弟荀爽负责打理。

    荀爽曾经在朝为官,不过因为刘宏的党锢之禁离开洛阳,然后返回颍阴县隐居不仕。

    原本荀绲不在颍川,应该是由其三弟荀靖负责打理各种事务,不过荀靖此人只喜欢在家安安心心的做学问,根本不喜抛头露面。而且自荀靖以下,其余几个荀氏子弟同样都是以做学问为主。

    所以在荀绲和荀靖的安排之下,曾经在朝为官有过不少待人接物经验的老六荀爽这才负责安排各种家族事务。

    此时在书房之中,荀靖和荀爽两兄弟正坐于上首,而下方则是一名年约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观其面相倒是跟荀氏兄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一看就是两人的子侄辈。

    这个年轻人正是荀氏家族族长荀绲之子荀彧,因为此时刚刚及冠不久,所以并未出仕,而是继续留在颍川荀氏祖宅之中学习。

    荀彧虽然喜欢读书,却并不是那种读死书的呆板儒生,反而是趁着自己读书的空隙帮着荀爽处置一下家中事务,所以荀爽对于自己这个侄子同样是颇为满意。

    黄巾贼肆虐颍川,虽然已经被皇甫嵩击败数次而且赶去了汝南郡,不过荀家在这次浩劫之中同样是损失颇多。

    荀爽先是将此次族中损失跟荀靖简单说了一下,不过荀靖对于这些事务却是并不热心,只是稍稍一听便让荀爽自己拿主意便是。只是叔侄三人之间聊着聊着,慢慢就说到了天下大事之上。

    荀爽叹息一声道:“此次黄巾之乱虽然最终还是要被朝廷镇压下去,不过今上如此专宠阉人,而朝中又有外戚把持朝政,只怕接下来十几年整个天下又要变故再起了!”

    黄巾之乱看似浩浩荡荡,不过对于荀爽这等士人来说很清楚他们难以成事。说到底,无非是天下各路豪强根本就不会跟他们同流合污,再加上朝廷派出去剿灭乱贼的皇甫嵩和朱儁等人都算是世之名将。以皇甫嵩等人的能力,想要平定叛乱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荀爽所忧心的是,等到黄巾之乱平定之后,朝廷和天下还不知道会继续出现什么变故。

    看到荀爽颇为忧心,荀靖冷哼一声道:“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心腹。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今上不但重新宦官,而且任由外勤弄权,反倒是对于朝中大臣的建议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将来天下有所变故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荀爽曾经在朝为官,虽然因为不满朝政而隐居在家,不过心中对于皇室还是颇为忠心的。

    反倒是荀靖因为根本不曾出仕,所以对于朝廷也谈不上什么忠心,只是想着独善其身而已。

    荀爽开口道:“今上虽然偶有小错,不过只要能够疏远朝中小人重新重用大臣,朝廷上下未必就不能回归正途。”

    看到荀爽还是这么一心为了朝廷着想,荀靖摇了摇头对着坐在下手的荀彧开口道:“文若以为,接下来十数年间朝廷会有何变故?”

    对于荀彧,无论是荀爽还是荀靖都颇为满意,尤其是荀彧很多时候看待事情都能一言切中要点。眼见自己无法说服六弟,所以荀靖倒是想听听这个侄子的看法。

    听到荀靖开口,荀彧正了正身子,然后道:“如今黄巾乱军肆虐天下,陛下虽然已经下令皇甫将军等人等率兵绞杀,不过就算是此次能够剿灭黄巾,只怕将来十数年间也是变故频出。”

    说到这里,荀彧继续道:“此次黄巾之乱,说简单点是因为张角老道蛊惑百姓斩旗起义。而归根结底,无非是朝中外戚与宦官互相争权,天下豪门竞相兼并土地,贫苦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了,所以这才不得已随着张角老道揭竿而起!今上只顾在后宫之中贪玩嬉戏,根本就不管百姓生活如何,所以侄儿觉得,此次黄巾之乱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荀爽面色忧郁道:“大将军何进虽然一直在跟宦官争权,不过此次黄巾之乱至少能够让他们警醒一点,然后更加尽心辅助陛下吧。毕竟一旦朝廷出了什么事,他们同样是难以独善其身啊。”

    荀靖冷笑道:“何进此人不过是南阳一屠户而已,靠着妹妹贵为皇后这才能够被封为大将军独揽朝政。若是论起胸怀丘壑,此人只能算是见识鄙薄!而且这次黄巾之乱皇甫嵩和卢植等人都是受到何进举荐而出征,你觉得平乱成功之后张让等人会愿意看到何进继续增加势力,然后再朝中作威作福?”

