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141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141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忙探手虚拖,“无需多礼。”又问木靖道,“木同知与令妹不是回云南了吗,为何却还在广东?”

    木靖拱手道:“回殿下,下官一行上月便欲离粤入桂地,然忽得消息,丁魁楚派兵戒严广西全境,许进不许出。

    “下官担心被丁氏扣为人质,便一直在肇庆府盘桓。”

    朱琳渼点头,心说,依此来看,丁魁楚至少在半个多月前便已开始谋划造反了。

    他只当木氏兄妹是因广东临战,为躲避兵灾而来,正要开口询问,就听木靖接道:“殿下,下官此来却是有急情告于您知。”

    “哦?木同知请说。”

    木靖向前一步,压低了声音,“禀殿下,下官得到可靠消息,丁魁楚意欲拥桂王造反……”

    朱琳渼闻言甚是吃惊,锦衣卫得他的“预言”,又费了不少工夫才找到丁魁楚造反的线索,木家竟会知道得这么快!

    “木同知何处得来消息?”

    木靖将声音压得更低了,“回殿下,丁魁楚撺掇沙定洲与他同奉桂藩。而沙定洲此前说木家同他造反,家父不允,他便透漏此事,言不日将聚大军以覆朝廷,又许高爵利诱家父。”

    这些个祸害!朱琳渼暗怒道,抗虏的时候见不到他们,内乱倒是一个顶俩。真是一个不小心便会被他们搞得山河崩碎。

    他忽又想起什么,对木靖疑惑道:“既然广西已无法随意出入,这消息是如何从云南传给你的?”

    “回殿下,木家在西南数百年,桂地倒是有些朋友。”木靖道,“若非家父担心下官被认出来,便是让他们带下官过江西或都能做到。”

    “哦。”朱琳渼点了点头,“那你可有办法带人进入桂王府?”

    “这……”木靖思索片刻,道,“家父与江西按察副使有些旧交,此人现是丁魁楚心腹之一,倒可以试试。”

    朱琳渼心中大喜,对木靖道:“若能办到,木家又为朝廷立一大功!”

    他又吩咐石霖,“速派人联系锦衣卫千户徐飞虎,让他与木同知商议潜入桂王府之事。”

    “是!”

    木靖见辅政王如此郑重,忙道:“殿下,那下官便亲送徐千户与卢副使见面,其当会尽力帮忙。”

    “也好,那便辛苦你一趟了。”

    “国家大事,下官自当尽力。”

    木靖言罢又望向妹妹,似有些不放心。

    朱琳渼见状道:“令妹便先跟在军中,定无差池。”他又转头道,“石霖,分三十亲兵,仔细护得木姑娘周全。”

    “是!”

    木靖忙躬身揖道:“多谢殿下照拂。事不宜迟,下官这便去与徐千户接洽。”

    ……

    又三日后,龙卫军兵至虎门以北,已与广州隔江相望。

    中军大帐中,赵士超正对着沙盘向诸将介绍骠骑兵刚报来的粤军布防情况。

    “时下虽是旱季,但珠江水面仍有一里半宽。据探马所见,江面上有大批哨船巡游,还有人发现白底战船。”

    “若征调舟船于上游渡江,必遭贼之战船炮击。”他指向珠江南侧一处河道收窄处,“然,据末将勘察,珠江此处却仅有不到二百步宽,若集中人马以舟速过,或可强渡。”

    他顿了顿,手指转向珠江西岸,“只是,贼在此筑了道一里多宽的土垒,距离江边不过二三十步远,却正扼住渡口。”

    朱琳渼微微皱眉,二百步,也就是三百多米宽的江面,想要顶着三千多敌军火力强渡,恐怕也会付出不小的伤亡。

    “哦,对了,”赵士超又道,“今晨有骠骑兵以望远镜观对岸,见贼军中似有红番隐现。”

    夷人?朱琳渼心道,难道是雇佣兵?明末雇佣兵倒是挺常见,这些人却比丁魁楚的粤军要难对付些。

    他旋即又想起顾炎武曾说过,防守珠江的粤军似有重炮。

    若是有葡萄牙人佣兵,又有大炮防御,他不禁摇头,“从此处强渡不可取。”

    陈雄飞一旁道:“大人,或可从福京调四五十门重炮来,立于上游贼军薄弱处,以炮驱散贼船,我军趁机渡江。”

    福京倒是有缴获阿济格的数十门大炮,但装备的都是旧式炮架,移动速度堪忧。

    朱琳渼仍是摇头,“大炮运抵至少二十多天以后了。梧州随时可能有变,不宜久拖。”

    众将一时议论纷纷,却苦于缺少战船,久未能拿出太好的办法。

    渡江……朱琳渼盯着面前的沙盘,忽而想起数月前博洛被鲁王水师阻于钱塘江北岸,与自己此时情况倒颇有些相似。

    不,钱塘水师比眼下珠江这几十条哨船要强大太多了,却仍被博洛从水浅处偷渡钱塘江,才有了建虏南犯福京之祸。

    他想到此处忽而眼前一亮,“虏可为,我亦可为!”

