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狼烟 >

第9章

汉末狼烟-第9章

小说: 汉末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吃喝。

    若是平常时候倒也罢了,毕竟汝南郡本就是天下有名的大郡钱粮充足,但是现在汝南郡刚刚经过黄巾之乱,所以太守家也没有多少余粮,皇甫嵩对于继续驻扎在汝阳县还是有些歉意的。

    好在赵谦倒是并不太在意这点,听到皇甫嵩如此一说立即摆手道:“将军率领大军扫平黄巾余孽,还我汝南一郡平安,对于这一点下官自然是极为感激,至于粮草之事还请将军不必操心,下官必然会将一切都置办妥当。”

    说到这里,赵谦稍作犹豫之后继续道:“今日一战彭脱所部还有两万余黄巾被我军俘虏,不知将军准备如何处置他们?”

    此次受命平叛,皇甫嵩有临时决断之权,所以这些俘虏到底该如何处置,赵谦必须得问过他的想法才行。

    皇甫嵩开口道:“按朝廷律例,黄巾乱贼被抓之后问斩即可,不过赵太守似乎对于此事还有些别的想法?”

    酒宴吃的现在,大部分将士们都已经喝的差不多了,此时看到皇甫嵩在跟赵谦说话,众人也都缓缓靠了过来。

    听到皇甫嵩的询问,赵谦叹息道:“实不相瞒,我汝南郡本来是天下大郡,不过历经黄巾之乱以后,整个郡中青壮已经只剩下两三成,反倒是郡内土地大量抛荒。想要尽快恢复的话,只能是想办法征集青壮尽快恢复耕种。”

    略一停顿之后,赵谦继续道:“这些已经被俘的黄巾乱贼虽然罪有不赦,不过我们汝南郡此时确实极为需要这些青壮恢复耕种,所以下官就想着,将军能否将这些黄巾军俘虏交由我们汝南郡进行处置?”

    听到赵谦如此一说,皇甫嵩并未立即回复,而曹操等众将同样是若有所思并未接口。

    倒是孙坚皱眉道:“赵大人,岂不闻乱世当用重典?这些黄巾乱贼既然当了叛贼自然就该死,若是此时绕过他们,岂不是乱了朝廷法度?”

    赵谦苦笑道:“本官也知道这件事跟朝廷法度不合,所以这才求皇甫将军帮忙啊,若非眼下我们汝南郡实在是缺少青壮,本官也绝不会去给这些乱贼求情。”

    按大汉律例,参与叛乱自然是要处死。但是皇甫嵩此时有临时决断之权,这就表示只要皇甫嵩同意,那这批黄巾乱贼就能侥幸逃得一命,然后重新在汝南郡继续活下去。

    从自己的想法来说,皇甫嵩同样不愿意一下子斩杀这么多已经投降的黄巾军,毕竟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而已,只是因为当时黄巾势大,所以这才被迫从贼。

    但是从朝廷法度来说,若是自己一旦绕过他们,万一返回洛阳城之后有朝中大臣揪着这事儿不放,到时候自己同样是处境尴尬,所以这才一时无法决断下来。

    看到皇甫嵩还未表态,朱儁冷声道:“赵太守想法虽好,不过本将却是觉得这些黄金乱贼绝对不能饶恕!”

    说到这里,朱儁继续道:“若是一旦赦免这两万余黄巾余孽,第一是跟朝廷已经的律法相违背。第二则是,这些人已经不是当初安安分分的老百姓了,且不说他们从贼这段日子里都犯过什么罪,若是按照赵太守的建议让他们继续在汝南郡务农,诸位有没有想过这些黄巾余孽是否还能继续安分下去?”

    “朝廷大军不可能在豫州方面久驻,一旦我等班师回朝之后,这些黄巾余孽在汝南郡再生反复,到时候却该如何处置?赵太守可曾想到这一点?”

    朱儁并不反对让这些黄巾余孽免去一死,但是他更为担心的是,一旦这些黄巾余孽在汝南郡再生反复,到时候自己跟皇甫嵩等人肯定是免不了一个剿匪不净的罪名。

    皇甫嵩本来还对于这些黄巾军俘虏于心不忍,不过此时听罢朱儁这番话,只能是叹息一声道:“公伟所言极是,既然如此,明日一早就将城外那些俘虏全部处斩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汝阳城外一连摆开了几十处断头台,一队队汉军押着那些已经投降黄巾军俘虏走到台上,然后充当刽子手的汉军则是手起刀落砍下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这次处决黄巾军俘虏在朱儁的建议之下乃是公开进行,看到一个个黄巾贼就此身死,汝阳城中前来看杀人的普通百姓则是大部分都瑟瑟发抖,这个时候只能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参与叛乱。

    光和七年,五月十二日,许县以南三十里之外。

    赵弘此时已经率领近千名本部黄巾赶到了这里,许县属于颍川郡辖下,位于整个颍川郡东部地区,距离郡治所在的阳翟县颇远,不过距离颍阴县却是极近,就算步卒行军一天也能赶个来回了。