    荀爽开口道:“这?大将军手握重兵,而张让等人不过是宫中一宦官而已,难道他们还能有实力去跟大将军争权不成?”

    荀靖无奈的摇了摇头,己这个六弟读书是做学问是不错,可若是说道眼光胸怀,反而是有些读书读傻了,到现在还是这么愚忠。

    看到荀靖闭口不言,荀彧对着荀爽开口道:“六叔,眼下朝廷在地方乃是施行州刺史和郡守县令的制度,如果侄儿所料不差,一旦黄巾之乱平定之后,何进必然会想办法说服陛下加强对于地方上的管理,六叔以为到时候会出现什么变故?”

    荀爽毕竟是士族出身,而且曾经在朝廷之中沉浮数年,刚才只是一心觉得皇帝还能重新振兴汉朝罢了,所以这才一直看不透迷局。

    而此时被荀彧这么一说,荀爽稍作思索便开口道:“文若的意思是,到时候地方郡守可能会权柄更重,而且极有可能恢复曾经的州牧制度?”

    大汉朝廷一共分为十三州,不过实际上州刺史只有监察之权而不能随意处理各州事务,各州事务实际上还是掌握在各郡太守手中。

    而荀爽口中的州牧,实际上就是太守的加强版,不过无论是权利还是辖地都要比太守打上许多,完全可以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

    对于荀爽这等士族来说,他很清楚一旦朝廷开始施行州牧制度,等到数年之后地方势力必然会更加强大,从而听调不听宣,极有可能再次演变成前汉时期的七国之乱。

    想到此处,荀爽苦笑道:“大将军虽然有心跟宦官争权,不过说到底他也是当朝国戚,一旦施行州牧制度之后,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不但不会有所加强反而会持续减弱,只怕大将军未必会同意这个法子吧?”

    荀彧叹息道:“六叔,三叔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将军何进不过是南阳一屠户罢了,如果朝廷能够恢复州牧制度,何进正好可以趁机安插自己的心腹出任各州州牧或者郡太守。至于此举对于朝廷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怕何进未必有心去考虑啊。”

    略一停顿之后,荀彧继续道:“张让等人虽然只是宦官,不过他们同样是深得今上的信任,甚至这种信任尤在大将军之上。所以侄儿可以断定,一旦黄巾之乱这个外患被平息之后,张让跟何进之间的争斗必然会更加严重,甚至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荀靖接口道:“说句大不敬的话,今上虽然能力平平,不过只要他能够安坐宫中,无论是何进还是张让都翻不出什么风浪来。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一旦今上本人出现什么变故,到时候才会引发文若口中一发不可收拾的变乱啊!”

    后汉朝廷自从建立以来,除了光武帝和明帝寿命稍长之外,自从章帝之后到如今,就没有一任皇帝能够活过四十岁的,甚至大部分都是三十岁左右就已经驾崩了。

    今上刘宏比起恒帝来说更为荒唐,所以他就算是三十多岁就驾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想到光武中兴之时的文治武功,再一看今上刘宏的种种作为,就算是以荀靖对于朝廷的薄凉之心都忍不住暗暗叹息一声。

    荀爽已经不愿意继续聊这个太为沉重的话题了,所以沉默片刻之后反而是抬头对着荀彧轻笑道:“皇甫将军此次率领大军前来豫州剿灭黄巾,以他的手段想要彻底平定黄巾余孽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不知文若可有心思前去随军参赞一番?”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荀爽虽然已经离开朝廷,不过他跟皇甫嵩等人却还是旧识。此番询问荀彧是否愿意随军参赞,无非是想要帮荀彧攒上一笔功劳,等到将来入朝为官之时也好作为晋身之资。

    书已签约,各位走过路过的读者老爷们还请放心收藏。

 第10章 活命的机会

    荀彧尚未开口,倒是荀靖眉头一皱道:“皇甫嵩眼下乃是何进一党,一旦平叛成功之后必定要回京受赏,到时候正是何进跟张让等人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文若此时若是从军确实能够积累一些战功,不过为此卷入其中倒是大有不值了!”

    说到这里,荀靖对着荀彧继续道:“为叔不是反对你出仕,不过眼下局势不明,恐非最佳时期啊。”

    荀彧对着荀靖略一点头道:“侄儿明白,方今乱世将起后势不明,侄儿本身同样不愿意这么快就出仕!”

    看到两人都不同意直接出仕,荀爽也只能摇了摇头就此作罢。

    光和七年,五月初十,西华县以北三十里之外。

    自从昨夜跟彭脱等人分道扬镳之后,赵弘率领本部将近一千人一路向北,然后在此地暂时进行休整。

    在跟彭脱撕破脸皮之前,赵弘本部还有将近三百人,而周仓麾下的人手则是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