    众人闻言立刻朝朱琳渼这边看来,就听他吩咐道:“赵士超、朱家弟,即刻于附近征调民船,就聚于粤军防线对岸。”

    两人只当辅政王决定要强渡了,立刻立正道:“是!”

    朱琳渼又望向张家玉,“由你率步兵一营,加二营两个连,以及猎兵连和工兵连,换做百姓衣衫,连夜往珠江上游去。

    “记住,只夜间行军,白天休息。”

    “是!”

    朱琳渼思索一阵,仍觉不放心,吩咐李瑛道:“再寻八九百名百姓来,告诉他们换上龙卫军军服,只立于大营旁,每日便可得一分银子。”

    “是!但,大人,这是为何?”

    “你只管去办便是。”

    “是!”

    朱琳渼续让众人聚在沙盘旁,将作战部署详细安排一番,又商讨了几套预案,到正午方才散会。

    龙卫军做事情的效率极高。次日午膳时分,已有六七十条大小渔船、平底沙船之类聚在了珠江南侧。

    朱家弟按照昨日议定之策,令人用铁索将这些船拴在一起,复以木板、沙袋堆在船头。

    只是船还搁在滩上,已闻对岸炮声响起,一时间木屑乱飞,数条船应声沉入江底。

 第311章 战争的艺术

    (全本小说网,HTTPS://。)

    赵士超立于高坡之上,举望远镜仔细记下敌军大炮位置——土垒东侧有一门重炮,估计弹丸当有十三斤的样子。(全本小说网,https://。)西侧另有两门小些的,约莫四斤上下。

    但不论其中哪种尺寸的炮,都能轻松跨过二百多步的距离,打到岸这边来。

    而负责连接、加固舟船的朱家弟根本不做坚持,炮声响起的第一时间,便命令士兵们迅速撤出了敌军炮火范围之外。

    直到入夜,他才重带人将那些被轰碎的船拖走,同时几十条刚征调来的船被用铁索拴在了一起。

    ……

    “九百六十二,九百六十三……”福斯托的副官认真地“清点”着对岸的明军数量,直到数到九百七十,才终于停了下来。

    他转手将望远镜塞给身旁另一名军官,“九百七十,比努涅斯数得少三个。”

    “差不多了。”后者迅速记下数字,“前沿主力二千一百人,两翼掩护兵力九百二十,加上留在营中的这九百七十多人,集中在对岸的敌军共……呃,大概四千人左右。”

    随后他又跑步找到福斯托,将这一结果报告给了中尉。类似的工作他每隔四个小时就要做一次,以确定明军的动向。

    “长官,和情报中的人数一致,他们应该都在这儿了。”

    “好的。”福斯托看着望远镜里那些连成片的渔船点了点头,又对那副官道,“继续保持监视。

    “哦,对了,让那些炮手们慢着点开炮。敌人还没登船,不要在这些破木板上浪费炮弹。”

    “是,长官!”

    看来这位辅政王是要打定主意强渡了。福斯托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是不是看我这边炮火很弱?来吧,等你的士兵上了船,我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他手中有十二磅炮三门,四磅和六磅炮各两门,但他只令其中一大两小共三门炮开火,示敌以弱。

    若明军大量登船强渡,他这边所有大炮将火力全开,朝江中心的船猛烈射击,定会令没有防备的渡江部队损失惨重。

    “不,仍然不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军官,他知道必须尽量将敌人消灭在珠江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胜利。

    “宋,跟我来。”他招呼立于不远处的通译,朝童以振的军帐走去,又自语道,“应该将江面的炮船埋伏在这附近,在敌人渡江的时候再突然涌出来射击……”

    “让这些东方人好好领教一下战争的艺术。”他再次得意地微笑起来。

    ……

    张家玉四下观察了一下地形,取出地图对照,很快确定了自己所在。

    两个晚上的时间,他率队走赶了八十多里地,此时已到了珠江上游,在这个时代几乎已经是夜间行军的极限。

    这里基本便是辅政王殿下选定的位置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晨曦初现,于是吩咐身旁传令兵道:“停止行军,让大家都休息吧。骠骑兵前出五里警戒。”

    “是!”