    颍川郡乃是遭受黄巾军冲击极为严重的地方,所以许县附近此时同样是早已萧条不堪,在县城三十里之外,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百姓了。

    从西华县赶到此处,这一路上赵弘手中的存粮已经不多了,为了保证不断炊,眼下只能是在许县附近劫掠一番了。

    吩咐大军暂停行进之后,赵弘对着身边的一名黄巾询问道:“许二,许县城之中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在仔细说说。”

    双方对垒,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早在大军出发之前,赵弘就已经派出了好几名黄巾军扮成流民先行赶往许县城之中打探情况。

    因为黄巾之乱的缘故,整个豫州大地上的流民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所以许县城对于普通的流民盘查并不严谨,于是许二等人成功混入县城之内。

    听到赵弘的询问,许二沉声道:“启禀大头领,城中守军现有三百人左右,这些守军都是在皇甫老二平定颍川郡之后才招募的,他们根本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自从离开西华县之后,赵弘就已经正式成为这近千名黄巾军的大头领,虽然这些黄巾军之前分属自己和周仓麾下,不过在周仓的鼎力支持之下,再加上赵弘曾经率领他们成功击溃过官军骑兵队的威望,所以这些普通的黄巾军对于赵弘成为大头领倒是没有什么排斥。

    赵弘沉声道:“城中县令和主将分别是谁?这两人情况如何可曾打探到了?”

    许二继续道:“许县县令名叫郭全,乃是颍川郡人士,此人好像是世家出身,被太守种拂委任为县令之后对城中百姓倒也不错。至于城中三百名守军的现如今归于县尉秦阳统帅,据说此人治军颇为严谨,不过属下未曾亲眼看到此人,所以具体如何倒是不敢胡乱猜测。”

    按照大汉官制,县令乃是一县之中最高长官,而县衙之中通常会有一到两名县尉负责本县的治安。

    许县县令郭全乃是文士出身,对于沙场征战并不擅长,所以城中三百名新近招募的军士全部归于县尉秦阳统帅。

    看到赵弘正在低头沉思,周仓略显忧心道:“许县城虽然不是什么大城,不过城墙也有两丈来高,若是秦阳此人果真治军严谨的话,怕是我们没办法攻入城中,只能在城外劫掠一番了。”

    赵弘摇头道:“元福此言差矣,秦阳此人若是胆小怕事或许我们真没什么机会攻入城中,不过此人若是真的治军颇为严谨,或许这正是我们攻入城中的机会!”

    对于赵弘来说,此次攻打许县粮食问题只是其中之一。除了粮食之外,趁机练兵和想办法武装自己麾下这近千名黄巾军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许县好歹是一座县城,城中军械库里面肯定有不少库存起来的刀枪铠甲,这些战略物资现在对于自己来说自然是极为重要。

    至于练兵,这同样是赵弘极为重视的事情。想要在汉末乱世之中活下去,手底下必须要有一帮真正能打仗敢打仗的部曲才行。只有让自己麾下这近千名黄巾军打出傲气,打出铁血般的意志来,这才算是自己的小命真正有了保障。

    周仓略一皱眉道:“子明是不是说错了?秦阳此人如果真的颇有勇略,指挥大军守城自然是极为严谨,如此一来我们兄弟只有近千人而且还没有攻城器械,咱们却该如何破城?”

 第14章 伏击官军

    赵弘嘿然道:“我只说我们有机会攻入许县城之中,不过我可没说咱们一定要强攻才行。”

    “这?子明难道是打算先派一些兄弟打扮成流民混入城中,然后再里应外合攻破许县城?”按照周仓的猜测,许县城对于普通流民盘查并不严谨,所以想要混进去几十名弟兄还是很容易的。

    赵弘摇头道:“此计虽然可行,不过却要耗时日久才行。秦阳和郭全都不是傻瓜,咱们混进去三五个兄弟他们可能不会注意,不过一旦一天入城的兄弟超过五十人,那就会引起城中守军的猜疑,而想要抢夺城门,咱们至少要混进去两三百人才行。”

    周仓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老周是想不出什么能够轻易破城的办法了。”

    赵弘道:“刚才许二说县尉秦阳此人治军颇为严谨,如果元福你是秦阳,手中握有三百大军,而且又刚好听到城外只有百十名黄巾余孽作乱,到时候你会怎么办?”

    周仓一愣道:“子明是想要调虎离山,将秦阳和许县城的三百名守军从城中给骗出来?不过我们弟兄一共近千人,只怕秦阳就算是得到消息也未必敢出城啊。”

    赵弘无奈道:“我们兄弟近千人不假,不过咱们可以让大部分兄弟隐藏起来,只派百十名弟兄前去城外洗劫,然后再故意放一些活口入城报信,到时候秦阳得到的情报就是我们只有百余人。”

    “秦阳手中有三百正兵,而且眼下乱世正是军功极重的时候,你说秦阳此人会不会放过出城剿匪的机会?”