    等大队人马在距离珠江四五里外的树林中扎营,张家玉又将几位军官召集起来,先对陈逸道:“行之,今天可就看你们工兵连的了。”

    “放心吧,我刚才看过河道,水流比富屯溪缓得多。申时开始架桥,天黑前保证大军通过。”

    “好。”张家玉点了点头,又吩咐陈雄飞,“炮兵也当提前拆解炮架,趁天还未全黑下来之前首先过河。”

    “有半个时辰就足够拆完了。”陈雄飞笑道,“上次在富屯溪时炮兵动作最慢,回去后我们可琢磨了一套拖炮过桥的好办法,这次保证不耽误事。”

    几人又商讨了一下架桥、渡河时的警戒安排,以及若遇到敌军巡逻船只的应对之策,随后便也各自休息去了。

    当日天色还未完全暗下去,一座近一里长的浮桥便奇迹般地出现在珠江江面。猎兵连先跑步过桥,在江对岸布置了简易防御阵地。随后陈雄飞亲自带人,将炮管放在数个带小轮子的木板上,缓缓拖过桥去。

    至丑时,所有九百名龙卫军士兵已全部过江。张家玉在珠江西岸清点人数无误,一刻也不耽搁,立即带队向南赶去。

    而陈逸则不辞劳苦,又指挥工兵们将浮桥尽数拆去,以防被童以振的人发现端倪,直忙到次日拂晓才得收工。

    又两日后,张家玉所部已赶至广州北侧十余里处,却令人马分散埋伏在江边,只等辅政王那边的动静。

    次日,天刚蒙蒙亮。福斯托正梦到自己因助葡萄牙获取澳门有功,国王陛下授予了他男爵爵位。

    总督大人正为他举行授爵仪式,忽然一阵刺耳的喊声将他从美梦中拽了出来,“敌袭!”

    “敌军正在渡江!”

    “快去通知中尉!”

    他一骨碌爬起身,顿时睡意全无,几步冲出军帐,接过一旁副官递过来的望远镜,正看到江面上近百条大小舟船扯满了帆向自己这边驶来。借着昏暗的光线,隐约可见船上坐满了穿着深绿色军服的明军,两侧还有密集的木桨伸出船侧。

    “还愣着干什么?!”他对副官大吼道,“开炮,给我开炮!”

    而后他快步跑到防御工事旁,对仍有些昏昏欲睡的雇佣兵们高喊:“都给我起来了!准备迎敌!”

    不多时,童以振的人也发现了明军正在渡河,顿时军鼓声响成一片,粤军士卒们手忙脚乱地各捧弓、铳,探头向土垒外看去。

    下一刻,土垒后面的三门十二磅炮率先发出轰鸣。一发炮弹落入江水中,而另两颗铁球却准确地击中了最前面的一条沙船。

    本托隐约看到那船上的士兵如麻袋般落入江心,得意地吹了声口哨,又熟练地指挥手下清理炮膛,再次装填。

    随后,四磅炮和六磅炮也开始射击,江面上刹那间激起数道两丈高的水柱,所有渡江船只被猛烈的炮火所阻,速度越来越慢。

    而珠江西岸的葡萄牙雇佣兵们却开始有条不紊地整队,点燃引火绳,两百来支西班牙重型火枪随即从土垒的射击孔中探了出去。

    感谢:华硕,恩洁快乐小黑哥,龙雪炎风给我的慷慨打赏!多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我真的很感动、很感激!

    因为在下想跟大家更密切地交流,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想要红包的亲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异常艰辛,特别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打赏、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给在下。能得到大家的反馈,我才能及时把握方向,将本书写得更好!

 第312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全本小说网,HTTPS://。)

    “稳住,等敌军靠近再开枪。/全本小说网/https://。/”

    有葡萄牙军官大声命令着,同时另有几名会汉语的雇佣兵在童以振的队伍中,正帮着指挥他们的弓、铳手。

    很快,对岸明军的炮火也开始了还击。

    福斯托从那炮声中立刻判断出来,应该是八磅到九磅左右的加农炮,大概有六七门之多。

    难怪这些家伙显得如此有底气,他心中嘀咕,原来他们配备了这么多大炮。不过他随后又冷哼道:“但只能打在土垒上的炮弹又有什么用?”

    为了防御珠江这段狭窄的水域,他令人将土垒堆了近八尺厚,以八到九磅炮的威力,没有一两天时间根本不可能轰开。

    而他这边的火力却能毫无遮拦地覆盖江面上冲过来的敌船,如此对射消耗,最多两三个小时战斗便能结束了。

    他又转头命令副官,“发信号吧,让埋伏在两侧的炮船准备出击,最好别让一个敌军上岸。”

    “是,长官!”

    ……

    就在东岸的明军开始强渡珠江的十多分钟前,西岸的一片树丛之中,张家玉终于看到时针和分针转至他等待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