    听罢赵弘这一通解释之后,周仓终于醒悟过来,然后大笑道:“既然如此,不如就由我老周带着百十号弟兄们前去城外劫掠一番,子明你和剩下的兄弟们先继续休息如何?”

    赵弘点头道:“快去快回即可,我们这次最主要的目标是把秦阳和城中守军给吸引出来,你此去务必一击即退,千万不能让城中守军真的看破我们虚实。”

    周仓抱拳领命,然后立即率领百十名黄巾军继续朝着许县城方向行进。

    两个时辰之后,许县城,县衙之中。

    县令郭全此时正和县尉秦阳在商议事物,秦阳此次来找郭全,主要是想要继续招募新兵,将城中守军人数凑足五百人。

    不过郭全却认为颍川郡黄巾已经基本平定,维持城中治安完全用不了这么多兵力,而省下来的钱粮正好可以用来恢复民生,所以两人说了半天,最终谁也没能说服对方。

    就在两人互相沉默之际,忽然有一名亲卫从门外慌慌张张的进来禀报道:“不好了大人,城外有黄巾余孽正在劫掠百姓!”

    听到这名亲卫的禀报,原本对于扩军已经不抱希望的秦阳立即精神一振开口道:“慌什么!颍川郡黄巾主力已经被皇甫将军他们彻底剿灭了,城外这些多半是一些普通的黄巾余孽而已!你且仔细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

    乱世军功最重,若是太平时节,像郭全这般县令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政绩慢慢升迁。但是对于秦阳这等武职官员来说,想要升迁除了贿赂上官之外就只能靠着实打实的军功了。

    因此对于秦阳来说,城外有黄巾余孽作乱,正好是个机会。

    被秦阳这么一喝,这亲卫定了定神继续道:“根据城外逃难进来的百姓所言,这支黄巾余孽大约有一百多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手持竹矛装备破败,而且抢完粮食之后就想要撤退,现如今大概已经朝着城南方向继续逃窜了!”

    秦阳道:“你们可曾看清楚了?这些黄巾贼确实只有百余人?”

    亲卫道:“大人,城外那些被劫掠的百姓不止一人,我们已经反复询问过那些跟黄巾贼交过手的乡勇们,这支黄巾贼确实只有百余人而已!”

    许县城之中有三百正兵驻守,所以城中治安倒是不错。不过为了防止黄巾军的散兵游勇劫掠城外,县令郭全已经下令让城外百姓自行组建乡勇御敌。

    只不过想法虽然不错,实际上执行起来却未必有用。因为城外那些百姓本来就缺少青壮,而且他们到底不是正规军,所以在很多时候并不能成功阻止黄巾军的劫掠。

    看到秦阳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想要出城剿匪,县令郭全略带不安道:“黄巾贼来去如风,此时想必已经是逃得远了,我们城中并无骑兵队,这个时候就算是前去追击,只怕也有些追之不及了把?”

    秦阳道:“大人放心,这支黄巾贼不过百余人而已,而且装备破败不堪,咱们城中却有三百正兵。如果我们能够趁机剿灭之,到时候太守大人岂不是也要给您记上一笔功劳?”

    看到郭全似乎还是有些不愿意出兵,秦阳心中暗骂一声软蛋,然后继续道:“退一步说,这许县乃是您的治所,如果城外百姓被黄巾贼给劫掠一番我们却没有什么动作,一旦这事儿传开了岂不是有损大人您的威望?下官率军出城前去查看一番,若是能够趁机剿灭这支乱贼自然最好,就算追不上他们,至少也能威慑一番,让他们下次不敢再来我们许县劫掠,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郭全本人乃是颖川郭氏出身,算得上是世家大族,但是秦阳却是许县本地的豪强,想要保证城中安稳,还需要他多多助力才行。

    而且正如秦阳刚才所说,颍川郡黄巾贼主力已经被皇甫嵩彻底剿灭,郭全也觉得百余名黄巾贼应该很好对付。

    所以沉思片刻之后,最终还是点头道:“好吧,本县可以答应让你率军出城剿匪,不过你准备率领多少人前去?”

    秦阳大手一挥道:“兵贵神速!下官准备在城中留下一百人驻守,然后率领剩下的两百名大军轻装出城前去追击,无论此次追击是否成功,天黑之前肯定会派人回来禀报情况!”

    说完这些之后,秦阳立即出了县衙,然后点起城中两百名正兵从南门出城,直接朝着周仓等人追去。

    许县城以南,二十里之外。

    此时正是五月中旬时节,除了天气酷热不已,道路两旁的土地早已经抛荒了许多,反倒是一簇簇杂草足有两三尺高。

    为了伏击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